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交通肇事罪的若干问题(上)——以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为中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交通肇事罪的若干问题(上)——以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为中心
黎宏
交通肇事罪是日常生活中常见多发的犯罪.每年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则产造成的损失是触目惊心的。

同时.由于最高人民法院近年来出台的有关司法解释对现行刑法中规定的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和处罚规定作了实质性的修改.演绎出了许多有待探讨的理论问题.因此.引起了法学界对本罪的极大关注.对司法解释中有关交通肇事罪的理解提出了许多批评意见。

但是.我认为.这些批评意见并不中肯。

以下.笔者试结合近年来出台的有关交通肇事罪的司法解释.对现行刑法中的交通肇事罪的若干疑难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交通肇事罪的成立条件
现行刑法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则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成立交通肇事罪。

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1月15日通过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2条对上述内容进行了详细说明.认为所谓“发生重大事故”.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即:造成死亡1人或重伤3人以上.并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或者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或者造成公共则产或者他人则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

另外.还规定.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也成立交通肇事罪: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车辆;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明知是无牌照或者己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严重超载驾驶的;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事故现场的。

按照刑法第133条的规定.是否成立交通肇事罪.只需要考虑是否具有“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则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情节就够了.而按照前述《解释》.仅有人员伤亡或者则产损失的后果还不够.还必须考虑行为人对所发生的交通事故应当承担的责任。

这实际上是修改了现行刑法第133条有关交通肇事罪的成立条件。

因此现在认定交通肇事行为是否成立交通肇事罪的时候.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行为人并非在交通肇事且达到上述程度的“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则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所有场合.都构成犯罪;其是否构成犯罪还要看对于该结果的发生.行为人是不是负有全部、主要或者同等责任。

只有在既满足了行为人造成他人伤亡的人数条件或者造成则产损失的数量条件.又满足了对该结果所要承担责任的条件的时候.才能符合成立交通肇事罪的结果条件。

其次.在责任的认定上.应当根据行为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方而来考虑。

行为人虽有违章行为.但该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无因果关系的.不负交通事故责任。

如行为人虽是无照驾驶.但是.在被害人自己闯红灯而致死的场合.就可以说该无照驾驶行为和被害人之死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不应认定行为人负有责任。

最后.不能根据行为人在交通管理法规上所要承担的违章责任直接认定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

如按照1991年9月22日国务院颁发的《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20条的规定.当事人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事故的全部责任。

如果将这一条款作为认定交通肇事罪的成立根据的话.那么.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并发生了致人伤亡或者重大则产损失之后.只要有逃逸致使交通责任事故无法认定的.就一律构成交通肇事罪。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因为.有关交通管理的行政法规和刑法在所追求的日的和制裁手段上完全不同。

前者强调的是对交通秩序的维护和管理.对违规行为的处罚手段主要是较为缓和的拘留、罚款和民
事赔偿;而后者强调的是对行为人的道义谴责和制裁.处罚手段是最为严厉的刑罚.因此.在适用上.二者之间也有差别。

前者主要考虑是否违反命令.违反该命令就要承担责任;但在后者的适用上.则主要考虑谴责的正当性和合理性.要绝对遵循证据原则。

如果不考虑这种差别.将行为人违反行政法规的责任一律直接考虑为刑法上的责任的话.就会出现将被害人自己的违规行为而引起的交通事故.仅仅由少车辆驾驶者具有由于恐惧、害怕而逃离现场的行为.就要其承担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责任的局而.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二、关于交通肇事罪的共同犯罪
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中一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在交通事故发生之后.指使他人逃逸.致使被害人死亡的情况并不少见.而且在明知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者应当履行救护等义务.但却故意教唆肇事者离开现场.结果使被害人因没有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的场合.教唆行为和他人的死亡之间.也存在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

因此.交通肇事后.教唆他人逃逸的行为.情节十分恶劣.完全有处罚的必要。

但是.由于现行刑法中没有规定处罚该行为的条款.同时.单纯教唆他人逃逸的行为也说不上是刑法中所规定的窝藏、包庇行为.因此.日前实践中对这种行为基本上是无能为力。

鉴于这种社会现实.最高人民法院上述《解释》第5条第2款规定:“交通肇事后.中一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按照这一规定.“中一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在发生交通事故(该事故是否达到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标准.在所不问)之后.指使或者教唆肇事者逃逸.致使被害人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的.就要和交通肇事者一道.作为共犯处理。

这一解释做出之后.在刑法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因为.交通肇事罪是属于过失犯罪.按照我国现行刑法第25条的规定以及刑法学的通说.过失犯罪是不可能具有共同犯罪形态的。

因此.学界对以上解释持否定态度.甚至有学者认为.《解释》的这一规定不仅从逻辑上说十分混乱,而且也违背了刑法有关共同犯罪的基本理论.不应给以肯定.。

[①][1]
的确.按照现行刑法的规定和现行的刑法理论.可以说.最高法院的上述《解释》中的规定是不可思议的。

但是.笔者认为.如果撇开现行刑法的内容.仅仅分析《解释》的规定内容的话.上述规定也7{不是完全说不通。

因为.在《解释》看来.“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不仅仅是一个量刑情节.特定情况下.它还是定罪情节。

如《解释》第2条第6项规定:“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构成交通肇事罪。

这种场合下.仅仅根据交通肇事行为所引起的后果(1人重伤)是不足以认定行为人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但是.在具有“造成1人以上重伤”.又具有“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事故现场’,的情节的话.就要构成交通肇事罪。

换句话说.是否成立交通肇事罪,并不是完全依照肇事行为所引起的严重后果来认定的.肇事后的态度对于是否成立犯罪.也具有重要影响。

这种规定.实质上是对现行刑法第133条有关交通肇事罪的罪状作了修改。

因为.在现行刑法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成立交通肇事罪.仅只考虑行为人的行为是否造成了“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则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结果.而“交通肇事后逃逸”仅仅是一个量刑情节.而在最高人民法院的上述《解释》中,“交通肇事后逃逸”除了具有量刑意义之外.还被赋予了定罪情节的意
义。

按照最高法院的《解释》的理解.交通肇事罪并不完全是一个过失犯罪.在一定条件下一也可能成为故意犯罪。

即.在过失引起了一定结果(过失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场合.如果又故意逃逸(即出于逃避法律追究的日的)的话.就构成交通肇事罪。

这种场合下.显然就不好说交通肇事罪纯粹属于过失犯罪了.因为.这种情况下着重强调的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故意逃逸的不作为行为.应当看作为故意犯罪.其情形.和刑法第129条规定的“丢失枪支不报告罪”类似。

如果这样理解交通肇事罪的话.则在交通肇事后.“中一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场合.将其作为交通肇事罪的共犯处理也并无不可。

因为.这种场合下.尽管先前的致人重伤的肇事结果是由驾车者的行为所引起的.但是.此时尚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只有在行为人还具有逃逸而致使被害人死亡的情况下.才构成犯罪。

也就是说在这种场合下.行为人之所以构成交通肇事罪.主要是因为行为人故意实施了不作为行为。

因此.“中一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在他人交通肇事后.教唆他人逃逸.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场合.他们之间具有共同的逃逸行为和逃逸故意.完全具备成立共同犯罪的条件.可以成立共同犯罪。

但是.要注意的是.交通肇事后.中一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的.仅限于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行为人负全部或者主要责任.7{有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事故现场的情节.因而构成交通肇事罪这一种情况;在其他完全以所造成的后果作为定罪情节的场合.由于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犯罪.在现行刑法的规定之下是不能理解为具有共同犯罪情形的。

当然.即便在上述因为具有逃逸情节而构成交通肇事的场合.也还存在司法机关的司法解释能否超出刑法条文的规定进行解释的问题.但这己经不是本文讨论范围之内的话题了。

三、“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意义
现行刑法第133条规定.犯交通肇事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其中.“因逃逸致人死亡”,是现行刑法中新增加的一个内容.但是.对于现行刑法中的这条规定.该如何评价和理解.则一直是众说纷纭。

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而:一是肇事者对因逃逸致人死亡只能是持过失态度.还是也可以持故意态度?通说见解认为.行为人的心态只能是过失。

[2](P377)一是“致人死亡”中的“人”到底是第一次交通肇事中的受害人.还是肇事者在逃逸过程中重新发生交通肇事所引起的第一次交通肇事的受害人?有学者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实际上是发生了第一次交通肇事犯罪.“致人死亡”中的“人”是指第一次发生的交通事故的被害人。

[3]( P586)
我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致使被害人未能被救助或者未能被及时救助而死亡。

行为人在逃逸之际.对于被害人可能死亡的结果.可以是有认识.也可以是没有认识。

无论有无认识.都只能构成“因逃逸致人死亡”的交通肇事罪.而不能认定为故意杀人罪。

“因逃逸致人死亡”中的“人”.是指己经发生的交通事
故中的被害人.而不是行为人在交通事故发生之后.逃逸过程中再次发生的交通事故的被害人。

如果说“致人死亡”中的“人”是第一次交通事故的受害人的话.就会将行为人在逃逸过程中.由于被害人本人的原因而引起交通事故所导致被害人死亡的责任计在行为人头上.而对其适用刑法第133条规定的第三个法定刑幅度.但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因为.从实质上讲.这种场合下.行为人仅仅具有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而己.对后而再次发生的致人死亡的结果并不具有过错。

行为人在交通事故发生之后.逃逸过程中再次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另外构成交通肇事罪.和己经发生的交通肇事罪.按照刑法第69条的规定.合并处理。

通说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只能发生在行为人对“致人死亡”的结果持过失态度的场合。

如果行为人交通肇事后.己经认识到其逃逸后被害人可能或必然因无救而死.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而不属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交通肇事罪。

[2](P377) [4]( P 163)的确.就交通肇事后逃逸.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或者及时救助而死亡的场合.根据不作为犯的理论.特定情况下.可以考虑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如在被害人身负重伤.而且在当时的情况下.除了行为人能够救助被害人之外.其他人无法或者根本不可能期待其他人救助被害人的场合.对于负有救助义务的人在能履行而不履行义务的场合.可以认定为不作为的故意杀人;但是.这只是刑法理论上的见解.是不是在各种情况下都适用.必须根据各个法条中所规定的具体情况来判断。

就刑法第133条所规定的“因逃逸致人死亡.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情形而言.它显然己经包括了对被害人的死亡有认识而仍然逃逸以致他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所谓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的情形在内。

理由如下:
首先.从罪责刑相适应的角度来看.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不应当另外成立故意杀人罪。

交通肇事罪.尽管在造成不特定或者多数人的死伤方而.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性质.但是.在过失引起他人伤亡的场合.本质上是属于过失致人死亡罪或者过失致人重伤罪的一种类型.因此.国外如日本刑法中.就没有专门的交通肇事罪的规定.而将交通肇事造成他人死伤的情况以业务过失致死罪或者业务过失致伤罪处理。

我国刑法虽然将交通肇事罪和过失致人死伤的犯罪分别规定在不同的犯罪类型中.但是.我国刑法理论的通说也认为.交通肇事罪是过失致人死、伤犯罪的特殊情况。

[2](P473- 476)根据现行刑法第233条的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法定刑为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场合.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235条规定.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而按照现行刑法第133条的规定.作为过失致人死亡罪或者过失致人重伤罪的特殊类型的交通肇事罪.最高则可以判处15年的有期徒刑。

从这种尽管在犯罪特征上相同.但在法定刑的设置上如此特殊的形势来看.应当说.有关交通肇事罪的刑罚规定中.己经考虑到了伴随交通肇事所通常发生的、大致可以交通肇事罪进行评价的所有情形。

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使被害人死亡是交通肇事案件中常见多发的情况.因此.这种情形放在交通肇事罪加以考虑.并无不可。

[②]
--------------------------------------------------------------------------------
[①]还有学者认为,上述规定是“匪夷所思”。

具体情况,参见本文参考文献[4],第158页。

[②] 这种情况在我国刑法的规定中并不少见。

如刑法第239条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过程中,杀害被绑架人的,以绑架罪定罪,处死刑。

尽管在理论上,该种情形应当构成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两个罪,但是,现行刑法中仍然作为绑架罪
一罪处理,只是在处罚上远远高于一般的故意杀人罪或者绑架罪而已。

另外,刑法第358条规定,强奸后迫使他人卖淫的,以强迫卖淫罪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则产。

这里,行为人既有强奸行为,又有强迫他人卖淫的行为,本应构成两个犯罪。

但是,刑法仍然将其作为一罪处理,只是在法定刑上规定较重而已。

论交通肇事罪的若干问题(下)
——以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为中心
黎宏
其次,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使被害人死亡的行为.虽然具有不作为的故意杀人行为的特征.但是.对于该种行为应如何定罪处罚.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在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的场合.该如何处罚.理论上就有不同意见一种观点认为.该行为不单独成立犯罪.而是交通肇事罪的一个从重处罚情节.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该行为应当单独成立故意杀人罪。

[5]( P258)如果说该行为成立故意杀人罪的话.那么.其和先前发生的交通肇事罪之间该怎么并罚呢?学者间又有不同主张.有的认为该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和先前的交通肇事罪之间形成牵连犯.对行为人应以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6]( P233)有的学者则认为对行为人应当以故意杀人罪和交通肇事罪定罪.实行数罪并罚。

[4]( P 163)的确.从理论上讲.在行为人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况下.该逃逸行为和先前的交通肇事行为之间根本不存在成立牵连犯所必须的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目的行为和结果行为之间的牵连关系.因此.谈不上成立牵连犯.而应当看作是实质上各自独立的数罪.实行数罪并罚。

但是.对于这种情况如果实行并罚处理的话.必然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该如何并罚?按照最高法院的前述《解释》.交通肇事只有达到一定人数的人员死伤的场合.才能成立犯罪。

在交通肇事造成1人死亡的场合.可能会有逃逸行为.但是.不可能具有“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结果.所以.这种情形应当排除在外;在造成3人以上重伤的场合.可以出现肇事者“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

这种情况下.因为肇事者有逃逸行为.所以.应当在“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范围内酌定量刑。

同时.又因为行为人的“逃逸致人死亡’,行为成立故意杀人罪。

这种情况下.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构成“情节较轻’,的故意杀人罪.应当在3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范围之内酌定量刑。

这种场合.即便对行为人都选择各个犯罪的法定刑幅度之内的最高刑。

最多也只能在10年到17年的有期徒刑范围之内选择宣告刑。

这和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在“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范围内选择刑罚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别。

另一种可能是.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的行为构成情节一般的故意杀人罪.应当在“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范围内量定刑罚.然后再和具有逃逸情节的交通肇事罪实行并罚。

这种场合下.对行为人的处罚.显然会很高.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的场合就不用说了.在判处有期徒刑的场合.最高可达20年。

但是.总体上看.本质上属于过失致人死亡的交通肇事行为.结果却被处以如此重的刑罚.这无论如何也是叫人难以理解和接受的。

最后.就“逃逸”的本意来看.也应当包括对致人死亡有认识的情形在内。

就刑法第133条中所规定的“逃逸" 而言.应当是指行为人己经意识到发生了交通事故之后的脱离现场的行为.如果行为人根本没有发觉己经发生了交通事故.即便是“应当预见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的情形.其脱离现场的行为也不能看作为“逃逸”。

在行为人对于己经造成撞人的交通事故的场合.作为正常人来讲.是不会没有意识到汽车和人的肢体相撞之后所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的。

这种情况下.行为人逃离现场.虽然不能说有希望他人死亡的直接故意.但至少具有放任他人死亡的间接故意.而绝对不可能是应当预见到他人可能死亡而没有预见到.或者己经预见到但因为轻信可以避免以致发生了该种结果的犯罪过失态度。

因此.就“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而言.认为行为人对J几他人死亡的结果只能是持过失态度.而不能是持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态度的说法是不符合实践的实际情况的。

况且,仅以行为人内心的主观认识
为根据.将在客观上完全相同的逃逸行为看作为两种不同的犯罪(故意杀人罪和交通肇事罪).从刑法理论上讲.也有主观定罪之嫌。

最高法院的前述《解释》第5条对刑法第133条中的“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意义作了解释.认为“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本解释中.也没有对行为人在逃跑时的心理态度做格外的强调.表明只要有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逃逸.发生了致人死亡的结果的客观事实.即便行为人对发生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抱希望态度.也要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在“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范围内酌情处罚。

另外.在适用本条款的时候.必须注意“逃逸”和“致人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在它们二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的时候就不能适用。

具体来说第一如果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在交通肇事的当时.行为人己经身负不可抢救的重伤.即便事后逃逸的行为人当时没有逃离现场.而是立即对被害人进行救助而被害人仍然死亡的场合.因为该死亡结果并不是逃逸行为造成的.所以.不能适用“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条款.而只能适用第一档的“事后逃逸”条款.对行为人进行处罚。

第一在行为人逃逸之后.由于介入了其他人的行为而导致了被害人的死亡的.或者介入了不能作是行为人的逃逸情节的行为(如逃走之后.怕被害人被人发现.暴露自己的罪迹.于是又返回将被害人压死)的时候.由于先前的肇事行为所引起的重伤和他人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被切断.所以.这种场合下也不能适用本条款。

四、逃逸行为和故意杀人罪
最高法院前述《解释》第6条规定:“行为人在交通肇事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

”应当分别依照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在这一条款的适用中.要注意两个问题:
1. 是作为犯罪还是不作为犯罪?
有学者认为.《解释》中的这一规定“明确肯定交通肇事罪逃逸的.可以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原则上为司法实践提供了一个解决交通肇事逃逸能否以及如何认定为不作为犯罪的依据。

”[4](P163)但是.这种理解是错误的.《解释》中所列举的情况应当是有关作为犯罪的规定.而不是不作为犯罪的规定。

从理论上讲.所谓作为犯.就是以积极的身体举动实施违反刑法规范的行为;而不作为.就是以消极的身体举动实施违反刑法规范的行为。

交通肇事的行为人在事故发生后.将身负重伤的行为人带离现场后加以隐藏或者遗弃.实际上是使没有自我生存和自我保护能力的被害人身临绝境.无异于剥夺被害人的生命或者损害其健康的行为.所以.应当看作是以积极的身体举动实施违反刑法规范的作为犯。

而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成立不作为犯的.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交通肇事后逃逸.不履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中所规定的“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必须移动时应当标明位置),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或者值勤交通警察.听候处理”的义务的行为.这种情况属于纯正的不作为行为.但是.我国刑法中并没有将这种情况中一独作为犯罪处理而是作为交通肇事罪的一个加重处罚情节看待;一是交通肇事后逃逸.不履行特定的救助义务.应当以作为犯加以处罚的行为。

如交通事故发生之后.被害人身负危及生命的重伤.在当时情况下.除了行为人以外.其他人无法或者不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