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问题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壮大,证券投资基金这种集合投资方式也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巨大发展,可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却存在一定的不足。
本文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促进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现状问题解决对策
目录
一、引言 (1)
二、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现状 (1)
三、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
(一)过分追求利益,丧失道德底线 (2)
(二)政策的城市功能,扩大了证券投资基金的系统性风险 (2)
(三)投资人缺乏专业知识,不够理性 (3)
(四)基金托管人对基金管理人的监督水平不够 (3)
四、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问题的解决对策 (3)
(一)改变专业基金公司的内部管理结构 (3)
(二)提高行业监管能力,制定具有一定约束性的制度 (4)
(三)努力提升投资人的专业素养,使投资项目向多元化发展 (4)
(四)切实加强基金托管人的监督职责 (4)
五、结论 (5)
参考文献 (6)
一、引言
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它通过发行基金证券,集中不特定投资者的资金,委托专业的基金管理公司进行证券资产的投资管理,以股票、债券、外汇、货币等金融工具为投资标的,并以获得投资收益和资本增值为投资目标。
可见,证券投资基金既不同于股份有限公司和一般的工商企业,又不同于商业银行和一般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它是一种专门将社会上的分散资金集中起来进行投资的独立核算机构,是一种特殊的投资组织形式。
证券投资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基本分析、技术分析、演化分析,其中基本分析主要应用于投资标的物的选择上,技术分析和演化分析则主要应用于具体投资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判断上,作为提高投资分析有效性和可靠性的重要补充。
二、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现状
现阶段,随着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基金在中国证券市场中的重要性明显提高,已经逐渐成为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投资机构。
无论是在投资理念、风格、管理水平,还是在投资取向上都直接影响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趋势,甚至对整个市场的发展状况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而且,到目前为止,随着基金管理规模的不断壮大,基金行业的发展已经不只是关系到本行业,已经逐步影响到了我国的金融领域。
在我国现代证券市场框架和金融体系结构日趋完善的形势下,基金行业正肩负着引导形成我国证券市场的理性投资文化、促进我国金融结构的调整以及完善我国社会化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使命。
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最早创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发展,到90年代已经才逐步规范。
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就是探索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从1992年开始,直到1997年11月14日《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颁布之前;其次,就是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又分为2001年8月以前的封闭式发展阶段以及2001年9月以后的开放式发展阶段。
随着2004年的市场规模的高速扩容,2005年的多元化、国际化、规范化发展,2006 年的股市百年一遇的“大牛市”,基金业可谓蓬勃发展。
截止2012年底,中国“公募基金”的资产份额达到3.0834万亿份,累积为数亿人提供了理财服务。
近年来,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加快发展(见下表),它已经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举足轻重的重要力量。
同时,它已经显示出在有效配置金融资源、改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抑制投机行为、改善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以及促进投资金融制度创新和金融工具多元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截至时间期末基金数量(只)期末资产净值(亿元)期末份额规模(亿份)2012-12-31 1174 28663.78 31710.09
2011-12-31 1019 21918.40 26509.93
2010-12-31 781 25194.49 24226.82
2009-12-31 623 26760.92 24534.94
2008-12-31 473 19388.67 25740.31
2007-12-31 363 32755.90 22330.30
2006-12-31 321 8586.72 6242.81
2005-12-31 223 4691.16 4714.92
数据来源: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
三、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非常迅速,但在资本市场环境、监督管理水平以及内部整体结构等方面也存在着种种不足,具体内容为:
(一)过分追求利益,丧失道德底线
在众多的投资公司中出现了一种极不道德的求利方式,就是开始用自己私人的资金在较低的位置建一个仓,然后等到集合而来的客户的资金将整体的股价提升到一个很高的位置的时候,就立即把自己私人建的仓以高价卖出,赚取相当可观的利润。
在中国金融市场上,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这种以工作之便来谋取非正常的利润的做法,一旦被曝光后,会在社会上产生很多严重的影响,它不仅会使该公司受到很严重的经济方面的损失,同时,极大的降低了该公司的诚信度,使这种信任与托付的关系变得脆弱不堪。
这其中主要涉及到的人物就是基金的经理人。
他们的动机说白了就是名和利,高度的信誉和不菲的薪酬,他们是整个投资过程中的主体部分。
由于在工作中,他们需要时时顾虑到自己的东家和自己的客户的利益,也要承受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但同时并没有一种完整的制度来鼓励他们或者来制约他们的行为,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少了他们对工作的热情。
他们作为一个普通人,无论何时都会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给自己创造最大的利润,但他们进行投资的资金并不是自己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所选择的投资就极有可能伤害到客户的利益,进而上升到道德的问题。
(二)政策的城市功能,扩大了证券投资基金的系统性风险
从中国的证券投资基金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总是会有一些行政部门包揽了从公司
的成立到发展起来的全部过程的批示任务,这就使政府的政策在我国的证券经纪交易市场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而市场中的因素成了次要的原因。
投资都存在风险。
由于政策的变化而产生的风险是一种系统风险,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上,面对千变万化的政府政策,公司必须做好预测或估计来使这项变化在自己的掌控之中,然后根据变化来推出一些措施,就可以将这种风险逐渐分解成一小块。
所以,据此来看,政策将证券投资的风险推向了高潮。
(三)投资人缺乏专业知识,不够理性
从投资的风险来说,最大的是股票,而最牢靠的就是存款,而这种证券投资的风险度刚好在这两种极端中间。
既能够获取较为可观的利益,也不用承担过大的风险,与其他投资的方式相比,显得较为稳妥。
然而这种认知并没有普遍性,人们在这方面的认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在市场中有很多投资人都不是专业人士,所以,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就相当窄,有时仅仅掌握了所有信息的冰山一角,而且,金融交易市场中含有太多的不定因素,它总是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中,就算要得到一点有用的信息也要奉献出一定的资本,这就导致了那些平民投资者只能盲目的跟从别人的决定来投资,从别人的投资中挑选有利的信息来使用。
(四)基金托管人对基金管理人的监督水平不够
基金管理人直接掌握着基金的投资以及运作,一旦出现违法违规行为必然会给基金托管人带来巨大损失。
虽然,基金托管人对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运作行为具有监督的职责,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却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制约因素:(1)基金托管人缺乏独立性,一般情况下,基金的管理人同样是发起人,所以对基金托管人的选聘具有决定权,而且在经过相关部门批准之后,还具有撤换托管人的权利,在这种缺乏独立性的情况下则很难发挥监督作用;(2)违法乱纪行为直接影响着监督效果。
由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部分托管人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优势,有可能受到巨大利益的驱使,无视、甚至是纵容基金管理人的违法乱纪行为;(3)无法对基金管理人的行为进行全面监督。
多数基金托管人并不是非常了解基金的运作情况,在对基金进行监督的过程中也不过只是从表面情况进行判断,而背后的行为是否合法合规则很难进行监督。
四、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问题的解决对策
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要想健康、稳定的持续发展,就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解决其中存在的不足。
(一)改变专业基金公司的内部管理结构
将拥有相同的投资目的的投资人按照组成公司的方法组成的有确定的投资项目的基金就被称为公司型基金,它使投资人有了更多的权利去监管基金的管理人,也拥
有了更多的决定权,打破了原始的签署条约型的方式,不再只是等待着收益或亏损,而是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虽然国外大多数采用的是签署合约型的方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国情不一样,在国外,人们之间的信任程度远远高于国内人们之间的,而且国内外的体制,制度都有很大的差异,与他们相比,我们暂且没有能力去大力推广签署合约型的交易方式,这只会较容易的伤害到投资人的利益,提升工作人员的道德风险。
所以,从全局来看,我国更应该向公司型的基金发展。
(二)提高行业监管能力,制定具有一定约束性的制度
在制度这一方面,我国应虚心学习外国的做法,创造一个完整的有约束力的、令人信服的制度,并围绕风险程度和收益大小来对经理人进行考核,提高信息的保密程度,优化对基金的管理,保障投资人的获利。
降低主要经理人的道德风险。
我们国家也有一些用来自我约束的专业机构,虽说是专业机构,但专业程度还是不能达到标准,尽管提高了政府的监督力度,但对不合法的行为还缺少一定的威慑力,所以,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高度专业的机构来对这些企业进行一定程度的制约,提高自律程度,优化评估制度,提高信息的保密程度,从而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管,来保障整个市场有序的进行。
(三)努力提升投资人的专业素养,使投资项目向多元化发展
众所周知,在金融市场上向来都是风险与利益并存的,利益多少与风险程度是成正比的。
面对这样的市场状态,投资人最需要做的就是要理性的思考,从而做出理性的决定,最忌讳一本万利的心态,更不可盲目跟风。
基金与股票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着重于时间上的保持,而后者则需要不断的买进卖出,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基金产品,投资人更应该谨慎的去选择恰当的种类,对于其风险值,自己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做出决定。
无论何时,无论哪个行业,都离不开取长补短这个真理,我们深知国外的金融市场上有着很多优秀的产品和丰富的经营,这正是国内的市场所欠缺的,如果能够多多吸取国外市场的优点与方法,创造出更多的基金种类,来迎合不同层次投资人的需求,这样,我国的投资市场将会蒸蒸日上。
(四)切实加强基金托管人的监督职责
加强基金托管人的监督职责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改变我国的基金托管人选择方法,将托管人的选择权直接交到基金持有人手中,才能真正让托管人成为持有人的代理人去监督基金管理人。
在设立基金持有人代表大会设机构后,这一问题可以获得解决。
同时,应降低我国的基金托管费率,目前,美国基金的托管费在0.1%至 0.2%,德国仅为 0.04%,而我国目前托管费在0.175%至 0.25%,明显高于国际水平。
托管银行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会放松其监管职能。
因此,建议应尽快发展托管银行,通过市
场竞争,降低现有的托管费率,这也将有利于我国基金业的健康发展。
五、结论
虽然目前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业在近几年有了相当规模的发展,但是它还处于一个相对失衡的状态,相信随着产品渠道的拓展、监督机制的不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的贯彻运行以及从业人员与投资者越来越成熟的经济投资理念,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业会向着稳定、持续、健康的方向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晓虹,刘肯,杨婕.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J]. 中国货
币市场,2008(10).
[2] 邢雷.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J]. 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9
(02).
[3] 袁凯.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03).
[4] 刘爽英,周博.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运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J]. 太原城
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
[5] 魏景义.浅析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存在的问题及对应措施 [J].现代经济信息,2009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