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王曙光: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与现代农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大学王曙光: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与现代农业发展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与现代农业发展——“中国农学会第十六届中国农业园区研讨会(天水)”演讲
王曙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副院长,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非常高兴跟在座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同仁们一起来讨论有关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园区发展的问题。来到甘肃天水很高兴,天水是人文始祖伏羲的故里,也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发祥地之一,把农业产业化的论坛放在天水是非常合适的。这是我第四次来到天水。甘肃这个地方我来得很多,考察过三次河西走廊和丝绸之路,到过永靖、兰州、天水、山丹、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敦煌、甘南、肃南、定西等地我去过不止一次,考察过很多乡村和农业企业。甘肃的农业产业得天独厚,地貌和气候比较独特且极其多元化,农业文化和古代文明非常辉煌。今天我主要与同仁们分享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谈谈我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发展阶段和总体特点,尤其是结合天水的古代农业文明考古发现来谈;第二个问题,探讨我国古代农业文明思想的一些主要特点,以及古代农业思想对现在的启示;第三个问题,谈谈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出路;第四个问题,跟大家分享我在发展农业园区方面几个粗浅的观点。一、中国古代农业文
明的阶段和特点中国古代农业源远流长,在近万年的漫长历程中,发展出独有特色的农业文明体系,同时也催生了非常丰富的中国古代农业思想。这些古代农业文明的实践与思想,对东亚乃至于世界农业和文明的发展都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贡献。
天水对于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有非常大的贡献。尤其是在原始农业发展阶段,天水就占据这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里面我们不得不提到在天水留下非常丰富的农业文明遗迹的四个人,其中第一个就是伏羲氏,古代叫庖牺氏,乃中华人文始祖,传说伏羲发明网罟,领导人民从事大规模渔业活动。第二个在天水出现的先祖就是女娲,女娲实际上也是一个母系社会的首领。第三个人就是神农氏,神农氏在天水有很多的传说,我们都知道神农尝百草,教人种植各种谷物,天水是中国最早的黍、稷这两种作物的发源地,估计跟神农氏有关系。神农氏还发明了制陶业、纺织业。在中国的仰韶文化时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天水大地湾文化,陶器特别发达,留下很多令人惊叹的精品。第四个人就是轩辕氏,也就是黄帝,轩辕氏也在天水留下了很多传说。这些在天水留下遗迹的古代圣人,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和智慧的代表,有些也许并非实有其人,但是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漫长而丰富的实践。
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考古发现,证明了中国古代那些关
于农业文明的传说都有大量的古代农业文化遗存作为佐证。北到漠北,南到岭南,西到青藏高原,东到东海之滨,都有大量的上万年左右的农业文化遗存。在黄河上游这个地方,天水是一个代表性的农业文化遗产的集中地,其中大地湾文化最为有名,这个文化创造出历史悠久的中国古代北方旱作农业。比如最早种植了稷、黍、粟,最早种植了油菜。在大地湾文化当中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文字符号,还有定居的房屋,以及比较大的宫殿建筑。
中国古代传统农业走过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虞、夏、商、周、春秋,这是中国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萌芽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战国、秦、汉、南北朝,这是中国精耕细作农业的成熟期,尤其是黄河流域,中国旱作农业的成熟期。第三个阶段,隋、唐、五代、辽、宋、金、元,这是中国精耕细作农业更大规模的发展期,尤其是南方稻作农业的发展。宋之后,中国的文化中心到了南方,到了长江流域。第四个阶段,就是明清时代,代表着中国精耕细作农业的最高水平。这四个阶段,经历了七八千年的历史。
如果总结一下中国传统农业的特点,我想主要有四个主要的特点。
第一,多元发展、并行不悖。北方的黄河流域跟南方的长江流域的农业文化既互相交汇,又在一定历史时期并行发
展。南方的长江流域从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开始就有非常成熟的稻作文化和高度的文明。
第二,农耕文化对于游牧文化的同化能力非常强。我们看天水这个地方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天水是游牧文化跟农耕文化经常碰撞的地方,北方的少数民族,包括戎、狄、羌、女真、回、土蕃族,这些少数民族在天水有大量的活动,不同文化不断的交融,形成了中国独有特色的农业文明。
第三,中国北方的旱作文化跟南方的水田文化是交融的。中国不同方位的农业文明是不一样的,西部是麦作文化,小麦是从西域传过来的,中国本土原来没有小麦,“麦”的甲骨文,上面是来,下面是夕,说明麦是一个外来的物种。北方是游牧文化,草原文化,天水也有草原文化。黄河流域是粟作文化,南方是稻作文化,互相交融。
第四个特点,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善于吸收外来的农业文化,具有开阔的海纳百川的胸襟。中国是八大农业物种起源国之一,中国原生的农业物种大概占全世界的20%,全世界一共有大概666种原生的物种,中国大概占136种。同时,中国又是引进外来物种最多的,比如说小麦、高粱、玉米、番薯、马铃薯、番茄、棉花、花生、芝麻、苹果,这些都是从域外引进的。玉米、马铃薯、番薯,是从拉丁美洲引进的,基本在明朝之后引进的。中国的甜苹果,是
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从美国和欧洲引进的,天水的花牛苹果很有名,也是引进物种。看得出来,中国的古代农业文明特别善于包容,很开放,这是我们的一个优点。
二、中国古代农业文明思想的特点和启发中国古代农业文明思想有几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强调天人合一。与西方人定胜天、人和自然二分的概念不一样,中国特别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一个最大的特点。《周易》里面讲到,有天道,有地道,有人道,这个“三才论”就是《周易》提出来的,后来才提到“天地人物”和谐统一的四大要素思想,这些都是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延伸。
第二大农业文明思想,是阴阳五行互相转换、相生相克的思想。相生包括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就是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这种相生相克的原理,是把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看作一个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网络系统,它不是单独的看一个元素。我觉得五行相生相克思想其实包含着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当中复杂论、系统论的思想。
第三个中国古代文明思想就是循环论的思想。古代作物强调轮作,土壤提倡轮耕,能量强调循环,这些都是循环论的思想。在古代农业当中是没有废物的,农业生产没有任何废物,人类和动物的任何废物回到自然当中加以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