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的基本形式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的基本形式
摘要:随文练笔,是文章阅读与写作训练相互融合的教育手段,实现了信息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均衡发展,是符合当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要求的。
文章由此入手,结合小学语文苏教版案例,探究随文练笔的基本形式,对于该教学模式的实现路径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随文练笔
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展现出来弊端越来越多,并且已经被界定为效率低下的教学手段,此时就需要树立全心的语文教学观,寻找更加高效的教育教学手段,而随文练笔就是典型的新型教学模式,其实现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融合,是当前比较受欢迎的教学方式。
由此积极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文两笔的基本形式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一、选取经典,仿写文本
新编语文教材含金量比较高,有很多宝贵的素材,很多课文都出自于名家,取材范围比较广泛,有很多写作技巧,写作方法可以提供参考,由此将经典的课文作为基础,引导学生开展文本仿写工作,是随文练笔贯彻到语文课堂的重要实现方式。
详细来讲,可以从如下几个角度入手:
1.1句式仿写
教材中很多的句子都是精挑细选的,属于比较典型的语言表达,可以引导学生以仿写的方式来学习,比如小学语文课程中很多的比喻句,拟人句,反问句以及感叹句,这些多样化的句式,都需要学生以
仿写的方式来进行,由此才能够慢慢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继而将其运用到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去。
以苏教版三年级课程《蒲公英》中的句子“一阵阵风吹过,那可爱的绒球就变成了几十个小降落伞,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的句子学习的时候,可以要求学生去分析这个句子中的修辞手法,找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由此去开展实际的句子仿写练习,使得学生对于比喻句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并且知道如何运用这样的句式去巧妙运用比喻句。
1.2段落仿写
段落是多个句子之间的连接,保证句子之间关系的有效处理,是段落仿写中需要做好的工作。
由此在进行段落仿写的过程中,需要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为主要目标,在深刻理解不同句子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分析段落中句子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表现为总分关系,总分总关系等两种。
以苏教版五年级《东方明珠》课程学习为例,描写浅水湾,描写海洋公园,描写铜锣湾,三个自然段之间形成了并列的关系,对于单一自然段进行分析会发现,其属于典型的总分关系,可以将其作为段落仿写的精品素材。
1.3篇章仿写
篇章仿写是在句子和段落仿写之后的升级,其需要选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的课程内容,将其作为仿写训练的重要基础,由此可以使得文本表达方式能够更加高效,这是文本写作框架构成的过程。
此处我们以说理文文章为例,选择苏教版小学语文《谈礼貌》,其文章中的语言严谨,节奏明快,结构明晰,是进行篇章仿写的重要素材。
其详
细过程为:先要求学生提炼出文章的观点,找到对应的举例来证明,接着去强调实际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说理文的构建。
1.4立意仿写
文章的立意是文章的灵魂所在,是作者需要诠释的主题或者价值观,这是文章写作的核心所在,也是学生需要深刻理解的内容。
对于文章立意进行深刻分析,可以引导学生去掌握文章的思想,点拨学生去学习,这对于促进学生立意能力提升而言,是很有价值的。
由此,在引导学生对于文章立意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将其渗透到仿写的过程中去,由此使得学生对于文章的主题认识上升到感性的层次上去,并且慢慢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二、利用留白,拓展文本
小学语文课程中很多环节存在留白,这可以给予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也是教师实现课程拓展的重要契机,学生凭借自身生活经验,对于实际的空白内容进行诠释,并且由此实现自身灵性的放飞,可以使得课堂文章的随文练笔变得更加有效率。
详细来讲,在此环节需要做好的工作主要涉及到:
2.1填补空白
对于空白的处理,不同的教师会结合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留白处理技巧,由此达到文本拓展的目标。
此处我们援引小学语文苏教版《母亲的恩情》课程教学为例,在课程中有留白的地方为“她想,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很明显这里的省略号就是留白的具体体现,此时教师可以提出如下的问题:这里
的省略号代表了什么?省略的内容还有可能是什么?这些省略的内容代表了人物怎样的心情?在对于这样省略号进行深刻分析之后,无疑会慢慢发现填补空白的价值,学生也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母亲的担忧之情,由此烘托出来的母亲对于子女的爱,往往显得更加沉淀,更加深刻。
在回答完毕上述问题之后,可以设置对应的随文练习: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看看母亲还会说出怎样的话语?
2.2扩展情节
在对于课程内容进行充分掌握的基础上,找到文本中的语句,段落的关系网络,并且在留白的地方进行续写,这也是随文练笔的基本实现方式。
但是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能够找到这样的切入点,并且懂得运用添枝加叶的方式来引导,保证学生能够做好实际随文联系工作。
以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学期语文习作课程《家燕的遭遇》为例,“星期六的傍晚,天阴沉沉的,还不时飘着细雨。
几只家燕在马路上无忧无虑地嬉戏着。
突然,一辆大货车呼啸而过,我的心一紧,禁不住闭上了眼睛。
我知道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要求学生在这样的故事情境中,开展续写工作,文章的主题,故事的结局,文章的结构,都由学生自己来确定,由此可以使得实际的课程内容得到了拓展,使得情节变得更加跌宕起伏,无疑会增强实际随文练笔的效果。
2.3看图想象
看图现象,就是依凭图片资料,展开故事情节想象,由此使得文章内容的理解变得更加简单,当然也可以将其作为随文练笔的重要素材源,这样不仅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可以培育学生的的创
新素质。
下列为苏教版看图作文中的一个图片,要求在看到树叶之后,回答几个简单的问题,展开想象,
开始创作。
有学生是这样写的:有
一只瓢虫想给蚂蚁写封信,于是就
在树叶咬了三个洞,代表我喜欢你,
蚂蚁在收到树叶后,没有看懂什么
意思,也在树叶上咬了三个洞,代
表看不懂,就这样瓢虫和蚂蚁在不
明白彼此意思的背景下,写着彼此的信件。
2.4换位改写
改写,是考验学生对于文章理解程度的契机,更加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环节。
依照自己的理解,按照不同改写要求,对于课文的内容进行创造性的描绘,这是引导学生更加深刻理解课文内容的好方法,对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是很有帮助的。
比如要求学生把《赠汪伦》诗歌改成故事,要求有创造性的描绘出故事场景,表达出友人离别之情,渗透出作者的思想情感。
在这样的改写过程中,学生必须要深刻理解诗歌内容,了解诗歌创造的情境,由此才能够保证在改写过程中做到尽可能的还原,尽可能的真实,尽可能的合理。
三、增加感悟,深化文本
从本质上来讲,语文教育教学的过程,随文练笔的执行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在信息输入和信息输出之间做好权衡,继而使得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得到保证。
对于学习主体而言,这就是在不断感悟
课程内容的过程,此时文本的主题会以更加深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此时的教学效果也是比较理想的。
3.1小结抒怀
如果学生自身情感与文章语言精髓之间处于交汇状态,此时就可能触发情感磁场,由此可以增强实际情感体验,此时的教学效益也就得到了发挥。
由此就要求教师需要能够找到文章与学生情感之间的切合点,继而采取特定手段,保证情感感悟水平得到升华。
此处我们选择以苏教版四年级语文课程《永远的白衣战士》为例,其在对于白衣战士的事迹进行介绍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学生的心灵,甚至在实际的故事情境中,部分学生出现了声音颤抖的情况,这就是学生情感升华的点,此时教师应该及时的采取措施,要求学生以小结抒怀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对于这位白衣战士的敬佩之情,这就是小结抒怀在随文练笔过程中的运用。
3.2文尾续写
在实际的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部分课程内容虽然结束了,但是其主题给予人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此时就可以将其作为续写的素材,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对于文章没有表现的内容进行填补,由此增强学生对于文章的情感体悟。
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爱之链》课程学习为例,其在文章结束的时候,留下了很多的悬念,学生头脑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没有得到解答,后期故事还会怎样发展也不得而知,此时语文教师就应该抓住这样的细节,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接着续写故事。
在上述的续写活动中,给予学
生充分的自由,使得其可以凭借自己的理解去进行文章创作,是当前很值得推崇的做法。
需要注意的是:文章的续写结果没必要太客观或者固定化,教师应该学会以欣赏的眼光去审视不同学生的不同作品,不要以片面的眼光去审视学生的创作行为,倡导以激励教育的手段来开展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
3.3读后感言
写读后感,也是随文练笔的重要形式,读后感是学生在对于课程内容有着一定了解之后,结合自己的感受,写出自己的所想所思,这是课程内容与学生心灵之间相互沟通之后的结果,此时课文膈俞学生的启迪效能能够得以发挥,是十分好的信息输入和输出的方式和方法。
对此我们可以援引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轮椅上的霍金》课程为例,实际的读后感可以在以下几个问题基础上来开始:其一,你觉得霍金是个什么样的人?其二,你觉得在他的脑海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其三,霍金对于人类做出的贡献体现在哪些方面?其四,霍金的事迹能够给予你怎样的启示?你觉得他的可贵之处在于哪些方面?要求学生以分小组的方式进行探讨之后,就这就去进行读后感的创作,这样的练习可以使得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霍金顽强不屈的精神,继而慢慢的将其渗透到自己的思想意识中去,这样可以使得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的实现方式是多样化的,其在不同的课程内容,不同的文章形式中,都应该做到适当的调整和改
善。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明白随文练笔教学环节的价值:有利于引导信息输入与信息输出之间的融合,使得学生在互动性更强的语文知识海洋中遨游,激发其对于语文课程的兴趣,使得其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培养,继而使得实际的语文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更加全面的提升。
当然在此过程中还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其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保证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去开展随文练笔;其二,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就是对于不同的教学材料和教学主体,应该运用不同的随文练笔方式,继而保证随文练笔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其三,坚持贯彻素质教育的价值理念,以激励教育渗透,人性化管理价值融合的方式,保证随文练笔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祝桂兴.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08:32-34.
[2]朱玉瑜.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随文练笔[J].教育实践与研究
(A),2015,03:42-43.
[3]季青青.让随文练笔回归“本真”——例谈小学语文随文练笔的误区与对策[J].内蒙古教育,2015,36:16-17.
[4]沃晓华.浅析小学语文随文练笔教学[J].新课程导学,2015,22:12.
[5]林一凤.小学语文教学“随文练笔”落点的选择[J].内蒙古教育,2015,24:53.
[6]陈小群.小学语文随文练笔教学浅谈[J].课程教育研究,2013,15:126-127.
[7]康琼英,王敏红.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随文练笔有效性分析[J]. 教育艺术,2015,04:21.
[8]徐海军. 适时而动顺势而为——关于小学语文阅读课中随文练笔的几点思考[J].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2015,Z2:14-15.
[9]卢玲亚. 关于小学语文随文练笔评价的若干思考[J]. 小学教学参考,2009,16:4-6.
[10]赵宁. 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实效性和巧妙性[J].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5,04:39-41.
[11]丁慧英. 如何进行小学语文随文练笔[J]. 黑河教育,2014,0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