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原生态黎族文化刻不容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护原生态黎族文化刻不容缓
导读;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正面临着传承的问题。
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黎族文化作为海南独有的原生态文化现状不容乐观,黎锦工艺、纹面女、船型屋、民歌等都濒临失传和消失,抢救原生态黎族文化显得刻不容缓。
一直以来,由于海南岛特殊的地理位置,黎族文化鲜少受到外来文化影响。
黎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在现代文明进程中较为缓慢,许多古老的耕作方式、生活习性、思想观念等仍深深影响着黎族后代。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交流,大量黎族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正在迅速消亡,比如延续几千年的黎族文身习俗,尽管承载着黎族独特的民族记忆,但随着文身老人的离去,文身的工具、工序、技法等都将永远的消失。
因此,黎族文化遗产保护迫在眉睫,黎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也急需有所突破。
09年,9月29日,“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正式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与此同时,在国家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黎族三月三节、黎族民歌、黎族打柴舞、黎族原始制陶技艺、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黎族钻木取火技艺、黎族竹木器乐、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黎族服饰等十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榜上有名。
保护民族文化,建立海南黎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同时也有人表示担心,由于我国对黎族传统文化的研究起步较晚,抢救力度不够,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一些精湛的工艺技术,已随着年代的流逝而逐渐离我们远去,外来文化的不断融入又使得黎族传统文化中的物质文化逐渐消失,精神文化方面又添加许多新的内容,黎族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浩大且艰巨。
究竟黎族文化遗产现状如何,抢救措施进行到哪一步?本刊将以连续报导的方式一一解读。
黎锦—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
黎锦的价值;
存续三千年的黎锦工艺,被誉为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史书上就称其为“吉贝布”,到宋、元、明朝时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被誉为“东粤棉布之最美者。
”其纺织技艺领先于中原1000多年。
到清朝时,“吉贝布”被誉为“黎锦”。
黎锦精细、轻软、耐用,古语称“黎锦光辉若云”,从宋代到清代,它的极品都是向朝廷进贡的珍品。
黎锦是黎族妇女源自生活的独特创造,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朴素的哲学思想。
运用夸张变形的几何图案、想象丰富的抽象艺术,表现其刀耕火种、狩猎捕鱼、男耕女织、喜庆丰收、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的情景和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及民间传说的内容,隐约、含蓄地表现原始社会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黎族信奉万物有灵,盛行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直到1949年前,整个黎族社会特别是合亩制地区,仍盛行原始宗教。
在大量的黎锦图案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幅黎锦都是一个故事,浓缩了黎族的历史与文化,是黎族独特的史书。
黎锦因其巨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而为中外收藏家所珍爱。
尤其是黎锦的极品—龙被,是历代向朝廷进贡的珍品之一,更为收藏家所青睐。
黎锦现状;
传统黎锦所需要的原材料难觅、种植范围越来越小、手工技艺好时长、母女相传的黎锦技艺传承方式濒临消失…..黎锦传统手工艺现存空间狭窄,在现代手工业的冲击下,不得不与之展开艰难的生存博弈。
虽然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但实际保护中种种特殊困难,迫使黎锦技艺不得不走上现代改良之路
目前,黎锦存在的困境有;
(1)设备落后。
现在海南黎锦的主要纺织工具还是传统的踞腰织机,属于一种最古老的纺织工具,用这种工具织锦劳动量大,效率低,据盛达达黎锦工作室的卢经理介绍,一块长2.3米,宽0.3米的黎锦工作人员要10天才能织出来。
用这种古老的工具纺织很难使黎锦走上规模化的道路。
另外,现在也有部分纺织工具是可以两个人同时操作的铁木混合结构的织锦机,但劳动强度依然很大,效率低,难以适应时代。
(2)缺乏创新。
传统黎锦以表现黎族生产生活的场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主。
现在黎锦依然是这些图案花纹,刻板的模仿,没有丢掉传统的包袱,图案上没有创新,产品很单一。
(3)假货泛滥。
目前真正传统意义上的黎锦在市场上已属凤毛麟角了。
一些产品虽说是黎锦,但只是保留了黎锦的织造方式,无论图案还是材质都不能和传统的真黎锦相媲美。
还有更差的其实根本不是黎锦,而是岛外运入的纺织品,旅游市场上充斥的多为此类。
(4)后继无人,原料缺乏。
上世纪50年代,掌握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约有5万人,到了70年代,人数骤减至不足2万人,跨入新世纪以后,掌握该技艺的黎族妇女已不足1000人,且多为年过七旬的老人。
另外,黎族聚居区普遍种植的织锦专用海岛棉,现已极少种植了,现代种植业的发展挤占了野生植物的生存空间,使得蓝靛等天然染色原料的采集变得异常困难。
保护黎锦技艺正在进行;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邓景华说,保护黎锦技艺,重要的是保住黎锦的“魂”也就是原汁原味,特指黎锦原始的海岛棉、自然的色彩、民族的图案等。
目前,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已经开始黎锦现代化改良,主要是将原始的木质腰机改造为钢制手工提花织机。
在一家保亭百货公司的一个仓库里,记者看到了这样一幅景象,200平方米的空间被改造为新达达黎锦研究室的生产车间,20多位下岗女工脚踩钢制织机,分层打纬,提花织锦。
“改良后的织机可以让人坐着织布,代替传统腰机的腰脚支撑,大大降低劳动强度。
而且改良的是织机材质,不是工艺细节,保留了原始手工编织,所以织出来的还是原汁原味的黎锦”一位黎族纺织女工达瑟说道。
据悉,车间里的织工多是下岗女工,一周工作五天,平均每月有1000月左右的收入。
新达达黎锦研究室主任何月说,该研究室参与了保亭县政府扶持项目,去年和今年接受政府投资的80多万元培训6批织工,还购置了价值40多万元的钢制织机,免费发放边远山区的黎族织女,让她们在家织锦。
保亭的做法成为黎锦技艺延续的希望,有了年轻织女的培养就有了新的生机。
据了解,此次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由海南省文体厅负责,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具体指导实施,目前已经建立专门研究机构,通过普查和专题调查,用文字、录音、照相、摄像等多种手段,全面记录该技艺及其传承人的相关信息,同时进行抢救和收集一批承载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信息的实物,分类整理,立檔管理,建成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档案和多媒体数据库,组织召开学术会议,达到对该技艺进行研究、保护、传播、教育和普及的目的。
按照保护规划,海南省将在相关市县建立一批棉花、麻、蓝靛等植物纺染原料生产基地,为黎族传统纺染技艺提供基本的原材料。
种植棉花300亩,麻200亩,蓝靛植物200亩,其它染色植物2000株。
研究专家正在试图鼓励家庭保持或恢复母女传承方式,首批黎锦技艺传承村现已选定,即白沙黎族自治县南开乡南开双面绣传承村、东方市东河镇西方絣染传承村、五指山市冲山
镇番茅服饰传承村、乐东黎族自治县志仲镇红内麻纺传承村、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保城镇番道棉纺传承村。
这些以建制村为单位的文化生态保护区,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整体性保护、可持续性保护的重要方式,既重视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的营造,又关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和享用者——广大民众的情感和欲求,因此成为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首选方向。
黎族文身—“刻在人体上的敦煌壁画”
纹身是海南黎族特有的习俗,是世界民族中一种罕见的原创性文化现象。
中国著名民族学家、中南民族学院教授吴泽霖曾经称其为“刻在人体上的敦煌壁画”。
纹身,黎语叫“打登”,亦叫“模欧”。
海南汉语叫“绣面”或“书面”。
西文则叫“打都”,是黎族人民特有的一种神圣的传统习俗,通常只见于黎族妇女身上。
按照黎族的传统习俗,文身是黎族妇女结束少女生活、步入成年必经的神圣仪式。
寻找海南最后的文身女;
符玉花,年逾古稀,曾经以文身作为职业,是白沙县最后一位文身师。
在一个氏族里,文身师不仅待遇优厚,而且地位尊崇。
符玉花14岁那年,在族里做文身师的嫂嫂把文身技艺传授给了她。
黎族女子长到十三四岁,通常就可以文身了。
文针是用当地一种叫红藤的植物做成的,符玉花说,它不会使人的皮肤产生溃烂。
红藤刺异常锋锐,针落皮破,血滴随即渗出。
文身师拭去血水,将一种特殊的颜料敷在伤口上。
这种颜料是用当地的野蓖麻和山海棠的果实烧制而成的。
然后再继续敲打。
待伤口痊愈脱痂,就出现了青色花纹,永不褪色。
符玉花说,黎族女子只有在文身后,才能婚配嫁娶。
从这种意义上说,黎族的文身习俗带有成年礼的性质。
世界上许多原始民族,都有成年礼的仪式,它意味着被施礼者将从孩童长大成人,从此就可以走向社会,因此有的成年礼带有考验的性质。
在符玉花的记忆里,文身就是与血和泪交织在一起的,老人甚至因此放弃众人瞩目的文身师职业。
如此痛苦的习俗又为什么能够绵延数千年呢?
据悉,现在海南黎族文身老人大约有2000多人,绝大多数为七八十岁的老人,最年轻的文身妇女何桂莲今年也有60岁了。
千人工程保护黎族妇女文身
由于黎族文身是“刻在人体上的敦煌壁画”,而承载这一黎族文化瑰宝的又多是古希老人,怎样保护文身文化显得迫在眉睫。
对于黎族文身的现实情况,省政府提出要根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黎族文身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抢救等各工作。
在省文体厅、省民宗委支持下,省民族学会组织实施的“千人工程”于今年7月中旬开展。
在省民族学会会长王学萍指导下,王建成带领一个调查记录小组,深入海南黎族居住地,以文字、图片和影像的方式记录保留黎族文身这种宝贵的文化。
“我们力争采集到一千多位文身老人的纹身信息,为以后的黎族文身文化的保存和研究提供详实的资料”王建成说。
调查小组这次选中的是昌江黎族自治县七叉镇,据王建成介绍说,七叉镇是黎族文身文化保存得较完整的地方,老人身上的文身线条清晰,这里有美孚、杞、哈等三种方言,这里不到两万黎族,就有几百位文身老人,大概占全省的1/5。
王建成还说,黎族文身老人现主要分布于昌江、东方、乐东和白沙等地,有些地方比较偏僻,记录工作难度大,特别是后期,可能翻山越岭一天只能记录到一位老人;另一方面,海南省保护黎族妇女文身文化的行动,在社会上还存在着争议。
有的黎族青年特意把母亲从外地接回家,接受文身记录,有的出于种种顾虑对记录小组不大热情。
由于各种原因,漏拍漏记的情况难以避免。
结束了第一天的工作之后,负责摄影工作的王晓斌不无感慨地说道,黎族文身文化就像夕阳一样,消失是不可阻挡的,但是夕阳会在明天重新升起,而黎族文身将会随着最后一位文身老人的去世而走进历史,那时,我们就再也看不到真实的黎族文身了。
所以现在就算拍照拍到腰酸背疼、手僵脚麻也是很值得的,因为这意义太重大了。
相关连接;
在黎族传统习俗中,文身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
黎族人民为追念黎母繁衍黎人的伟绩,并告诫后人。
女子绣面、文身是祖先定下来的规矩,女人如不绣面、文身,死后祖先相认。
绣面、文身多于十二岁左右开始,黎族人称为“开面”。
这些文身伴随着她们的一生,尽管在很多人看来,皮肤上刺文身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是刺方言文身在黎族传中却是神圣而纯洁的。
仪式需要选择秋天中的一个吉日才能举行。
村中的主文婆在女孩的娘家主持仪式,在女孩的房间中,主文婆用鸡毛或灯心草蘸着干香草加碳配制成的蓝黑色文水,在女孩的脸、颈、身体和四肢上描画出代表本支黎族图案符号的文图。
之后,主文婆用竹刺或藤梗叶做的文针按所画文图一针一针地文刺…等文水渗入女孩的皮肤中,刺上的文身就会终生留下。
海南岛最后一个古村落—白查村
船形屋现状;
“哪里还有真正的黎族船形屋或金字形茅草屋?”这些年,海南大学周伟民教授到国外访问常会碰到这样的提问,他们都希望能看到黎族特有的生活标本。
“现在已经很难看到原汁原味的船形村寨了,只有在偏远的山区,还零星可以看到一些矛草屋”当地人告知前来询问的人们。
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陈志荣认为,黎族船形屋的逐渐消失,更主要的原因是海南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从1992年起,为帮助黎族群众摆脱贫困落后的生活方式,海南每年从省财政拨款,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改造茅草房。
据了解,截至2008年底,全省少数民族地区的茅草屋存量为2.03万间。
根据日程,海南民族地区剩余茅草房的改造工作将在2012年基本完成。
位于东方市江边乡的白查村是至今海南保存最为完整的黎族船形屋村寨。
作为黎族传统民居构筑技艺的典型代表,白查村已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便于政府改造工作的实施,现如今白查村100多户人家的村落,已是人去屋空。
江边乡乡长黄达说,今年初,白查村民房改造工程开始进行,东方市为白查村的每户村民免费提供砖块1.5万块、水泥3吨建造新房。
由于专家保护的呼声很高,白查村没有像以往的民房改造工程一样,拆掉茅草屋盖砖瓦房。
政府在距离村寨约1公里远的地方,另辟了新址建村,把古村寨保留了下来。
目前,白查村的民房改造工作已经结束,村民都搬迁到了新村。
然而,令专家担心的是,白查村村民将整体迁入新村,旧村彻底没了人烟,原有的100多户茅草屋,如今剩余不到50户。
“照这样下去,白查村可能面临着非遗退项。
”符策超担心,黎族村落,应该加以保留,千万别让一个民族原有的文化元素就这样流逝!
就像(香港)中国探险协会创办人黄效文所发出的遗憾,“我们走得太快了,没有时间回头再看自己来时的路。
”也许前人拥有的,永远超出我们了解和想象的。
更多的时候,历史只留给我们一个背影。
穿行屋链接;
黎族的民居以船形屋最具代表性。
船形屋是最具有原始风貌的建筑,相传在三千年前的殷周,黎族的祖先乘木船漂流过海,克服了种种险阻,来到了美丽富饶的海南岛,并决定在此定居,于是木船就成了他们避风挡雨的屋舍。
后代为了纪念祖先并崇拜祖先,木船形的草屋
便代代相传,而且取名叫“船形屋”。
如今,船形屋已不多见了,主要保存在五指山腹地。
白查村茅草屋为落地船型屋,长而阔,茅檐低矮,这样的风格有利于防风防雨。
房子分为前后两节,门向两端开,茅草屋中间立三根高大的柱子,黎语叫“戈额”,“戈额”象征男人;两边立6根矮的柱子,黎语叫“戈定”,“戈定”象征女人,这代表了一个家是由男人和女人共同组成的。
屋内为泥地——村民从外面挖回粘土,把地面铺平,浇上水后双脚踩平,晒干或晾干地面,使之平坦坚硬。
在白查村的东南边有村里集中的谷仓,谷仓以基石垫底,悬空地上,便于防潮、防鼠;顶端以茅草盖顶,用于防雨。
谷仓内外用粘土和泥糊一层,地板糊一层4厘米的泥,均起到密封作用。
谷仓;黎族建房、建谷仓都要选择吉日,避免触犯禁忌,以免牵动鬼魂。
黎族十二日计日法中的鼠日忌建谷仓和把稻谷放进谷仓里,否则,老鼠会打洞入仓。
谷仓一般都选在村落外缘较干爽的向阳处集中或单独建造,一家一户,互不干扰,为的是防火、保护粮食的安全。
过去有的地区的谷仓就建在耕地中心地带,这样便于贮藏粮食。
白查村还有一种小房子叫“隆闺”,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场所,一般建在村头、村尾等僻静处,或者紧挨父母住房搭建,充满原始的浪漫色彩。
隆闺;儿女到了十五六岁时,家长就为他们在外面建一间小房子居住。
这种小房子黎语叫“隆闺”,意思是“不设灶的小屋”。
隆闺有兄弟隆闺与姐妹隆闺之分。
兄弟隆闺就是男孩子住的房子,姐妹隆闺就是女孩子住的房子。
兄弟隆闺由他们自己上山备料建造;姐妹隆闺由她们的父、母亲帮忙建造。
隆闺一般建在村落的村头、村尾僻静处或村谷仓边,有的也在父母住房旁边搭建的。
隆闺的式样与主房相似,但规格要小得多,只有几平方米,室内只设床铺,只开一个小门。
建好后的隆闺也有大小之分,大的可住三五人以上,小的只住一二人。
隆闺内不设火灶做饭,专用于男女青年睡觉、对歌、玩乐器之用。
通过夜游这种谈情的形式,隆闺成为黎族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合法场所,并且得到社会的承认。
宋时期,黎族的纺织技术就比中原先进。
织出的黎锦、黎单闻名于世。
他们利用各种不同的纺织工具,从轧棉、弹棉、纺线、染色、理经、织布、刺绣,直到生产出色彩斑斓的锦、被、单、筒裙、花带等,已形成一整套系统的生产工艺。
而且至今,著名的“崖州被”和“双面绣”,以其技术精巧细密,花色艳丽又富于特色而驰名。
此外,黎族的独木器制作和竹藤编织工艺,也十分著名。
因状似倒扣船只而得名的船形屋,是黎族的传统住房。
黎族称其为"布隆亭竿",意为“竹架棚房子”。
“布隆亭竿”有辅地形、高架形和向金字型过渡三种。
其共同特点是茅草房顶,木头或竹子的梁柱,编竹抹泥墙、竹条墙或椰叶墙;屋内设火灶,灶上方悬挂竹筏,作烤干食物用,屋顶侧面开天窗。
"布隆亭竿"中没有间隔和睡床,居住者一般在灶旁铺席席地而睡。
现在在黎族地区这种房屋已不多见,多数住室已为金字顶代替,靠近城镇的黎族人已住进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