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属:亚属名用括号写在属名后面
刺鲃 Barbodes(Spinibarbus)caldwelli(Nichols)
目与科的学名:有一定的字尾(贝尔格 ):
目——formes 如鲤形目 Cypriniformes 鲤亚目 Cyprinoidei 亚目——oidei或oidea 总科——oidae 科——idea 鲤科Cyprinidae
亚目、总科、科、亚科、属、亚属、种及 亚种等 鱼类分类单位:物种(并非个体),
由相近的种,集成一级比一级更大的阶元
一、种(Species)的定义
★ 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是最重要的分类阶元 ★ 研究鱼类区系,即研究鱼类的种类组成 物种:繁殖单元,由又连续又间断的种群的 组成 进化单元和分类单元 鉴定物种的基本要求: 特征分明→间断性,不存在中间类型 特征稳定→不变性,变化的特征不能作为分类 的依据
4. 模 式 标 本
供作新种根据的标本,主要有下列数种: ① 正模标本(Holotype)、模式标本(Type):在原 始描述发表时,由命名者于若干标本中所选定的一个标 本,或记载时所根据的单一标本 ② 副模标本(Paratype):正模标本以外的标本,曾 经命名者在写原始描记时查看过 ③ 统模标本(Syntype or Cotype):原记载者所依据 的若干标本中未选出一个为正模标本,则每个标本均称 统模标本 ④ 选模标本(Lectotype):新种原始描记发表后,从 一系列统模标本中选出一个标本,作为该种的确定模式 标本
软骨鱼类的测量
尖头斜齿鲨 Scoliodon sorrakowah 外形测量 9-10 口前吻长;10-11 口长;13.背鳍高
种
族(race)
种族:鱼类资源研究的对象主要为不同种群。 不同种群在形态、生理和生态特征方面都 有不同特点,特别是在产卵习性上有所差异。 它们有各自不同的分布区,每年沿着不同的洄 游路线,到一定的水域进行繁殖活动。将这样
的种群称为种族
二、属(Genus)的概念
属:分类阶元,包括一个物种或一群推测起 来在系统发育方面是具有共同祖先衍生而来的 物种。与其他相似的单元之间存在着一个确定 的间断。是一个系统发育的单元,是一群适应 于一特定生活方式的物种 受模式种的限制,也与模式标本有关 属内所含的种可增减,但始终包含模式种 同一属的所有种与本属的模式种的相似程度 >其它属的模式种 具某些共同形态特征,即独特的属的性状
适应的环境,无论是摄食、繁殖、越冬等,
都有特定的环境
寄生虫:不同的寄生虫有不同的寄主或有
特定的寄主。例如,九江头槽绦虫只寄生在
草鱼体上
五、行为与地理性状
行 为 性 状
实质上仍是生态性状,可区分种类和种群
行为类型:求偶、繁殖、摄食、运动等 地 理 性 状 地理隔绝导致的地理特征 地理分布的隔离
有关的异形染色体,具以下类型:XX/XY,
XX/XO,ZW/ZZ,ZO/ZZ
另有:X1 X2 X1 X2 /X1 X2 Y 的复数性染色体
在鲫(高背型)中发现数目不等的超数染色体
(核型分析:显带技术,C带、 Ag-NORS带)
分子生物学:有利有弊
四、生 态 性 状
小生境:每一种鱼类都有其习惯的生境和
四、目(Order)、纲(Class) 、 门(Phylum)的概念
科以上的分类阶元并不依据模式属和模式种 目、纲和门已被证实为分类体系中最稳定的阶 元,阶元之间也有间断 小结: ☻ 属是一群相关的种,科是一群相关的属,目 是一群相关的科 ☻ 每一类群由下一级较低的单元所组成;这些 单元具有一系列生物学和结构上的性状,有别于 其它类群
种名在 1931 年 1月1 日以前,曾经发表,并附有定义 或描述
命名者采用双名法的原则
但于1930 年12月31日以后,属名与种名若非依下列 条款发表者,皆不适用,应亦无效: ① 附有该属或该种的特征、定义及描述,并与其它种 和其它属种相区别 ② 附有上述特征的详细确切参考文献 ③ 关于属名,则应明确提一模式种
亚
种
亚种:种下分类单元,种内繁殖单元 门、纲、目、科、属等是种上分类单元, 非繁殖单元 地理亚种: 种内个体在地理上和生殖上充分隔离后所形 成的种群 相邻亚种可互相交配,即使两个亚种由于地 理分布而相互隔离时,仍具相互交配的可能性 生态宗: 亚种在地理上有局限性,但没有两个地方的 环境完全一样,因此每一个亚种即一个生态宗
形 态 性 状
3. 描述性状:描述外形特征 口:口位→上位、端位、下位 口形→攫形口、吸盘口、吮吸口、碾碎口、食浮游 生物口、刮食口 唇:发达与否 有无乳头状突起 是否特化为吸盘 颌:是否具有角质边缘(具体是上、下颌) 是否延长 上、下颌与上、下唇是合一或分离 须:无须; 有须:须的名称、数目(幼鱼与成体须的数目是否 一致)、长短、延长到何部位
亚科——ini或-inae
目的命名:
鲤亚科Cyprininae
采用该目的特征 → 如鲤形目,因具韦伯器,联系鳔 与内耳,故又称骨鳔目Ostariophysi 采用该目中最为众所周知,即分布最广,数目最多 的科的名称→如鲤形目,因鲤科而命名
2. 优
先
律
动物命名法及优先权应自1759年起生效
属名或种名的有效须适合于下列条款:
核型公式 78m+20sm+26st,t+140± mc 22m+34sm+22st+22t 18m+24sm+6st,NF90 18m+26sm+4st,NF92
注:m-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亚中部着丝粒染色; st-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t-端部着丝粒染色体; mc-小染色体;NF-染色体臂数
通过核型分析发现,在大约70种中存在鱼性别
了解硬骨鱼类的分类系统
掌握50种鱼类的形态特征和分类地位
学会使用和编制检索表(keys)
掌握我国淡水鱼类区系组成及其分布与区划
第七章
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 鱼类种数在脊椎动物中占优势 ★ 脊椎动物现有总数近40,000种,鱼类约 20,000余种(尼尔逊),其中: 圆口类约73种 软骨鱼类近800种 硬骨鱼类约20850余种 海洋鱼类约13300余种 淡水鱼类约8400余种。 ★ 我国:约3000种=海水鱼类约2100余种 淡水鱼类约800余种
3. 学 名 的 废 除
凡学名废除者须符合下列情况: ①同物异名(Synonyms):同一种或亚种鱼类,因各
学者命名的相异,而有不同的学名
②异物同名(Homonyms):同属中不同的种或亚种, 若有相同的种名为亚种名,则依照优先律,较晚发表的 种名或亚种名均系异物同名,而应予废止。 ③无物命名(Hyponyms):所拟学名迄今尚未见有实 物可供为依据者,例如Bleeker于1872年根据我国古画 所鉴定的中国雀鳝 Lepidosteus sinensis
以下学名书写方式是否正确?
(1) Pagrosomus Major (2) Plectorhinchus. cinctus
(3) Lateolabrax japocic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
(4) Raja hollandi (Jordan et Richardson) (5) Raja hollandi (Jordan et Richardson) (6) Euthynnus affinis yaito Kishinouye (7) Pagros major
进化历史
已有资料中:染色体数目最少→鲑形目的 Gonostoma batyphlum(一种钻光鱼):2n=12;
我国已知:最少→白缘鱼央、黄鳝:2n=24 ;
最多→鲟形目:2n=264±; 绝大多数:2n=48或50(占已分析种类的70%)
种类 中华鲟 鲤 草鱼 团头鲂
染色体组型 2n=264± 2n=100 2n=48 2n=48
五、命名法(Nomenclature)
瑞典科学家林奈(Linnaeus C.)以其所著《自然系 统》( systema naturae, 1758)一书的第十版为基础, 提出了一个生物命名法,后为国际所公认 1. 命名法 双名法(Binomenclature)=属名+种名+定名人的姓 鲤: Cyprinus carpio Linnaeus 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单数、拉丁化的第一格名词 种名:小写,为形容词或名词。若系从人名而来的种名 ,可大写或小写,男性字尾为i,女性字尾为ae 定名人的姓:学名后,拉丁化;若后来有人研究,发现 原定属名不妥而更动,则在原定名人姓氏外加括弧 。 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Richardson)
亚种名:三名法=属名+种名+亚种名
第一个亚种名=种名
其他亚种=另起一个与种名不同的亚种名 鲫 银鲫 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Bloch) Carassius aruatus gibelio(Bloch)
新种:在学名后加“n. sp.”或“sp. nov.”(species nova) 种名不能确定:在属名后加“sp.” 鳑鲏 Rhodeus sp.
腹棱:无棱;全棱、半棱、不完全棱 肛门:位置变化 鳍:鳍位→正常 变异:D. 前后移,V. 腹位、胸位、 喉位, P. 上下移动
缺鳍→无D. 缺鳍鲇
无A. 带鱼 无V. 月鳢、鳗鲡、黄鳝、河鲀等
无P. 黄鳝等
无C. 黄鳝等 脂鳍→长短、高低、肥瘦 小鳍→数目
体色:体色及其分布、鲜艳程度 差别→幼体与成体、雌雄的差别 斑纹、斑点、斑块:颜色及其分布 其他:有无银光组织(反光细胞) 肩带有无中乌喙骨(低等真骨鱼类有、高等无) 韦伯氏器
第二篇
第七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鱼类分类系统
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分类的阶元、范畴及命名法 分类的主要性状和术语 研究鱼类分类的步骤和方法 鱼类分类系统
第八章 圆口纲
七鳃鳗目、盲鳗目
第九章 第十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软骨鱼纲 硬骨鱼纲
板鳃亚纲、全头亚纲
肺鱼亚纲、总鳍亚纲、腕鳍亚纲、辐鳍亚纲
要求:
熟悉鱼类分类的方法和技巧
眼:无眼; 有眼→位置、大小、 特殊构造(脂眼睑、瞬膜) 齿:无齿; 具齿→形状(犬齿状、圆锥状、臼齿、门齿、绒毛
状齿等)、口腔齿(着生部位、排列方式:带状、宽窄
)、下咽齿(齿面) 鳔:无鳔类
有鳔类(闭鳔类、开鳔类)→形状、大小、分室
鳞片:盾鳞、硬鳞、骨鳞(圆鳞、栉鳞) 骨鳞各区形状、鳞焦位置、鳞嵴分布与是否断裂、辐射 沟的类型及其分布;鳞片的变异(臀鳞、腋鳞、棱鳞)
第二节
分类的主要性状和术语
分类鉴定的主要依据,以形态结构为主,结合生 理、遗传、生态、行为、地理等性状 一、形态性状:3类 1.可数性状:凡鱼体上可计数的性状 鳞式、鳍式、鳃耙数、脊椎骨数、肋骨数(躯椎数 )、鳃条骨数、幽门盲囊数等 2.可量性状:凡可量测的性状 ①比例:比值>1 体长/体高、体长/头长、头长/吻长等 ②百分比:比值<1 体高为体长%、吻长为头长%、眼径为头长%、尾 柄高为尾柄长%等
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分类学:识别鱼类,鉴定名称,探讨鱼类彼
此间的异同及其程度;研究物种的亲缘关系
和分类系统;物种的起源、分布中心,以及
鱼类进化的可能过程和趋向
分类学的基础:鱼类形态与解剖,以及鱼类
生理学、生态学和遗传学等
第一节
分类的阶元、范畴及命名法
分类阶元(Taxa):脊索动物门下,
分为亚门、总纲、纲、亚纲、总目、目、
三、科(Family)的概念
科:分类阶元,含一个属或一群具有在系统 发育上由共同祖先起源的属,与其他科之间为 一定的间断所隔离 科是分类阶元中在命名法上受实际的属、种 和模式标本所限制的最高一级阶元 科与科之间有确定的间断 科的分布常是泛世界性的,而属的分布则通 常限于一个大陆或几个相邻的大陆 科名与亚科名均为其下所隶模式属名
鳃膜是否与峡部相连
二、生 理 性 状
代谢因素 生长率
发育
营养
血清反应
同功酶等
三、遗 传 性 状
基因、染色体组型 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生的遗传物质变化,常表现为
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化
染色体组型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物种的特异性,且反 映了物种的分化和形成过程、亲缘关系、演化途径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