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
摘要:阅读与写作教学是语文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听说读写的培养
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两者进行融合,不但能够改变传统教
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还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阅读可以为写作提供丰富的
素材,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高其写作能力;写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提升学生的领悟力及阅读水平,两者具有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语
文教学中缺一不可。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清楚认识到两者融合的重
要意义,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授课,在提高学生阅读及写作能力的同时,
还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语文
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与写作;教学融合;方法
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密不可分的,也是缺一不
可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则可以对阅读起到很好的深化作用,将两者进
行结合,能对整个语文教学过程起到积极且深远的影响,能够有效地促进小学语
文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小学阅读与写作教学融合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阅读与写作能力发展的初始时期,因此教师可以引领
学生在丰富的阅读资源支撑下,促进学生写作技巧及写作手法的培养。小学阶段
学生如果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那将会受益终生。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同时,写作能力随之得到有效提升。小学的阶段阅读能力,主要培养学生的是语言
使用能力及构词能力。对小学阶段的孩子而言,有效开展阅读能够增强其对文本
教材语句、内容的理解。在学生的认知中,将学习到的新知识、新内容与原有的
知识体系进行有机融合,根据自身对知识的理解消化能力,有效活跃学生的思维,其中涵盖了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分析、总结、概括能力,而这些是学生写作能力所
必备的前提。
二、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现状
从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情况来看,语文教师都普遍存在着对学生的阅读和写
作能力的重视度不足。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的普及,使得学生获取信息
的方式更加形象和丰富,而这样丰富多彩的媒体信息的方式以及各种电子产品吸
引了学生们很大的注意力,占用了许多课时间,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大大减少。
除此以外,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认识度不够,认为有了现代化媒体获取知识的手段,传统的书本阅读就可以被摒弃,而这样的错误认识,使得学生们对于阅读的
重视度不高,投入时间不足。除此以外,由于家庭的原因或者经济因素的影响,
学生个人可阅读的书本有限,这样有限的书本量并不足以满足语文教学的要求,
尤其是对于身处边远地区的学生来说,能够得到一本课外书就已经是妄想,所以
面对课外读物极度匮乏的情况,使得这些学生即使有时间去阅读也没够足够的机
会去阅读课外读物。而对于写作方面来说,学生对于写作学习并没有足够的积极性,写作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项巨大而又艰巨的任务,在上写作课时,仅仅有部分
优秀的同学表现出来学习的兴趣,其余的同学并没有从写作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而是带着一种敌对的情绪去完成一项任务,因此,这样也就导致学生的写作
水平普遍低下。
三、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融合的具体措施
(一)激发阅读写作兴趣
小学生是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阶段,教师可以针对这一年龄段学生的性格特
点以及心理、认知方面的需求,灵活应用寓教于乐的教育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升其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热情。特别是对于
平时阅读量较少,写作存在一定困难的学生,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进行写作
训练的安排,逐渐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畏惧心理,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及写作兴趣。例如,在进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的教学时,首先在开课之前引导学
生进行鲁迅先生生平事迹的搜寻阅读,认真了解人物背景,从而实现对人物描写
及刻画方法的掌握。阅读结束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对身边熟悉的人物进行描写训练。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实例帮助学生分析人物特点的描写过程,这样既能
够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通过教师的分析与引导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
兴趣,帮助其建立起良好的写作模式培养写作能力。
(二)做好写作技巧教育
在教学中就要做好阅读教学指导工作,当学生具备阅读能力后也就可以自然
的掌握文章中的各项技巧,在知识内化的基础上来提高写作效果。如学生在阅读《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内容时,就可以从与“神情”相关的语句出发,借助相关
内容来感受父亲在面对地震时的情感变化,让学生在领悟的基础上来感受到父爱。在完成教学后教师就要知道学生进行写作,借助读后感等方式来说出与父亲相关
的故事与体验。在这种教学方法下,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同时也可以
在回忆与父亲相关事迹中完成写作。因此在教学中就要求教师要制定出有效的教
学方案,做好阅读教学方式完善工作,确保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在模
仿文章写作技巧的基础上来进行写作。只有让学生真正得到锻炼,才能提高学生
的写作能力,才能实现写作教学目标。
(三)加强阅读知识积累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在每章教学任务结束后,让学生运用
重点字词造句,写短评等。其次,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摘抄精彩的段落,如
《桂林山水》中的“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可贵的沉默》中的“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的神色之中”“像获得赦
免一样,那一双双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白鹅》中的“鹅的
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平剧里的净角出场。这正是它的傲慢的性格的表
现”“鹅的头在比例上比骆驼更高,与麒麟相似,正是高超的性格的表示。而在它
的叫声、步态、吃相中,更表示出一种傲慢之气”等,让学生模仿写作方法和修辞方式,并灵活运用到写作中。最后,教师要为学生推荐优秀的书籍和文章,让学
生进行阅读,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活跃学生思维,增加情感体验,培养其写作意识。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在日记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潜移默化的培养写作能力。
(四)鼓励学生观察生活
知识从生活中产生,而人们在生活的经验、经历的事情自己体验才是源源不
断的写作源泉。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完成作业,更是要通过对外界、对生活的观察发现生活知识,而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行为积
累写作素材,使得学生写作能力得到提升。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要从阅读教学内容出发,做好知识点的引入工作,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