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忠恕”思想的研究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期末作业
科目:中国法制史
题目:儒家“忠恕”思想的研究综述
专业:
姓名:
学号:
摘要:近年来, 学术界对孔子“忠恕”思想的探讨与研究与日俱增, 并且提出了若干有建设性的见解。这里仅就近年来学者们探讨的较为集中的问题作一梳理。
关健词:孔子; 儒家; 忠恕思想
一、分析并阐释了儒家“忠恕”思想的内涵
这方面的论文有很多, 如《论传统文化的仁与忠恕》( 孙实明, 卢美华,《学术交流》, 1999 年第 5 期) 、《关于孔子忠恕思想的界说问题》( 冯浩菲,《孔子研究》, 2003 年第 4 期)《论儒家的忠恕之道———兼对普遍伦理的历史反思》( 《求索》, 2000 年第 1 期) 、《孔子“忠恕”思想之德育价值》( 陈文心,《泉州师院学报》, 2000 年第 5期) 、《对“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的理解》( 钱逊,《中国哲学史》,2005 年第 1 期) 、《儒家仁道精神的内涵及其现代价值》( 李霞,《江淮论坛》, 1997 年第 5 期) 、《儒家“忠恕之道”与当代社会调节》( 吴长庚,《江西社会科学》, 2004 年第 8 期) 、《释“忠恕”》( 邵俊峰,《大连大学学报》, 2006 年第 1 期) 、《浅谈孔子的“仁”及其实现“仁”的途径》( 宋丹,《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年第 2 期) 、《〈论语〉仁爱思想中的人本主义与忠恕之道》( 赵春霞, 李坤英,《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 社科版) 》, 2000 年第 1 期) 、《孔子忠恕思想浅析》( 王希,《宜宾学院学报》, 2006 年第 8 期) , 综合以上论文对儒家“忠恕”思想的诠释, 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 一)“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忠恕”之道是实现“仁”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三者紧密相联, 不可分割。“仁”是儒家的核心与特质, 是孔子思想的中心范畴和灵魂所在, 孔子《论语》一书提到“仁”字达 109 次之多, 形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伦理学术体系, 同时“,仁”字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同人们的日常行为息息相关, 于是便有了实行“仁”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即“忠恕之道”。“忠恕”思想是仁学体系“一以贯之”的精髓。《论语·里仁》中有这样的记载“:子曰:‘参乎! 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 门人问曰‘:
何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可见“,忠恕”是儒家道德学说中重要的理念命题。它使儒家的仁学获得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实践原则。历代学者对孔子“忠恕”思想的解释大致可以分为两派: 一派是将“忠恕”作为一个统一的概念进行诠释。例如宋代朱熹《论语集注》卷二解《里仁》云“:尽己之谓忠, 推己之谓恕。”《朱子语类卷》二十七云: 忠恕只是一件事, 不可作两个看。又卷六十三云“:因问:‘施诸己而不愿, 亦勿施于人, 此只是恕, 何故子思将作忠恕说?’曰‘:忠恕两个离不得, 方忠时, 未见得恕, 及至恕时, 忠行乎其间。’故曰‘:无忠, 做恕不出来。’”另一派的理解是将“忠”与“恕”作为并列对立的两个概念, 加以诠释,“忠”是仁的积极面, 即“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恕”是仁的消极面, 即“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当代学者运用历史的辩证的方法, 对儒家“忠恕”思想进行客观性的分析,“忠”的概念, 在春秋时期广泛流行, 孔子继承了西周至春秋的思想, 并将它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称之为忠, 这是从积极方面讲爱人的,即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也帮助他人得到。“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从消极的方面讲爱人的。自己想达到的目标,也帮助别人实现, 自己所反对的事情也不要强加于人, 要求人们能够将心比心, 对于不愿别人损害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自己也不应当以这种思想和行为去损害别人, 这是恕道的基本境界。
( 二) 由于孔子所处时代的局限, 对其“忠恕”思想应批判地予以继承。孔子生逢中国社会发生巨变的春秋时代, 孔子作为统治阶级的卫道士, 代表的是贵族统治者的利益, 因而的孔子的“忠恕”之道又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和局限性, 不乏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愚忠”的消极因素。虽然孔子的“仁”学思想带有封建时代的局限性, 但其崇高的思想境界及其对平等精神道德上的自觉, 仍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它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具有历史进步的意义, 它体现了一种原始的民主平等色彩, 忠恕表达了最纯正无私的爱, 是爱人精神的最好体现, 这其中还包含着对人的尊重使人我平等和谐相处, 这是仁的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实现仁爱的关键。因此, 对孔子的“忠恕”思想, 必须进行批判的分析,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 三)“忠”与“恕”二者之间的关系。“忠”与“恕”的关系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两者互为前提和保障, 两者必须在彼此之中规定自身并补充自身,“忠”和“恕”体现的是一种内在互动关系,“忠”是“恕”的内在前提,“恕”是“忠”的基础和保障。
( 四)“忠恕”思想的理论发展。先秦时期, 很多先哲就提出“恕而行之, 德之则也。”(《左传·隐公十一年》) 这里所讲的“恕”,就是“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管子》一书也作过明确表述,“非其所欲, 勿施于人, 仁也”。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为了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 从人、己两方面提出“忠恕”之道, 交将“忠恕”之道作为其“仁学”思想的核心之一, 孔子认为, 忠恕是贯穿于仁道的必要原则和精髓。他的话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但他的话散见于《论语》各章, 没有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探讨。对“忠恕”之道进行深入系统的论述, 是宋代理学家完成的。他们在传统儒学的基础上吸收了佛学和道教的思想, 把儒学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朱熹从联系的角度论证了“忠”与“恕”的一体关系, 并将“忠恕”之道引导到人伦方面来, 陈淳是朱熹的晚年弟子, 对忠恕之道有更全面的理解和阐述, 从先秦时期的先哲到孔子再到朱学后人, 儒家“忠恕”之道在理论上一步步有了更大的发展, 具有更为广泛的实践意义。
( 五)“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与“己之所欲, 施之于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是孔子忠恕思想的重要内容, 然而, 近年来,有些学者往往又从中引申出一积极的表述: 己之所欲, 施之于人。针对这一现象,《忠恕之道不可作积极表述论》( 李景林,《清华大学学报》, 2003 年第 3 期) 一文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批判, 这篇文章认为在一般地使用“忠恕”这一原则时, 应该了解其整体性的内涵, 这样才不至于偏离其原有的思想的轨道而导致解释的随意性。作者为了说明忠恕原则的整体性内涵, 从沟通原则和限制原则这两个角度来表述忠恕原则, 认为沟通和限制性是忠恕作为一个伦理原则的一体之两面。对忠恕的积极表述, 其实是忽略了其限制性的一面, 是与孔子思想相悖的, 接着, 作者通过例举电视片《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父子关系, 论证了要因人因物之本性而成就之, 而不是把己性强加于人和物, 这样才能做到在人、物天然差异实现前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