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口网络实验-有数据

双口网络实验-有数据
双口网络实验-有数据

双口网络实验-有数据

实验五双口网络测试

一、实验目的

1. 加深理解双口网络的基本理论。

2. 掌握直流双口网络传输参数的测量技术。

二、原理说明

对于任何一个线性网络,我们所关心的往往只是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的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实验测定方法求取一个极其简单的等值双口电路来替代原网络,此即为“黑盒理论”的基本内容。

1. 一个双口网络两端口的电压和电流四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多种形式的参数方程来表示。本实验采用输出口的电压U2和电流I2作为自变量,以输入口的电压U1和电流I1作为应变量,所得的方程称为双口网络的传输方程,如图1所示的无源线性双口网络(又称为四端网络)的传输方程为:U1=AU2+BI2;I1=CU2+DI2。

式中的A、B、C、D为双口网络的传输参数,其值完全决定于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各支路元件的参数值。这四个参数表征了该双口网络的基本特性,它们的含义是:

U1O

A=──(令I2=0,即输出口开路时)

U2O

U1s

B=──(令U2 Array=0,即输出口短路时)

I2s

I1O

C=──(令I2

=0,即输出口开路时)

U2O

I1s

D=──(令U2=0,即输出口短路时)图 1

I2s

由上可知,只要在网络的输入口加上电压,

在两个端口同时测量其电压和电流,即可求出

A 、

B 、

C 、

D 四个参数,此即为双端口同时测量法。

2. 若要测量一条远距离输电线构成的双口网络, 采用同时测量法就很不方便。这时可采用分别测量法,即先在输入口加电压,而将输出口开路和短路,在输入口测量电压和电流,由传输方程可得:

U 1O A

R 1O = ──=──(令I 2=0,即输出口开路时)

I 1O C U 1s B

R 1s = ──=──(令U 2=0,即输出口短路时)

I 1s D

然后在输出口加电压,而将输入口开路和短

路,测量输出口的电压和电流。此时可得 U 2O D

R 2O = ──=──(令I 1=0,即输入口开路时)

I 2O C

U 2s B R 2s = ──= ──(令U 1=0,即输入口短路时)

I 2s A

R 1O ,R 1s ,R 2O ,R 2s 分别表示一个端口开路和短路时另一端口的等效输入电阻,这四个参数中只有三个是独立的(∵ AD -BC =1)。至此,可求出四个传输参数:

A =)/(221S

O

O

R R R , B =R 2S A , C =

A/R 1O , D =R 2O C

3. 双口网络级联后的等效双口网络的传输参数亦可采用前述的方法之一求得。 从理论推得两个双口网络级联后的传输参数与每一个参加级联的双口网络的传输参数之间有如下的关系: A =A 1A 2+B 1C 2 B =A 1B 2+B 1D 2

C =C 1A 2+

D 1C 2

D =C 1B 2+D 1D 2

1. 实验设备

四、实验内容 双口网络实验线

路如图2所示。将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调到10V ,作为双口网络的输入。

1. 按同时测

量法分别测定两个双口网络的传输参数A 1、B 1、C 1、D 1和A 2、B 2、C 2、D 2,并列出它们的传输方程。

二端口网络 I +

U 12

二端口网络 I I +U 22

图2

双口网络1的传输方程:U1=1.391U2+0.618I2

I1=1.961U2+1.588I2

2. 将两个双口网络级联,即将网络I的输出接至网络II的输入。用两端口分别测量法测量级联后等效双口网络的传输参数A、B、C、D,并验证等效双口网络传输参数与级联的两个双

口网络传输参数之间的关系。

验证:2121C B A A A += 2121D B B A B +=

2121C D A C C += 2121D D B C D +=

按照上述公式

将A1,A2,B1,C2 代入 A=1.392175971*2.699784+0.6176652254*16.83234=14.15533近似等于 14.15515

同理 按照公式代入实验数据得 B=2.902703 近似等于2.902549 C=32.03024 近似等于32.02886 D=6.638785 近似等于6.638243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电流时, 要注意判别电流表的极性及选取适合的量程(根据所给的电路参数,估算电流表量程)。

2. 计算传输参数时, I 、U 均取其正值。 六、预习思考题

1. 试述双口网络同时测量法与分别测量法的测量步骤, 优缺点及其适用情况。

(1)同时测量法

传输方程中四个T 参数 故可在输出端(I 2=0)或短路(U 2=0)的情况下,在输入口加上电压,在两个端口同时测量其电压、电流值,即可求出四个T 参数,这种方法称之为同时测量法。

(2)分别测量法

在实际测量由远距离输电线构成的双口网络的参数时,采用同时测量法或混合测量法就很不方便,这时可采用分别测量法,即先在输入口加电压,而将输出口开路和短路,在输入端测量电压和电流。 由传输方程可得:

然后将输入口开路和短路在输出口加电压并测量,此时有:

R 10、R 1S 、R 20、R 2S 分别表示一端口开路和短路时另一端口的等效输入电阻。 同时测量法比分别测量法时的数据要来的快,分别测量法,可使用于远距离测试。

2. 本实验方法可否用于交流双口网络的测定? 可用于低频的交流双口网络测定 七、实验报告

1. 完成对数据表格的测量和计算任务。

双 口 网 络 I 输出端开路I 12=0 测 量 值 计 算 值 U 11O (V ) U 12O (V ) I 11O

(m A ) A 1 B 1 10 7’181 14.083 1.3921 0.6176 输出端短路

U 12=0 U 11S (V ) I 11S (m A ) I 12S (m A ) C 1 D 1 10 0.026 0.016 1.9609 1.588

4 双 口 输出端开路I 22=0 测 量 值 计 算 值 U 21O (V ) U 22O (V ) I 21O

(m A ) A 2 B 2 10 3.704 0.062 2.6997 0.5099

2.列写参数方程。

双口网络1的传输方程:U 1=1.391U 2+0.618I 2 I 1=1.961U 2+1.588I 2 双口网络2的传输方程:U 1=2.700U 2+0.510I 2 I 1=16.832U 2+3.550I 2 3. 验证级联后等效双口网络的传输参数与级联的两个双口网络传输参数之间的关系。

验证:2121C B A A A += 2121D B B A B +=

2121C D A C C += 2121D D B C D +=

按照上述公式

将A1,A2,B1,C2 代入 A=1.392175971*2.699784+0.6176652254*16.83234=14.15533近似等于 14.15515

同理 按照公式代入实验数据得 B=2.902703 近似等于2.902549

C=32.03024 近似等于32.02886

D=6.638785 近似等于6.638243

4. 总结、归纳双口网络的测试技术。

双口网络有两个端口电压和两个端口电流。线性电阻双口网络的电压电流关系由两个线性代数方程来描述。由线性时不变二端电阻和理想变压器构成的互易双口网络,可以用三个二端电阻等效构成的T和Π电路等效。

5. 心得体会及其他。

通过这次实验我学会怎样测量双口网络,以及当两个双口网络串联他们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更加的熟悉了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完成这次实验,我也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很多。我非常的感谢他们

实验四:双口网络测试报告

警告:本实验报告是居于模拟万用电表 MF47测量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的。可以模仿,切勿抄袭! 实验四双口网络测试 一、 实验目的 1. 加深理解双口网络的基本理论。 2. 掌握直流双口网络熟传输数据的测量技术。 二、 原理说明 对于任何一个线性网络;我们所关心的往往只是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电压和 电流间的,互关系,通过实验测定力方法求取一个极其简单的等值双口电路来代 替原网络,此即为“黑盒理论”的基本内容。 1. 一个双口网络两端口的电压和电流四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可以用多种形式 的参数方程来表示。本实验采用输出口的电压 U 2和电流∣2作为自变量,以输入 口的电压U I 和电流I 2作为应变量,所得的方程称为双口网络的传输方程。如图 4-1所示的无源线性双口网络(又称为四端网络)的传输方程为 U 1= AU 2 BI 2 I I =CU 2 DI 2 图4-1 式中的A 、E 、C 、D 为双口网络的传输参数,其值完全决定于网络的拓扑结构 及各支路元件的参数值,这四个参数表征了该双口网络的基本特性, 它们的含义 是: D =— (令U^0 ,即输出口短路时) l 2S 由上可知,只要在网络的输入口加上电压,在两个端口同时测量其电压和电流, U l 无 源 双口网络 U 10 U 20 1S 2S I 10 U 20 (令∣2 =0,即输出口开路时) (令U2 =0 ,即输出口短路时) (令I 2 =0 ,即输出口开路时)

即可求出A 、E 、C 、D 四个参数,此即为双端口同时测量法 2 .若要测量一条远距离输电线构成的双口网络,采用同时测量发就很不方便, 这时可采 用分别测量法,即先在输入口加电压,而将输出口开路和短路,在输入 口测量电压和电流,由传输方程可得。 10 IJ B R IS - 一 (令U 2 = 0,即输出口短路时) 11S D 然后在输出口加电压测量,而将输出口开路和短路,由此可得 R 20 (令I 1 = 0,即输入口开路时) I 20 C 2S R 0、R lS 、R 20、R 2S 分别表示一个端口开路和短路时另一端口的等效输入电阻, 即 AD -BC =1 至此,可求出四个传输参数、 3. 双口网络级联后的等效双口网络的传输参数亦可采用前述的方法之一求得, 从理论上推 得两双口网络级联后的传输参数与每一个参加级联的双口网络的传 输参数之间有如下的关系。 C=C I A 2 D 1C 2 D= C 1B 2 D 1D 2 R 10 U ιo A (令∣2 =O ,即输出口开路时) R 2S U 2S (令 S = 0,即输入口短路时) 这四个参数中有三个是独立的 —R 10 R IS A ■i 1 1 J R 20 R 2S D J A= R l O R 20 B= R 2S A C=A R 0 D= R 20C A = A A 2 B 1 C 2 B = A 1B 2 B 1 D 2

网络数据库实训报告(一)

网络数据库应用实训报告 日期:2016年3月18日班级:物联1411 一、实训目的和要求 1、掌握采用界面方式创建、修改、删除数据库; 2、掌握采用T-SQL 语句创建、修改、删除数据库; 二、实训所需仪器、设备 硬件: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Windows7、SQLServer2008 三、实训内容 1)在管理平台中管理数据库。 (1)创建数据库“studentsdb”。 (2)查看studentsdb数据库的属性。 (3)修改数据文件大小为2MB,指定“最大文件大小”为5MB。日志文件的大小在每次填满时自动递增5%。 (4)将studentsdb数据库的名称更改为student_db。 2)使用T-SQL 语句管理数据库 (1)使用CREATE DATABASE 创建studb数据库,然后通过系统存储过程sp_helpdb查看系统中的数据库信息。 (2)使用ALTER DATABASE 修改studb数据库的设置,指定数据文件大小为5MB,最大文件大小为20MB,自动递增大小为1MB。(3)

为studb数据库增加一个日志文件,命名为studb_Log2,大小为5MB,最大文件大小为10MB。 (4)将studb数据库的名称更改为my_studb。 (5)使用DROP DATABASE 删除my_studb数据库。 四、实训步骤 (内容说明:1.大致的操作步骤;2.参数设置) 1)在管理平台中管理数据库。 (1)数据库右击→新建数据库→数据库名称“studentsdb”; (2)数据文件→初始大小→2MB (3)数据文件→点击自动增长下的→最大文件大小→限制文件大小→5MB; (4)日志文件→点击自动增长下的→文件增长→按百分比→5% (5) studentsdb右击→属性; (6) studentsdb右击→重命名→student_db; 2)使用T-SQL 语句管理数据库 命令如下: CREATEDATABASE studb on PRIMARY ( NAME='student_db', FILENAME='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MSSQL10.MSSQLSERVER\MSSQL\DATA', size=4MB, MAXSIZE=20MB, FILEGROWTH=1 ) log on ( NAME='stusb_log2', FILENAME='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数据库实验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题目:数据库实验上机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210班 学号: U9 姓名:候宝峰 指导教师: 报告日期: 2015-06-0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目录 一、基本SQL操作(部分选做).............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数据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数据更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用SQL语句完成下述查询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DBMS综合运用(部分选做).............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学习sqlserver的两种完全备份方式:数据和日志文件的脱机备份、系统的备份功能(选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学习系统的身份、权限配置操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了解SQLSERVER的存储过程、触发器、函数实现过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实验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实验问题及解决.....................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实验心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基本SQL操作(部分选做) 1)数据定义 参照下面的内容建立自己实验所需的关系数据 创建三个关系: 商品表【商品名称、商品类型】 GOODS【GNAME char(20),GTYPE char(10)】 主关键字为(商品名称)。商品类型为(电器、文具、服装。。。) 商场【商场名称,所在地区】 PLAZA【PNAME char(20),PAREA char(20)】 主关键字为商场名称。所在地区为(洪山、汉口、汉阳、武昌。。。) 销售价格表【商品名称、商场名称、当前销售价格、目前举办活动类型】 SALE【GNAME char(20),PNAME char(20),PRICE FLOAT,ATYPE char(10)】主关键字为(商品名称、商场名称)。举办活动类型为(送券、打折),也可为空值,表示当前未举办任何活动。表中记录如(‘哈森皮靴’,‘亚贸广场’,200,‘打折’),同一商场针对不同的商品可能采取不同的促销活动。 create table goods(gname char(20) primary key,gtype char(10)); create table plaza(pname char(20) primary key,parea char(20)); create table sale (gname char(20), pname char(20), price FLOAT, atype char(10)check (atype in('送券','打折','')), primary key(gname,pname), foreign key(gname)references goods(gname), foreign key(pname)references plaza(pname)); 图1 goods表 图2 plaza表 图3 sale表 2)数据更新 (1)向上述表格中用sql语句完成增、删、个、改的操作;

网上购物系统实训总结

实训总结

工作成果: 1、技术上,感觉大体功能都已实现完善,前台主要用于显示。总体做下来, 可能由于个人的技术原因,喜欢哪种可以实现就用哪种方式实现,有时 可能会忽略整体的把握效果,还有就是另一方面感觉因为学习的技术较 为浅显,所以实现的代码看起来很重复很庞大,其实个人认为代码达到 最高的可重用性才成为最标准的代码,这个以后也会更加改进。知道了 很多原来在课本上没有学到的东西:学会了如何划分模块、网站的颜色 要搭配协调、数据库中的类型要与代码中的类型一致。 2、学习成果上来说,还算可以,毕竟自己喜好倾向于这些,也做过很多例 子。每做一个实例就多积累一些经验,成果显著。所以也才能完成这个 作业。感觉学习技术没什么难,关键在于思想,而思想是通过各种实战 演练而自然产生的,也就是说:做的多了,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思想 自然也就形成了。制作网站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模块这样才能进行下一 步的工作。有了模块在一步一步的将这些模块的功能实现。学习完整个 课程,总体来说也受益匪浅,在以后的道路上,我会努力,越走越远。 3、经过两个月是实训我对网站设计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更加的感兴趣了。 看着经过自己一点点的修改调整而出现的越来越好的网站感觉很有成就 感。在调整网站时需要有极大的耐心和细心再这次实训中充分培养了我 的耐心和细心。有时一个不经意的代码错误就会影响的整个网站。 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解决: 1.用到很多的模块要把各模块的比例算好使整体更美观。方法:通过调整所占比 例使图像更加美观大方。 正常比例: 2.有时会出现图片不显示的情况,有可能是图片的名字不对应,或找不到图片。 正确: 错误:

实验四:双口网络测试报告完整版

实验四:双口网络测试 报告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警告:本实验报告是居于模拟万用电表MF47测量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的。可以模仿,切勿抄袭! 实验四 双口网络测试 一、 实验目的 1. 加深理解双口网络的基本理论。 2. 掌握直流双口网络熟传输数据的测量技术。 二、 原理说明 对于任何一个线性网络;我们所关心的往往只是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电压和电流间的,互关系,通过实验测定力方法求取一个极其简单的等值双口电路来代替原网络,此即为“黑盒理论”的基本内容。 1.一个双口网络两端口的电压和电流四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多种形式的参数方程来表示。本实验采用输出口的电压2U 和电流2I 作为自变量,以输入口的电压1U 和电流2I 作为应变量,所得的方程称为双口网络的传输方程。如图4-1所示的无源线性双口网络(又称为四端网络)的传输方程为 式中的A、B、C、D为双口网络的传输参数,其值完全决定于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各支路元件的参数值,这四个参数表征了该双口网络的基本特性,它们的含义是: 20 10 U U A = (令02=I ,即输出口开路时) S S I U B 21= (令02=U ,即输出口短路时) 20 10 U I C = (令02=I ,即输出口开路时) S S I I D 21= (令02=U ,即输出口短路时) 由上可知,只要在网络的输入口加上电压,在两个端口同时测量其电压和电流,即可求出A、B、C、D四个参数,此即为双端口同时测量法。 2.若要测量一条远距离输电线构成的双口网络,采用同时测量发就很不方便,这时可采用分别测量法,即先在输入口加电压,而将输出口开路和短路,在输入口测量电压和电流,由传输方程可得。 C A I U R == 101010 (令02=I ,即输出口开路时) D B I U R S S S == 111 (令02=U ,即输出口短路时) 然后在输出口加电压测量,而将输出口开路和短路,由此可得

数据库实训报告

数据库 实训报告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计091 姓名:xxx 任课教师:xxx 2012年11月5日

目录 第一章概述 (3) 1.1引言 (3) 1.2摘要 (3) 第二章需求分析 (3) 2.1功能分析 (3) 2.2性能分析 (4) 2.3可靠性和可用性需求 (4) 2.4出错处理要求 (4) 2.5约束 (4) 2.6逆向需求 (4) 2.7将来可能提出的要求 (4) 第三章数据库设计 (4) 3.1数据字典 (4) 3.2E-R图 (5) 3.3数据库设计 (6) 第四章详细设计 (7) 4.1登录主界面开发 (7) 4.2登录后学生信息界面的开发 (8) 4.3登录后教师信息界面的开发 (8) 4.4登录后学生选课界面的开发 (9) 4.5登录后教师发布选课界面的开发 (9) 总结 (10) 参考文献 (10)

第一章概述 引言 由于信息科技化的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商业、工业等领域。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在技术上已逐步成熟。任何一个单位要生存要发展,要高效率地把内部活动有机地组织起来,就必须建立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管理信息系统。那么作为高等教育组织的学校也不例外。 所以在顺应形势的前提下我们做了此实训,本文介绍了以Oracle11g和JAV A为开发环境而实现的学生教务管理系统的完全运行。自下而上地应用开发”的策略开发一个学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 摘要 学生选课管理系统是一个非常通用的信息管理系统,本课题主要设计一个简单的选课管理系统,进行简单的课程查询及管理。主要实现的功能有:学生基本信息的导入/导出;学生课程信息的录入、修改、添加、删除、查询;在课程设计中,系统开发平台为Windows7,程序设计语言采用Java,数据库采用MYSQL,程序运行平台为Windows7。系统的实现可以极大地方便教师和学生对课程的使用,查询和管理。之所以选择Java作为开发工具,不仅仅因为它好用,更是它的功能强大和使用方便。系统设计部分主要介绍了系统功能设计和数据库设计及JAVA代码设计;系统实现部分说明了几个主要模块的算法,本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比较实用。 第一章需求分析 2.1功能需求 “学生选课系统”服务于两种客户,一种是:教师,主要实现的功能包括自己信息管理,公布课程信息,选择学生。另一是:学生,主要实现功能包括管理自己信息,选择课程,查看各种信息。

实验四双口网络测试报告

警告:本实验报告是居于模拟万用电表MF47测量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的。可以模仿,切勿抄袭! 实验四 双口网络测试 一、 实验目的 1. 加深理解双口网络的基本理论。 2. 掌握直流双口网络熟传输数据的测量技术。 二、 原理说明 对于任何一个线性网络;我们所关心的往往只是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电压和电流间的,互关系,通过实验测定力方法求取一个极其简单的等值双口电路来代替原网络,此即为“黑盒理论”的基本内容。 1.一个双口网络两端口的电压和电流四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多种形式的参数方程来表示。本实验采用输出口的电压2U 和电流2I 作为自变量,以输入口的电压1U 和电流2I 作为应变量,所得的方程称为双口网络的传输方程。如图4-1所示的无源线性双口网络(又称为四端网络)的传输方程为 式中的A、B、C、D为双口网络的传输参数,其值完全决定于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各支路元件的参数值,这四个参数表征了该双口网络的基本特性,它们的含义是: 20 10 U U A = (令02=I ,即输出口开路时) S S I U B 21= (令02=U ,即输出口短路时) 20 10 U I C = (令02=I ,即输出口开路时) S S I I D 21= (令02=U ,即输出口短路时) 由上可知,只要在网络的输入口加上电压,在两个端口同时测量其电压和电流,即可求出A、B、C、D四个参数,此即为双端口同时测量法。 2.若要测量一条远距离输电线构成的双口网络,采用同时测量发就很不方便,这时可采用分别测量法,即先在输入口加电压,而将输出口开路和短路,在输入口测量电压和电流,由传输方程可得。 C A I U R == 101010 (令02=I ,即输出口开路时) D B I U R S S S == 111 (令02=U ,即输出口短路时) 然后在输出口加电压测量,而将输出口开路和短路,由此可得 C D I U R == 202020 (令01=I ,即输入口开路时)

数据库实验报告

数据库实验报告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实验内容:数据库安全性管理 作者所在系部:网络工程系 作者所在专业:网络工程 作者所在班级: B13521 作者姓名:李文阳 作者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王振夺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教务处制 实验四数据库安全性管理 一、实验目的 1、理解数据库的安全性机制; 2、掌握SQL Server 2005的验证模式、登录管理、用户管理、角色 管理以及权限管理; 二、实验内容 (一)附加上次实验所创建的数据库“db_Library”,并回顾该库的数据表信息。 (二)设置SQL Server的安全验证模式,并以两种方式尝试登录。

(三)登录账户管理 1、以管理员身份登录SQL Server,修改sa的密码。 2、使用SQL语句创建一个SQL Server登录账户,账户名为你的名字拼音,密码自定义。创建完成后,以该账户来进行登录。 3、使用SQL语句来修改上述登录账户的密码。 4、禁用上述登录账户连接SQL Server,并进行验证。 (四)数据库用户管理 1、使用SQL语句添加db_Library数据库用户User2,其登录账户为上题所创建的SQL Server登录账户,使用默认dbo架构,并赋予该用户能够运行Select语句的权限。 (五)权限管理 1、使用SSMS将创建数据表和创建视图的权限授予User2。 2、使用SQL语句将对db_Library数据库中图书信息表的查询、插入、以及对书名和作者列的修改权限授予用户User2。 3、使用SSMS收回User2创建数据表和创建视图的权限。 4、使用SQL语句收回User2修改书名和作者列的权限。 (六)删除上述所建立的数据库用户以及登录账户。 三、实验步骤 主要实现的SQL语句。 使用T-SQL语句创建一个SQL Server登录账户,账户名为你的名字拼音,密码自定义。创建完成后,以该账户来进行登录。

数据库管理员实习报告范文.doc

数据库管理员实习报告范文 亲爱的朋友,您好,时光飞逝,又到了我们见面的时候,面对着即将结束的实习期,相信您一定有很多感触以及心得,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数据库管理员实习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的生活有所帮助。 数据库管理员实习报告范文(一) 通过这次在xx的实习,学到了很多东西。也了解到了软件开发的真正价值。这次的实践让我真切体会到了我们前面所学知识的用处所在。以前总认为所学的知识只是理论上的知识,根本就没有任何作用,但通过这次实习,让我学有所用。而且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受益匪浅。 在这个信息时代,信息都是电子化。很多方面根本不在是一些手把手的管理,而是在电脑面前操作一下即可,让我们真正享受到高科技的待遇。在软件开发领域,做一个项目的出发点是提高办事效率。而在项目制作的过程中我们要使一个软件简洁实用,人性化,快捷方便。 这次实习的主要任务是图书管理系统的开发。项目运行的平台是windowsxp,运用系统主要是microsoft visual studioxx,microsoft sql server xx,运用的知识主要有我们学习过的知识数据库技术,以及实习过程中所提及的知识。在软件开发果过程中首先要了解三层结构的的含义及其设计模式思想部署企业级数据库业务系统开发。 三层结构是一种成熟、简单并得到普遍应用的应用程序架构,它将应用程序结构划分三层独立的包,包括用户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其中将实现人机界面的所有表单和组件放在表示层,将所有业务规则和逻辑的实现封装在负责业务逻辑组件中,将所有和数据库的交互封装在数据访问组件中。 三层结构示意图 三层结构是一种严格分层方法,即数据访问层只能被业务逻辑层访问,业务逻辑层只能被表示层访问,用户通过表示层将请求传送给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完成相关业务规则和逻辑,并通过数据访问层访问数据库获得数据,然后按照相反的顺序依次返回将数据显示在表示层。 下面介绍图书管理系统开发技术 一、系统的功能设计 首先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我们必须要知道要做一个系统“用来干什么”,这需要在对用户需求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并描述出软件的功能、性能、接口等方面的需求,可以使用uml建模作为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的有效方法。图(1)给出了本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图,其

实验5双口网络测试

实验五双口网络测试 、实验目的 1. 加深理解双口网络的基木理论。 2. 掌握直流双口网络传输参数的测量技术。 二、原理说明 对于任何一个线性网络, 我们所关心的往往只是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的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互 关系,并通过实验测定方法求取一个极其简单的等值双口电路来替代原网络,此即为“黑盒理论”的基木内容。 1. 一个双口网络两端口的电压和电流四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可以用多种形式的参数方程来表 示。本实验采用输出口的电压 U2和电流12作为自变量,以输入口的电压 U1和电流11作为应 变量,所得的方程称为双口网络的传输方程,如图 6-1所示的无源线性双口网络(又称为四端网 络)的传输方程 为? 2 -二厂式中的A 、B 、C 、D 为双口网络的传输参数,其 值完全决定于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各支路元件的参数值。这四个参数表征了该双口网络的基木特性,它们的含义是: T 章 N 5 i ------------- a A=仏(丨2=0概输出口卄路时);U20 |1s B=— 1 2s c= (l2=0,既输出口开路时); D=—— (U2=0概输出口短路时); I I zN/x | CG 图6-1无源线性双口网络 由上可知,只要在网络的输入口加上电压,在两个端口同时测量其电压和电流,即可求出 A 、 B 、 C 、 D 四个参数,此即为双端口同时测量法。 2. 若要测量一条远距离输电线构成的双口网络, 采用 同时测量法就很不方便。这时可采用分 别测量法,即先在输入口加电压,而将输岀口开路和短路,在输入口测量电压和电流,由传输方程可得: ■厶一 *〃 (U2=0,既输出口短路时);

实验十二 双口网络实验测试

实验十二 双口网络实验测试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双口网络的基本理论。 2.掌握直流双口网络传输参数的测试技术。 二.实验基本知识 1.任何一个复杂的无源线性双口网络,如果我们仅对它的两对端口的外部特性感兴趣,而对它的内部结构不要求了解时,那么,不管双口网络多么复杂,总可以找到一个极其简单的等值双口电路来代替原网络,而该等值电路二对端口的电压和电流间的互相关系与原网络对应端口的电压和电流间的关系完全相同,这就是所谓“黑盒理论”的基本内容。这一理论具有很大实用价值,因为对于任何一个线性系统,我们所关心的往往只是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的特性,而对系统内部的复杂结构不需要研究。 复杂双口网络的端口特性,往往很难用计算分析的方法求取其等值电路。因此,实用上一般都是用实验测试的方法来解决,所以学会双口网络的参数的测试方法具有很大实际意义。 2.一个双口网络两对端口的电压和电流四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用多种形式的参数方程来表示,这决定于采用哪两个变量做自变量哪两个变量做因变量。本实验中采用输出端口的电压和电流做正变量,输入端口的电压和电流做因变量,这样写出的方程称双口网络的传输方程(因为在研究输入口和输出口信号传输关系时最为直观方便而得名),自变量的系数称传输参数。 在图12—1所示无源线性双口网络可列出基本方程 U 1=AU 2+BI 2 I 1=CU 2+DI 2 其中:A 、B 、C 、D 为双口网络的传输参数,其值完全决定于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各支路参数值,这四个参数表征了双口网络的基本特征。它们的意义是 A= O O U U 21|I 2=0 是两个电压的比值,是一个无量纲的量。 B=S S I U 21|U 2=0 称为短路转移阻抗。

(完整版)网络数据库实训报告(一)

网络数据库应用实训报告 日期:2016 年3月18 日班级:物联1411 一、实训目的和要求 1、掌握采用界面方式创建、修改、删除数据库; 2、掌握采用T-SQL 语句创建、修改、删除数据库; 二、实训所需仪器、设备 硬件: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Windows7、SQLServer2008 三、实训内容 1)在管理平台中管理数据库。 (1)创建数据库“studentsdb”。 (2)查看studentsdb 数据库的属性。 (3)修改数据文件大小为2MB,指定“最大文件大小”为5MB。日志文件的大小在每次填满时自动递增5%。 (4)将studentsdb 数据库的名称更改为student_db。 2)使用T-SQL 语句管理数据库 (1)使用CREATE DATABASE 创建studb 数据库,然后通过系统存储过程sp_helpdb 查看系统中的数据库信息。 (2)使用ALTER DATABASE 修改studb 数据库的设置,指定数据文件大小为5MB,最大文件大小为20MB,自动递增大小为1MB。

(3)为studb 数据库增加一个日志文件,命名为studb_Log2,大小为5MB,最大文件大小为10MB。 (4)将studb 数据库的名称更改为my_studb。 (5)使用DROP DATABASE 删除my_studb 数据库。 四、实训步骤 (内容说明:1.大致的操作步骤;2.参数设置) 1)在管理平台中管理数据库。 (1)数据库右击→新建数据库→数据库名称“studentsdb”; (2)数据文件→初始大小→2MB (3)数据文件→点击自动增长下的→最大文件大小→限制文件大小→5MB; (4)日志文件→点击自动增长下的→文件增长→按百分比→5% (5) studentsdb右击→属性; (6) studentsdb右击→重命名→student_db; 2)使用T-SQL 语句管理数据库 命令如下: CREATE DATABASE studb on PRIMARY ( NAME='student_db', FILENAME='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MSSQL10.MSSQLSERVER\MSSQL\DATA', size=4MB, MAXSIZE=20MB, FILEGROWTH=1 ) log on ( NAME='stusb_log2', FILENAME='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实验一PC的网络连接及测试

实验一P C的网络连接及 测试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姓名: 报名编号: 学习中心: 层次: 专业: 实验一:PC的网络连接及测试 实验目的:1,能独立制作网络直通跳线。2.通过配置pc的ip地址,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接。 实验问题讨论: 1.T568A 线序和T568B 线序。 T568A 的标准是: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T568B 的标准是: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2.网线制作步骤。 1剪断、2剥皮、3排序。按照T568B标准线序排列。线序: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技巧:先把橙色的线放左边,棕色的放右边,绿色和蓝色放中间。然后把每根线拆开、理顺、捋直,然后按照规定的线序排列整齐。注意绿色线分开。4剪齐、5插入、6压制。 实验二:交换机VLAN的基本配置

实验目的:1、观察网络环境、认识各种网络设备。2、学会制作UTP直通跳线3、学会配 置PC的IP地址。4、学会使用ipconfig/all命令查看本机的MAC地址和IP配置。5、 学会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性。 实验问题讨论: 1.哪些命令是将Switch B的1-6号端口划分到VLAN2 [H3c]sysname switch B [switch B]vlan2 [switch B-vlan2]port Ethernet 1/0/1 to Ethernet 1/0/6 2. 4台PC机之间能够ping通吗请写出结果及其原因。 在同一个VLAN中的4台PC机可以ping通,不在同一个VLAN中的4台PC机不可以 ping通。 实验三: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 实验目的:1、理解路由表。2、掌握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 实验问题讨论: 1.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实验,为什么需要两条配置口电缆,其作用是什么 一条配置口上是下一跳路由的ip信息,其作用是代表连接另外的网络的出接口IP 地址。一条配置口上是本地网关IP信息,本地局域网发起源。

网络数据库实训报告

教学管理实训报告题目名称:网络数据库实训 系部: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某某某 学号:1234567891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教学管理实训评定意见 实训题目教学管理数据库实训 系部__管理工程系_____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__ 某某某______ 学生学号 1234567891 评定意见: 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此页背书) 评定意见参考提纲: 1、学生完成的工作量与内容是否符合任务书的要求。 2、学生的勤勉态度。 3、设计或说明书的优缺点,包括: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工作能力、表现出的创造性和综合应用能力等。

计算机工程系(部)教学管理实训任务书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2014年1月3日专业电子商务班级12-6班课程名称网络数据库 实训题目教学管理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指导教师 起止时间周数1周实训地点 实训目的: 1.熟悉数据库设计与开发的一般过程。 2.理解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的意义和方法。 3.掌握表内约束和表间约束的作用和实现方法。 4.掌握数据查询设计的方法。 实训任务或主要技术指标: 1.用SQL语句完成数据库和表的设计。 2.表中的记录数应该能满足数据测试的要求。 3.实体的属性和约束设计合理,实体间的外键约束满足系统要求。 4.能够实现系统要求的数据操纵和数据控制操作,其中包括:索引、视图、存储过程及SQL语句的设计。 实训进度与要求: 第1天:收集资料,上机建库、建表、建关联、输入数据。 第2~3天:完成数据使用及查询。 第4天:调试代码,整理实验数据和结果,撰写设计报告。 第5天:进行答辩,报成绩。 主要参考书及参考资料: 1.SQL Server教程郑阿奇清华大学出版社 2.SQL Server数据库项目案例导航刘大玮清华大学出版社 3.SQL Server高级开发指南精英科技中国电力出版社 教研室主任(签名)系(部)主任(签名)

数据库实训报告

数据库实训报告 目的:熟练掌握与应用数据库操作应用技术。 时间:2012.2.20 ~ ~2012.2.26 地点:学校机房 实训人:网络1001班 32号马长旺 指导老师:孔庆月王彦新 实训任务:运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和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软件制作一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一:实训的内容:1.项目目标:具体规划模块如下, 1)课程信息管理:包括对课程信息管理、浏览等功能。 2)学生信息管理:包括学生信息的浏览、管理、查询等功能。 3)成绩管理:包括对学生所学课程浏览、管理、查询功能。功能结构图如下: 成绩信息的查询 成绩信息的增减删 学生信息的查询 学生信息的增减删 课程信息的增减删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课程信息管理 学生信息管理 学生成绩管理 2.数据库结构设计与实现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数据库的名称设置为“JDXS”,其中包括3个数据表:课程信息表、学生信息表、成绩表。 a. 课程信息表:用于保存所有的课程信息; b. 学生信息表:包括用于保存说有学生的基本信息; c. 成绩表:用于保存学生所学课程及成绩;

3.创建项目 启动程序“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选择“文件”-----“新建”----“项目”命令,打开“新建项目”对话框,输入项目名称“StudentInfoSystem”,文件位置设置为“E:/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文件夹。单击“确定”按钮后,出现创建项目的开发环境 4.设计与实现主窗体 将刚才创建的窗体Form1作为主窗体:右击主窗体,设置主窗体的属性。添加各个控件。 5.设计与实现课程设置窗体 选中项目中的解决方案名称(StudentInfoSystem)右击,选中“添加”---“新建项”---“Windows窗体”,在“新添加项”对话框中,输入窗体名 称“FrmCourseManage”,单击“添加”按钮。然后,对改窗体进行界面设计和代码设计。 6.设计与实现学生信息管理窗体

二端口网络的研究实验报告

《电路原理》 实 验 报 告 实验时间:2012/5/22 一、实验名称 二端口网络的研究 二、实验目的 1.学习测定无源线性二端口网络的参数。 2.了解二端口网络特性及等值电路。 三、实验原理 1.对于无源线性二端口(图6-1)可以用网络参数来表征它的特征,这些参数只决定于二端口网络内部的元件和结构,而与输入(激励)无关。网络参数确定后,两个端口处的电压、电流关系即网络的特征方程就唯一的确定了。 输入端输出端 1′ 2′ 图6-1 2. 若将二端口网络的输出电压2U &和电流-2I &作为自变量,输入端电压1U &和电流1 I &作因变量,则有方程 式中11A 、12A 、21A 、22A 称为传输参数,分别表示为

是输出端开路时两个电压的比值,是一个无量纲 的量。 是输出端开路时开路转移导纳。 是输出端短路时短路转移阻抗。 是输出端短路时两个电流的比值,是一个无量纲的量。 可见,A 参数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求得。当二端口网络为互易网络时,有 因此,四个参数中只有三个是独立的。如果是对称的二端口网络,则有 3.无源二端口网络的外特性可以用三个阻抗(或导纳)元件组成的T 型或π型等效电 路来代替,其T 型等效电路如图6-2所示。若已知网络的A 参数,则阻抗1r 、2r 、 分别为: 图6-2 因此,求出二端口网络的A 参数之后,网络的T 型(或π)等效电路的参数也就可以求得。 4.由二端口网络的基本方程可以看出,如果在输出端1-1′接电源,而输出端2-2′ 处于开路和短路两种状态时,分别测出10U &、20U &、10I &、1S U &、1S I &、2S I &,则就可以得出上述四个参数。但这种方法实验测试时需要在网络两端,即输入端和输出端同时进行测量电压和电流,这在某种实际情况下是不方便的。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常用在二端口网络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分别进行测量的方法来测定这四个参数,把二端口网络的1-1′端接电源,在2-2′端开路与短路的情况下,分别得到开路阻抗和短路阻抗。 再将电源接至2-2′端,在1-1′端开路和短路的情况下,又可得到: 02 I 11A 02 I 21A 02 U 02 U 22A 3r

实验 二端口网络测试

实验二端口网络测试 一、实验目的 1. 加深理解二端口网络的基本理论。 2. 掌握直流二端口网络传输参数的测量技术。 二、原理说明 对于任何一个线性网络,我们所关心的往往只是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的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实验测定方法求取一个极其简单的等值二端口电路来替代原网络,此即为“黑盒理论”的基本内容。 1. 一个二端口网络两端口的电压和电流四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多种形式的参数方程来表示。本实验采用输出口的电压U2和电流I2作为自变量,以输入口的电压U1和电流I1作为应变量,所得的方程称为二端口网络的传输方程,如图1-14-1所示的无源线性二端口网络(又称为四端网络)的传输方程为:U1=AU2+BI2;I1=CU2+DI2。 式中的A、B、C、D为二端口网络的传输参数,其值完全决定于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各支路元件的参数值。这四个参数表征了该二端口网络的基本特性,它们的含义是: U1O A=──(令I2=0,即输出口开路时) U2O U1s Array B=──(令U2=0,即输出口短路时) I2s I1O C=──(令I2=0,即输出口开路时) U2O I1s D=──(令U2=0,即输出口短路时)图1-14-1 I2s 由上可知,只要在网络的输入口加上电压,在两个端口同时测量其电压和电流,即可求出A、B、C、D四个参数,此即为双端口同时测量法。 2. 若要测量一条远距离输电线构成的二端口网络,采用同时测量法就很不方便。这时可采用分别测量法,即先在输入口加电压,而将输出口开路和短路,在输入口测量电压和电流,由传输方程可得: U1O A R1O=──=──(令I2=0,即输出口开路时) I1O C U1s B R1s=──=──(令U2=0,即输出口短路时) I1s D 然后在输出口加电压,而将输入口开路和短路,测量输出口的电压和电流。此时可得U2O D R2O=──=──(令I1=0,即输入口开路时) I2O C U2s B R2s=──=──(令U1=0,即输入口短路时) I2s A R1O,R1s,R2O,R2s分别表示一个端口开路和短路时另一端口的等效输入电阻,这四个参 数中只有三个是独立的(∵AD-BC=1)。至此,可求出四个传输参数:

数据库实训报告实训

这次实训,总的下来,感觉不易。在数据库这门课程一开始,感觉学的云里雾里,觉得记代码很麻烦,也会担心这门课程期末考过不了。许多同学也有这样的感受,但相信通过这次的实训大家应该有了更多的信心。这次实训还综合应用数据库、SQLServer2005、学生管理等知识。使我们所学知识得到延伸与拓展,也提高了我们的综合实践能力。 在这一周的实训当中,我们做了一个学校综合管理数据库系统,我们实训的内容是从数据库、数据表的创建和修改开始的,表是建立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结构,用来存储数据具有已定义的属性,在表的操作过程中,有查看表信息、查看表属性、修改表中的数据、删除表中的数据及修改表和删除表的操作。从实训中让我更明白一些知识,表是数据最重要的一个数据对象,表的创建好坏直接关系到数数据库的成败。另一个内容是数据库的约束、视图、查询。从中我们了解到查询语句的基本结构,和简单SELECT语句的使用,多表连接查询。而在视图的操作中,也了解到了视图是常见的数据库对象,是提供查看和存取数据的另一种途径,对查询执行的大部分操作,使用视图一样可以完成。虽然只是一个比较和我们有关的数据库,但是在这一周的实训过程中,做的也不是很顺利,其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通过反反复复的看书,并且向同学请教,把相关的知识复习了一遍,这也是一种很大的收获。至少我们在做的过程中学会了思考,就像在做这个数据库系统的时候,我们在做之前就要有一个方案,设计一个步骤,先开始进行需求分析,接着进行概念模型设计,其次进行逻辑结构设计,最后我们在创建数据库脚步文件。在创建的过程中,是我们问题最多的步骤,通过做题,我们发现了自己的不足,这也与我们平时上课有关,许多学过的知识,转眼就忘,而且也没有在空余时间去复习,并且对于一些重点的知识,我们也掌握的不好,许多的语法知识和基本语句都会出错。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就得好好反省自己,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我们就要补其不足,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 其实,不管我们做什么事情,我们都应该想清楚,首先干什么,其次干什么,有了一个合理的规划,我们做起来也就比较的有了方向,有了目标,再向目标去奋斗,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把握自己,使自己更好的发展。

数据库实验报告

实验一 SQL Server基本使用与数据定义一.实验目的 1.掌握“服务管理器”、“企业管理器”及“查询分析器”基本使用方法;2.熟悉数据库建模及E/R图的画法; 3.掌握SQL Server 中数据库、及数据表的建立与管理方法; 4.掌握数据的导入/导出及数据库备份/还原方法。 二.实验内容 一、SQL Server 基本使用 1.启动SQL SERVER。 2.注册服务器 3.企业管理器属性 4.查询分析器介绍 5.查看数据库及浏览表中记录 二、数据库的建立与管理 1.数据库建模 2.启动、并打开SQL Server 3.使用图形界面创建数据库和表 4.使用查询分析器创建表 5.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

实验二 SQL查询 一.实验目的: 1.掌握SQL语言中SELECT语句的多种查询方式。 2.掌握对表建立与删除索引的方法。 3.掌握聚焦函数的使用方法。 4.掌握集合查询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建立与删除[索引]的方法。 在各表中,分别按代理商编号、客户编号、产品编号及订单编号建立索引。 CREATE INDEX 代理商No ON 代理商(代理商编号) CREATE INDEX 客户No ON 客户(客户编号) CREATEINDEX产品No ON产品(产品编号) CREATEINDEX订单No ON订单(订单编号) 2.单表查询, ①从产品表中查询现有产品的库存量。 SELECT COUNT(*) FROM产品 ②从客户表中查询“王五”的地址及代理商编号。 SELECT地址,代理商编号 FROM客户 WHERE姓名='王五' ③从代理商表中查询代理商“惠普”的提成金额。 SELECT提成金额 FROM代理商 WHERE姓名='惠普' ④从订货项目表中查询编号为“444”的订单所订购的商品编号及数量。 SELECT产品编号,订购数量 FROM订货项目 WHERE订单编号='444' ⑤分别求代理商和客户的总数。 SELECT COUNT(*)代理商数 FROM代理商 SELECT COUNT(*)客户数 FROM客户 ⑥从订货项目表中,查询编号为0033的产品定货总数量。 SELECT COUNT(*)订货总数量 FROM订货项目 WHERE订单编号='0033' 3.多表查询 ①查询编号为300的客户通过的代理商的姓名和地址。 SELECT代理商.姓名,代理商.地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