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基因遗传病基因检测概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肌肉活检组织
100mg
肌肉活检组织采集后应立即液氮冷冻保存,干冰 运输。
主要内容
背景介绍 检测方案 病例分享 现状与展望
病例一、Leigh综合征
• 临床信息
- 患者信息:男,27岁
- 临床表现:高热后逐渐出现复视、行走不稳4个月;双眼活动受限,四肢肌力III级,双上肢掌全 颌反射(+),双下肢Babinski征(+),四肢健反射低,双下肢音叉振动觉下降;
全基因组疾病
• 扩增一个性状或一个疾病的基因 • 检测点突变和缺失重复 • 发现新突变、但不能发现新基因
• 检测相关基因组合 • 临床意义明确 • 结果解释容易 • 可以发现新突变、不能发现新基因
• 可以检测75-85%致病突变 • 对整个外显子组捕获测序 • 发现点突变和缺失重复 • 可能发现临床意义不明的突变,难以解释 • 发现新基因



118个近亲生育 阿拉伯裔MDD患者
10个患者 纠正诊断
100个智力低下者 及正常父母(Trios)
13个个体发现de

novo 突变,3个XR



250个各种单基因病患者,62个检测出致病突变
全外显子组测序检测的优势
单一疾病、 单一系统 分析
全外分析
➢ 是目前最综合(覆盖基因全面,性价比 高)的基因检测方式之一;
* 数据来源:http://www.who.int/genomics/public/geneticdiseases/en/index2.html
单一发病率低, 但种类多,总 发病率达2.5%。 其中,全球出 生人口单病累 计发病率为 10/1000*
机遇与挑战
Source: North Carolina Institute for Rare, Orphan, and Neglected Diseases
女方再次怀孕,生育出一名疑似患者,主要表现为6个月不能抬头。
29
辅助检查
先证者(哥哥):
➢ 心肌酶 CK 491U/L , CK-MB 28 U/L,LDH-L 352 U/L,LDH-1 79 U/L, AST79U/L,肝肾功能、电解质正常
➢ 代谢酶学检查:
酸性-β半乳糖脑苷脂酶 GM1
己糖胺酶A(Hex A)
氨基酸改变
功能改变
Hom/Het
(突变率%)
突变类型
MT-ATP6 chrM
9176
m.9176T>C
p.Leu217Pro
missense
Hom(99.4%)
Leigh综合征, 已知致病突变
患者和患者母亲sanger验证 检测到患者母亲m.9176 T>C杂合 突变,符合线粒体基因母系遗传 规律;致病突变与患者症状相符, 确定疾病和致病原因。
GM2
己糖胺酶B(Hex B)
Sandhoff病
半乳糖脑苷脂酶
Karbbe脑白质营养不良
β-葡糖脑苷脂酶
Gaucher Disease
α-半乳糖脑苷脂酶
Fabry Disease
酸性α-葡萄糖苷酶
Pompe Disease
芳香硫酸酯酶A(ASA) MLD
酸性鞘磷脂酶(ASM) Niemann pick's Disease
• 确定致病突变,精确诊断;
• 指导医疗干预或治疗; • 指导预后保健; • 了解致病基因携带情况,评估患病风险; • 为受检者提供建议,采取适当措施降低患病风险;
• 指导优生优育,避免将致病基因遗传给下一代
技术方法
目标区域捕获+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
检测技术 : 目标序列捕获高通量 测序(主要) PCR-Sanger 定量PCR
➢成本相对较高,但大样本测序成本低 ➢CNV灵敏度、准确性稍低 ➢检测周期相对较长
主要内容
背景介绍 检测方案 病例分享 现状与展望
单基因遗传病系列产品及检测策略
Sanger,QPCR, Panel单一疾病检测
Panel疾病组合或 全Panel检测
全外显子组测 序检测
全基因组重测 序
单一疾病
一类或一个 系统疾病 全外显子组疾病
单基因遗传病基因检测
主要内容
背景介绍 检测方案 病例分享 现状与展望
什么是单基因遗传病?
定义
遗传方式 危害性
特点
发病率
单个基因 变异引起, 符合孟德 尔遗传规 律
常显(AD) 常隐(AR) X连锁(XL) Y连锁(YL) 线粒体遗传
致畸、致残、 致死,无有效 治疗方法, 重在预防
先天性 终身性 遗传性 临床表型和 遗传异质性
DMD基因外显子长度和数目很大,常规Sanger测序检测成本高、效率低。高通量 测序能覆盖多个外显子,还对其中ຫໍສະໝຸດ 微重复、点突变、框移突变都能检测。
纯合缺失型: EX3_7del
杂 合



正 常 女 性
27
芯片捕获+测序结果
ID=indel792; status=novel; support=V64/W20; reads_ratio=76.19%; mut_type=Het; region=Gene; gene=DMD; NM_ID=NM_004006; strand_of_gene=-; wild_type=AT; flank_+15=TTTTTTTTCAATGTC; function=insertion
➢ 可能会有一些揭示受检者未来患病风险 的偶然发现;
➢ 可以随着知识和研究水平的提高更新结 果;
➢ 有发现新基因的可能。
服务流程
样本类型及运输要求
样品类型 血样 DNA
体积/总量
运输/保存
成人不低于5ml, 婴幼儿不低于2ml。
浓度不小于30ng/μL; DNA总量不低于3μg; OD260/280值在1.8-2.0 之间,无降解,无蛋白 或RNA污染。
Sanger 测 序,PCR, qPCR
➢明确、简单、对于已知基因或 位点的检测快速有效 ➢测序的“金标准”
➢通量低 ➢成本高 ➢需要设计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条件等, 操作较复杂
NGS
➢通量高 • 全面解决多基因、遗传异质性疾 病、新变异位点等问题 • 多个个体同时检测(降低成本) ➢准确性高 • SNV、缺失/重复的检测准确性 高
- 头MRI:中脑 双底节 胼胝体压部多发异常信号;
- 生化检测:血清乳酸slac:3.7mmol/l 脑脊液乳酸csf-lac:3.74mmol/l
- 临床诊断:线粒体脑病?
MitoExon测序(线粒体遗传病panel) • 致病突变:MT-ATP6基因的m.9176T>C突变
基因
染色体 突变位置 核苷酸改变
恰当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单基因病致病突变的检出率。
28
案例三、脑白质病变
简要病史描述:一对夫妻结婚后生育一患儿,六岁不能行走。 先证者主诉:出生至今不能跑跳、独走 病史:系G2P1足月剖宫产,产时无窒息,出生即哭声低弱,吸吮无力,6月会竖 头,2岁以后会坐,至今不能独走、跑跳,可短时独站十余秒,近1-2年有倒退, 智力正常。 体格检查:头围52cm,神清,心肺腹无异常,双上肢近端肌力III级,远端肌力 III+级,双下肢肌力IV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可引出(减弱),跟腱挛缩,平卧 不能爬起,腓肠肌无肥大,颌关节挛缩,牙齿咬合不全。 患儿临床诊断:先天性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基因检测结果:相关基因ABCD1未发生突变。
先天性肌营养不良1A型背景介绍
先天性肌营养不良1A型
(congenital muscular dystrophy 1A, MDC1A)
肌酶 肌电图 头颅核磁
遗传方式: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致病基因: LAMA2
35
生育指导
EX5del/wt
c.2045_2046delAG/wt
解决方案
EX5del/c.2045_2046delAG
• 可对所有疾病检测 • 结果包括大量临床意义不明突变,难以解释 • 科研为主,没有用于临床 • 可以用于PGD、胎儿基因组等用途 • 费用高,周期长
根据疾病类型不同设计不同的检测方案
1 单基因遗传病11大基因检测 400+疾病,1200+基因
单基因遗传病基因检测的意义
辅助诊断 指导治疗 风险评估 遗传咨询
分子机制
• DMD基因位于X染色体(Xp21.2),
• 基因全长2.22Mb,是人类最大的基因,包含79个外显子 • 编码区长11,334bp,编码Dystrophin蛋白,由3,777个
氨基酸组成。
26
DMD基因捕获及测序
该病突变类型: -约60%缺失型, - 5%-10%由微重复所致, - 30-35%为点突变或框移突变,主要散发在整个DMD基因的编码区
患者
基因检测可以确定疾病和致病原因。
患者母亲
病例二、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症--DMD DMD MLPA结果:
怎么办?
25
DMD背景简介
临床表现
• 首先影响骨盆带肌肉,以后累及肩胛带肌肉。患儿双侧腓 肠肌逐渐呈假性肥大,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实验室检查
• 血中磷酸肌酸激酶(CK)浓度显著增高,肌电图和肌肉 活体组织检查。
EX5del/c.2045_2046delAG
自然怀孕+产前诊断 领养 供精/供卵 PGD单基因+产前诊断
准确的临床诊断,有利于寻找致病基因,指导下一胎生育。
参考文献: Guicheney P, et al.PCR based mutation screening of the laminin alpha2 chain gene (LAMA2): application to prenatal diagnosis and search for founder effects in congenital muscular dystrophy. J Med Genet. 1998 Mar;35(3):211-7.
9
173 28
1 10
常见基因检测技术
方法
优点
Array-CGH, ➢检测精度高、准确性高 SNP Array ➢通量高
MLPA
➢同时检测缺失/重复 ➢一对引物检测多个位点
缺点
➢检测1M以上的缺失/重复 ➢依赖已有数据库,不能发现新变异 ➢基因SNP具有种族差异(假阴性)
➢检测已知突变 ➢基因SNP具有种族差异(假阴性)
EDTA或柠檬酸钠抗凝,充分颠倒混匀,避免血 液凝固,采集后如即刻寄送,室温(秋冬季)7 天内送达,炎热天气(春夏季)3天内送达,冰 袋/干冰运输最好。冻存外周血,需在-20℃保存, 保存时间不超过2年,反复冻融不超过5次,需冰 袋/干冰运输。
提取DNA后如即刻寄送,建议选择干冰运输; 对于冻存的DNA样本,-20℃保存不超过2年,反 复冻融不超过5次;不建议运送冻存DNA。
2 临床全外显子组检测内容
全外显子组测序
22,000多个基因 180,000多个exon
单基因病
2752个基因 4000多种疾病
主诉相关 12类疾病
其他
主诉无关的 偶然发现
ACMG推荐 报道的57个
基因
核心内容
携带者筛查
全外显子组测序检测意义及重要性

Bartter 综合症?
SLC26A3(D652N) 先天性氯化物腹泻
31
诊断思路
脑白质病变 肌肉疾病
继发性 原发性
缺氧 自身免疫性 感染 代谢性疾病 脑血管病 肿瘤 中毒性
遗传性脑白质病
肌营养不良 肌病 肌炎
32
LAMA2: 父亲: p.Lys682LysfsX22,c.2045_2046delAG
Sanger验证
33
定量PCR验证
对照 母亲 父亲 先证者 EX5存在缺失 34
➢ 血尿代谢筛查 正常,脂酰肉碱 正常,
➢ 极长链脂肪酸 正常。
➢ 头颅MRI提示白质异常,胼胝体、脑干正常 ➢ 脑电图正常 ➢ 肌电图提示肌源性损害
30
家族史
其弟: • 足月,剖宫产,产时无窒息,出生时家长即觉患儿吸吮无力,吃奶慢,哭声
低弱,活动少,不会蹬被子,家长自觉患儿活动少 ,60天可竖头但不稳,3 月可逗笑,6月不能抬头, 9月不能独坐,康复治疗近1月觉好转。 • 查体:头围40cm,四肢肌力IV级,肌张力低,双侧膝反射、跟腱反射未引出, 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仰卧拉起时可竖头,俯卧时不能竖头 。 • 肌酶 AST:152 U/L,LDH-L755 U/L,LDH-1 113 U/L,CK 5354 U/L,CKMB 197 U/L。 • 肌电图提示肌源性损害 • 4月时MRI正常 • 头颅见白质异常, 胼胝体、脑干正常 • 肌肉见腓肠肌、 大腿内侧肌群异常信号
验证技术: PCR-Sanger 定量PCR LR-PCR
特点: 准确、专业、高通量、 高性价比
目标序列捕获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优势
MLPA、 一代测序
目标序列捕 获+高通量
测序
不在芯片列表上的疾病? 芯片无法检测的疾病?
病因不明的疾病? 尚未发生的疾病?
更强大的检测手段?
全外显子组基因检测(WES)
单基因遗传病数目及检测机构
/statistics/entry /
7693 种
/sites /GeneTests/?db=GeneTests
全球基因检测实验室分布
28 234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