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情感渗透,提升阅读质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了解文章背景,把握情感主基调
在小学语文课本里,几乎每篇文章或古诗文都是基于一定的背景进行写作的。通过了解文章的背景,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确定阅读的感情基调。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文章的背景是小兴安岭富饶的物产资源和令人心驰神往的景色。基于这样的背景,来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当然,并非所有的文章都以开门见山的方式,直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更多的时候,作者把自己的情感掩蔽在字里行间对事物以及事件的描述中。作者的情感是真实存在的,这就需要小学生们在文章阅读过程中,感悟、理解作者的情感。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其自行分析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提前阐述文章背景,让小学生们对文章的写作背景有大体的了解,进而为后续把握文章情感做好铺垫。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有它特定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因此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饱含激情的状态下进入学习。依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及语文文本蕴涵丰富情感因素的特点,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情境,可分别采用以下操作策略:运用背景音乐烘托、幻灯、多媒体展示等手段,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体味课文的思想情感;也可以通过实物演示、角色扮演或课本剧表演、小品表演等营造体验情境的方式。如我在教学《钱塘江大潮》时,为了让学生对钱塘江大潮有一个直观、全面、形象的认识,在开始上课时,我播放了钱塘江大潮的一段视频来导入。当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出现在学生们面前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大家都被这大潮神奇壮观的自然景观所震撼,拥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由此调动了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沿着这条情感轨道走近课文,走近钱塘江,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对学情有全面的了解,因为小学生的情感是直接的、无法造假的,难以保护小学生的积极阅读情感将会直接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全方位渗透情感教育,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李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016。
四、课外活动,拓展情感
语文学科情感教育光靠课堂教学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大大地扩展情感的空间,这就是加强课外的情感教育活动。要将课堂情感经验扩展到课外的阅读与写作上来,通过比较广泛而经常的课外读写,使学生不断强化情感体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引导,比如,组织课外读写小组,写日记、周记,开展心得经验交流,批阅课外读书笔记,指导课外读写审美方法等。应定期组织学生举行一些专题讲座。专题讲座不但可以巩固语文基础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比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的美学探讨,以及有关唐诗宋词中各种情感的专题探讨等等。在教室里利用黑板报、墙报、简报等形式,结合语文教学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推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情感故事或是名人名言,使学生能够经常得到情感的熏陶。除此之外,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读书竞赛、古诗文背诵大赛、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作文竞赛以及辩论赛等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而且通过对诗文的诵读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语文的情感体验。
三、注重朗读训练,促进情感领悟
朗读是表达情感的途径,情感的表达是朗读的前提,因此说“三分诗,七分读”。朗读传情,以情去读,关键在于朗读时要含情、动情。在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运用比较、推测、想象、品尝等方式,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作者之情。如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的教学中,对于其中的难句“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的朗读,先要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句中的意思,再启发学生联系当时的背景,结合鲁迅先生的生活实际揣摩言外之意,学生知道了“四周黑洞洞、碰壁”的大意。朗读这句话时,便有了明确的认识,再把它换成陈述句去读,学生更容易体会鲁迅先生幽默风趣的性格和高超的斗争艺术,对理解全文起到了促进的作用。课堂上只要通过教师范读和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就能体会文章的意境美,以及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如《草原》是一篇自然美、人情美和语言美为一体的感人之作,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通过引导让学生在“读、思、议、想”的过程中理解了课文内容,感悟到“草原上空气新鲜,天空明朗”,“绿得无边无际”,“绿油油的草原上飘动的白色花朵”景色十分迷人,在有了初步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自读自悟,美读品悟,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读起来抑扬顿挫,情感流露于表情之中,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要求,给人美的享受,师生自然陶醉于美Hale Waihona Puke Baidu的大草原。
[2]王桂芝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的情感教育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25)。
[3]徐世鹏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9,(12)。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它不仅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与评价能力的有效途径,而且还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等方面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语言文字进行理解和认知,同时还应当对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进行深入挖掘,以使学生在习得语文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能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个人修养,从而实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
注重情感渗透,提升阅读质量
摘要:情感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情感教育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发展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可以使学生对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健全的人格。情感教育有利于学生的身心愉悦,健全学生的品格,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关键词: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 策略
在小学语文课本里,几乎每篇文章或古诗文都是基于一定的背景进行写作的。通过了解文章的背景,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确定阅读的感情基调。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文章的背景是小兴安岭富饶的物产资源和令人心驰神往的景色。基于这样的背景,来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当然,并非所有的文章都以开门见山的方式,直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更多的时候,作者把自己的情感掩蔽在字里行间对事物以及事件的描述中。作者的情感是真实存在的,这就需要小学生们在文章阅读过程中,感悟、理解作者的情感。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其自行分析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提前阐述文章背景,让小学生们对文章的写作背景有大体的了解,进而为后续把握文章情感做好铺垫。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有它特定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因此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饱含激情的状态下进入学习。依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及语文文本蕴涵丰富情感因素的特点,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情境,可分别采用以下操作策略:运用背景音乐烘托、幻灯、多媒体展示等手段,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体味课文的思想情感;也可以通过实物演示、角色扮演或课本剧表演、小品表演等营造体验情境的方式。如我在教学《钱塘江大潮》时,为了让学生对钱塘江大潮有一个直观、全面、形象的认识,在开始上课时,我播放了钱塘江大潮的一段视频来导入。当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出现在学生们面前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大家都被这大潮神奇壮观的自然景观所震撼,拥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由此调动了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沿着这条情感轨道走近课文,走近钱塘江,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对学情有全面的了解,因为小学生的情感是直接的、无法造假的,难以保护小学生的积极阅读情感将会直接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全方位渗透情感教育,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李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016。
四、课外活动,拓展情感
语文学科情感教育光靠课堂教学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大大地扩展情感的空间,这就是加强课外的情感教育活动。要将课堂情感经验扩展到课外的阅读与写作上来,通过比较广泛而经常的课外读写,使学生不断强化情感体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引导,比如,组织课外读写小组,写日记、周记,开展心得经验交流,批阅课外读书笔记,指导课外读写审美方法等。应定期组织学生举行一些专题讲座。专题讲座不但可以巩固语文基础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比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的美学探讨,以及有关唐诗宋词中各种情感的专题探讨等等。在教室里利用黑板报、墙报、简报等形式,结合语文教学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推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情感故事或是名人名言,使学生能够经常得到情感的熏陶。除此之外,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读书竞赛、古诗文背诵大赛、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作文竞赛以及辩论赛等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而且通过对诗文的诵读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语文的情感体验。
三、注重朗读训练,促进情感领悟
朗读是表达情感的途径,情感的表达是朗读的前提,因此说“三分诗,七分读”。朗读传情,以情去读,关键在于朗读时要含情、动情。在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运用比较、推测、想象、品尝等方式,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作者之情。如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的教学中,对于其中的难句“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的朗读,先要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句中的意思,再启发学生联系当时的背景,结合鲁迅先生的生活实际揣摩言外之意,学生知道了“四周黑洞洞、碰壁”的大意。朗读这句话时,便有了明确的认识,再把它换成陈述句去读,学生更容易体会鲁迅先生幽默风趣的性格和高超的斗争艺术,对理解全文起到了促进的作用。课堂上只要通过教师范读和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就能体会文章的意境美,以及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如《草原》是一篇自然美、人情美和语言美为一体的感人之作,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通过引导让学生在“读、思、议、想”的过程中理解了课文内容,感悟到“草原上空气新鲜,天空明朗”,“绿得无边无际”,“绿油油的草原上飘动的白色花朵”景色十分迷人,在有了初步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自读自悟,美读品悟,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读起来抑扬顿挫,情感流露于表情之中,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要求,给人美的享受,师生自然陶醉于美Hale Waihona Puke Baidu的大草原。
[2]王桂芝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的情感教育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25)。
[3]徐世鹏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9,(12)。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它不仅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与评价能力的有效途径,而且还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等方面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语言文字进行理解和认知,同时还应当对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进行深入挖掘,以使学生在习得语文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能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个人修养,从而实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
注重情感渗透,提升阅读质量
摘要:情感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情感教育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发展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可以使学生对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健全的人格。情感教育有利于学生的身心愉悦,健全学生的品格,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关键词: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