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展中立位,先用较大的重量,牵引数天后
配合手法复位,拍片复查,见骨折复位后减 为维持量。图(8)

(2)6--8周后去除牵引,三个月后扶双拐
下地,六个月弃拐行走。

2、手法复位、三翼钉或加压螺钉固定。

(1)先手法复位,然后取外侧切口,植入
三翼钉或加压螺钉固定。图(9)

(2)术后皮肤牵引2--4周,然后扶双拐下
二、病因病机

(一)按骨折线的位置分: 1、头下型 2、颈中型 3、基底型


(二)按骨折与关节囊的关系分:

1、囊外骨折:


基底型
血供好,愈合快

2、囊内骨折:

头下型、颈中型
血供差,愈合慢

(三)按骨折移位状况分

1、外展型 图(1)

2、内收型 图(2)
附:Garden氏分类法 图(3)

(2)Linton氏角小于30度。 (3)稳定性好,血供破坏少,骨
折愈合率高。
(返回)
图(2)

内收型:

(1)骨折可发生于头下、颈中和
基底部,远端内收、外旋、向上 移位,颈干角变小。

(2)Linton氏角大于50度。
(3)稳定性差,血供破坏大, 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率高。
(返回)
图(3)
地,3个月后改为单拐,6个月弃拐行走。

3、切开复位内固定。

4、人工股骨头置换或全髋置换。

(三)注意事项

1、复位后患肢应保持外展、中立位。


2、卧床期间应:不下地、不盘腿、不侧卧。
3、早期指导病人练习上身和膝、踝关节的
活动。
结束
图(1)

外展型:

(1)骨折大多位于头下,断端外
侧嵌插、移位小。
(返回)
图(4)
(返回)
图(5)
(返回)
图(6)
(返回)
图(7)
(返回)
图(8)
(返回)
图(9)
(返回)
谢谢大家

骨折位置越高,移位越大,坏死率越高
பைடு நூலகம்

出现坏死的时间:最早3个月,最迟2年

创伤性关节炎
五、治疗

(一)无移位或嵌插性骨折

1、卧硬板床,患肢外展、中立位,穿‚丁‛ 字鞋或皮肤牵引固定。图(7) 2、三个月后扶双拐下地,六个月弃拐行走。


(二)有移位骨折:
1、骨牵引复位、固定。

(1)行股骨髁上或胫骨结节骨牵引,患肢
Ward氏三角

2、股骨颈与股骨干的纵 轴构成两个生理角度:


颈干角
颈干角:110°~140°
前倾角:12°~15°
前倾角

3、关节囊与股骨颈的关系:


股骨颈的内侧 2/3 位于关节囊内。
股骨颈的外侧 1/3 在关节囊外。
4、股骨头和股骨颈的血供 有三个来源: (1)园韧带动脉 (2)关节囊动脉 上干骺端动脉 下干骺端动脉 (3)股骨干滋养动脉
Ⅰ 型:不完全骨折。
Ⅱ 型:完全骨折无移位。 Ⅲ 型:骨折部分错位,股骨颈轻度外旋、上移。 Ⅳ 型:完全错位,股骨颈明显外旋、上移。


三、 诊断

1、伤后髋关节酸胀、疼痛,不能站立、行走。
2、有移位骨折,患肢轻度屈曲、短缩、外旋畸形
(囊内骨折外旋小,囊外骨折外旋大)

3、无移位或嵌插骨折,畸形不明显,部分患者可
暂时站立、跛行。 4、腹股沟中部、环跳穴处压痛,纵轴叩击痛阳性


5、X片显示股骨颈骨折 图(4)

(裂缝骨折早期不一定清晰显示,应二周后
再次复查)
四、并发症

(一)早期

坠积性肺炎 。 褥疮。 泌尿系统感染和结石。

(二)后期

骨折迟缓愈合、不愈合 图(5)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图(6)
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好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 由于骨折后卧床时间较长,并发症多,加
上不少患者骨折前就患有高血压、心脏病
等老年性疾病,骨折后可诱发加重,故死
亡率较高。
一、解剖生理

1、股骨颈的结构较薄弱: 位于股骨头与股骨粗隆部之间,相对较细 内部存在着骨小梁减少的‘Ward’氏三角 区 老年人骨质疏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