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港布局及沿海渔港经济圈的构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渔港布局及沿海渔港经济圈的构想

李权昆1,陈万灵2,徐质斌2

(11湛江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东湛江524088;21湛江海洋大学海洋经济研究所,广东湛江524025)

摘要:“点-轴系统”空间结构理论是区域开发的基础性理论。在渔港布局中运用该理论,首先确定各个海湾区域的重点渔港与城镇之间的多级发展轴线,在此基础上构建多个沿海渔港经济圈,带动渔港和海岸带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渔港;布局;渔港经济圈;构想

中图分类号:F06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141(2005)04-0333-03

Idea of Fishing -H arbor Layout and Coastal Fishing -H arbor E conomic Circle

L I Quan -kun 1,CHEN Wan -ling 2,XU Zhi -bin 2

(1.Economics &Management Science College ,Zhanjiang Ocean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88);

2.Marine Economic Institute ,Zhan jiang Ocean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25)

Abstract :The space structure theory of point -axis system was the basic one of regional ing this theory in the overall lay 2out of fishing -harbor ,firstly ,one or more key fishing -harbors would be fixed in one bay ;secondly ,some multistage development axes among fishing -harbors and cities and towns would be fixed ;thirdly ,a lot of economy circles of coastal fishing -harbor would be structured on these bases.Thu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fishing port and seafront would be pushed.

K ey w ords :fishing port ;layout ;the fishing -port economic circle ;idea

收稿日期:2005-05-27;修改日期:2005-07-12

作者简介:李权昆(1970-),男,湛江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海洋经济学研究。

1 渔港空间布局的理论基础

完整的“点-轴系统”空间结构理论是由我国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先生首先提出的。该理论把一定区域看成由“点”和“轴”两个要素构成的空间组织形式,“点”即增长中心,是指各级居民点和中心城市,是人口和各种职能集中的地方,是区域内重点发展的对象;“轴“是指由水陆交通、通信干线和能源通道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束。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随着交通干线如铁路、公路、航线的建立,连接地区的人流和物流不断增加,生产和运输成本不断降低,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不断改善,人口、要素和产业就会向条件较好的区位点迅速聚积,并形成经济增长“点”,运输通道及其交通沿线成为经济增长“轴”。区域经济发展之初,“点”、“轴”对附近区域有很强的经济吸引力和凝聚力,到一定阶段,这些“点”、“轴”所聚积的要素和产业对附近区

域产生扩散作用,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1,2]

。点轴开发理论针对地带开发,强调增长中心和发展轴对区域的扩散效应,重视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点-轴系统”空间结构理论一般被称为点轴(渐进扩散式)开发理论。该理论的基本思路可以归纳为:一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选择若干资源

条件优越、具有一定开发潜力的重要交通干线经过的

地带作为经济发展轴;二是把各发展轴上一些区域中心城镇作为重点发展的增长中心,确定其功能和发展方向;三是确定中心城镇与发展轴的等级体系,重点开发较高级的中心城镇和发展轴,然后随着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强,开发重点逐步转移扩散到级别较低的中心城镇和发展轴。与此同时,发展轴线将逐步向较不发达地区或距离发展轴线较远的地区延伸,将以前没有作为发展中心的地带确定为较低的发展中心。这样,就在区域范围内形成了不同等级的点和轴线,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了分布有序的“点-轴”空间结构。

“点-轴系统”空间结构理论反映了社会经济空间组织的客观规律,是区域开发的基础性理论,已经在中国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中广泛应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运用该理论在沿海、沿边、沿江等实行“点-轴”开发战略,构成了“T ”字型的战略性结构网络,取得了东部沿海经济发展的成功[3]。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经济发展主要围绕海岸带及海港建设来进行,海港之间的海上运输线和陆地道路构成了“经济发展轴”,海港就是海岸带经济发展的增长中心或“增长点”。按照“点-轴系统”空间结构理论的要求,我们可以把海岸带及渔港集疏运交通道路培育为开发轴,所分布的渔港及其渔村、渔镇可以培育成海岸带发展轴上的增长中心,并把渔港建设成现代渔港经济区,使其发展成为区域发展中心,成为海岸带资源配制的综合性载体和平台,渔港及其海岸带的

333・资源开发与市场Resource Development &Market 200521(4) ・专题研究・

发展将带动整个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经济发展。2 沿海渔港空间布局的基本思路211 广东渔港分布的基本格局

广东省南临南海,海域面积45万km 2,约是该省

陆地面积的2.5倍,其中大部分属大陆架与大陆坡地形,水深-10~0m 的海域有12896km 2,-10~-20m 的海域10358km 2,沿海岸线长3368km ,占全国1.8万km 沿海岸线的18.71%;海岛岸线2429km ,占全国1.4万km 的17.35%。海岸线曲折,海湾众多,大小海湾510处。一些大型海湾又套有一些小海湾,是开发建设渔港和养殖的有利场所。目前广东沿海岸分布有渔港133个(农业部确认105个),其中农业部认定的一级渔港13个、二级渔港42个、三级渔港49个、未定级渔港29个。广东渔港总面积459.42km 2,港区水域面积120.02km 2,锚地面积48.26km 2,养殖用地6.63km 2,陆域面积24.92km 2,鱼市场面积60.19万m 2,码头总长度2.99万m ,防波堤3.02万m ,防沙堤1.22万m ,护岸堤13.12万m 。这些渔港呈串珠状沿海岸自东北向西南展布,分布在沿每14个行政区域193个乡镇。按区位条件可分为粤东、粤中、粤西等三大区域:①粤东区域大陆海岸线长646.2km (占全省19.2%),海岛214个,渔港28个,其中一级渔港4个、二级11个、三级11个;②粤中区域大陆海岸线长达1059.10km ,海岛395个,海岛岸线1060.5km (占全省31.4%),拥有渔港52个,其中一级渔港3个、二级19个、三级14个;③粤西区域大陆海岸线长1663.8km (占全省49.4%),500m 2以上海岛156个,拥有渔港53个,其中一级渔港6个、二级12个、三级24个[4,5]。212 广东渔港空间布局的思路

整个沿海渔区经济发展有赖于渔港的合理布局以及渔港与发展轴之间的合理组合。从总体来看,渔港布局必须反映广东渔港总体功能的要求,根据“点-轴”开发理论,在各个海湾选择一系列重点渔港,集中有限的公共财政资源把重点渔港建设成为区域经济增长中心;同时,必须构建合理的联结渔港的发展轴,满足渔港镇之间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员等的流动和运输的要求。鉴于此,渔港布局的总体思路可以表述为:根据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确定各个海湾区域的重点渔港,并通过培育渔港之间的发展轴线,构建沿海渔港网络体系,从而形成多个渔港经济圈。通过渔港之间、渔港与腹地中心城镇的发展轴的培育和建设,聚积海岸带地区的资源和要素,带动渔港和海岸带的经济发展。具体思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2.2.1 区域重点渔港的确定对重点渔港规划一般根据自然条件来选址,要求在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方便、自然条件良好、可开

发利用的作业岸线和水陆域面积充足的海湾建设重点渔港。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根据这些条件并考虑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要求,已经确定了45座渔港进行重点规划建设,但是在将来的渔港建设规划中要不断改进渔港规划。根据“点-轴”开发理论的要求,重点渔港必须是集生产、加工、流通、观光、消费于一体的现代化渔港,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中心,要求设施基本配套、市场经济基础好、海洋渔业生产比较发达、在附近地区影响大、辐射能力强的渔港。具体到一个区域的渔港选址和布局要求体现两个原则:一是渔港在空间上必须呈现一定聚积状态,形成体现区域功能的渔港群;二是在区域渔港群中确定主体渔港和辅助渔港,突出和强化各个区域功能。从三大区域来看,在粤东区域,以柘林渔港为主体,大澳、三百门、海山为辅助的渔港群,其功能是开发近海资源和开拓国内市场:以云澳渔港为主体,南澳岛沿岸各渔港和沙滩为辅助的海滨旅游、休闲渔港群。在粤中区域,大亚湾及其相邻的红海湾所分布的渔港数量多,可以开发成一个较大的渔港(或称为渔业、海洋)经济圈;蛇口渔港可以建成开拓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的贸易型渔港;可以万山渔港为依托形成海洋科技园区。在粤西区域,以闸坡渔港为主体,东平、对岸、河北、溪头等渔港为辅助的渔港群,形成海陵岛海洋资源综合区。以霞山、硇洲渔港为主体,形成湛江远洋或深海资源开发基地;雷州半岛西海岸各个渔港可以联成海洋经济带,等等。21212 渔港之间发展轴的确定

主体渔港和辅助渔港构成的区域渔港群,必须通

过交通干线等基础设施束来联结,才能形成渔港(渔业)经济圈,这可以通过开辟海上航线、建设陆地道路等来实现。因此,在渔港布局建设中,除了对“点”上的渔港设施投入建设外,还必须加大对渔港依托的村镇和城镇基础设施、连接渔港的交通干线等基础设施束的建设。如果把渔港及其经济区作为海岸带经济增长的“点”,在沿海岸边的“亲水型”公路(沿路能够观看到大海)就是海岸带经济发展最主要的“轴”。就广东渔港建设与开发而言,在现有沿海乡村公路的基础上,建设一条“亲水型”公路带,把沿海渔港连接起来,进一步与207线等国道、省道、广湛高速公路、广汕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连接起来,这是保证渔港及渔港经济圈和海岸带高效开发的基础性必备条件。由此,渔港及其渔港经济圈和这条近海亲水型公路带将成为海洋资源

开发和海岸经济发展的“发动机”[6]

。21213 渔港与腹地城镇间发展轴的确定

433・・专题研究・

资源开发与市场Resource Development &Market 20052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