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舱供气系统简介及产品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救生舱供气系统简介及产品特色
本救生舱采用全自动控制系统实现氧气供应及舱压自动调节功能,同时可监测舱内外空气质量,并能自动将舱内外气体参数存储到数据卡上去,实现生存场景的真实还原。
下面对各系统进行简单介绍。
一、 氧气浓度检测与自动控制系统
1、工作原理
当氧气浓度低于某一设定点(如18.5%)时,控制系统自动指挥电磁阀打开,向舱内送氧;当氧气浓度高于另一设定值(如22%)时,控制系统自动指挥电磁
阀关闭,停止向舱内供氧;
当氧气浓度值低于报警值下限(如18%)或高于报警值上限(如24%)时,控制模块将发出声光报警,提醒相关人员要注意。报警值上下限可调,且声光报
警也可设定为启动或停止。
2、显著特点
采用双气路控制——当自动控制系统失效后,手动系统仍然可以正常工作,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实现全自动控制——由精密传感器判断氧气浓度变化,并根据设定规则自动控制电磁阀的启闭,从而实现精确控制;
适用于各种工况——控制系统采用触摸液晶屏技术,可对报警值、阀门阈值进行灵活自由的设定,从而提高了系统应用的灵活性。
最经济方式用氧——由于采用高精度自动控制系统,可保证氧气以一种最经济的方式供应,大大节约氧气用量。
二、 舱压检测与自动调节系统
1、工作原理
当舱内外压差低于某一设定值(如100pa)时,控制系统自动指挥电磁阀打开,向舱内充放氮气(或压缩空气)进行增压,;当压差高于另一设定值(如500pa)
时,控制系统自动指挥电磁阀关闭,停止向舱内充气增压;当因特殊原因导致
舱内压力过高(如超过1000pa)时,控制系统自动指挥另一个电磁阀(此处称
为排气电磁阀)开启,向舱外排气泄压,当舱压回落到500pa时,控制系统将
关闭排气电磁阀,停止向对排气。
该系统实现了对舱压的自动调节与控制,可保证舱内压力始终处于正压状态。
该系统解决了目前国内诸多救生舱企业无法形成舱内正压的难题,并实现了自
动排气泄压的功能。
2、显著特色
实现微压力调节控制:通过压力传感器感受舱内压力的微小变化,实现对舱压的自动检测与全自动控制;
形成人造空气环境:通过补充氮气(或压缩空气)增压,既可实现舱压始终处于正压状态,又可补充因舱体泄露而造成的密闭舱体氮气含量不足的问题,从
而通过人工方式营造出健康舒适的空气环境;
自适应各种工况:采用触摸液晶屏,可根据现场情况灵活设定增压阈值及排气阈值,从而增加了系统的普遍适应性及应用的灵活性。
采用双路控制:在自动控制失效的情况下,可立即启用手动调节装置,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及使用安全性。
三、 舱内外气体参数监控与数据自动存储系统
1、工作原理
气体参数监测板自动读取多个传感器的数值,并在液晶显示屏上独立显示。每隔5分钟自动将传感器数值存储到SD存储卡上去。
每路传感器都可以独立设置量程、报警上下限值、界面显示区域等。这样大大增强了对传感器的适应性及显示的灵活性;
正在开发远程传输功能,即通过远程监控器可以实时观察到舱内气体参数变化情况,并实现动态曲线显示功能。
2、显著特色
可以自动对舱内的CO2、CO、CH4、O2、温度、湿度6个指标进行监测;同时对舱外的CO2、CO、CH4、O2、温度5个指标进行监测
将舱外传感器的信号收集到舱内集中显示,方便使用者观察
系统会每隔5分钟记录一次各个传感器的数据,并存储到SD卡上去,相当于飞机上的黑匣子,方便观察舱内的气体参数变化,帮助分析供气及净化系统的工
作情况;
系统支持485信号输出(正在开发),即通过485信号线缆,在舱外监控室可以观察到舱内气体参数的变化,实现远程监控。
系统自适应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可以对传感器量程、偏移点进行灵活设定,同时可实现声光报警功能。
四、 一体式空气净化装置
1、工作原理
通过管道风机将空气压入反应箱体内,使空气强制通过多层反应箱,实现CO2吸附、CO催化处理、干燥、除臭,达到空气净化的目的;
2、显著特色
通过简洁的结构实现CO2吸附、空气除臭、除湿、制冷、CO催化等过程;
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对CO2、CO、温度三个指标进行监测,当指标接近报警点时,控制电路将指挥空气净化装置自动工作,且自动调节风机转速,实现自动
控制;
采用高效CO2吸附剂,可以以最少的吸附剂吸附尽可能多的CO2,该吸附剂是国内目前为止吸附效率最高的吸附剂,用量少,吸附效率高;
本系统增加了舱体空气除臭功能,确保舱内空气质量符合人体生存标准。
采用两层CO催化段,确保CO能够快速催化清除。
上海律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201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