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利润的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利润的形成
平均利润的形成
引文:
一、平均利润
即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就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管资本家把资本投入重工业还是投入轻工业,只要他们的投资额相等,便可以取得数量上大体相同的利润。
这种与资本大小成比例的利润,马克思把它叫做平均利润
二、研究平均利润的意义
那么马克思为什么研究平均利润呢?因为平均利润是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结果。
他的源泉仍然是剩余价值,只不过是资本家通过利润的具体形式进一步掩盖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实质的方式。
那么,我们研究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就会揭示出各个剥削者集团是怎样瓜分工人阶级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大土地所有者阶级经济利益的根本对立。
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要获得解放,必须推翻整个资产阶级的统治。
那么资本家是怎样通过平均利润的形成巧妙的进一步掩盖他们剥削的实质的呢?
下面让我们看看平均利润是怎样形成的
(板书)平均利润的形成
平均利润的形成有两个过程即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一、剩余价值转换成利润m →p (板书)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的基本条件是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转化为成本价格。
1.资本和可变资本
生产成本——即成本价格。
是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
公式:c+v﹦k
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商品的价值:不变资本的价值、可变资本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不变成本、可变成本、剩余价值)
公式W=c+v+m
不变成本: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实用价值形态发生了变化,而它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了
可变成本:购买劳动力的成本(即工资)。
这部分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转移到新产品上去,因为资本家所支付的劳动力的价值,被工人用于购买生活资料在生产过程以外消费掉了。
这部分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由工人再生产出来的。
但是,劳动力发挥作用的结果,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而且生产出剩余价值,因此,转变为劳动力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价值量发生了变化,实现了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
商品价值的这三个部分是生产商品实际耗费的劳动量,但是对于资本家来说,生产商品是指耗费了不变成本c 和可变成本v ,至于剩余价值m 则没有耗费资本家的任何成本。
因此,把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就成为了成本价格,这样,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就转化成本价格。
成本价格抹杀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从而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是可变资本这个事实。
也就是说
成本这一范畴掩盖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掩盖了他们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剩余价值的源泉是可变资本,但当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被归结为成本这一范畴时,他们之间的区别就消失了,剩余价值就被看作是商品价值在成本以上的增加额,即资本家所费资本的产物。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我们上面说到,在资本家看来,剩余价值不仅是成本价格的增加额,而且也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
利润的产生——当
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就表现为利润。
注:那么,利润和剩余价值是同一个东西吗?回答是不是,两者也有区别。
剩余价值是相对于可变资本而言的,利润是相对于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也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但利润概念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3.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就转化为利润率。
(1)利润率——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公式 P/=m/C=m/c+v
(2)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但二者的也有区别:①在质的方面,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利润率表示与预付资本的增值程度。
②在量的方面,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
举例:假定全部预付资本为10000,其中不变资本为8000,可变资本为2000,生产中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为2000
则w=8000c+2000v+2000m=12000 m/=2000m/2000v=100%而p/=2000c/8000c+2000v=20%由于利润率是资本增值程度标志,因此,资本家十分关系利润率的高低。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追求尽可能搞得利润率。
但是,不同企业、不同时期的利润率是不一样的的。
从公式我们可以看出。
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①剩余价值率;在其他相同的情况下,剩余价值率高,利润率也
搞:正比
②资本有机构成。
公式:C/V=C/m+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资本有机构成高,同量资本所使用的劳动力就少,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就少,利润率就少;反之,资本有机构成低,利润率就高。
;两者按相反的方向发生变化。
③不变成本的节约。
在可变成本量和剩余价值率一定时,不变成
本的节约,是同量剩余价值于较小的总资本相比,利润率就搞:反之,则低。
因此,资本家总是力图通过各种途径节约不变资本,其中包括以损害工人健康为代价,克扣劳动保护方面的不变资本,来提高利润率。
④资本周转速度影响年利润率。
在其他条件不变下,资本周转速
度越快,一年中可变资本周转次数多,年生于价值量大,资本年利润率就高;反之,资本年利润率就低。
两者按相同方向变化。
二、利润转化成平均利润
1.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预付社会总资本的比率。
生产部门预付
资本
资本有
机构成
剩余价
值
m/=100%
产品
价值
利润
利润
率
平均
利润
率
平均
利润
生产
价格
机械100 90C:10V 10 110 10 10% 20% 20 120 纺织100 80C:20V 20 120 20 20% 20% 20 120 食品100 70C:30V 30 130 30 30% 20% 20 120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影响利润率的各种因素在不同生产部门不可能按同样的程度发生作用。
因此,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总是不同的。
例如,不同的生产部门,剩余价值率相同,但由于资本有机构成或资本周转速度不同,他们的利润里就不一样。
投在资本有机构成低或周转速度快的生产部门的资本,利润率就高,反之,就低。
但在资本主义的现实生活中,投在不同声查部门的资本得
到的利润率却大体相等,即趋于平均。
跟部门高低不同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是资本主义部门间竞争的结果。
我们以下面的例子说明各部门的不同利润率的转化过程。
以机械、纺织、食品但各部门为例,假定这三个部门其他条件相同,仅资本有机构成不同,90C:10V 80C:20V 70C:30V。
每个部门同样投入100资本,剩余价值都是100%,并假定全部不变资本都转移到商品价值中去。
这时,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同,三个部生产物的价值就不一样:机械部门是110,纺织工业部门是120,食品工业部门是130。
如果商品案价值出售,它们利润率分别为10%、20%、30%。
就是说,在不同生产部门投入等量的资本不能得到等量的利润。
但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不敌就是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资本家都源祥利润高的部门投资,因此,再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为茄根有力的投资场所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
这种竞争是通过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进行的,奇迹股就形成了平均利润率。
就上面的例子来说,机械工业部门利润低,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率,这一部门的资本家就会将资本从本部门抓一到利润率最高的食品工业部门去。
投入食品工业部门的资本增加了,产量就会相应增加。
再需求不变的情况下,食品工业部门由于供给增加,发生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是利润率下降。
二机械工业部门则由于原有资本被部分转移留了,产量下降,发生求过于供,价格上升,是利润率提高。
当机械工业部么的利润率提高到食品工业部门利润率已上市,资本又会向相反的方向转移。
正是由于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在各部门家的自由移动,使各部门不同的利润率逐渐趋于平均,形成了平均利润率。
2利润转化成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形成以后,不同部门的资本家根据“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获得大体相同的等量利润,即平均利润。
一预付资本大小按平均利润率计算贵每个生产部门资本家所有的利润是平均利润。
可见,平均利润是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结果,其源泉仍然是剩余价值。
平均利润率从本质上看就是把社会总资本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时所得到的利润率,即剩余价值总额和社会总资本的比率。
他揭示得是整个无产阶级的关系。
马克思指出:“就利润来说,不同的资本家在这里彼此只是作为一个股份公司的股东发生关系,在这个公司中,按每100资本均衡地分配一份利润”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本来,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已经掩盖了剩余价值的起源,但这时但当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后,使许多部门所得的利润量和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量不相等了,利润和剩余价值在量上的联系被割断了,不同生产部门投入等量资本得到等量利润,照成了一个假象,似乎利润的多少和投入的资本量有关,似乎资本是利润的源泉。
这样,就是利润的本和真是源泉进一步掩盖。
平均利润——一定量预付资本根据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
生产价格——由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构成,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超额利润——个别企业由于生产条件优越而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