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利率水平的基本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2.5影响利率水平的基本因素
一、资金的供求关系
资金的供求关系是影响各个时期市场利率的决定性因素。
在资金市场上,资金供给超过对资本的需求时,利率便会下跌;如果对资金的需求超过资金的供给,利率就会上升。
因此,市场利率主要取决于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
二、社会的平均利润率和同期的通胀率
利息来源于生产经营利润,利润率水平的高低必然制约利率水平的高低。
在一般情况下,社会平均利润率是利息率的最高界限,如果利率达到或超过平均利润率,表示货币所有者通过利息形式拿走了生产经营者借入资本的全部利润,生产经营者无利可图,从而就不会借款。
同时,利率的最低界限不能低于同期的通胀率。
如果低于同期的通胀率,表明货币所有者贷出的货币没有实际利息收入,从而他就不会把货币作为资本贷出。
这样预期通货膨胀率便成为市场利率的下限。
因此,合理的市场利率总是在预期的通胀率和平均利润率之间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波动。
三、经济周期和国家的货币政策
当经济处于萧条阶段,一国通常采用扩张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供应的基础货币增加,经济运行中的货币数量增加,流动性效应使名义利率下降,经济扩张,产出和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增加,收入效应对资金需求增大,拉动利率上升;经济增长和人们收入水平上升会使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在通货膨胀效应作用下,利率可能上升。
因此,经济周期和国家的货币政策直接影响利率水平的高低。
四、金融工具期限的长短
金融工具期限的长短对其利率或收益率有重要影响,其他因素不变时,债券的期限越长其利率越高,债券的期限和利率在某一既定时间期存在关系被称为利率的期限结构,表示这种关系的曲线通常称为收益曲线。
收益曲线是由一组同一时刻、不同期限点的收益组成的曲线。
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称为正斜率曲线,表明贷款期限长的利率比贷款期限短的利率高,或意味市场一致认为利率可能会更高。
向下倾斜的收益率曲线称为负斜率曲线,表明贷款期限长的利率比贷款期限短的利率低些。
五、借贷资金风险的大小
利率作为借贷资金的价格,必然要反映其风险的大小,借贷资金的风险表现为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违约风险越大,利率也就越高。
一般来说国库券违约风险为零,有违约风险的普通债券与无违约风险债券的国库券收益率之差反映了违约风险的大小,这种收益率之差被称为风险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