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冯丽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阶段主要包括
学习:帮助学生具有适应高中学习环境的能力, 发展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学习的潜能,在克服 困难取得成绩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 职业规划: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 会就业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 行职业的选择和准备。 人际: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的状况,正确对 待和异性伙伴的交往,建立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反 应和体验。 心理承受力: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教育部
1999年8月13日颁布 《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 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 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 才的重要环节”。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内容等 衡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 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辅导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中小学生不良心理和行为的预防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中小学生自杀危机的干预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也曾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四 个标志:
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3.有幸福感。
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高 效率的生活。
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变态心理学》一书 中提出了10条标准:
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的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的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冯丽娟
自我介绍
现任职:西北民族大学学生工作处
职 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任 甘肃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
学 历:西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生
工作起止时间:2001年7月至今
2008年获得劳动部颁发的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 书
近年来政府与教育部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 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 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5、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
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 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 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 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 教育能力。
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 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内容
1、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思想 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
2、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原则
针对性: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 整体性:面向全体学生 个体性:关注个别差异
3、几个结合
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 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 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 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7、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 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 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 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 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小学阶段主要包括:
智能训练:认识智力的本质,并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进 行训练。
学习心理指导: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情感教育:学会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有效控制、 调节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感,体察与理解别人的情 绪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
人际关系指导: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 原则,包括解决冲突、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以及尊 重、支持等交往原则。
健全人格的培养:培养个体面对社会生存压力应具备的 健康人格品质,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
初中阶段主要包括
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 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 法。
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
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 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
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 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 耐受能力。
1994年中共中央《加强学校德育的若干意见》 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普通高校德育大纲》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999年8月教育部《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见》 2001年3月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 2002年5月教育部《普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 2002年8月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2003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的若干意见》 2004年6月教育部召开《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的意见》
6、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 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 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 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 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 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 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8、心理健康教育几个注意的问题
心理健康不等于没有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结果 心理健康强调的是一种和谐适应的状态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培养精英人才,而是帮助每 个学生健康成长发展
二、衡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对环境的高效而满意的适应, 在这种状态下,人的生命具有活力,人的潜能 得到开发,人的价值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