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的研究-陈向明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辍学对自我概念、人际关系、个人前途的影响 等)? 3)其他人(父母、同学、教师、校长、邻居等)是 如何看待这些学生的辍学的?对他们来说,辍学 具有什么教育意义、发展意义,社会意义和经济 意义? 4)辍学造成了什么后果?(对辍学生本人,对家庭, 对社区,对学校,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设计研究问题的概念框架
类似出发前的地图
依据: 前人的研究成果 个人的经验性知识 预调查的结果
张力:设计与实地情况之间的调适
人物
过 程
原 因
教 育 意 义
社 会 意 义
经
济 意 义
家 庭
个 人
学 校
事件 发生、发展
看待、解释
结果
时间
个人 同学 老师 家长
5)探讨研究问题 与其他部分之间的关系
研究的目的(个人的目的、实用的目的、
访谈的类型
结构:开放、半开放、封闭 正式程度:正式、非正式 接触方式:直接、间接 受访人数:个别、集体
访谈前的准备工作
访谈时间 访谈地点 自愿原则 保密原则 录象与否 设计访谈提纲
访谈提纲
访谈提纲设计的思路:研究现象——研究问题— —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可行性)——概念 框架
注意: 适时追问 自然过渡
访谈中的倾听
听的方式 行为层面的听(表面的听、消极的听、积极关
注的听) 认知层面的听(强加的听、接受的听、建构的
听) 情感层面的听(无感情的听、有感情的听、共
情的听)
倾听的原则: 不轻易打断对方 容忍沉默
访谈中的回应
回应的类型和作用 认可 重复、重组和总结 自我暴露
访谈问题不同于研究问题 访谈提纲需要简洁、明了 访谈提纲主要起提示的作用 访谈既需要事先设计,又需要灵活性、
应变 访谈提纲需要不断修改
访谈中的提问
三类问题之间的关系 ——研究问题 ——访谈提纲中的问题 ——实际访谈时提的问题
如何完成每一步的转化?
访谈问题的类型与作用
开放型问题与封闭型问题 具体问题与抽象问题 清晰问题与含混问题
举手,等待教师点名。
教师问的问题都是事实性 问题,总需要学生从书中 找答案。
学生没有即兴回答问题的 可能性,教师的控制很严。
分类更加细致的观察表
时间
8:00
8:05
事实笔记
个人笔记 方法笔记
理论笔记
教师走进教室, 我很久没有 我坐在教室的前 学生一齐站起 看到如此规 3/2处,没有看 来,大声说: 矩的课堂了, 见所有学生的动 “老师好!” 着实吓了一 作。
时间 事实
常用观察表举例
分析
8:00 教师走进教室,学生一
齐站起来,大声说: “老师好!”
8:05 教师手捧课本,开始念
书上的内容。
学生似乎已形成一些固定 的课堂规则
教师似乎对教学内容不太 熟悉。
8:10 教师问了一个问题:
“秦始皇是什么时候统 一中国的?”所有学生 立刻翻书找答案。
8:15 学生回答问题之前都先
由于样本比较小,必须放弃一些不重要 的标准,而选择最重要的标准,即与研 究问题最相关的标准,并对其重要性进 行说明
数量多不应作为抽样的标准(如:女 生玩网络游戏的比较少,因此选择男 性)
质量高也不应该作为抽样的标准(如: 选择该校是因为办得好,有特色)
需要说明为什么不选择某些标准,特 别是性别、年龄、家庭背景、社会地 位、经济收入、职业、专业
确定研究现象,聚焦研究问题
文献综述,反思自我经验
选择研究对象
探讨研究关系
选择研究方法 进入研究现场
与量的研究 有何不同?
收集资料
分析资料,建构理论
写研究报告
质量检测(效度、信度、推广度、伦理问题)
质的研究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确定研究问题
进入研究现场
撰写研究报告
什么是“质的研究”?
(Qualitative Research)
陈向明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学习内容
一、质的研究的定义和特点 二、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定性研究的
区别 三、质的研究的基本步骤 四、质的研究重要环节的实施
提示:通过讲座学习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一、质的研究的定义和特点
举例
“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如何 看待自己的学校生活?”
一个初步的定义
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 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 料收集方法,对研究现象进行深入的 整体性探究,从原始资料中形成结论 和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 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 种活动。
质的研究的特点
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 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 研究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 从原始资料中产生结论和理论 强调研究的深入和整体性 重视研究关系
5、收集资料的方法
1)如何作访谈?
访谈的作用 访谈的类型 设计访谈提纲 访谈问题的类型与作用 访谈中的倾听 访谈中的回应
访谈的作用
了解被访者的所思所想(看法,意义建 构)
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回忆是重构) 了解被访者的行为表现(需要与观察相
关检验) 与受访者建立关系 让受访者的声音表达出来(赋权)
回来以后及时整理观察记录,补充遗漏的内容
分析资料
撰写观察报告,反思观察方法、过程和结果
访谈/开放观察/实物分析 分析资料:演绎为主 v 归纳为主 效度检验:真实性 v 相关性、严谨性 推广度:可控制性推广 v 认同推广
理论推广 伦理道德问题:无关 v 重视
质的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区别
本体论(本质 v 现象;参见图) 认识论(客观 v 主观、客观地建构主观 研究方法(自发性 v 自为性) 研究结论(概括 v 特殊) 性质定位:前科学 v 后科学
进入现场的方式
隐蔽地进入 逐步暴露式 完全暴露式
制约进入方式的因素: 研究场所:封闭型、开放型 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关系:熟人、生人
接触研究对象的方式
四C原则:关系、交流、礼貌、合作 对研究者素质的要求:机敏、灵活、即兴 精心选择进入的方式 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 进入失败怎么办? 如何保持良好的关系?
置? 研究的问题与研究的目的、方法等是否
匹配?
2、抽样:如何选择研究对象
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
目的性抽样:抽取能够最大 限度回答研究问题的样本 (人、事、场所、实物等)
抽样的方式
滚雪球抽样 机遇式抽样 目的性随机抽样 方便抽样(下策) 综合抽样
访谈应尽量面谈,不要在网上 交流或电话交谈
分析资料
收集资料
四、质的研究重要环节的实施
1、提出研究问题
什么样的研究问题适合作质的研究? 研究方法与研究问题之间是什么关系?
特殊现象与一般现象,平面和深入
提出研究问题的一般步骤
1)确定研究现象 2)聚焦研究问题 3)定义重要概念 4)确定研究内容 5)探讨研究问题与研究其他部分的关系
研究目的
能够深入教育内部进行探究 便于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现研究问题 适合整体考察教育问题 能够有效地探究教育(对不同人)的意义 灵活的研究设计适合教育的实践要求 自下而上的研究路线有利于教育研究的创新 便于教师自己(或与研究者合作)进行研究,
对教师具有较强的亲和力
三、质的研究的基本步骤
集体访谈
抽样:同质、异质
长处: 将访谈本身作为研究的对象 对研究问题进行集体探究 集体建构知识(分布智力,社会建构)
短处
研究者控制比较弱 话语霸权 成员相互影响,造成集体思维 访谈内容杂乱,给整理和分析带来困难
建议:初学时不要进行集体访谈,待经验 成熟,并需要检验结果时使用
2) 如何作观察?
观察的作用 观察的类型(开放、封闭) 设计观察提纲 设计观察表格 观察中的记录、整理和再整理
请思考
什么是“研究”?
研究的分类
研究
规范研究
行动研究
实证研究
定性研究
质的研究
量的研究
概念辨析
质的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 质性研究、质化研究、定质研究
量的研究 (quantitative research) 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 (?)
为什么说质的研究 特别适合研究教育?
研究背景
研究问题
研究方法
研究效度
练习
写下一个目前你最关心的现象 从该现象中提炼出一个可以操作的研究
问题 将该问题修改成可以使用质的方法进行
研究的问题 与你身边的学员交流,对研究问题作进
一步修改,直到双方满意为止。 全体讨论该问题是否适合作质的研究
举例说明 1)确定研究现象 “农村贫困地区辍学问题研究”
2)聚焦研究问题
1)农村贫困地区辍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与辍学之间 是什么关系?(相关因素分析)
2)农村贫困地区学生为什么辍学?(“为什么” 的问题)
3)某农村贫困地区学生辍学的现状如何?(“是 什么”的问题)
4)这些农村学生是如何辍学的?(“如何发生” 的过程性问题)
5)这些辍学生是如何看待辍学问题的?辍学对他 们意味着什么?(“意义解释”问题)
研究者的个人倾向
研究者的角色意识(学习者、鼓 动者、研究者)
研究者看问题的视角 研究者的个人经历
研究关系对研究的影响
局内人与局外人 公开与隐蔽 熟人与生人 参与者与非参与者
双方的相对权力地位
高:对方比研究者地位高 中:对方与研究者地位相等 低:对方比研究者地位低 研究者应该怎么办?
探究的目的)
研究的背景、自我反思、研究关系 研究的方法(抽样、收集资料、分
析资料、成文) 研究的质量检验(效度、信度、推
广度、伦理道德问题)
再练习:修改研究问题
重新检查你的研究问题,问自己: 研究问题中的重要概念是否清楚? 研究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研究的问题在前人的研究中占据什么位
跳。
该课堂似乎 很重视规则 的建立。
8:10
观察举例
任务:观察课堂上的师生互动
事先设计一个观察提纲,列出计划重点观察的 内容,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内容, 教师提名学生的性别、学习成绩、座次,教师 评价学生的方式以及学生的回应,教师指导学 生小组活动的方式和特点等
设计观察表
观察时使用观察表作详细记录
4、进入现场
准备工作:
——了解当地情况:权力结构、 信念、习俗/行为规范
——预调查
——开介绍信/写盲信
——练习自我介绍和对研究项目 的介绍
确定与接触“守门员”
守门员的类型: 合法的(正式的、非正式的) 不合法/自我任命的
守门员与研究是什么关系? 守门员在研究中的作用是什么? 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接触守门员比较合 适?
3)定义重要概念
“某农村贫困地区学生辍学的现状如何?” – “农村”? – “某农村”? – “贫困”? – “地区”? – “学生”? – “辍学”? – “现状”?
4)确定研究内容
“某农村贫困地区学生辍学的现状如何?”
1)这些学生是如何辍学的?(过程、事件、原因) 2)他们是如何看待辍学的?(对辍学本身的评价,
应该避免的回应方式 论说 评价
特别注意
如何既让对方自由畅谈,同时能将对 方的思路定位在自己的研究框架内?
如何真正了解和理解对方? 真诚 + 关注 + 敏锐 智力上的挑战不等于态度上的挑衅 如何做到“聪明的(智慧的)无知”?
其他注意事项
如何录音 如何做访谈记录 注意非言语行为 如何结束访谈
wk.baidu.com
代表性:强度和密度不等于代表 性
比较:样本太小无法比较(如: 三个拥有不同计算机知识和计算 机的学生)
3、反思研究关系
自己与对方是什么关系? 这种关系将如何影响到自己的研究? 自己打算怎么办?
研究者个人因素对研究的影响
生理和社会特征: 性别 年龄 文化背景、种族 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 个性特点、形象整饰
抽样的标准
性别 年龄、年级 职业、专业 社会地位 经济地位 家庭背景、婚姻状态 学业表现、工作业绩
。。。。。。。
抽样的原则
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选择抽样标准; 研究的问题决定了研究对象的类型,需 要限定研究问题的性质和边界(如:选 择小学5年级以上的学生研究民办学校 学生的幸福感)
二、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区别(1)
研究目的:证实 v 解释 研究内容:事实 v 过程; 局部 v 整体 研究设计:预定 v 演化 研究工具:量表 v 研究者 表达的手段:数据 v 文字、图片 研究关系:主客对立 v 互为主体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区别(2)
抽样:随机 v 目的性 收集资料:问卷/封闭观察 v
设计研究问题的概念框架
类似出发前的地图
依据: 前人的研究成果 个人的经验性知识 预调查的结果
张力:设计与实地情况之间的调适
人物
过 程
原 因
教 育 意 义
社 会 意 义
经
济 意 义
家 庭
个 人
学 校
事件 发生、发展
看待、解释
结果
时间
个人 同学 老师 家长
5)探讨研究问题 与其他部分之间的关系
研究的目的(个人的目的、实用的目的、
访谈的类型
结构:开放、半开放、封闭 正式程度:正式、非正式 接触方式:直接、间接 受访人数:个别、集体
访谈前的准备工作
访谈时间 访谈地点 自愿原则 保密原则 录象与否 设计访谈提纲
访谈提纲
访谈提纲设计的思路:研究现象——研究问题— —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可行性)——概念 框架
注意: 适时追问 自然过渡
访谈中的倾听
听的方式 行为层面的听(表面的听、消极的听、积极关
注的听) 认知层面的听(强加的听、接受的听、建构的
听) 情感层面的听(无感情的听、有感情的听、共
情的听)
倾听的原则: 不轻易打断对方 容忍沉默
访谈中的回应
回应的类型和作用 认可 重复、重组和总结 自我暴露
访谈问题不同于研究问题 访谈提纲需要简洁、明了 访谈提纲主要起提示的作用 访谈既需要事先设计,又需要灵活性、
应变 访谈提纲需要不断修改
访谈中的提问
三类问题之间的关系 ——研究问题 ——访谈提纲中的问题 ——实际访谈时提的问题
如何完成每一步的转化?
访谈问题的类型与作用
开放型问题与封闭型问题 具体问题与抽象问题 清晰问题与含混问题
举手,等待教师点名。
教师问的问题都是事实性 问题,总需要学生从书中 找答案。
学生没有即兴回答问题的 可能性,教师的控制很严。
分类更加细致的观察表
时间
8:00
8:05
事实笔记
个人笔记 方法笔记
理论笔记
教师走进教室, 我很久没有 我坐在教室的前 学生一齐站起 看到如此规 3/2处,没有看 来,大声说: 矩的课堂了, 见所有学生的动 “老师好!” 着实吓了一 作。
时间 事实
常用观察表举例
分析
8:00 教师走进教室,学生一
齐站起来,大声说: “老师好!”
8:05 教师手捧课本,开始念
书上的内容。
学生似乎已形成一些固定 的课堂规则
教师似乎对教学内容不太 熟悉。
8:10 教师问了一个问题:
“秦始皇是什么时候统 一中国的?”所有学生 立刻翻书找答案。
8:15 学生回答问题之前都先
由于样本比较小,必须放弃一些不重要 的标准,而选择最重要的标准,即与研 究问题最相关的标准,并对其重要性进 行说明
数量多不应作为抽样的标准(如:女 生玩网络游戏的比较少,因此选择男 性)
质量高也不应该作为抽样的标准(如: 选择该校是因为办得好,有特色)
需要说明为什么不选择某些标准,特 别是性别、年龄、家庭背景、社会地 位、经济收入、职业、专业
确定研究现象,聚焦研究问题
文献综述,反思自我经验
选择研究对象
探讨研究关系
选择研究方法 进入研究现场
与量的研究 有何不同?
收集资料
分析资料,建构理论
写研究报告
质量检测(效度、信度、推广度、伦理问题)
质的研究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确定研究问题
进入研究现场
撰写研究报告
什么是“质的研究”?
(Qualitative Research)
陈向明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学习内容
一、质的研究的定义和特点 二、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定性研究的
区别 三、质的研究的基本步骤 四、质的研究重要环节的实施
提示:通过讲座学习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一、质的研究的定义和特点
举例
“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如何 看待自己的学校生活?”
一个初步的定义
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 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 料收集方法,对研究现象进行深入的 整体性探究,从原始资料中形成结论 和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 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 种活动。
质的研究的特点
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 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 研究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 从原始资料中产生结论和理论 强调研究的深入和整体性 重视研究关系
5、收集资料的方法
1)如何作访谈?
访谈的作用 访谈的类型 设计访谈提纲 访谈问题的类型与作用 访谈中的倾听 访谈中的回应
访谈的作用
了解被访者的所思所想(看法,意义建 构)
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回忆是重构) 了解被访者的行为表现(需要与观察相
关检验) 与受访者建立关系 让受访者的声音表达出来(赋权)
回来以后及时整理观察记录,补充遗漏的内容
分析资料
撰写观察报告,反思观察方法、过程和结果
访谈/开放观察/实物分析 分析资料:演绎为主 v 归纳为主 效度检验:真实性 v 相关性、严谨性 推广度:可控制性推广 v 认同推广
理论推广 伦理道德问题:无关 v 重视
质的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区别
本体论(本质 v 现象;参见图) 认识论(客观 v 主观、客观地建构主观 研究方法(自发性 v 自为性) 研究结论(概括 v 特殊) 性质定位:前科学 v 后科学
进入现场的方式
隐蔽地进入 逐步暴露式 完全暴露式
制约进入方式的因素: 研究场所:封闭型、开放型 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关系:熟人、生人
接触研究对象的方式
四C原则:关系、交流、礼貌、合作 对研究者素质的要求:机敏、灵活、即兴 精心选择进入的方式 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 进入失败怎么办? 如何保持良好的关系?
置? 研究的问题与研究的目的、方法等是否
匹配?
2、抽样:如何选择研究对象
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
目的性抽样:抽取能够最大 限度回答研究问题的样本 (人、事、场所、实物等)
抽样的方式
滚雪球抽样 机遇式抽样 目的性随机抽样 方便抽样(下策) 综合抽样
访谈应尽量面谈,不要在网上 交流或电话交谈
分析资料
收集资料
四、质的研究重要环节的实施
1、提出研究问题
什么样的研究问题适合作质的研究? 研究方法与研究问题之间是什么关系?
特殊现象与一般现象,平面和深入
提出研究问题的一般步骤
1)确定研究现象 2)聚焦研究问题 3)定义重要概念 4)确定研究内容 5)探讨研究问题与研究其他部分的关系
研究目的
能够深入教育内部进行探究 便于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现研究问题 适合整体考察教育问题 能够有效地探究教育(对不同人)的意义 灵活的研究设计适合教育的实践要求 自下而上的研究路线有利于教育研究的创新 便于教师自己(或与研究者合作)进行研究,
对教师具有较强的亲和力
三、质的研究的基本步骤
集体访谈
抽样:同质、异质
长处: 将访谈本身作为研究的对象 对研究问题进行集体探究 集体建构知识(分布智力,社会建构)
短处
研究者控制比较弱 话语霸权 成员相互影响,造成集体思维 访谈内容杂乱,给整理和分析带来困难
建议:初学时不要进行集体访谈,待经验 成熟,并需要检验结果时使用
2) 如何作观察?
观察的作用 观察的类型(开放、封闭) 设计观察提纲 设计观察表格 观察中的记录、整理和再整理
请思考
什么是“研究”?
研究的分类
研究
规范研究
行动研究
实证研究
定性研究
质的研究
量的研究
概念辨析
质的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 质性研究、质化研究、定质研究
量的研究 (quantitative research) 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 (?)
为什么说质的研究 特别适合研究教育?
研究背景
研究问题
研究方法
研究效度
练习
写下一个目前你最关心的现象 从该现象中提炼出一个可以操作的研究
问题 将该问题修改成可以使用质的方法进行
研究的问题 与你身边的学员交流,对研究问题作进
一步修改,直到双方满意为止。 全体讨论该问题是否适合作质的研究
举例说明 1)确定研究现象 “农村贫困地区辍学问题研究”
2)聚焦研究问题
1)农村贫困地区辍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与辍学之间 是什么关系?(相关因素分析)
2)农村贫困地区学生为什么辍学?(“为什么” 的问题)
3)某农村贫困地区学生辍学的现状如何?(“是 什么”的问题)
4)这些农村学生是如何辍学的?(“如何发生” 的过程性问题)
5)这些辍学生是如何看待辍学问题的?辍学对他 们意味着什么?(“意义解释”问题)
研究者的个人倾向
研究者的角色意识(学习者、鼓 动者、研究者)
研究者看问题的视角 研究者的个人经历
研究关系对研究的影响
局内人与局外人 公开与隐蔽 熟人与生人 参与者与非参与者
双方的相对权力地位
高:对方比研究者地位高 中:对方与研究者地位相等 低:对方比研究者地位低 研究者应该怎么办?
探究的目的)
研究的背景、自我反思、研究关系 研究的方法(抽样、收集资料、分
析资料、成文) 研究的质量检验(效度、信度、推
广度、伦理道德问题)
再练习:修改研究问题
重新检查你的研究问题,问自己: 研究问题中的重要概念是否清楚? 研究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研究的问题在前人的研究中占据什么位
跳。
该课堂似乎 很重视规则 的建立。
8:10
观察举例
任务:观察课堂上的师生互动
事先设计一个观察提纲,列出计划重点观察的 内容,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内容, 教师提名学生的性别、学习成绩、座次,教师 评价学生的方式以及学生的回应,教师指导学 生小组活动的方式和特点等
设计观察表
观察时使用观察表作详细记录
4、进入现场
准备工作:
——了解当地情况:权力结构、 信念、习俗/行为规范
——预调查
——开介绍信/写盲信
——练习自我介绍和对研究项目 的介绍
确定与接触“守门员”
守门员的类型: 合法的(正式的、非正式的) 不合法/自我任命的
守门员与研究是什么关系? 守门员在研究中的作用是什么? 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接触守门员比较合 适?
3)定义重要概念
“某农村贫困地区学生辍学的现状如何?” – “农村”? – “某农村”? – “贫困”? – “地区”? – “学生”? – “辍学”? – “现状”?
4)确定研究内容
“某农村贫困地区学生辍学的现状如何?”
1)这些学生是如何辍学的?(过程、事件、原因) 2)他们是如何看待辍学的?(对辍学本身的评价,
应该避免的回应方式 论说 评价
特别注意
如何既让对方自由畅谈,同时能将对 方的思路定位在自己的研究框架内?
如何真正了解和理解对方? 真诚 + 关注 + 敏锐 智力上的挑战不等于态度上的挑衅 如何做到“聪明的(智慧的)无知”?
其他注意事项
如何录音 如何做访谈记录 注意非言语行为 如何结束访谈
wk.baidu.com
代表性:强度和密度不等于代表 性
比较:样本太小无法比较(如: 三个拥有不同计算机知识和计算 机的学生)
3、反思研究关系
自己与对方是什么关系? 这种关系将如何影响到自己的研究? 自己打算怎么办?
研究者个人因素对研究的影响
生理和社会特征: 性别 年龄 文化背景、种族 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 个性特点、形象整饰
抽样的标准
性别 年龄、年级 职业、专业 社会地位 经济地位 家庭背景、婚姻状态 学业表现、工作业绩
。。。。。。。
抽样的原则
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选择抽样标准; 研究的问题决定了研究对象的类型,需 要限定研究问题的性质和边界(如:选 择小学5年级以上的学生研究民办学校 学生的幸福感)
二、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区别(1)
研究目的:证实 v 解释 研究内容:事实 v 过程; 局部 v 整体 研究设计:预定 v 演化 研究工具:量表 v 研究者 表达的手段:数据 v 文字、图片 研究关系:主客对立 v 互为主体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区别(2)
抽样:随机 v 目的性 收集资料:问卷/封闭观察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