概述-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4-1
3
真空式电子管 灯丝 吸气剂-掺氮的蒸散型锆
铝或锆钒材料 阳极、阴极、栅极
三极管: 两个反向连结的pn接面, 可有pnp和npn 两种组合。 三个接出来的端点依序 称为发射极(emitter, E)、基极(base, B)和 集电极(collector, C), 放大、振荡或开关等作 用
7
涡流及其集肤、邻近效应 直流、交变电流? 有没有实心的电线杆?
8
(1)集肤效应
电流分布不均匀,电流密度 由导体中心向表面逐渐增加,大 部分电流仅沿导体表层流动。
导体的电阻率越低、磁导率 越大、电流的频率越高,其穿透 深度越小,集肤效应越显著。
另外,由于导体的磁导率和电阻率会随温度 而变化,所以电流的穿透深度还会随温度的变 化而发生变化。
4
五极管和七极管 的结构
类似于三极管, 不同的是它比三 极管多了几个栅 极。
变频电路
5
晶体管(transistor) 固体半导体器件。 泛指一切以半导体材料为 基础的元件,二极管、三 极管、场效应管、可控硅 等。
酷睿™2双核处理器
该处理器含有2.9亿多个晶 体管 英特尔65纳米制程技术
6
图4-4
led笔记本
16
一、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的结构 1.电子管振荡器 作用:将整流器输出的直流电变换为高频交流电。
振荡管又叫发射管,是高频振荡器的核心元件。 2.淬火变压器 又称高频变压器,是一个无铁芯的空心降压器 一次线圈就是第二振荡回路的电感线圈 ,约10匝,
二次线圈为单匝。 主要作用: 将10kV左右的高频电压降到 1kV左 右。
二、感应加热淬火方法 1.同时加热淬火 工件上需要加热表面置于感应器内,一次
完成加热,然后直接喷水冷却或将工件迅 速降落到淬火槽中冷却的方法。 2.连续加热淬火 这种方法是加热和冷却同时进行,前边加 热,后边冷却。
15
模块二 高频感应加热装置
能力知识点1 电子管式高频加热装 置组成
居里点:实验-磁石加热一定温度磁性消失 the Curie temperature 居里温度,铁磁体和 顺磁体之间改变的温度,相变的转变温度。 低于居里点温度时该物质成为铁磁体,此时 和材料有关的磁场很难改变。电饭锅? 高于居里点温度时,该物质成为顺磁体,磁 体的磁场很容易随周围磁场的改变而改变。
再升高阳极电压,同阳极电流,一直进行到把阳 极电压和电流都增大到额定值为止。
假负载(通冷却水的空心圆盘),这样,即使长 时间加热也不会熔化,阳极电流和栅极电流也比 较稳定。
18
三、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的规格型号及其选择
表4-3 常用高频变频装置的型号及主要技术数据
19
能力知识点2 感应加热单位表面功率及总功 率的确定
电压降低,可以缩小工件与感应圈的间隙,增加 感应圈与工件的耦合程度,提高电能利用率。
17
二、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的维护 更换新振荡管-硬化处理
辉光,说明振荡管真空度降低
硬化处理的方法是:确定阳极电压表和电流表
位置,然后降低阳极电流至无辉光时为止,振荡 管工作一定时间,慢慢增大阳极电流,重复,电 流达到额定值。
9
(2)邻近效应
当高频电流在导体中流动 时,电流会集中于导体邻近 侧流动的一种特殊的物理现 象。 沿着与导线相邻的金属板 边缘流动到B处(导线与金 属板互为邻近导体)(图b) 路径虽然距离更长,但其 上电流密度却最高。Biblioteka 低频高频10
1、集肤效应 直流、交流电-交变电流的集肤效应 (1/e)I0电流透入深度Δ
13
2、环流效应 定义 3、尖角效应 定义,尖角等磁力线密集,电流密度大,过热等 图4-1 4、尖角效应 感应圈与零件的间距越小,感应电流在零件的表
面就越大 屏蔽磁场的措施: 铁磁材料((图4-2a) –磁短路 非铁磁性金属 (图4-2b) -涡流-反向削弱
14
模块一 感应加热概述
一、感应加热淬火的基本原理
交流电通过感应器时,电磁感应,表面层 产生了频率相同,电流方向相反的感应电 流。这种感应电流沿零件表面形成封闭回 路,称为涡流。
在涡流及零件本身电阻的作用下,电能即 在零件表面层转化为热能,将工件表层加 热。
根据焦耳—楞次定律,其热量

Q=I2RT (J)
表4-4为比功率的使用范围。
20
二、感应加热装置所需要的总功率 1.一次淬火(一次加热)
P总 =PbS 2.连续淬火(连续加热)
P总 =πDhiPb υh是i—加—热感时应零圈件高与度感,应hi=圈τ相υ,对τ运是动加速热度时。间、
例4-1 表4-5
21
模块三 中频感应加热装置
1000 ~ 8000Hz , 深 度 大 于 3mm , 直 径 为 20~500mm工件,表面淬火,也可用于回 火、正火及熔炼金属等。曲轴
热处理设备
主讲教师:张波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材料教研室
1
学习目标
第一,了解高频、中频感应加热装置的 结构及性能 ;
第二,了解感应加热器的结构及设计 ; 第三,了解火焰加热装置 。
2
表面淬火方法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火 焰 表 面 淬 火 ( 简 称 火 焰 淬 火 ) 电接触加热表面淬火等
11
在居里点以下的透入深度称为冷透入深度 居里点以上的透入深度,称为热透入深度
12
(1)深层透热式加热(淬硬层深度δ≤Δ) 特点:加热时间短、淬火马氏体组织较细(硬
度高)、过渡层较薄(增加表面应力,提高疲 劳强度)、过热倾向小(加热时间短表面温度 低)。 较低频率,易实现深层加热。 (2)传导式加热(即δ>Δ) 增加加热时间,造成δ增大、属于传导式加热, 如高频设备通过增加加热时间以获得深层加热, 此时δ>Δ。
一、加热零件单位表面功率的确定
比功率:零件单位表面功率,是指被加热零件单 位面积上所需要的功率。
比功率是计算零件需要的总功率,选择感应装置 功率的最基本的依据。
相关性-- 影响加热速度的快慢。比功率越大,加热愈快,
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薄的淬火层。 近似估算、查图表或取经验数据等方法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