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列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队列研究

学习要点:

队列研究的原理、定义、特点和类型

队列研究影响样本含量的因素

队列研究样本人群的确定

CI、ID的计算及其意义

RR、AR、AR%、PAR、PAR%、SMR的计算及其意义

队列研究中常见的偏倚及控制

第一节:概述

1、队列:具有某种暴露经历或特征的一组人(一组出生队列有相同的出生年代,一组吸烟队列有共同的吸烟经历)且该人群须能被随访一定的时间。

根据特定条件的不同队列可分为:

1)出生队列---特定时期内出生的一组人群

暴露队列---泛指具有某种共同暴露或特征的一组人群

2)固定队列---在观察期内保持队列的相对固定

动态人群---某队列确定后,原有的队列成员可以不断退出,新的观察对象可随时加入

2、观察结局:与暴露因子可能有关的结局

3、暴露(exposure):指研究对象接触某种待研究的物质、具备某种待研究的特征或行为

4、危险因素(risk factor):泛指能引起某特定结局发生,或是结局发生概率增加的因子第二节: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研究的人群是没有得病的人分组的依据是有暴露或者没有暴露与描述性研究不同,分析性研究事先设立暴露组和对照组从因到果的研究过程只能选择一种原因进行研究但可有多种结果追踪观察要有阶段性报告研究时间长工作量大出现的病例是新病例可得到发病率两组率可进行比较RR相对危险度,说明暴露组的发病时对照组的多少倍

可以验证病因假设

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任务,病因研究的逻辑顺序应该是现有病因的存在后有疾病的发生

队列研究的定义:是将特定的人群按其是否暴露于某待研究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为n 个群组;追踪其各自的发病结局,比较两者发病或死亡结局的差异,从而检验暴露因子与某疾病有无因果关联以及联系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特点:1)在疾病发生前开始观察

2)研究对象按暴露与否分组

3)从因求果,先因后果的时间顺序

4)能准确地计算发病率和相对危险度,能确证暴露于疾病的因果关系

用途:1)检验病因假设

2)评价预防效果

3)描述疾病的自然史

4)新药的上市后监测

类型:

1)前瞻性队列研究(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研究队列的确定是现在根据研究对象现在的暴露分组需要随访结局将来某时刻出现优点:增强了病因推断的可信度直接获得暴露于结局资料能获得发病率

缺点:所需样本量大(常研究的是慢性病)花费大,时间长影响可行性

2)历史性队列研究(historical cohort study):

根据研究开始时研究者掌握的有关研究对象在过去某时刻的暴露情况的历史材料分组不需要随访,研究开始是结局已出现

优点:短期内完成资料收集分析时间顺序由因到果省时省力,出结果快

缺点:资料积累时未受到研究者的控制研究对象既往暴露和结局的历史记录较难完善3)双向性队列研究(ambispective cohort study)

研究队列的确定是过去根据研究对象过去某时刻的暴露情况分组需要随访

部分结局可能已出现(同时具有短期或长期结局时)

第三节:队列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确定研究目的--确定研究因素--确定结局--确定研究人群--确定样本含量--资料收集与随访

1、确定研究目的: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2、确定研究因素:因素包括----暴露水平——定量

暴露时间——以估计累积暴露剂量

暴露方式——如间接或直接、间歇或连续、一次或长期等3、确定研究结局:结局的测量采用国际或国内通用的标准一次研究可有多个结局,除主要结局,还可同时收集到多种结局

结局是研究队列中预期结果事件:发病或死亡血清指标分子标志的变化定性或定量4、确定研究人群:

1)暴露组的选择:

职业人群(最常采用,某些执业中常存在特殊暴露因子,选择该执业人群便于证实发病与某种暴露的联系)

特殊暴露人群(有事甚至是研究某些疾病的唯一选择)

一般人群(不打算观察特殊人群研究的疾病是一般人群中常见的)

有组织的人群体(便于随访,经历和职业相同,具有可比性)

对暴露组的要求:暴露情况易查明暴露因素最好定量或分级便于随访而又稳定的人群要考虑疾病的诱导期(潜伏期)

2)非暴露人群的选择

对照组的选择原则:除未暴露于欲研究因素外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或人群特征应尽可能与暴露组相同——齐同

对照组来源:内对照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来自同一研究人群

外对照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来自不同研究人群

总人口对照将暴露组与全人群进行比较

多重对照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形式同时作对照

5、样本含量的估计:

影响样本含量的因素:

1)非暴露人群或全人群中被研究疾病的发病率P0

2)暴露人群的发病率P1 P1-P0差值越大,样本量越小

3)显著性水平a取0.01时样本量大于a取0.05

4)把握度1-b,指能够发现疾病与病因之间确实有关系的概率,把握度定得越高,样本量越大

6、资料的收集与随访:

与暴露有关的材料与结局有关的终点资料可能与产生混杂作用有关的资料(分析因果关系用)

资料收集往往不限于单一的规定变量,还应收集不同暴露水平和多种疾病的结局(一因多果)

1)基线资料:暴露因素的暴露状况、疾病与健康状况、年龄、性别、职业、文化、婚姻等个人状况,家庭环境、个人生活习惯及家族疾病史等

2)随访资料:与基线资料内容一致重点是结局变量,随访应进行到研究终止时

第四节:队列研究资料的统计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