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优势区域布局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3:

香蕉优势区域布局规划

(2007-2015年)

一、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香蕉是仅次于柑桔类的世界第二大水果,鲜果消费量和贸易量均居全球水果之冠。全球有130多个国家(地区)种植香蕉,主要分布在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香蕉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农民的主要食粮。香蕉是我国第四大水果,热区的第一大水果,香蕉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热区农业的支柱性产业,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在热区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面积、产量稳步增长。从1996年以来,香蕉面积、产量均呈增长势头。2005年(不含台湾)香蕉收获面积28.73万公顷,产量达681.21万吨,分别比1996年提高了74.66%、135.78%,居世界第六和第三位。2005年,我国香蕉种植业总产值112.58亿元人民币,占热带、亚热带水果总产值的27.85%。

2、生产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我国香蕉生产主要集中

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云南等华南省区,2005年,上述5省区的香蕉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99%和98%,其中广东占45%、48%,广西占22%、20%,海南占13%、13%,福建占10%、12%。

3、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生,产品质量有所提高。一是良种化程度显著提高,全国香蕉良种覆盖率已达90%以上。二是种苗生产工厂化水平显著提高。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通过组培技术,培育出品种优良,无病毒、生长整齐的香蕉试管苗代替了传统的吸芽苗,使我国香蕉种植材料上进行了一次大革新,种苗生产基本实现了工厂化。三是供果期延长,实现周年生产。夏秋蕉,又生产冬春蕉、春夏蕉、秋冬蕉,使我国香蕉实现周年生产。四是先进的栽培技术广泛使用。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节水灌溉、抗风栽培、抗寒栽培、梳果套袋等先进的栽培技术已经在香蕉主产区广泛使用。五是采收及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和设施明显改善。在香蕉产业升级行动的示范带动下,从采收到包装实现流水线作业,香蕉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4、初步实现产业化经营,市场竞争力有较大提高。一是生产规模化。专业户、企业经营的规模化生产已占全国面积的30%。二是各种专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挥积极的桥梁作用,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有效地促进了科技与生产的结合。三是市场竞争力有较大提高。2003年以来,

在国内市场消费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国产香蕉成功地抵御了进口香蕉的冲击,进口量逐年下降,每年还有部分香蕉出口南韩、日本、俄罗斯,出口量逐年上升(见表1)。

表1 2000-2005年我国香蕉进出口情况

年度出口额(万元)出口量(吨)进口额(万元)进口量(吨)2003 5,645 19,861 77,441 421,246 2004 5,356 23,422 77,463 380,933 2005 6,062 23,550 80,879 355,698 (数据来源:FAOSTAT)

(二)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香蕉产业近年来取得长足的发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病虫害危害日益严重,影响产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香蕉象甲、线虫、烂头病的为害有不断加剧的趋势,特别是在广东珠江三角洲、海南发现的香蕉镰刀菌枯萎病对香蕉产业构成毁灭性威胁。同时,随着病虫害为害日益严重,防治过程中必须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使环境和产品受污染,产品质量存在安全隐患。

2、标准化栽培普及率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我国香蕉生产主体仍是分散的小农户,生产投入不足,设施简陋,掌握标准化栽培技术能力低。主要表现为防风林建设不重视,灌溉设施建设滞后,采收设施和技术落后,精确施肥和高效病虫害防治技术差。而我国香蕉主产区地处沿海边锤、

热带北缘,每年的寒害、风害、季节性干旱都给香蕉生产造成很大损失,产业抗风险能力弱。

3、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集成度不高。一是后备品种缺乏,种质创新不足。二是技术集成度不高,各单项技术之间的集成配套研究很欠缺,未形成综合生产体系,影响了各项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

4、产业组织化程度仍较低,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弱。一是我国香蕉产业的总体规模不小,但单个企业的经营规模小,生产主体仍是分散的农民,组织化程度还比较低。二是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滞后,香蕉合作社、合作组、营销协会等的建设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还没有建立全国性的协会组织。三是我国香蕉产业还未形成地区性或全国性的大品牌,与国外香蕉大企业相比,我国香蕉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还很弱。

二、市场前景与竞争力分析

(一)市场前景分析

1、国内市场前景分析。我国香蕉有99%在国内消费,出口量不大,香蕉的良好发展主要靠不断扩大的国内市场。从消费范围来看,由于交通运输、保鲜设施的改善,香蕉由10年前只在大中城市销售的高端产品变为目前在全国各地

均有销售的大众消费水果。从消费层次和结构来看,我国香蕉已形成高、中、低档多层次消费结构,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从消费量来看,我国的香蕉消费量在逐年提高,2000年消费量约为573万吨,而2004年增加到了667万吨,年均增长率为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国香蕉消费群体还将不断扩大,人均消费量也会逐年增加。目前我国年人均香蕉消费量约5公斤,而世界平均水平为11公斤,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达13.8公斤,因此仍有较大的国内需求潜力。

2、国际市场前景分析。香蕉是世界贸易量最大的水果,2004年世界香蕉出口量为1593.89万吨,进口量为1487.29万吨,贸易额129.41亿美元,其中出口51.76亿美元,进口77.65亿美元。世界香蕉进出口贸易量1995-2004年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1.89%和1.75%。未来世界香蕉贸易将保持低速增长。我国香蕉起步较晚,日本、俄罗斯、新加坡等周边国家将是我国香蕉近几年的目标市场。

(二)竞争力分析

1、品质优势。我国香蕉产区位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香蕉果实的品质发育,因此我国香蕉风味浓郁,糖度高,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随着消费者对果品内在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我国香蕉的品质优势将更加明显。世界香蕉主要出口国是菲律宾和南美国家,这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