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中医针灸.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出一支 别络,再加上 脾之大络 孙络——细小的络脉 浮络——浮现于体表的络脉
十四经
阴经
十 二 经 脉
阳经
奇
任脉
经
八
脉
督脉
手三阴经 足三阴经 手三阳经 足三阳经
手太阴经 手少阴经 手厥阴经 足太阴经 足少阴经 足厥阴经 手太阳经 手阳明经 手少阳经 足太阳经 足少阳经
足阳明经
十四经循行分布图
四、十二经脉
分支:从胃别出, 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 中,交于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心经
起于心中,走出后属 心系(心与其他脏相连的 脉络),向下穿过膈肌, 络小肠。
分支:从心系分出, 挟食道上行,连于目系 (目与脑相连的脉络)。
直行者:从心系出来, 退回上行经过肺,向下浅 出腋下(极泉穴H1:腋窝 顶点),沿上肢内侧后缘, 过肘中,经掌后锐骨端, 进入掌中,沿小指桡侧, 出小指桡侧端(少冲穴), 交于手太阳小肠经。
分支:从锁骨上窝上行, 经颈部至面颊,入下齿中, 回出挟口两旁,左右交叉于 人中(水沟穴Du26),至对侧 鼻翼旁(迎香穴LI20),交 于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
起于鼻翼旁(迎香穴),挟鼻
上行,左右交会于鼻根部,旁行入目 内眦,与足太阳经相交,向下沿鼻柱 外侧,入上齿中,出而挟口两旁,环 绕口唇,在颏唇沟处左右相交,退回 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 角上行过耳前,经过下关穴,沿发际, 到额前。
三、组成:
经脉:十二经脉:
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
奇经八脉——任脉、督脉、冲脉、带 脉、 阴维脉、 阳维 脉、 阴跷脉、阳跷脉
十二经别——别行之正经 络脉 : 十五别络——十二经脉及任、督脉各
分支1:从颌下缘分出,下行到人 迎穴,沿喉咙向下后行至大椎,折向 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下行穿过膈 肌,属胃络脾。
直行者: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 线下行,挟脐两旁(旁开2寸),下行 至腹股沟处的气街。
分支2:从胃下口幽门处分出, 沿腹腔内下行至气街,与直行之脉会 合,而后沿大腿之前侧下行,至膝膑, 向下沿胫骨前缘行至足背,入足第二 趾外侧端。
手太阳小肠经
起于小指外侧端(少泽 穴),沿手背尺侧上腕部, 循上肢外侧后缘,过肘部, 到肩关节后面,绕行肩胛部, 交肩上后入大椎穴,再前行 入缺盆,深入体腔,络心, 沿食道下行,穿过膈肌,到 达胃部,下行,属小肠。
分支1:从缺盆出来,沿 颈部上行到面颊,至目外眦 后,退行进入耳中(听宫穴: 耳屏前,张口即现)
分支3:从膝下三寸处,下行入 中趾外侧端。
分支4:从足背(冲阳穴)分出, 前行入足大趾内侧端,交于足太阴脾
足太阴脾经
起于足大趾内侧端 (隐白穴),沿内侧赤 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 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 线上行。至内踝尖上八 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 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 前缘,进入腹中,属脾, 络胃。向上穿过膈肌, 沿食道两旁,连舌本, 散舌下。
(一)名称分类
(二)走向、交接、分 布、表里关系及流注次 序
1、走向和交接规律 2、分布规律 3、表里络属关系 4、流注次序 (三)循行部位
走向和交接规律
经
络
的
循
行
分
布
(
头
面
手三阳经、足三阳经、任脉、督脉 在头面部的循行分布
部 )
2.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部位
(1)手太阴肺经 (2)手阳明大肠经 (3)足阳明胃经 (4)足太阴脾经 (5)手少阴心经 (6)手太阳小肠经 (7)足太阳膀胱经 (8)足少阴肾经 (9)手厥阴心包经 (10)手少阳三焦经 (11)足少阳胆经 (12)足厥阴肝经
分支:从手腕的后方(列 缺穴L7)分出,沿掌背侧走向 食指桡侧端(LI1商阳穴), 交于手阳明大肠经。
手Leabharlann Baidu明大肠经
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 穴LI1),经过手背行于上 肢(外侧)前缘,上肩,至 肩关节前缘,向后到第七颈 椎棘突下(大椎穴GV14), 再向前下行入缺盆(锁骨上 窝),进入胸腔络肺,向下 通过膈肌下行至大肠,属大 肠。
针灸
针灸的作用
脏腑器官功能
改 善
针 灸
人体
自
经络、腧穴
稳
态
提 高
自我调节能力
第一节
经络系统
一、概念: *
经络 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
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经,有路径的意思,是经络系统 的主干;
络,有网络的意思,是经脉的分 支,纵横交错,网络全身。
二、功能: *
1、沟通上下内外,联络脏腑肢节。 2、运行全身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3、抗御外邪,调节机能平衡。 4、感应传导作用。
分支2: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 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 至 腘窝中(委中穴UB40)。
分支3:从项部(天柱穴)分出下行, 经肩胛内侧,从附分穴(T2旁开3寸)挟脊 下行至髀枢(髋关节,当环跳穴 GB30),经大腿后侧至 国窝中,与前 一支脉会合,然后下行穿过腓肠肌,出 走于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
侧端(至阴穴UB67),交于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
起于足小趾下,斜行 于足心(涌泉穴K1),出 行于舟骨粗隆之下,沿内 踝后,分出进入足跟部, 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 国窝内侧,上股内侧后缘 入脊内(长强穴GV1), 穿过脊柱至腰部,属肾, 络膀胱。
手太阴肺经
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 循胃口(下口幽门,上口贲 门),通过膈肌,属肺,从肺 系(与肺相连的气管、支气管 及喉咙等)横行至胸部外上方 (中府穴L1:第一肋间隙,距 正中线6寸),出腋下,沿上 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窝,入 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桡侧 端(少商穴L11:在大拇指桡 侧,距离指甲根角一分许的地 方。)
分支2:从面颊部分出, 向上行于目眶下,至目内眦 (睛明穴B1:旁0.1寸), 交于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
起于目内眦(睛明穴UB1),向上 到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 GV20)。
分支1: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 处的头侧部。
直行者:从头顶部分出,向后行至 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回出后下行 到项部(天柱穴:项后发际正中旁开1.3 寸),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 肩胛内侧,脊柱两旁(旁开1.5寸)下行, 到达腰部(肾俞穴UB23:L2棘突旁开 1.5寸),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深入体 腔,络肾,属膀胱。
十四经
阴经
十 二 经 脉
阳经
奇
任脉
经
八
脉
督脉
手三阴经 足三阴经 手三阳经 足三阳经
手太阴经 手少阴经 手厥阴经 足太阴经 足少阴经 足厥阴经 手太阳经 手阳明经 手少阳经 足太阳经 足少阳经
足阳明经
十四经循行分布图
四、十二经脉
分支:从胃别出, 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 中,交于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心经
起于心中,走出后属 心系(心与其他脏相连的 脉络),向下穿过膈肌, 络小肠。
分支:从心系分出, 挟食道上行,连于目系 (目与脑相连的脉络)。
直行者:从心系出来, 退回上行经过肺,向下浅 出腋下(极泉穴H1:腋窝 顶点),沿上肢内侧后缘, 过肘中,经掌后锐骨端, 进入掌中,沿小指桡侧, 出小指桡侧端(少冲穴), 交于手太阳小肠经。
分支:从锁骨上窝上行, 经颈部至面颊,入下齿中, 回出挟口两旁,左右交叉于 人中(水沟穴Du26),至对侧 鼻翼旁(迎香穴LI20),交 于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
起于鼻翼旁(迎香穴),挟鼻
上行,左右交会于鼻根部,旁行入目 内眦,与足太阳经相交,向下沿鼻柱 外侧,入上齿中,出而挟口两旁,环 绕口唇,在颏唇沟处左右相交,退回 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 角上行过耳前,经过下关穴,沿发际, 到额前。
三、组成:
经脉:十二经脉:
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
奇经八脉——任脉、督脉、冲脉、带 脉、 阴维脉、 阳维 脉、 阴跷脉、阳跷脉
十二经别——别行之正经 络脉 : 十五别络——十二经脉及任、督脉各
分支1:从颌下缘分出,下行到人 迎穴,沿喉咙向下后行至大椎,折向 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下行穿过膈 肌,属胃络脾。
直行者: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 线下行,挟脐两旁(旁开2寸),下行 至腹股沟处的气街。
分支2:从胃下口幽门处分出, 沿腹腔内下行至气街,与直行之脉会 合,而后沿大腿之前侧下行,至膝膑, 向下沿胫骨前缘行至足背,入足第二 趾外侧端。
手太阳小肠经
起于小指外侧端(少泽 穴),沿手背尺侧上腕部, 循上肢外侧后缘,过肘部, 到肩关节后面,绕行肩胛部, 交肩上后入大椎穴,再前行 入缺盆,深入体腔,络心, 沿食道下行,穿过膈肌,到 达胃部,下行,属小肠。
分支1:从缺盆出来,沿 颈部上行到面颊,至目外眦 后,退行进入耳中(听宫穴: 耳屏前,张口即现)
分支3:从膝下三寸处,下行入 中趾外侧端。
分支4:从足背(冲阳穴)分出, 前行入足大趾内侧端,交于足太阴脾
足太阴脾经
起于足大趾内侧端 (隐白穴),沿内侧赤 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 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 线上行。至内踝尖上八 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 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 前缘,进入腹中,属脾, 络胃。向上穿过膈肌, 沿食道两旁,连舌本, 散舌下。
(一)名称分类
(二)走向、交接、分 布、表里关系及流注次 序
1、走向和交接规律 2、分布规律 3、表里络属关系 4、流注次序 (三)循行部位
走向和交接规律
经
络
的
循
行
分
布
(
头
面
手三阳经、足三阳经、任脉、督脉 在头面部的循行分布
部 )
2.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部位
(1)手太阴肺经 (2)手阳明大肠经 (3)足阳明胃经 (4)足太阴脾经 (5)手少阴心经 (6)手太阳小肠经 (7)足太阳膀胱经 (8)足少阴肾经 (9)手厥阴心包经 (10)手少阳三焦经 (11)足少阳胆经 (12)足厥阴肝经
分支:从手腕的后方(列 缺穴L7)分出,沿掌背侧走向 食指桡侧端(LI1商阳穴), 交于手阳明大肠经。
手Leabharlann Baidu明大肠经
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 穴LI1),经过手背行于上 肢(外侧)前缘,上肩,至 肩关节前缘,向后到第七颈 椎棘突下(大椎穴GV14), 再向前下行入缺盆(锁骨上 窝),进入胸腔络肺,向下 通过膈肌下行至大肠,属大 肠。
针灸
针灸的作用
脏腑器官功能
改 善
针 灸
人体
自
经络、腧穴
稳
态
提 高
自我调节能力
第一节
经络系统
一、概念: *
经络 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
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经,有路径的意思,是经络系统 的主干;
络,有网络的意思,是经脉的分 支,纵横交错,网络全身。
二、功能: *
1、沟通上下内外,联络脏腑肢节。 2、运行全身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3、抗御外邪,调节机能平衡。 4、感应传导作用。
分支2: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 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 至 腘窝中(委中穴UB40)。
分支3:从项部(天柱穴)分出下行, 经肩胛内侧,从附分穴(T2旁开3寸)挟脊 下行至髀枢(髋关节,当环跳穴 GB30),经大腿后侧至 国窝中,与前 一支脉会合,然后下行穿过腓肠肌,出 走于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
侧端(至阴穴UB67),交于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
起于足小趾下,斜行 于足心(涌泉穴K1),出 行于舟骨粗隆之下,沿内 踝后,分出进入足跟部, 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 国窝内侧,上股内侧后缘 入脊内(长强穴GV1), 穿过脊柱至腰部,属肾, 络膀胱。
手太阴肺经
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 循胃口(下口幽门,上口贲 门),通过膈肌,属肺,从肺 系(与肺相连的气管、支气管 及喉咙等)横行至胸部外上方 (中府穴L1:第一肋间隙,距 正中线6寸),出腋下,沿上 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窝,入 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桡侧 端(少商穴L11:在大拇指桡 侧,距离指甲根角一分许的地 方。)
分支2:从面颊部分出, 向上行于目眶下,至目内眦 (睛明穴B1:旁0.1寸), 交于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
起于目内眦(睛明穴UB1),向上 到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 GV20)。
分支1: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 处的头侧部。
直行者:从头顶部分出,向后行至 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回出后下行 到项部(天柱穴:项后发际正中旁开1.3 寸),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 肩胛内侧,脊柱两旁(旁开1.5寸)下行, 到达腰部(肾俞穴UB23:L2棘突旁开 1.5寸),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深入体 腔,络肾,属膀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