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概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屏蔽门(PSD) 轨道交通线地下车站设有屏蔽门(地面高架为安全门),ISCS通 过网络把各站点PSD集成起来,负责监视屏蔽门状态,提供服务和安全 保障。
集成系统概况——防淹门(FG)
防淹门(FG) 轨道交通线在穿越河流时设置防淹门,ISCS对FG进行集成,负责 监视防淹门状态。
互联系统概况——自动售检票系统(AFC)
1、综合监控系统深度集成化
1.1 从横向看集成的子系统的个数
1.2 从纵向看集成的层次 综合监控系统深度集成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2、综合监控系统路网化。 从单线路综合监控系统向路网综合监控系统(TCC)发展 3、综合监控系统国产化 目前较高国产化率的有BAS、自动扶梯、电梯系统、给排水 系统、供电系统和通信系统,国产化率达到85%以上,而信号系统和 AFC系统国产化率较底。
2、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的发展及趋势
二、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发展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监控系统起步晚,但起点高,经历了子 系统集中监控、多系统综合监控、多线路集中监控的过程。
1、2002年北京轨道交通西直门至东直门线实现了供电、环控和防灾
报警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 2、2004年深圳轨道交通一期采用了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集成了 EMCS,SCADA,FAS 3个系统。 3、广州轨道交通3号线和4号线开始了国内最大的综合监控系统, 集成和互联的系统有12个。
网络的支持下,建立一个集中监控管理中心,使各条线路与运营相关
的信息共享,实现各条线路的协调管理,实现 整个城市轨道交通的统 一调度指挥。这种方法是构建集中监控中心的主流方法。 2、在在各条线路分立系统的基础上,将多条线路的同一子系统连 接起来,在集中监控中心设立专业的总调度中心,实现对各条线的协 调管理。如东京城轨。
集成系统概况——火灾自动报警(FAS)
火灾自动报警(FAS) 一般轨道交通线车站、停车场、车辆段和主变电站均设有FAS系统
负责公共区、设备房和区间等区域的火灾报警以及对气体灭火系统、防
火阀、消防水泵等设备进行监控。 ISCS通过网络把各站点FAS集成起来,完成FAS中央级监控功能 和车站级监控功能。ISCS与各站点内相对独立的FAS共同构成全线完整 的FAS。
目录
1 2 3 4 5 6 什么是综合监控系统 综合监控系统的发展及趋势
综合监控系统主要监控对象及概况
综合监控系统主要构成原则 综合监控系统构成 综合监控系统的集成分类
1、什么是综合监控系统
综合监控系统(ISCS,Integrated Supervisory Control System): 通俗地说是一个高度集成的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其目的主要是通 过集成轨道交通多个主要强弱电系统,形成统一的监控层硬件平台 和软件平台,从而实现对轨道交通主要强弱电设备的集中监控和管 理功能,实现对列车运行情况和客流统计数据的关联监视功能,最 终实现相关各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互动功能。通过综合监控
互联系统概况——调度电话(DLT)
调度电话(DLT) 轨道交通线各车站和控制中心设有DLT系统,主要用于调度人员之 间通信。 在控制中心,ISCS与DLT互联。ISCS实现监视全线所有调度电话 的分布图、调度电话的工作状态和故障状态,同时实现通话模拟拨号、 选叫、录音控制和召集会议等功能。DLT系统维护功能和后备控制功能 由DLT系统完成。
4、ISCS系统构成原则
4)当出现异常情况由正常运行模式转为灾害运行模式时,综合监控系 统应能迅速转变为应急模式,为防灾、救援和事故处理指挥提供方便。 5)轨道交通自动化系统应由上位监控层、中间控制层和末端设备层三 层构成;综合监控系统属于上位监控层,是由控制中心、车站综合监控 系统的交换机、服务器、工作站和前置处理器(FEP)等设备组成;中 间控制层和末端设备层由相关接入系统和现场设备组成。 6)控制中心与车站上位监控层的计算机设备通过工业级骨干传输网络 连接。上位监控层与中间控制层设备主要通过符合国际或行业标准的通 用开放式的智能通信接口形式进行连接。中间控制层与末端设备层主要
上这些岗位的功能要求。
3)综合监控系统的故障告警功能,分别在控制中心及停车场维修中心 实现,在控制中心综合监控系统应能采集相关集成系统的重要设备故障 的汇总信息,以方便中央维调人员的维护管理工作;另外在停车场维修 中心应能采集相关集成系统的重要设备故障信息,并具备对所采集信息 进行汇总统计的功能,从而方便停车场维修人员进行日常的系统设备的 维护工作。
互联系统概况——通信集中告警系统(TEL/ALARM)
通信集中告警系统(TEL/ALARM) 轨道交通线各车站和控制中心设有通信集中网管系统 (TEL/ALARM),实现将通信系统中各子系统的有关告警信息集中进 行收集处理功能。 在控制中心,综合监控系统与通信集中网管系统互联。ISCS实现 对通信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关键和重要告警信息集中监视功能。
2、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发展及趋势
三、对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监控系统的要求 全数字信息 信息平台是开放系统 信息平台是高可靠性系统
信息平台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信息平台可无缝接入城轨各子系统 信息平台具有良好的易用性。
2、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发展及趋势
四、 城轨综合监控系统还存在以下发展趋势:
4、ISCS系统构成原则
1)综合监控系统应围绕行车和行车指挥、防灾和安全、乘客服务等开 展设计,以进一步提高运营行车管理的水平。 2)综合监控系统面向的对象为控制中心的各中央调度员(行调、电调、 环调、值班调度和值班主任助理)、车站控制室和停车场消防控制室的 值班人员和车辆段维修中心的系统维护人员等。综合监控系统应满足以
集成系统概况——电力监控系统(PSCADA)
电力监控系统(PSCADA)
一般轨道交通线的各车站、停车场、车辆段、主变电站和控制中心设 有相对独立的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PSCADA),负责对主变电站
110kV和变电所33kV交流高中压系统、1500V直流供电系统、0.4kV交
流系统、接触网系统等进行实时监控。PSCADA系统的功能主要有控 制、数据采集处理、显示、报警、调度事务管理以及维修、事故抢修 等调度功能。 PSCADA系统实行中心级、车站控制室两级管理,中心级、车站 控制室和设备就地级三级控制。ISCS通过网络把各变电所PSCADA系 统集成起来,完成对全线各类电力设备的中央级监控功能和车站控制 室的监控功能。变电所内的电力设备就地级监控功能由变电所 PSCADA系统自身完成。
互联系统概况——广播系统(PA)
广播系统(PA) 轨道交通线各车站和控制中心设有广播系统(PA),主要用于对 乘客进行公告信息广播,发生灾害时兼做防灾广播,对乘客进行安全疏散 引导,以及为运营管理及维护人员播发有关信息等。 在车站和控制中心,ISCS与PA互联。ISCS实现对PA设备的监控 功能。
互联系统概况——时钟系统(CLK)
时钟系统(CLK) CLK系统为轨道交通工作人员、乘客和各有关系统提供统一的标准 时间信号。 在控制中心,ISCS与CLK互联,实现全线设备系统的对时功能,并根据 集成系统的需要将此时钟信息发送给相关集成系统。
互联系统概况——信号系统(SIG)
信号系统(SIG) 轨道交通线各车站和控制中心设有独立的SIG,负责监控全线的列 车运行状况。SIG包括ATS、ATO、ATP、微机联锁系统等。 在控制中心ISCS实现与SIG互联,ISCS实现与SIG的信息互通功能, 并实现与相关系统联动功能。
集成系统概况——环境与设备监控(BAS)
环境与设备监控(Bபைடு நூலகம்S)
一般轨道交通线各车站、停车场和车辆段设有相对独立的环境与设
备监控系统(BAS),负责全线正常、阻塞工况下的通风空调系统、水 系统、给排水系统、照明系统、电扶梯等设备的运行状态监视和控制管 理。 BAS实现中心级、车站级两级管理,中心级、车站级、就地级三级 控制方式。ISCS通过网络把各站点的BAS集成起来,完成对全线机电 设备的中央监控功能和车控室监控功能。机电设备的就地级监控功能由 BAS系统自身完成。
系统的统一用户界面,运营管理人员能够更加方便、更加有效地监
控管理整条线路的运作情况。
2、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的发展及趋势
一、国外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发展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监控系统经历了从低层次的分享离元件 监控、子系统分布监控、子系统集中监控、多系统综合监控、多线路 集中监控的过程。 多线路集中监控目前有两种做法: 1、在各条线路综合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将各线的OCC(operating control center,运行控制中心)联网,形成集中监控中心网络,在此
互联系统概况——闭路电视系统(CCTV)
闭路电视系统(CCTV) 轨道交通线各车站和控制中心设有CCTV系统。主要用于运营管理 人员实时监视车站客流、列车出入站及旅客上下车情况,加强运营组织 管理,提高效率,保证安全正点地实现运送旅客等目的。 在车站和控制中心,ISCS与CCTV互联。ISCS实现对CCTV图像 切换、云台调节等控制功能和视频(含软件解码显示图像)终端显示功 能。视频信息的传输通道、画面合成功能和后备控制键盘等由CCTV提 供并实现。
3、ISCS主要监控对象
ISCS与子系统的关系,主要有两种:集成和互联。
所谓集成方式,是指被集成子系统的中央级和车站级上位机
的监控功能皆由综合监控系统实现,脱离了综合监控系统,各 集成系统原有的上位机监控功能将难以实现。 所谓互联方式是指定互联接入系统,其自身是一个独立系统, 可脱离综合监控系统单独工作,互联系统只是将一些运营所
乘客信息显示系统(PIS) 乘客信息显示系统(PIS)是提高轨道交通服务质量、加快各种信 息(如:广告、天气预报、新闻、重大事件等)向车站的发布。 综合监控系统在控制中心和车站与PIS实现互联。综合监控系统负 责将时钟信息、ATS信息和与运营相关的车站和车载显示所需的文本信 息提供给PIS系统,同时将PIS系统车载视频画面显示在ISCS工作站上。 PIS系统需将车载视频信息提供给ISCS系统,同时负责播出画面的合成 及播出控制等功能,并负责车站和车载的终端显示功能。
集成系统概况——感温光纤探测系统(DTS)
感温光纤探测系统(DTS) 轨道交通线各车站设置有感温光纤探测系统,负责区间和电缆夹层的火
灾报警和温度监测。
ISCS通过网络把各站点DTS集成起来,完成DTS中央级监控功能和 车站级监控功能。ISCS与各站点内相对独立的DTS共同构成全线完整 的DTS。
集成系统概况——屏蔽门(PSD)
自动售检票系统(AFC) 轨道交通线各车站和控制中心设有独立的AFC系统。负责监控AFC 设备的工作状态、客流引导、各种数据的统计分析等。 在控制中心和车站ISCS实现与AFC系统互联,ISCS实现对客流信 息和AFC设备状态信息的监视功能。
互联系统概况——门禁系统(ACS)
门禁系统(ACS) 轨道交通线各车站、停车场、车辆段和控制中心设有的ACS系统, 用于轨道交通建筑内外的出入通道、重要设备管理用房的智能化控制管 理,确保轨道交通运营环境的安全保障。 在控制中心和车站ISCS通过网络与ACS系统互联,ISCS完成对 ACS设备的监控功能。
互联系统概况——无线通信系统(RCS)
无线通信系统(RCS) 无线通信系统(RCS)是车辆与车站及控制中心信息传输的通道。 在控制中心,综合监控系统与RCS实现互联。在线列车的重要故障信息 将通过RCS上传至ISCS,ISCS在中央、停车场DCC的工作站可显示在 线列车的重要故障状态。
互联系统概况——乘客信息显示系统(PIS)
需的信息上传至综合监控系统,从而实现各机电系统之间的
信息互通和协调互动功能。
3、ISCS主要监控对象
采用集成的监控对象主要有6个: 采用互联的监(测)控对象主要有 9个: 电力监控系统(PSCADA) 自动售检票系统(AFC)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 感温光纤探测系统(DTS) 门禁系统(ACS) 屏蔽门(PSD) 防淹门(FG)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FAS) 信号系统(SIG) 闭路电视系统(CCTV) 无线通信系统(RCS) 乘客信息显示系统(PIS) 通信集中告警系统(TEL/ALARM) 调度电话(DLT) 广播系统(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