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八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体会

学习十八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体会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布局就是路径,布局就是指向,布局就是号角。“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大方面,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

伟大战略反映伟大探索

在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追寻现代化没有先例。开创性课题需要创造性地实践、创造性地探索。

历史,清晰地记录下中国共产党人改革开放以来艰辛探索的足迹。改革开放初期,根据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党中央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还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两个文明”一起抓。

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这一“三位一体”总体布局从党的十三大一直延续到十六大。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

大任务,总体布局拓展为“四位一体”,增加了“社会建设”。

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至此,总体布局又拓展为“五位一体”。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

一次拓展就是一种探索接力;一次拓展就是一次认识飞跃。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完善。这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认识到实践都达到新的水平。

伟大战略顺应伟大时代

清醒分析变革发展的国内外大势,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既为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指明了路径,更是在复杂形势中继续赢得发展主动权的伟大战略。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宜居的环境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建设生态文明,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是顺应民生的需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应着全国老百姓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权益。特别是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党和国家将在实现当代人利益的同时,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伟大战略实现伟大复兴

站在新起点上,五大建设如何着力?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

经济建设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

政治建设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文化建设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前进;

社会建设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生态文明建设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协调推进,才不顾此失彼;统筹兼顾,方能攻坚克难。这里,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丰富发展的结果,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五大建设的联

系是双向的,是相互作用的,不是单向度的。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战略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五大建设要协调推进,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单兵突进。其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战略是一种辩证的思想,它告诉我们五大建设之间是有普遍联系的,不能孤立地就经济建设谈经济建设、就政治建设谈政治建设、就文化建设谈文化建设、就社会建设谈社会建设、就生态文明建设谈生态文明建设。再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意义重大,为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蓝图已经绘就,路径已经清晰,号角已经吹响——此时此刻,我们正处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时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