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监测防治与应急治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RT 01 地质灾害的概念
一、自然科学界的定义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 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 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层自燃、黄土湿陷、岩 土膨胀、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 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①岩土类型:岩土是产生崩塌的物质条件。 ②地质构造:各种构造面,如节理、裂隙、层面、断层等,对坡体的切割、分离, 为崩塌的形成提供脱离体(山体)的边界条件。 ③地形地貌:坡度大于45度的高陡边坡,孤立山嘴或凹形陡坡均为崩塌形成的有 利地形。
其它条件
各类外界因素:
①气候因素:融雪、降雨 特别是大暴雨,暴雨和长时间的连续降雨。 ②地震因素:一般烈度大于7度以上的地震都会诱发大量崩塌。 ③人为因素: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如开挖坡脚,地下采空、水库蓄水、泄 水等。
中型 10~100万m3 2~20万m3 100~1000m2
小型 <10万m3 <2万m3 <100m2
该隐患点于2017年6月25日上午再次发生滑坡(2010年6月首次),引发 原因主要为因受强降雨影响导致山体失稳,下滑土方约100立方,隐患体 裂缝斜长40多米,宽30厘米,错位落差0.2米,存在隐患体约3600立方, 稳定性差。 ► 广丰区五都镇杉溪村滚林坞
五项主要法律制度
01 地质灾害调查制度
由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建设、水利、铁路、交通 等部门结合地质环境状况组织开展全国的地质灾害调查。县级以上地 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建设、水利、铁路、交通等部 门结合地质环境状况组织开展本主管区域的地质灾害调查,在调查的 基础上编制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缓变性
05
06
地面沉降 地裂缝
01 滑坡
2015年6月24日重庆巫山大宁河突发滑坡 造成多艘船舶倾覆
2016年9月28日17点30分许,浙江丽水遂昌县北界镇苏村发生山体 滑坡灾害。
图为29日清晨,丽水苏村山体滑坡现场航拍
一、滑坡的定义
滑波
滑坡是指在山坡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 定义 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斜坡向下滑
主要条件
一是地质条件与地貌条件;二是内外营力(动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
①地质地貌条件:(1)岩土类型;(2)地质构造条件;(3)地形地貌条件;(4)水文地质条件。 ②内外营力、人为因素:在现今地壳运动的地区和人类工程活动的频繁地区是滑坡多发区, 外界因素和作用,可以使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发生变化,从而诱发滑坡。不合理的人类工 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部堆载、爆破、水库蓄(泄)水、矿山开采等都可诱发滑坡。
2017
地质灾害防治 与应急管理
2017年8月
“5.12”汶川特大地 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 灾害,四川茂县6.24山体 高位垮塌……一系列的重 大地质灾害事件,暴露出 不少地灾防治的薄弱之处, 需要引起我们各级各个方 面的高度重视。
面对严峻的自然灾 害形势,我们如何应对, 采取哪些针对性措施?如 何行动才能切实保护人民 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呢?
截止7月13日,共启动市地质灾害三级应急响应2次:婺源县江湾镇 石门峡景区滑坡事件1次(目前已结束响应);婺源县溪头乡砚山村委 会外庄村山体滑坡事件1次。
我市的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四大类。
地质灾害体规模级别划分标准
类型 滑坡、崩塌
泥石流 地面塌陷
大型 ≥100万m3 ≥20万m3 ≥1000m2
埋桩法:在裂缝两侧埋桩
五、几种简易监测方法
埋钉法
上漆法
02 崩塌
1、崩塌的定义
崩塌
崩塌(崩落、垮塌或塌方)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 定义 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
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特点
发生突然;速度快; 破坏性大; 形成倒石堆,坠积物。
2、崩塌的形成条件
基本条件
岩土类型、地质构造、地形地貌三个条件,又通称为地质条件。
因连续强降雨,导致山体土壤 受水饱和,坡面稳定性下降, 降雨直接导致坡体下滑。下滑 土石方约4立方米,导致房屋 受损,威胁一户4人的生命财 产安全。
山体滑坡
► 婺源县思口镇前坦村前坦组
近日连续强降雨,导致山体土质疏松引发,6月29日下午3点45分,葛仙山 乡陈家坞村虹桥上自然村发生一起滑坡,下滑泥土触及该屋后墙,约80立 方米,土层厚约0.5米,长约15米。
动的自然现象。多发生在坡度小于50度的斜坡上。
一般由降雨、河流冲刷、地震、融雪等自然因素引 别称 起。在农村,滑坡也叫“地滑”、“走山”、“垮
山”和“山剥皮”等。
二、滑坡的形成条件
基本条件
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是斜坡体前有滑动空间,两侧有切割面
①从斜坡的物质组成来看,具有松散土层、碎石土、风化壳和半成岩土层的斜坡抗剪强度 低,容易产生变形面下滑。 ②降雨对滑坡的影响很大。雨水的大量下渗,导致斜坡上的土石层饱和,从而增加了滑体 的重量,降低土石层的抗剪强度,导致滑坡产生。 ③地震对滑坡的影响很大。使斜坡土石的内部结构发生破坏和变化,原有的结构面张裂、 松弛,加上地下水也有较大变化,水位的突然升高或降低对斜坡稳定是很不利的。
五项主要法律制度
04 对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单位实行资质管理制度
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单位,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 资源主管部门对其资质条件进行审查合格,并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 书后,方可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业务。
五项主要法律制度
05 与建设工程配套实施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三同时”制度
我市地质灾害及隐患点基本情况
上饶市是全省地质灾害多发区之一,地质灾害以中、小 规模为主,呈现点多、面广、突发性强的特点,主要分布于 低山、丘陵的变质岩类、花岗岩类的风化层中,且多与人类 工程诱发因素有关。
据全市2017年汛前的摸底排查统计,全市共查明各类 地灾隐患780处,其中市级重要隐患点20个(含2个省级重 要隐患点:广丰区霞峰镇下坊完小、万年县大源镇港道村)。
滑坡示意图
滑 坡 示 意 图
三、滑坡发生前的异常现象
大滑动之前,在滑坡前缘坡脚处,有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现象,或者出
01
现泉水(井水)突然干枯,井(钻孔)水位突变等类似的异常现象。
在滑坡体中,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它反映了滑坡体向前推
02
挤并受到阻碍,已进入临滑状态。
大滑动之前,滑坡体前缘坡脚处,土体出现上隆(凸起)现象,这是滑坡
3、崩塌的发生的前兆特征
01 崩塌体后部出现裂缝。
02
崩塌体前缘掉块、土体滚落、 小崩小塌不断发生。
03
坡面出现新的破裂变形、甚 至小面积土石剥落。
04
岩质崩塌体偶尔发生撕裂 摩擦错碎声。
4、崩塌体的识别方法
对于可能发生的崩塌体,主要根据坡体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的特征进行识别:
1 坡体大于45度、且高差较大,或坡体成孤立山嘴,或凹形陡坡;
三、滑坡发生前的异常现象
马刀树 (箭头表示滑动方向)
成片分布的马刀树显示斜坡表层土体长 期在向下缓慢滑动
四、滑坡体稳定性的识别方法
在野外,从宏观角度观察滑 有以下特征:
不稳定的滑坡体
常具有下列迹象:
1 后壁较高,长满了树木,找不到擦痕,且 十分稳定;
03
明显的向前推挤现象。
大滑动之前,有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音响。这种现象反映了深部变
04
形与破裂。动物对此十分敏感,有异常反应。
三、滑坡发生前的异常现象
05
临滑之前,滑坡体四周岩(土)体会出现小型崩塌和松弛现象。
如果在滑坡体有长期位移观测资料,那么大滑动之前,无论是水平或垂
06
直,位移量均会出现加速变化的趋势。这是临滑的明显迹象。
1 滑坡体表面总体坡度较陡,而且延伸很长, 坡面高低不平;
2 有滑坡平台、面积不大,且有向下缓倾和 未夷平现象;
3 滑坡表面有泉水、湿地,且有新生冲沟;
4 滑坡表面有不均匀沉陷的局部平台,参差 不齐;
5 滑坡前缘土石松散,小型坍塌时有发生, 并面临河水冲刷的危险;
6 滑坡体上无巨大直立树木。
五、几种简易监测方法
2 滑坡平台宽大、且已夷平,土体密实,有 沉陷现象;
3 滑坡前缘的斜坡较陡,土体密实,长满树 木,无松散崩塌现象。前缘迎河部分有被 河水冲刷过的现象;
4 河水远离滑坡的舌部,甚至在舌部外已有 漫滩、阶地分布;
5 滑坡体两侧的自然冲刷沟切割很深,甚至 已达基岩;
6 滑坡体舌部的坡脚有清晰的泉水流出等等。
五项主要法律制度
02 地质灾害预报制度
预报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成灾范围和 影响程度等。地质灾害预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 同气象主管机构发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向社会发布地质灾害 预报。
五项主要法律制度
03 地质灾害易发区工程建设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
由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建设、水利、铁路、交通 等部门结合地质环境状况组织开展全国的地质灾害调查。县级以上地 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建设、水利、铁路、交通等部 门结合地质环境状况组织开展本主管区域的地质灾害调查,在调查的 基础上编制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07
滑坡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展,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
临滑之前,在滑坡体范围内的动物惊恐异常,植物变态。如猪、狗、牛
08
惊恐不宁,不入睡,老鼠乱窜不进洞。树木枯萎或歪斜等。
三、滑坡发生前的异常现象
山 坡 出 现 裂 缝
三、滑坡发生前的异常现象
斜坡上的房屋墙壁出现 明显拉裂,墙体歪斜
滑坡前缘纵张裂缝
即经评估认为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或者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建 设工程,应当配套建设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设计、 施工和验收应当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同时进行。配套的地 质灾害治理工程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主体工程不得投入生 产或者使用。
四、地质灾害 - 成因
地质灾害都是在一定的动力诱发(破坏)下发生的。诱发动力 有的是天然的,有的是人为的。据此,地质灾害也可按动力成因概 分为自然地质灾害和人为地质灾害两大类。
二、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的定义
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所称地 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 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 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什么是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主要分为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风化作用、斜坡 重力作用等。
三、《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中国国务院第29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三项原则
五项主要 法律制度
三项原则
一是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
二是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治理; 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三是地质灾害防治的"统一管理,分工协作"的原则; 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 导和监管工作。
自然地质灾害 人为地质灾害
由自然变异导致的地质灾害称为自然地质 灾害,如汛期强降雨引起的突发地质灾害
人为作用诱发的地质灾害则称为人为地质 灾害,如兴修水利工程,架桥、修路等建 设工程引发的地质灾害
PART 02 地质灾害的分类
按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进程划分为两大类:
突发性
01
02
03
04
滑坡 崩塌 泥石流 地面塌陷
► 铅山县 葛仙山乡陈家坞村虹桥上自然村
2017年4月10日6时左右,上饶县五府山镇甘溪村樟潭组发生崩塌,影响村民 1户6人。原因分析:由于村民建房切破形成高陡临空面,岩体风化后裂隙发 育,强降雨经地表渗入裂隙中,使岩体自重增加,裂隙扩大从而形成崩塌。
01
02
目录
CONTENTS 03
04
05
地质灾害的概念 地质灾害的分类 地灾防治和应急工作要求 地质灾害案例分析 协助和指导农村建房选址
我市地质灾害及隐患点基本情况
受强降雨极端天气影响,截至7月13日,全市今年共接到并上报省 厅地质灾害灾(险)情报告73起(含4起险情、6起成功避让, 避免人员 伤亡34人;其中11起为老地灾隐患点发生的),其中滑坡65起,崩塌5 起,泥石流2起,塌陷1起,造成3死2伤(全部为婺源县江湾镇石门峡景 区滑坡事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23.75万元,潜在经济损失4648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