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育种学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林木育种学:又称林木改良,是应用林木遗传性原理,以生物统计学为工具,与森林生态学等其他学科密切相关,研究林木新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的原理和技术的学科。
2.林木基因资源:所研究的林木群体包括的全部基因或者他们的载体。
3.林木育种资源:是遗传资源的一部分,指在选育有利品种工作中直接利用的繁殖材料,是根据品种选育
目标调查、收集的资源。
4.设施保存:利用机械设备保存植物的部分组织或器官,从而保存植物的种质资源。
5.遗传增益:当某些树木性状优于其周围的同种,同年龄的其他树木的性状,表现出经济性状的提高。
选择响应除以被选择群体的平均数。
6.精选树:通过遗传测定,证实是基因优良、配合力良好的优树。
7.种子区划:以种子经营为目的,将一定的地区范围划分成若干地域单位。
包括垂直区划,水平区划。
8.引种:把树种从原有的分布区扩展到分布区以外,或引进外来树种,称为引种
9.乡土树种:每个树种都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当它在自然分布区内生长时,称为乡土树种
10.外来树种:当栽种到自然分布区外时,被称为该地区的外来树种
11.双交:是指4个种先配成两个单交杂种,然后再对两个单交杂种进行杂交。
即:(A×B)×(C ×D)
12.回交:由两个亲本产生杂种F1,再与其亲本之一进行杂交。
13.复式杂交:指用两个以上的品种经过两次以上的杂交。
14.家系:由同一植株产生的全部种子(子代)
由单株树木上生产的自由授粉子代,或由双亲控制授粉产生的子代。
15.半同胞家系:同一个家系的种子,只有一个共同亲本;
16.全同胞家系:由同一对父本和母本产生的子代;
17.种源:通常是指从同一树种分布区范围内不同地点收集的种子或其它繁殖材料。
18.种源试验:同一树种的树木长期生长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发育,会对特定的生态条件产生一定的遗传反应,把自然分布在各地理区的种源样本(种子或苗木)集中在一个或多个地点,对其生长、形态及生理特性等所进行的对比栽培试验,称为种源试验。
19.种源选择:在种源试验的基础上,选择优良的种源。
20.优树:指在相同立地条件下的同龄林分中,生长、干形、材性、抗逆性等性状特别优异的单株。
21.优树选择:依据规定的标准和方法,在适合的林分中,选择符合要求的优良树木的柱选工作。
根据表型选择的,通过遗传测定评价其优良程度选择优势的方式。
22.混合选择:根据一定的标准,从混杂群体中按表现型淘汰一批低劣的个体,或挑选一批符合要求的优良个体,并对选出来的个体混合采种,采条,混合繁殖。
23.单株选择:在育种中凡是根据入选标准挑选的个体,分别采种、采条,单独繁殖,单独鉴定的选择,即谱系清楚的选择。
24.无性繁殖:利用植物细胞全能性和再生能力的特点,使用植物体的某一营养器官,或细胞和组织及原生质体等,在适宜的条件下,通过体细胞的分裂、分化、发育成各种组织和器官,再形成完整的新植株,这种繁殖方法称无性繁殖。
25.成熟效应:以树木开花结实为界限,由加速生长而进入平缓生长阶段,标志树木结束幼年期而步入成熟期,经过一段稳定的生长时期,进入生长衰退阶段,直至死亡。
26.位置效应:因树冠不同部位的穗条对无性繁殖效果的影响称为位置效应。
27.种子区:指生态条件与林木遗传特性基本类似的地域单元,是控制用种的基本区划单位。
28.种子区区划:根据生态条件、性状表现、行政和自然区届等对一树种各种种子供应范围所做的区划。
29.种子园:是用优树无性系或家系按设计要求营建、实行集约经营、以生产优良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种子为目的的特种人工林。
30.无性系种子园:是指由嫁接苗、插条苗、组培苗等无性繁殖苗木营建的种子园。
31.实生苗种子园:指由优树自由授粉种子或控制授粉种子育出苗木建成的种子园。
32. 1.5代种子园:根据子代测定结果,对初级种子园亲本无性系作重新选择,再建的种子园,称为第一代改良种子园。
为了强调建园亲本是经过遗传测定和选择,遗传质量更优,有别于初级种子园,国外称之为1.5代种子园。
33.去劣疏伐种子园:根据子代测定结果,对初级种子园进行去劣疏伐,称为去劣疏伐种子园。
二填空:
1.林木遗传育种的主要内容:基因资源的收集,(良种培育),遗传测定,良种繁育。
2.保存林木基因资源的方法: 就地保存,异地保存,(设备保存)
3.树木引种成功的标准:A 经济价值符合试验者的要求B(不需特殊保护措施,能在引种地正常生长)
4.影响一个树种地理变异的主要因素:该树种天然分布区的大小、形状、(分布区内环境的复杂程度)
5.树木种内变异的层次:(地理种源变异)、立地变异、林分变异、个体变异、个体内变异5个层次。
6.树木地理变异模式:连续变异、随机变异和(生态型变异)三种类型。
7.人工选择类型:包括稳定性选择、分裂性选择和(定向性选择)
8.优树的标准:生长量指标、质量指标、(抗性指标)等3方面内容。
9. 优树的综合评选方法:连续选择法、独立标准法、(评分法)。
10.回归线法选择优树,
适用于(异)龄林。
11.遗传力的类型:现实遗传力、广义遗传力、(狭义遗传力)3种类型。
12. 混合选择和单株选择的区别
混合选择和单株选择的最主要区别:(混合选择是表型选择,单株选择是遗传型的选择)
13. 杂种优势的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在某些方面优于亲本,比亲本强;二是(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
14. 采穗树的四种类型:高干圆柱形,低干平头形,杯形,自然形。
15.花粉生命力的测定方法:
a直接测定是指:(将花粉直接放在雌蕊(去过雄的同种植株)的柱头上的测定方法)
b 培养基法c染色法
16.无性种子园的优点:亲本优良遗传性得到保持,能提早开花结实,较快的提供种子;接柱矮化,便于管理及采种作业;遗传力较高的性状改良效果较好。
17.种子园面积的决定因素:一是每年种子的需求量;二是(种子园单位面积的种子产量)。
18.种子园功能区中最主要的三个区:种子生产区、优树收集区和(子代测定区)。
19.树木的野外栽培中,选择试验地的2个原则:一是试验地应当具有(代表性),二是试验地内的环境条件比较一致。
20.植物抗冻的3种方式:回避细胞内结冰,避免脱水胁变,忍耐细胞脱水胁变。
三简答题:
1.种子园一般划分为几个区?各有什么作用?
答:1)优树收集区:收集优树资源
2)生产区:生产优良种子,提供生产使用
3)子代测定区:对优树进行遗传测定
2.种子园管理的主要内容?
答:去劣疏伐,整形修剪、施肥灌溉、辅助授粉、病虫害防治
3.无性繁殖方法各有哪些类型?
答:扦插、嫁接、根蘖、埋条、组织培养
4.插穗幼化的主要方法?
答:1)反复修剪法
2)扦插或嫁接
3)组织培养法
4)根萌条法
5.为了使引种取得成功,在引种过程中一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答1)引种要结合种源和优树的选择
2)要选多种立地条件类型做实验
3)配合引种进行杂交
4)适当的繁殖方式
5)农业技术措施
6. 影响遗传增益的主要因素
答:增益的大小遗传力的平方根、选择强度和选择性状的变异系数的乘积有关。
这三个因素的值越大,改良效果越好,遗传力的大小取决于试验条件,更受选择性状所决定;选择强度可通过增大选择差,或减小入选率来提高,性状的变异幅度只有通过扩大选择面,创造遗传变异等办法来达到。
7. 林木遗传育种的特点
答:1 育种资源丰富
2 育种周期长
3 林木可供研究利用的时间长,可以在遗传测定后进行再选择
4 优良性状可以通过无性繁殖方法得到保存和利用
5 多数为异花授粉树种,遗传基础广泛和稳定
6 在多数情况下,选育和繁殖遗传基础广泛的林木品种或使用混合品种是适宜的
8. 种源试验的主要步骤,种源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答:主要步骤:
1)采种点的确定
2)选择采种临汾和采种母树、进行采种
3)苗圃试验
4)造林试验
5)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目的:
1)在理论上:研究林木地理变异的规律性,阐明其变异模式,变异与生态环境和进化的关系
2)从造林生产考虑:对各造林区确定生产力高,稳定性好的种源,并为区划种子或种条的调拨范围提供科学依据;
3)遗传改良方面:为进一步开展选择、杂交育种提供数据和原始材料
意义:1、提高树木生长量
2、改进干形和木材品质
3、提高林分抗逆性
4、提高树木的适应性
9.无性系造林的注意事项
答:1)无性系数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增益小,太少多样性小容易遭受重大自然灾害。
2)无性系配置方式:随即混栽和快栽混栽的两种方式,其中后者较好。
10.简述优树选择的形质标准
答:1)树干通直、圆满,阔叶应注重单主干性
2)树冠较窄,幅度不超过树高的1/3-1/4,最好是尖塔形、圆锥形、长卵形
3)树干自然整枝良好,枝下高不小于树干总长的1/3,侧枝较细
4)树皮较薄,裂纹通直,无扭曲
5)木材比重,管胞长度,晚材率等;
6)树木健壮,无严重病虫害
7)尽可能选择已开花、结实的单株
11.简述植物的抗盐类型,各举一两例
答:1).泌盐类型如怪柳
2)稀盐类型如碱蓬属植物
3)聚盐类型如盐角草和碱蓬
4)拒盐类型如长冰草
12.简述木材密度的概念及其主要测定方法
答:概念:是单位体积的质量,是木材性质中最重要的物理量。
测定方法:直接测定方法和微密度测定
13. 引进外来树种时,应考虑哪些因素?列举我省从国外和国内引种成功的树种各两例
答:1)外来树种在在原产地的表现
2)原产地与引入地区的主要生态条件的相似程度
3)树种历史生态条件分析
4)树种的适应能力和种内遗传变异
14. 苗圃试验的主要步骤
答:1)种子处理;
2)苗圃地的选择和处理;
3)试验设计和区划:苗圃设计一般采用随机区组排列,一般每小区苗木不应少于30株,设重复4-5次;
4)播种;
5)苗期管理;
6)苗圃阶段的观测:苗圃发芽率、高生长、地径生长、病虫害、苗木越冬受害状况等;此外,物候、生长节律、生理指标、形态和结构方面的差异亦可关注;
7) 起苗、换床。
15.控制授粉有那些环节?各环节的具体操作过程
答:
16. 简述克服成熟效应和位置效应的措施?
答:
四论述题:
1.为什么能通过理化处理人工诱导多倍体?从哪些途径可以获得三倍体?林木多倍体育种的应用价值何在?
答:染色体加倍是通过人工措施处理植物分裂细胞,促使细胞内的理化环境发生改变,从而诱导细胞核或细胞质不分裂,导致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倍增的过程。
施加理化处理是影响纺锤丝以及细胞板的形成机制,或造成正处于分裂阶段的细胞被阻止在中期,而不能进入分裂后期;或染色体虽然正常分裂并走向两极,但细胞质不能完全正常分裂,从而导致细胞体内染色体数目的倍增。
获得三倍体的途径:选择天然多倍体;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二倍体天然或人工未减数配子与正常减数配子杂交;授粉后施加理化处理诱导三倍体;胚乳培养;体细胞胚融合等
林木多倍体应用于如下领域:纸浆材等短周期森林工业用材新品种选育;利用组织代谢产物的经济林木新品种选育;无核浆果类经济林木新品种选育;抗逆性生态防护型林木新品种选育等。
2.详细说明杂交的主要过程?
答:1)杂交目的: 获得杂种优势,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
2)亲本选择杂交组合的选择:根据育种目标选择亲本。
如果育种目标是速生,应选择速生树林为亲本。
同样,如目标是抗病则应挑选抗病树种。
亲本双方的优缺点能互补,亲本的优良性状要突出。
选择亲本的双方应优点多.缺点少,优缺点能相互补充,较容易达到育种目标亲本的地理起源和生态适应性要有一定差异。
亲本的生态性不相同,后代的适应范围就较广,从中可能挑选出能适应当地生长期的后代根据亲本性状遗传力的大小进行选配,分析已知,各种遗传参数已知性状将会有助干有目的的选配亲本组合。
杂交植株的选择:杂交组合确定山后要在适宜的地区选择具有优良特性的植株作为亲本。
植株选择的好坏对育种效果的影响很
大。
相同的杂交组合.往往因选用的植株不同而使结果显著不同。
挑选植株类似于优树选择。
3)花粉技术花粉采集:上树采,摘下花序采集,培养花枝采集。
花粉储藏:花粉采集后阴干,装入试管等玻璃容器中,体积不超过容器体积的1/5,瓶口用棉花等透气物塞住。
防入干燥器中,将干燥器防入冰箱中保存。
生命力测定:有间接和直接测定两种方法。
间接法又包括培养基和染色法,直接法也有两种方法。
4)杂交技术有两种,树上杂交和室内切枝杂交树上杂交的步骤包括去雄、套袋隔离、受粉、去袋、采集种子等过程。
切枝杂交包括枝条采集于修建、枝条的培养、枝条的去雄、套袋、受粉、培养、采集种子等过程。
5)杂种的测定和选择:包括杂种苗的培育、杂种的选择和测定等。
3.种子园的管理要注意哪些环节,各环节的具体操作要点及作用?
答:种子园通过去劣疏伐、整形修剪、施肥灌溉、辅助授粉,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可以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A.去劣疏伐作用:疏伐能使树冠得到充分的光照,保证树冠正常发育,有利于结实,也有利于改善土壤营养条件,是提高种子园球果产量的重要措施。
要点:疏伐要及时;疏伐要注意强度;疏伐要分期进行;疏伐前应对无性系充分调查,并对无性系进行分类,以确定疏伐对象B.辅助授粉作用:提高种子产量和播种品质;减少球果和种子败育;改进种子园的遗传品质
要点:辅助授粉重点应放在幼龄种子园;辅助授粉应考虑授粉时间和次数;辅助授粉要注意无性系开花物候的差别
C.土壤管理:土壤是林木生长的基础,改善土壤水肥条件,有利于母树正常生长和开花结实。
土壤管理包括土壤耕作、施肥、灌溉、种植绿肥、除草等
D.有害生物防治:病虫鼠害直接导致种子园减产,因此防治病虫害是种子园经营管理的基本内容。
种子园害虫防治的主要方法有化学防治、人工扑杀、天敌防治、营林措施等
E.整形修剪:可以改善树冠结构,调节树冠内部的光照,促进母树花芽分化。
此外,还可以矮化树冠,便于采种。
整形修剪有两种方式,即截顶、疏枝。
F.其他措施:切根、环剥和赤霉素等处理对诱导种子园幼树开花,提高种子园雌雄球花产量有效果。
4.自交有哪些危害?降低种子园的自交有哪些具体措施?
答:危害:自交衰退历来是树木育种工作者戒避的问题之一,因为树木野生群体经常是携带着大量有害隐性基因的杂合体,这些基因在随机交配情况下不产生危害,因为每株树常常由其它不具有同样隐性基因的树木授粉,在杂合体中有害的隐性基因是表现不出来的。
但当自花授粉时,就会使一部分个体成为隐性纯合体,即产生明显的自交衰退现象。
首先是结实量减小,生活力降低。
其次是形成空粒或涩粒种子,有害的隐性基因可能在种子发育期起作用,使受精的胚在早期发育阶段败育。
其三是适应性差,生长量降低。
措施:A.种子园无性系和家系单株的配置应当使用同一无性系或有亲缘关系的家系保持适当距离
B.建立花粉隔离带
C.辅助授粉
5.林木抗病、抗虫育种的主要途径?如何提高其抗病、抗虫育种效果?
答:途径:A.选择育种:
B.杂交育种
手段:A.加强对抗逆基因资源的手机和保存
B.深入研究树木抗逆机制
C.改进和完善抗逆性测定指标和方法
D. 处理好抗逆性与丰产优质性状的矛盾
E.高新技术和常规育种方法相结合
6.针对一个具体树种,阐述如何开展该木材品质改良?
五计算题:
1.遗传力
广义遗传力(H2):
狭义遗传力(h2):
现实遗传力:
2.配合力
(1)一般配合力(GCA ):GCA j=X j-X.. (x j为子代表现型x..为总平均值)
(2)特殊配合力(SCA):SCAj×i=组合值-X..-GCA j-GCA i
3.育种值:是GCA的2倍。
4.遗传增益(G):
选择响应R:R=X O-X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