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体制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审计体制研究
【摘要】:国家审计体制其外在表现和基本的内容是审计组织体系;其受政体、法系与文化传统等的影响,根据这一点国家审计体系主要分为立法型、司法型、独立型和行政型等四种模式。目前,世界上已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适合了自己国情的国家审计制度。几种审计体制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就本身而言没有所谓好坏之分,只要适合本国国情,能真正发挥经济监督和制衡作用的就是最有效的。我国现行的国家审计体制是于80年代创建的。其主要的特点是:实行的是双层领导体制(受本级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工作经费由本级政府预于保证等等。虽然这种行政型审计模式,充分考虑了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早期发展的需要,为推动我国审计事业的全面发展,为我国经济改革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进一步推进,现行国家审计体制在许多方面都阻碍了审计事业的发展:独立性较低,职责权限存在问题,以及在现实生活中,上层领导体制的理想状态很难实现等。针对以上的弊端,对我国国家审计体制的改革也逐渐被提上日程。如何对我国现行审计体制进行改革,学术界和实务界主要有这么几种观点:维持现状观、立法模式观、独立模式观、升格观或改良观、过渡观和双轨制等。由于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在对我国现行审计体制改革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增强其独立性为出发点,达到审计工作应有的监督和制衡的目的。对于这几种观点,笔者比较认同立法型模式。虽然在我国实现审计体制立法模式尚需很长的时间,但我们可以在现有体制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审计的独立
性,加强中央审计力量,逐渐改革地方审计机关体制,提高审计监督质量;在不断改进过程中,为向立法模式转变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待条件成熟,向立法模式转变。【关键词】:国家审计体制独立性改革立法型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239.44
【目录】:摘要6-8Abstract8-12导言12-141国家审计体制概述14-251.1国家审计体制概念及特征14-161.1.1国家审计体制的形成141.1.2国家审计体制的概念14-151.1.3国家审计体制特征15-161.2国家审计体制的分类16-221.2.1立法模式16-181.2.2司法模式18-191.2.3独立模式19-211.2.4行政模式21-221.3不同审计体制类型的评析22-251.3.1立法模式22-231.3.2司法模式231.3.3独立模式231.3.4行政模式23-252影响国家审计体制形成的主要因素25-312.1政体对国家审计体制形成的影响25-262.1.1政体的概念252.1.2政体制导着国家审计体制25-262.2法系对国家审计体制形成的影响26-282.2.1法系的概念272.2.2法系支撑和具体化国家审计体制27-282.3传统文化对国家审计体制形成的影响28-312.3.1文化传统的概念28-292.3.2文化传统钳制着国家审计体制的形成29-313我国现行国家审计体制及其评价
31-403.1我国现行国家审计体制31-353.1.1我国国家审计体制的形成313.1.2我国国家审计体制现状31-3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