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儿童的康复治疗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直型 较为少见,有锥体外系损伤所致。
主要表现为;肢体僵硬,活动减少。被动运动时,伸肌和屈肌都有持续的抵 抗,因此肌张力呈现铅管状或齿轮状增高。无腱反射亢进,常伴有智力落 后、情绪异常、语言障碍、癫痫、斜视、流口水等。此型一般临床症状较 重,护理较难。
共济失调型 本型不多见,多与其他型混合,约占脑瘫的 5%左右。
不随意运动型 根据肌张力的变化程度可分为紧张性和非紧张性两种。
可表现手足 徐动、舞蹈样动作、扭转痉挛等,也可同时具有上述几种表现,约占脑 瘫 20%。 损失部位以锥体外系为主,主要表现为:难以用意志控制的全身性不自主 运动, 颜面肌肉、发音和构音器官受累,常伴有流口水,咀嚼吞咽困难,语言障碍。 当进行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运动时,表现为不自主、不协调和无效的运动增多,多 与意图相反的不随意运动扩延至全身,安静时不随意运动消失。头部控制差,与躯 干分离动作困难难以实现以体轴为中心的正中位姿势运动模式。患儿肌张力强度和 性质不断发生变化,亦可见皱眉、眨眼、张口、颈部肌肉收缩,脸歪向一 侧,独特 的面部表情等
。
流行病学
脑瘫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约为1%点5到4%,平均约为2%我国脑瘫发病率约为1%点8到4%。脑 瘫发病率各国差别不大,城乡差别不大,男性略高于女性。
脑瘫的病因
出生前因素 母体因素:母亲受孕期大量吸烟、酗酒、用药;妊娠中毒症、外伤、妊娠期感染,先兆流产。 母亲智力落后、母体营养障碍、重度贫血,风湿病,糖尿病等。 遗传因素:近年来,研究认为遗传因素对脑瘫的影响很重要。
围生期因素 胎龄小于32周胎龄、大于42周,出生体重小于2000g、出生体重大于4000g。双胞胎或多胎, 异常产;产程过长或急产,产伤,胎位异常,臀位分娩,脐带过短等。孕期或产程中窒息。
出生后因素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性肺炎,败血症,婴幼儿期的脑部wenku.baidu.com染,新生儿期惊厥,缺血缺 氧性脑病等。
康复时机
物理因子疗法
以各种物理因子(如电、光、生、词、冷、热、水等)为主要 手段,传统意义上又称理疗。常用的有:
水疗:利用水的物理特性,对脑瘫患儿进行康复训练的 方法,可使患儿肌肉松弛,缓解痉挛,改善关节活动度, 使患儿更容易姿势的自我控制及调整。
热疗:常用的有石蜡,水、泥、蒸汽及化学热带等,达 到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等作用。
因此定期到康复机构接受康复评定和指导性的康复治疗,长期以家庭或社区 康复站点为基地,进行康复训练和治疗,是脑瘫患儿实现全面康复效果的必 由之路.
社会康复
小儿脑瘫的社会康复是其全面康复的一部分,是指从社会的角度采取 各种措施,为脑瘫患儿创造适合其生存、创造、发展、实现自身价值 的环境,享受同等权利,达到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目的.
脑瘫的临床分类及特点
痉挛型
不随意运 动型
强直型
共济失调 型
肌张力低 下型
混合型
痉挛型 低出生体重儿和窒息儿容易患本型,本型约占脑瘫患儿的 60%~70%。
痉挛性脑瘫主要受损部位是锥体系,临床检查可见锥体束征:腱反射亢进,骨膜 反射增强,踝阵挛阳性,2 岁后的病理反射呈阳性。但一般病变部位不同临床表 现也不同。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被动屈伸肢体时有“折刀样”肌张力增高的表 现,关节活动范围变小,运动障碍,姿势异常。由于屈肌张力增高,多表现为各 大关节的屈曲、内旋内收模式。
言语障碍的矫治
日常生活交流能力训练 吞咽障碍训练 抑制异常姿势、反射训练 构音器官运动训练 构音训练 语言发育迟缓的训练
药物治疗
目前小儿脑瘫的药物治疗仍属于辅助性治疗,主要目的是针对脑瘫患儿的伴随症状 和并发症。
(一)常用的口服药物: 脑神经营养药用于小年龄组脑瘫患儿 痉挛性脑瘫,采用肌肉松弛剂 地西洋被认为适用于小年龄组儿童,以降低肌张力 大年龄组儿童可以选择口服巴氯芬,降低肌张力和肌肉痉挛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多配合多巴胺类药物 左旋多巴和苯海索等药物,被认为是用于抑制椎体外系损伤的不自主运动 合并癫痫患儿,治疗者采用抗癫痫药物,从一种药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
能
心理康复
脑瘫患儿由于身体缺陷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其心理上有一定的影响,常常 表现为自闭自信心较差,甚至自我否定。因此心理康复,对脑瘫患儿尤为重 要,不仅能帮助患儿尽快的树立信心,更能促进他们在躯体功能,认知智力, 言语表达等方面的恢复。脑瘫患儿的心理康复要提倡早期进行,通过各种方 法,纠正患儿的异常心理发育,促进正常的心理发育,制定有规律的生活安 排,给予患儿更多的自由空间。
手术治疗
是脑瘫康复治疗的一种辅助疗法,目的是改善功能,矫正畸形和挛缩,重建肢体 的运动功能,为日后的生活自理奠定基础。 (一)选择性脊神经后跟切断术 适应症:
✓ 单纯痉挛性脑瘫肌张力在三级以上 ✓ 无固定软组织挛缩,或挛缩轻者 ✓ 术者躯干与四肢有一定的运动功能,仅因挛缩导致的步态异常和动力性畸形 ✓ 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年龄为三岁以上,以利配合术后康复训练 ✓ 严重痉挛和僵直,影响日常生活,护理和康复训练
脑瘫患儿的教育在我国可以选择的几种方式:
残健结合的一体化教育 特殊教育 康复机构的教育 社区教育 其他形式的教育等
社区康复
我国大多数脑瘫患儿生活在农村或者城市的普通家庭,没有能力和条件长期 住院接受康复治疗,社区康复为脑瘫患儿提供了利用简单,通俗易懂的康复 技术,低资金投入,充分发挥患儿自己的积极性,家庭成员参与等多项便利 条件,使患儿得到连续不断、持久的康复训练,达到理想的康复效果。
主要损伤部位为小脑,平衡障碍,肌张力低下,无不自主运动。本体感觉及平 衡感觉丧失,不能保持稳定姿势。步态不稳,不能调节步伐,醉酒步态,容易 跌倒,步幅小,重心在足跟部,基地宽,身体僵硬,方向不准确,过度动作和 多余动作较多,动作呆板而机械。手和头部可以看到轻微震颤,眼球震颤极为 常见。指鼻试验、对指试验、跟膝胫试验都难以完成。语言缺少抑扬声调,而 且徐缓。
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
➢ 物理治疗(physical therapy,PT),包括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疗法 ➢ 作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OT) ➢ 言语障碍的矫治 ➢ 药物治疗 ➢ 传统医学康复疗法 ➢ 手术治疗 ➢ 辅助器具及矫形器 ➢ 心理康复 ➢ 教育康复 ➢ 社区康复 ➢ 社会康复
感谢观看! 再见
在儿童生长、发育的整个阶段,关注不同时期的心理问题,制定对策和治疗 计划,是患儿身、心、智全面发展。
教育康复
脑瘫儿与健康儿童样有受教育的权利,应尽量和健康儿一起进行教育。 学龄前患儿医疗康复为主,学龄脑瘫患儿以教育为主,对脑瘫患儿的教育 要个体化与生活化相结合,学习活动要有趣味和变化,根据不同年龄组的 特点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
运动疗法
(四)Vojta:通过对身体一定部位(诱发带)的压迫刺激,诱导产生全身性、 协调化的反射性移动运动,促进和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因此又称诱导疗法。 分为反射性翻身(R-U)和反射性腹爬 (R-K)。
运动疗法
(五)引导式教育:是通过教育的方式使功能障碍者的异常功能 得以改善和恢复正常。
治疗原则:
软瘫型 主要表现为肌张力低下。
肌力降低。四肢呈软瘫状,自主运动少,仰卧位时四肢呈外展外旋位,状似仰 翻的青蛙,俯卧位时头不能抬起。本型易与肌病所指的肌张力低下相混,但可 引出腱反射。常为脑瘫婴儿早期症状,幼儿期以后可能转为其他型,多为不随 意运动型。
混合型 脑瘫某两种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的症状同时存在于一个患儿的身 上时称为混 合型,以痉挛性和不随意运动型症状同时存在较为多见。
早期发现异常,早期干预是取得最佳康复的关键。婴幼儿时期的脑生长发育快,代偿性和可 塑性强,是学习的最佳时期。
康复目标
脑瘫患儿一旦被确诊异常姿势及异常运动模式及会伴随终生。所以脑瘫康复应以功能为主, 而并不是简单的纠正异常结构,改善异常姿势及异常运动模式。脑瘫的近期目标阴暗,发育 里程碑及患儿的运动年龄生理年龄综合确定。一岁以内的患儿可以选取下一个发育里程碑作 为康复目标,超过一岁的患儿应加入高资位练习,以促进髋关节发育。脑瘫的远期目标烟以 回归社会维度,对功能水平较低,病情严重的患儿应及早使用辅具,应注意避免以运动功能 为主要目标,而忽视患儿的心理及社会能力的发育 。
在训练脑瘫患儿生活自理的同时,为脑瘫患儿创造走向社会的条件.
康复结局
小儿脑瘫的康复结局,关键在于康复治疗时间的早晚,大脑损害程度的 轻重及是否有并发症等。发现越早,治疗越及时,改善会越明显。
脑瘫患儿的预后与以下因素有关:
与脑损伤的程度有关 与是否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有关 与康复治疗有关 与康复预防有关 与社会因素有关 与家庭文化,经济状况,社会的发展水平有关
脑瘫儿童康复
康复治疗师:赵明琪
➢ 脑瘫的概述 ➢ 脑瘫的临床分类及特点 ➢ 脑瘫患儿的康复评估 ➢ 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方法 ➢ 脑瘫患儿的康复结局
脑瘫的定义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 CP):简称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 陷所导致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伴有不同程度的 智力低下,心 理行为异常,感知觉障碍和其他功能异常。
运动疗法
(一)肌肉牵伸技术:可以改善关节活动范围,防止组织发 生不可逆性挛缩,调整肌张力,提高肌肉的兴奋性,防治粘 连,缓解疼痛,预防软组织损伤。
运动疗法
(二)关节松动术: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增加本体反馈。
运动疗法
(三)Bobath疗法,基本原理是通过反射性抑制异常姿势和运 动,促进正确的运动感觉和运动模式,主要方法是控制关键点, 促通技术,刺激本体感受器和体表感受器等
以儿童需要为中心 疗育促通,创建有效功能 诱发学习动力,激发主动意识 整体意识,全面发展 循序渐进,融会贯通 极端负责,团队精神
作业治疗
作业治疗: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针对性地从患儿日常生活、学习、 劳动、认知等活动中,选择一些作业,对患儿进行训练,以缓解症状 和改善功能的一种方法。 治疗重点:保持正常姿势;促进上肢功能发育;促进感觉、知觉运动 功能的发育;促进日常生活动作及运动发育;促进情绪的稳定和社会 适应性。
瘫痪部位分类
单瘫
双瘫
三肢瘫
偏瘫
四肢瘫
脑瘫儿童评估
神经放射发育评定 徒手肌力评定 肌张力评定(改良的Ashworth) 关节活动度评定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DL) 言语功能评定 粗大运动功能评定(GMFM) 感统能力发展评定
小儿脑瘫康复的基本原则
早期发现异常,早期干预 综合性康复 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符合儿童发育特点及需求 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 积极推进小儿脑瘫的社区康复
(二)矫形手术,该方法是对肢体局部畸形的矫正
辅助器具及矫形器
脑瘫的康复治疗需要有一定的场地,根据条件配备一些辅助器具,以便于康复训 练使用。
✓ 促进和辅助康复治疗与训练 ✓ 预防或减轻畸形与卵缩 ✓ 抑制异常姿势和不随意运动,有利于正确运动模式的保持 ✓ 肢体负重有利于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性作用 ✓ 代偿已经丧失的功能,是患儿能够充分应用残存功能,实现自身难以实现的功
达到控制发作的剂量,切忌短时间内频繁换药 (二)肉毒杆菌毒素a肌内注射
传统医学康复疗法
中医中药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有:中药治疗,针刺疗法的头针、体针、手针、 耳针、电针等,推拿按摩疗法的各种手法,穴位注射,中药药浴,熏蒸等。
集中药推拿按摩针灸为一体的中医综合疗法,可缓解肌张力,预防挛缩,有 效控制流口水,提高咀嚼,吞咽、言语、交流能力和智力水平,促进康复训 练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