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心得总结【模版】

课程设计心得总结【模版】
课程设计心得总结【模版】

课程设计思路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研制组

一、课程模块基本框架

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规定,课程总体框架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思想政治被列入人文与社会这一学习领域,包括四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课程标准规定必修课程的学习主要在高中一二年级完成,每周两学时,即每个课程模块的教学以一学期为单位。这是与其他科目课程模块每周四课时,半学期修完的安排的不同之处。这一规定,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宜均衡实施的特殊要求。

课程模块,作为建构高中课程体系的基础,有其特定的意义。其基本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就课程模块而言,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关联性。

○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

○每一模块都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要求与建议。

可见,所谓模块,不是固有的知识体系,而是课程意义上的模块。针对不同模块,可以形成不同组合,它有利于学生形成不同的认知模式、不同的知识系统,能够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及其能力趋向,为不同学生的发展打下不同的基础。所以,从技术层面上讲,如何深入理解模块式建构方式,对于把握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必修课的基本框架及其设计思路

必修模块的基本框架包括: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思想政治3(文化生活);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其中,“思想政治1、2、3”分别讲述经济、政治、文化三大生活领域的建设常识,以对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的意义,分别是整合这三个课程模块的核心概念。“思想政治4”的哲学知识则是上述三个模块内容目标的支撑,即认识经济、政治、文化三大生活领域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求真务实,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精神,是整合这个课程模块的核心概念。

从总体上把握必修课程的框架设计思路,需要着眼于三个基本点。

○从课程性质上看,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是课程的本质特征。

○从课程理念上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统领课程内容目标的灵魂。

○从课程理念上看,以生活逻辑为主线是整合课程内容的方法论基础。

基于这一思路,这四个课程模块的构建,有几个显著特点。

其一,课程设计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全部内容目标的意义。

我们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统领课程内容目标的灵魂,一个必须澄清的问题是:如何从整体上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与这四个课程模块内容目标的关系。

首先,就课程性质而言,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全部内容目标,就是体现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核心价值。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但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坚持从社会物质生产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世界,把生产力作为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着社会状况。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具有的基本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有论述,但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坚持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上升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高度,上升到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坚定不移地坚持

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赋予它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实践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典范,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最现实、最生动的教材。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课程内容目标,也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教学。

其次,就课程设置而言,毫无疑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但我们强调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课程内容目标,并不意味着设置专门的课程进行讲授,而应从中学阶段教学任务的总体上把握和衡量,整体规划,系统实施。也就是说,尽管各课程模块各具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目标,但都在各自的目标综述中明确提出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要求,这表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统领,将贯穿于所有课程模块的内容目标之中,形散而神聚。

再次,就课程内容而言,一个根本的要求是:所有内容目标的设置与实施都是立足于“我国”、着眼于“特色”。这样,从整体上看,我们讲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主要内容,都是以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为基础的,这也是体现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的应有之义。

总之,“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学将分别在四个模块中展开,从整体上统领必修课程全部内容目标的设置与实施。

其二,课程设计涵盖了当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一方面,从内容目标的调整来看,新课程保存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的基本内容,较好地处理了与传统课程目标及其经典教学内容的继承关系。另一方面,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来看,它有利于贯彻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精神;从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来看,它为学生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因此,这一框架设计,无论从继承与发展的意义上讲,还是从贯彻“三贴近”原则的要求上看,它都充分展示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建设与时俱进的新面貌。

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

在上一轮课改中“经济常识”课程的变化是比较显著的,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其重要标志,就是在“常识化”方面有很大改进。现在看来,毕竟是理论的常识化,仍大体遵从学科体系的规范,内容求全、面面俱到,有些内容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联系不够密切,特别是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不够突出,不够鲜明。

新课程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思想为统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为背景,立足中国、着眼特色,采取“画市场经济之龙,点社会主义之睛”的方式,沿着为何生产、谁来生产、为谁生产、怎样生产的线索,围绕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经济现象,以及各种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表现,如政府、企业、劳动者、消费者、经营者、投资者、纳税人等角色,解析其各自的行为、作用和价值取向,由此提供富有应用性的知识,并从中引申出相关的道德意义、思想政治观点和经济学原理。

把握这一思路的要点是:体现经济生活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学生的生活关切,合乎学生认识事物的逻辑和实际需要,力求使他们更能品味到经济知识的有用性、经济思想的科学性、道德教育的实在性,进而领悟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等重要的思想政治观点。

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

上一论课程改革中的“政治常识”已经“淡化”了政治学的学科痕迹,但教学效果仍不理想。毫无疑问,强调“政治就是国家的事”,注重国家政治制度本身的介绍,无论从学科意义还是从培养国家观念的意义上看,都是不错的。但从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来看,有关学生参与政治生活,树立政治观点的教育,相对薄弱。这也是导致课程内容远离学生生活、过于抽象,难以取得教学实效的原因之一。

新课程将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思想为统领,立足中国、着眼特色,采取“画民主政治之龙,点社会主义之睛”的方式,以学生能够感受到的、并能够参与进去的政治生活为起点,着眼于公民参与民主政治所应有的文化素养,着眼于现实生活中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说明人民享有和行使民主权利的意义,感受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意义和价值。在此基础上,

强调我国的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保障,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进而了解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作用、影响和主张,认识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和中国的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把握这一思路的要点是:以公民政治文化素养的提高为着力点,以正确政治观点的形成为目标,促使学生思考有序政治参与、行使民主权利的具体过程与方法。其间,特别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贯穿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的思想。

思想政治3:文化生活

在以往课程体系中,没有“文化”专题。新课程单独设置“文化生活”模块,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从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看,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的重要标志;从贯彻十六大精神看,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加强以思想道德建设为中心环节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从“三贴近”的要求看,文化现象业已成为当前学生关注的焦点,他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需求日益强烈,生活中的冲突也越来越多地表现在文化层面;从进一步充实德育课程的内容目标看,用先进文化、民族精神教育学生,不仅体现了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重要领域的时代意义,而且更加凸显本课程特有的德育性质和价值,对于加强和改进高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因此,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程,文化建设的意义更加显著,较系统地进行有关文化生活的教育势在必行。

毋庸讳言,这门新课程的构建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难以寻求相应学科背景的支撑。由此,我们构建课程,有两个基本点必须考虑:一是从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出发,如何对文化生活的内涵和范围做出规范;二是从现实社会中的文化现象入手,如何在澄清各种文化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建立全新的课程体系。

据此,新课程将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思想为统领,立足中国,着眼特色,采取“画先进文化之龙,点社会主义之睛”的方式,围绕人在文化生活中全面发展的主题,讲述文化的概念和作用,以及文化与

政治、经济的关系,说明文化对个人和国家发展的意义;以文化在继承、交融与创新中传承为主题,讲述传统文化的作用,新文化的产生、先进文化的发展之原因与意义;以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讲述中华文化的价值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特点,特别强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主题,从当代学生文化生活的选择出发,讲述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特别强调思想道德建设和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深远意义。

把握这一思路的要点是:课程所使用的文化概念,以十六大有关文化建设的提法和要求为基本依据;课程所强调的文化的力量,实质上是精神的力量。也就是说,所谓文化,既不是包括物质文化在内的文化学意义上的“大文化”,也不是仅局限于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小文化”,它是与精神文明建设所包含的内容相对应的文化。正是它作用于我们的政治、经济生活,作用于我们个人的成长,作用于我们民族精神的铸造,作用于我们的思想道德建设,不仅是我们规范内容目标的依据,也是我们展示以生活为基础建构课程的逻辑框架。“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要求,这是课程全部目标设置与实施的核心内容。

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

我们知道,《哲学常识》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传统课程,有比较成熟的内容体系,也享有较高的教学声誉,但面对着大学课程的“压缩饼干”的质疑,始终是它的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随着现行高校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这个问题将更加突出。而且,面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哲学常识课程无论其内容和形式,在贴近生活方面也有不少缺憾,都有“老化”“僵化”的问题。

新课程将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为统领,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讲述,融入以生活实践为基础的体系结构中,一以贯之,这是本课程框架的基本特征。从其四个一级内容目标的主题来看,学生的生活关切和需要是基础,如生活的反思、生活的探求、生活的智慧、生活的选择。在这一凸显生活实践线索的架构中,课程讲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实践的观点、矛盾分析的方法、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民是历史的主人、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等内容,既引导学生领悟并用以观察世界、

分析事物、解决问题,又引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在“社会价值观呈多样化发展的趋势”面前,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把握这一思路的要点是:走出以往课程的学科模式,以“求真务实”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精神为主导,以当前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的问题和事例为基础,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方法,集中进行“三观”教育。我们认为,这一设计思路,既体现了“模块式”课程整合的特定要求,又体现了本课程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特定要求。

其三,课程设计贯彻了整体规划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的思路。

以思想政治观点为统领,基于生活主题,寻求学科知识的支撑,遵循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路线,这是整合各模块内容的共同要求。在我们看来,基于这样的构想建立起来的高中各课程模块,既保持了同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系统联系,又体现了以初中教学为起点,在避免内容重复的前提下建立内容目标的递进关系;它的某些内容虽与高校课程有所重复,但其程度、范围和组织方式上都明显地体现了区别,而不是高校政治理论课的“压缩饼干”。简言之:每个课程模块,都有相应学科的知识背景,这显然是与初中课程组织方式的根本不同之处;同时它又不以学科体系作为逻辑框架,这又是与高校课程的根本不同之处。

显然,无庸讳言,这一框架设计,完全是基于十六大精神的设计。那么,如今我们在贯彻十七大精神的背景下怎样说明这一框架设计的特点呢?具体讲,从整体上把握必修课程的框架设计思路,仍要肯定这样两点。

第一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统领、统筹课程内容目标的魂。也就是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学分别在四个模块中展开,从整体上统领、统筹着必修课程全部内容目标的设置与实施,这依然是新课程首要的、最重要的特点。

一方面,从把握课程性质的根本要求来看。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全部内容目标,体现了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核心价值。课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统筹内容目标,就是要充分反映党的创新理论,也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学。

另一方面,从建构课程模块的具体方式来看。如前所述,我们强调以“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统领课程内容目标,并不意味着设置专门的课程集中讲授,而应从中学阶段的教学任务和课程形态的特点上把握,整体规划,系统实施。这表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将贯穿于所有课程模块的内容目标之中,形散而神聚。

第二点:涵盖了当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一是从内容目标的调整来看,新课程保存了前高中思想政治课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的基本内容,较好地处理了与传统课程目标及其经典教学内容的继承关系。二是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来看,课程要体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三是从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来看,课程要为学生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

那么,贯彻十七大精神,对这一框架又有什么“与时俱进”的说明呢?一个重要参照就是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指导意见》。参照这个《指导意见》,从理念层面上即指导思想上讲,有四点基本要求:一是必须体现十七大的主题。二是必须明确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的理论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性创造,体现在实践上,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在理论上,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在政治上,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旗帜”,体现了“道路”和“理论体系”的有机统一。三是必须阐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即十七大报告中明确表述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它的“根本方法”。四是必须反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总体布局”。讲“总体布局”,要以“新要求”的表述为框架,对应“主要任务”,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把握教学重点,即基本观点。因为,十七大报告有关“总体布局”的阐述,内容极为丰富,非如此,不能提炼出合乎基本要求的基本观点。

如果从操作层面上把握“与时俱进”,有两个原则。

一是体现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总体要求,要在课程基本框架不变的前提下进行,包括整体结构和逻辑关系不变。例如,有关四位一体中的社会建设、民生问题的阐述,分别融入现有的四个模块体现: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结合各自的内容都提出了“注重反映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的有关要

求”;在《文化生活》中则专门提出“说明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任务”;在《生活与哲学》中,更强调“说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又如,有关“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观点的阐述,四个模块都有体现,又各有侧重。在《经济生活》中,我们将着眼于现阶段实现经济建设目标的新要求、新期待,着重阐述科学发展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在《政治生活》中,我们将着眼于党的指导思想、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概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文化生活》中,我们将从“一面旗帜”的引领出发,着重强调“理论体系”“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意义;在《生活与哲学》中,我们将结合哲学原理的阐述,全面说明十七大的主题,如“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的观点,“说明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的观点;说明“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的观点;讲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观点。

二是需要调整的内容,要力求与全书融为一体,采取有加有减、有重有轻、有实有虚等方式,不采用贴标签、打补丁的方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