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自己某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或教案为例,分析或反思自己.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以自己某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或教案为例,分析或反思自己在这节课上各教学技能运用得如何?

课题:《赤壁赋》

共3课时第3课时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文言知识点,培养学生语言规范朗读能力

理解苏轼思想的构成

学习苏轼旷达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苏轼的思想和人生观

教学方法:朗读讲授讨论提问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讲到第三自然段,吹箫的客人吹出如泣如诉,如怨如慕的萧声,苏

子问他:何为其然也?客人解读出其然是“人生短暂、人之渺小”。那么,苏轼是如何与客人谈论这两个人生的大问题的?让我们继续来看第4自然段。

二、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教师正音。教师串讲课文。因该段注释较多,文字不难懂,故

采取重点字词和内涵阐发双线并行的方式。串讲过程中插入提问和讨论。(文言字词略)

1、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该句是什么语气?

你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带有讽刺,否定客人的言论。

2、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Q:你能理解这句话吗?

学生:不能,人都会死的

学生:能,构成人的物质永在。

教师:苏轼此处受庄了《齐物论》影响,认为从更高层次的“道”的眼光来看,万物都一样。一死生,齐彭殓,相对论的观点,道家的说法比较玄,苏轼深谙此道。如果我们不能理解, 按现代科学的视野也能理解。人虽然会死,但构成身体的化学元素和物质流入大自然,不断循环,微观上讲,人的确也不不火的。

苏轼在该层次|门1答的是“人生短暂”的问题,科学无法教人永生,哲学以观点来引导人,道家取消了死生的界限,将问题直接取消,虽然有点玄,但也是一种渠道。

3、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道教“万物有灵”的观点,多神崇拜,不同于西方的一神论。

Q:联系上下文和前2节课对背景知识的介绍,你认为“非吾之所有”指的是什么?苏轼为何不强求?

非吾之所有,指人与水月相比的须臾和渺小。苏轼受道家“任自然”影响,不强求。

4、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该层次解决的是“人之渺小”的问题,那些长存的自然万物,却能为人所享用,相对而言, 人

之渺小的问题,也不存在了。

补充背景资料:苏轼受魏晋新道家“率性任情”派的影响很大。该派作品《杨朱》中提到:晏平仲问养生于管夷吾(晏婴、管仲,都是先秦的齐国著名政治家,在历史上并不同时)。

管夷吾曰:'肆之而已。勿壅勿阕。'晏平仲曰:'其目奈何?' “夷吾曰:'恣耳之所欲听,恣目之所欲视,恣鼻之所欲向,恣口之所欲言,恣体之所欲安,恣意之所欲行。'“管夷吾曰:'吾既告了养生矣,送死奈何?'晏平仲曰:'送死略矣。既死,岂在我哉?焚之亦可,沈之亦可,瘗之亦可,露之亦可,衣薪而弃罟壑亦可,衮衣绣裳而纳诸石椁亦可,唯所遇焉。'

三、朗读第5自然段

Q:“客喜而笑”,之后就结束喝酒睡觉去了。此处心境与第二段“于是饮酒乐甚”中的“乐” 有何不同?

之前的乐是心中有郁结而寻求释放的外在动作,所谓借酒消愁,唱歌取乐,但经过一番辩论, 此处的不再用“乐''而说“喜”,该词偏向内心感受,是一种心理的变化,经过纠结,心灵释然之后不需再取乐,安然入睡。可看出苏轼旷达之真,释然之彻。

另:“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这个场景也体现了苏轼率性任情的性格。

四、再读全赋,结合背景讨论:苏轼的人生观是怎样的?如何评价?

教师总结:

“经世致用于得志之时,旷达自适于失意之际。”苏轼在人生的不同时期都能有正确的态度,是其潇洒人生的根本原因。古代文人仕途坎坷的很多,对待挫折的态度也不同,屈原的日沉,陶渊明的归隐,柳宗元的郁郁而终(举例:小石谭记中对风景“凄清”的描述)都令人叹息。而苏轼的人生观却最为无数后人仰慕。

苏轼对我们人生的启示:失败了之后,要分析原因,如果是主观原因,要努力改进,如果是客观限制,则要豁达对待,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努力了不一定能成功,不要相信人定胜天,但不努力就一定不能成功。心态要随着际遇不断调适,儒道两家思想的结合,是中国人获得现世潇洒快乐一种渠道。

分析:

一、导入。此处设计了“旧知识导入”。通过回顾《赤壁赋》己学前三段的内容以及文本本身留下的悬念(苏轼如何与客人讨论水与月的问题)引出新的教学内容,时间较短,大概为30秒,简洁生动。作为第三课时,学生有强烈的继续了解完课文思想的需要和期待,所以此举可迅速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衔接学生的新旧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生的学习日标,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同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大文豪苏轼对“人生短暂,人之渺小”这样的普适性问题的看法,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二、提问。本课在串讲中插入多处提问o (1)通过逐步分析文句的过程中,层层设问,形成一个问题链。起到启发思维,激励参与的作用,最后汇总到教学bl标“了解苏轼的人生观”, 提出核心问题,既是总结,也是升华,起到巩固强化的作用。(2)问题中既有理解性问题,也有分析性问题,还有评价性问题。理解性问题重在结合文章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分析性问题则在理解的基础上,总结归纳,评价性问题则鼓励答案的多元化。分析性、评价性、问题会引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内心的冲突,通常它的答案也不只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分析评价。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判断的时候,也是要根据提问的意图,然后判断答案是不是有道理,而不是答案是否正确。(3)由于该课涉及哲学思想,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容易,所以在提问后,我会有停顿,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时间。尤其是分析性和评价性问题,我还会留时间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回答问题有时不够全面或准确,甚至有错误,我会探询了解学生的思路,补充或纠正;如有学生I叫答“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你能理解这句话吗?”这个问题时,说“不能,人都会死的",我则引导它,人死了,就是一个彻底的结束吗?有没有躯体?比如,化作春泥更护花?在交流中教师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学生会得出,从物质上看,人死了,融入大自然,进入一种循环。(4)我还将提问和对话相结合。新课标强调,课堂是师生之间生命经验的对话,这节课讨论的是“人生观”的大问题,师生之间更应该对话。所以,在核心问题“评价苏轼人生观”部分,我尽量让更多的学生谈自己的看法,随即与他进行对话,刺激学生思维,也质疑学生某些偏激的想法,引导其全面看问题。(5)在提问方式上,我采取了直问、曲问和追问结合的方法。如“'客喜而笑',之后就结束喝酒睡觉去了。此处心境与第二段“于是饮酒乐甚”中的“乐” 有何不同?”就是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