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农行深化信贷创新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域农行深化信贷创新措施
当前,中小企业已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农业银行“做大做强县域业务,实现城乡一体化经营,进一步发挥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作用”的市场定位要求县级农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将信贷投入的重点放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上。

积极探索一条县级农行强化信贷创新,切实加大中小企业贷款投放力度的有效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农行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定位不明确,错位市场。

农行的绝大部分营业网点在农村,而且自成立以来也是以农村业务为主体,不仅贴近农村市场,而且具有一支经营农村信贷业务经验丰富的员工队伍,理应在农村金融市场大有作为。

然而,前一时期,农行的市场定位模糊不清,不能适应农村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现实,片面追求大集团、大企业,忽视了中小型私营企业的信贷需求,信贷经营与农村市场需求严重错位。

2.准入门槛高,投入较难。

近年来,上级行对贷款企业的法人代表素质、固定资产、生产经营规模、年实现利润及现金流量等重要指标都有严格的要求,目前虽然放宽了部分条件,但是和县域中小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和资金需求状况相比,条件还是较高,且信贷制度缺乏灵活性。

同时,对中小企业贷款原则上都要求提供房地产抵押,但现实中有的中小企业连土地、厂房都是租赁的,房地产抵押有的即使有房地产,也因贷款抵押率低,融资期限短、成本高(一般抵押率是土地、房地产评估变现值的40~60%;银行根据企业信用度,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按利率政策规定范围内普遍上浮30~50%;同时办理评估、登记还要交纳不菲的中介服务费用),不得不转向民间高利息借贷。

3.审批链条长,效率较低。

目前,县级农行除低风险业务外基本上没有贷款审批权,这种信贷管理模式与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县域经济的状况不相协调。

一方面,受信息不对称因素限制,有审批权的上级行对需要贷款的中小企业经营及资信状况很难准确把握,仅依据县级行上报的书面申报材料进行审批;而掌握中小企业资信情况的县级行却没有审批权。

另一方面,决策程序多、链条长。

一般一笔贷款要经过县级农行的客户部门调查、信贷管理部门审查、贷款审查委员会审议,再逐级上报有权审批人审批,从申请到审批、发放要履行许多道手续,再加上
评估和登记,一切顺利的话,至少也要二十天左右的时间,这与中小企业贷款需求时间紧、频率高、周转快的特点存在很大矛盾。

4.奖惩不对称,轻奖重罚。

由于片面强调风险控制,过分追求贷款“零”风险管理,目前县级农行在管理体制上,实行贷款责任制,特别是对新增不良贷款实行谁经手发放谁负责收回,但对贷款回收且创造效益的信贷人员缺乏足够的激励措施。

在这种扭曲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下,县级农行信贷人员压力过大,为了回避风险和责任,在信贷决策时刻意突出风险控制目标,力求“万无一失”,除对一些有绝对把握的大企业、大项目发放贷款外,不愿为一般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支持。

这一管理制度与银行经营的性质本身就存在着较大矛盾。

5.产品欠丰富,竞争乏力。

目前,县级农行的贷款品种还是几种老信贷产品,几乎没有新的贷款品种推出,而其他金融机构的信贷产品则不断推陈出新,如农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目前还是仅仅限于房地产抵押和优良客户担保,其他金融机构则推出了存货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私营业主个人创业贷款、抵(质)押循环贷款等多样化的信贷产品,虽然这些贷款的风险度较房地产抵押贷款要稍高,但是这些信贷产品的创新却贴近了企业,赢得了市场。

二、县级农行强化中小企业信贷创新的对策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强化中小企业信贷创新: 1.创新信贷理念。

一要纠正撤并县域网点,就意味着要减缩对县域经济信贷投入的误区,树立新农村建设需要农行增加信贷投入的理念。

我们认为,农行县域网点的减少,并不代表对县域经济信贷投入的减少,而是支持县域经济作战略调整。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需要一家国有商业银行,既要按商业化经营要求运作,也要服从服务于国家的宏观政策进行信贷投放。

农行目前迫切要做的是在县域经济结构调整中选准信贷投入的切入点,努力培育高效的经济增长点,支持构建适宜当地特色的县域经济框架,支持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二要纠正信贷投入安全无风险必须选择大集团、大企业的误区,树立择优择强投入的新理念。

商业银行为追求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往往把贷款对象锁定于一些大中企业的批发贷款,认为这些企业发放贷款不仅短期风险较小,而且也能带来即期效益;而对中小民营企业额度小、次数多的小额零售贷款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

但农行作为身处农村的商业银行如果把信贷投入的眼光只盯住大集团、大企业就有失偏颇了,
县域中小企业已经或者必将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它们将是金融业最有发展潜力的重要客户群体,不仅是商业银行信贷营销的主要对象,也是业务发展的基础。

因为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相当一部分大企业将逐渐走向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信贷资金将逐渐被部分替代、退出。

同时,大企业与银行的信贷关系一旦建立就很难转移,转移成本高,退出难度大。

贷款“垒大户”已经被事实证明风险极高、危害极大。

各级行在确保已有的优质客户群体及优质贷款市场份额的同时,要淡化客户的“身份”观念,对中小企业予以更多的关注,着重在行业地位、管理水平、现金流量、营业收入、收支差额、信誉记录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客户评价,根据实际情况大力开展信贷投放、票据承兑、信用证、履约保函、代收代付等,实行大小并举、双管齐下的信贷营销策略。

三要纠正信贷营销要等客上门的误区,树立主动出击、寻找市场的新理念。

长期以来,坐等客户上门贷款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但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坐等客户上门就是坐以待毙。

只有树立主动上门营销的理念,研究市场,研究客户,围绕客户的需求做好信贷营销,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创新信贷产品。

农业银行要在县域经济中发挥商业金融的主渠道作用,就必须要加快金融创新步伐。

各县级农行在整合现有信贷产品,发挥现有信贷产品作用的同时,应给予不同地域的分支机构一定的或者相应的信贷创新权力,使其能够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客户以及同一客户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从客户角度出发,积极创新信贷产品,实现信贷产品的多元化和个性化。

在信贷产品的研发、创新上,既要根据市场需求有机地组合金额、利率、期限及担保方式等因素,更要从贷款审批流程、贷款的前提条件及提供的附加服务等方面寻求突破。

信贷产品创新要提高技术含量,能较长久地保持优势,最终形成核心产品,从而扩展和延伸信贷产品功能,提高信贷竞争力和信贷业务的派生能力。

3.创新信贷服务。

当前,县级农行必须通过机构、人事制度改革,集中人力资源,调整充实客户经理队伍,使其全面彻底走向市场。

客户经理在巩固本行已有客户的同时,可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以及对市场和客户的了解,开拓未来信贷业务市场。

要瞄准金融同业的优质客户,分析本行竞争的优劣势和可能的切入点,从争取业务份额到完全成为本行客户;要关注目前还显弱小的行业、产业和本身发展前景良好的客户,适时介入将其培育为本行的优质客户;要为客户提供信
贷附加服务,如综合理财、信息咨询等。

总之,要通过创新信贷服务,来赢得客户、赢得市场,最终把握中小企业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4.创新信贷文化。

现代商业银行信贷经营中,信贷文化已成为其信贷业务竞争力的主要资源之一,也是其信贷业务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国外商业银行有研究表明:优秀的信贷文化对商业银行信贷经营业绩的提升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并已成为信贷业务竞争的利器,继而成为决定一个商业银行信贷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

建设优秀的具有农行特色的信贷文化,就要注重人的因素,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发挥信贷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就要从纯商业氛围中解脱出来,根据农村经济的发展特点,塑造为农服务、支农贡献、助农发展的价值观;就要更加注重人的因素,营造信贷人员之间、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和谐关系,增强信贷队伍的凝聚力和信贷人员对农行的归属感,从而在本行塑造出高品位、高素质、高效率的优秀信贷人员群体。

同时要让优秀的信贷文化成为信贷风险的又一道防线。

5.创新运作机制。

在信贷运作上提高效率,提升层次,逐步推行个性化服务。

目前,中小企业需求贷款的特点是时间紧、额度小、频率高。

而传统的贷款“三查”程序较为繁琐,不能适应。

为此,各县级行要改进中小企业的信贷流程,突出一个“快”字,并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对上规模、信誉好、资金需求较固定的黄金、重点、优良客户,采取一次性核定1~2年度的贷款授信额度,在授信额度内简化每笔贷款的具体办理手续,适应客户的不定期资金需求;对产业前景看好、成长性明显的中小企业开通信贷“绿色通道”,对目前的“贷捷通”产品再优化,提供包括简化贷款审批手续在内的多种优惠措施;对规模小、平时贷款少的企业提供柜台式信贷服务,不要求企业提供财务报表,不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在有效抵押的情况下由县级农行直接办理贷款。

6.创新激励机制。

目前,外资银行对员工的物质激励模式主要是:基薪+奖金+福利(保险类、休假类、股票期权类等)。

从农行的实际情况看,虽然由于受宏观环境、价值观念、制度环境、现行法律法规、自身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股票期权、职工持股等长期激励类的措施目前还难以实施。

但可借鉴期权激励的核心理论,结合实际情况,基于信贷人员工作具有的风险性、复杂性等特点,做出切合实际的变通。

建议对信贷人员实行:A(基本工资)+B(奖金)+C(风险津贴)三位一
体的新型报酬体系。

此外,对信贷人员的激励,各级行应坚持物质激励方式与其他激励方式相结合,利用榜样激励、荣誉激励、自主权激励、升迁发展激励等各种激励措施适当满足其受尊重、承担更大责任、自我价值实现等等更高层次需求,以引导和推动其更好地发挥尽职工作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7.创新定价机制。

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定价机制是否科学健全,对商业银行能否持续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投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要制定出一套科学实用便于操作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定价机制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建议这项工作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总行成立专门的科研班子研究符合农村中小企业特点的贷款风险定价机制框架;与此同时,县级农行可以根据中小企业贷款风险水平、筹资成本、管理成本、贷款目标收益、资本回报要求以及当地市场利率水平等因素,在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自主确定贷款利率。

对不同的贷款品种和借款人实现差别利率,实行一户一策的贷款浮动利率政策。

对借款人还款记录良好的,可在贷款金额、期限、利率和担保条件上给予优惠;对还款情况不好的借款人,要及时停止放款、抓紧催收欠款,并根据合同约定加收罚息,有效发挥贷款利率浮动政策的作用。

对贷款的中小企业建立信贷档案,准确完整地记录贷款企业的经营状况、贷款及还贷情况、确定的利率情况。

第二步,用各地对中小企业借款风险定价的做法与经验、积累的各种类型中小企业的数据验证修改总行研发的贷款风险定价制度,在组织试点、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全行统一运用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制度,逐步形成具有农行特色的、科学完善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定价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