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目标确定与潜力测算(张正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之和占典型样区面积的比例(各坡度级别样区分别计算)(%);
X
Abi——设定的与典型样区同坡度类型区集约利用水平较高的农用地中沟渠、道
路、林网等面积之和占农用地区面积的比例(%);(有农用地整治项目的,可以以项
目数据作为依据)
X
ΔS——乡镇新增耕地面积(公顷);
X
Si——与典型样区同坡度级别的待整治耕地区面积(公顷);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而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的综合治 理。 X (2)土地复垦:是指对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 、污染和自然灾害损毁等原因造成的废弃土地采取整治措施 ,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X (3)宜农未利用地开发:是指通过工程、生物或综合的措施 ,将宜农未利用地或低效利用土地开发为耕地的活动,以增 加耕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
18
6
三、土地整治潜力的内涵 为何测潜力
数量 质量
空间 百度文库别
时空 顺序
目标 项目 政策
19
三、土地整治潜力的内涵
潜力是什么
土地整治: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未利用以及生 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整治,提高土 地利用效率的活动。
整治前
整治后
20
21
7
22
23
24
8
三、土地整治潜力的内涵 潜力是什么 在一定的土地整治标准下,通过整治可以挖潜出
14
二、土地整治目标 (三)土地整治的主要任务 X 以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为重点,大力推进
农用地整治 X 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前提,稳妥推进农村建设用地
整治 X 以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开展城
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 X 以合理利用土地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加快土地复垦 X 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切实保障规划实施
44
五、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的调查与测算
测算思路
42
14
四、农用地整治潜力的调查与测算 质量(综合)潜力分级
潜力分级以乡镇或者行政村为单元进行; 质量潜力以提高的产能程度为划分依据; 潜力级别一般不少于三级。
43
五、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的调查与测算 潜力的来源
9将现状人均宅基地用地量降低为国家或本地区的人均 宅基地占地标准所节约的土地面积。 9适当提高建筑容积率所节约的土地面积。 9通过对村庄中的闲散土地整理所节约的土地面积。
12
4
二、土地整治目标 X (5)区域性综合整治:是指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要求,
以村、镇为基本整治区域,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对区域内 的田、水、路、林、村实行综合整治,统筹城乡土地利用,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其目标更加多元化,呈现出区域综合性 、多功能性、多效益性的特点。
13
二、土地整治目标 (二)土地整治的基本指导思想 X 坚持促进“三农”发展 X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 X 坚持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X 坚持耕地数量、质量、生态管护相统一 X 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11
二、土地整治目标 X (4)建设用地整治:是指对建设用地进行挖潜改造和调整,
进一步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提高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 用水平的活动。 包括:以农民旧房改造、新居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 务配套设施建设相结合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以 旧城镇、旧厂矿、“城中村”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城镇工矿用 地整治,旨在促进产业调整、城市转型、环境再造,促进节 约集约用地。
第一步:调查。 以乡镇为组织单位,按各村集中连 片耕地的总体坡度(<6度、6-15度、>15度)分别选 取典型样区,典型样区面积不小于该村该类型耕地面 积的2-5%。
注意:坡度对数量潜力有较大影响,故分坡度进行典型调查。
34
四、农用地整治潜力的调查与测算
35
四、农用地整治潜力的调查与测算
第二步:分析测算。
17
二、土地整治目标 (五)土地整治规划控制指标 X 1、总量指标
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规模、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区片数、损毁 土地复垦规模、宜农未利用地开发规模、城镇工矿建设用地 整治规模、农村建设用地整治规模 X 2、效益指标 补充耕地总量(农用地整治补充耕地、损毁土地复垦补充耕地 、宜农未利用地开发补充耕地)、整治后耕地等级提高程度 等。
31
四、农用地整治潜力的调查与测算 数量潜力
方法一:全面调查法
第一步:调查。以乡镇为组织单位,以行政村为调查对象。
注:待整理区包括耕地及其间的零星地类)
32
四、农用地整治潜力的调查与测算 第二步:分析测算
注意:以新增耕地 系数进行潜力分级
33
11
四、农用地整治潜力的调查与测算 数量潜力 方法二:典型调查法
的利用的能力。 表现为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土地的生产能力、生
态环境条件等。
25
三、土地整治潜力的内涵 潜力的特征 1、针对性(土地利用类型) 2、相对性(科学技术条件) 3、指标的多样性(数量、质量) 4、影响因素的复杂性(社会、经济、环境) 5、潜力的时间指向(社会发展阶段)
26
三、土地整治潜力的内涵 农用地整治潜力 农用地整治:在以农用地(主要是耕地)为主的区域, 通过实施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 护与生态环境保持等工程,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 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
αdi =Adi—Abi (i = 1, 2,- - -,n 。其中n为坡度级别的个数) n
∑ ΔS = (α di × Si )(i = 1, 2,- - -,n 。 n 其中n为坡度级别的个数) i =1
α=ΔS / S
X 式中:αdi——典型区(同一坡度级别)新增耕地系数(%);
X
Adi——典型样区中沟渠、道路、林网、坟地、零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面积
41
四、农用地整治潜力的调查与测算 质量潜力
W=A*T*C+Qi*K
W是通过整治产生的质量潜力,单位为公斤; A为待整治耕地规模,单位为亩; T为耕地利用等别提高的程度,为该乡镇平均利用等减去 该乡镇的最高利用等; C为一个利用等的标准粮产量,单位为公斤/亩; Qi为新增耕地面积,单位为亩; K为该行政区平均利用等对应的标准粮产量。
注意:是通过农用地利用条件的改变,提高的生产能力。。
38
四、农用地整治潜力的调查与测算
质量潜力
理论的最高产量
农
用
可能的生产量
地
分
等
实际的生产量
光温潜力 自然等 利用等
经营收益
等
39
13
四、农用地整治潜力的调查与测算
质量潜力
农用地分等成果
以
农
乡 镇
乡镇最高利用等别
用 地
为
质
单
整治
量
元
各乡镇的平均利用等别
3
1
一、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背景 2、土地整治内涵的变化 X 在整治范围上,由分散的土地开发整理向集中连片 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转变;在整治内涵上, 由增加耕地数量为主向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 改善生态环境并重转变;在整治目的上,由单纯的补 充耕地向建设性保护耕地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 筹发展相结合转变;在整治手段上,由以项目为载体 向以项目、工程为载体结合政策工具的运用转变。
15
5
二、土地整治目标 (四)土地整治的基本目标 X 农用地整治成效显著。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补充耕
地××,提高现有基本农田示范区耕地质量,新建××处万 亩连片示范区。经整治的基本农田平均提高××等,亩产增 加××公斤以上。 X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规范有序推进。整治农村建设用地×× ,重点加强散乱、废弃、闲置和低效利用农村建设用地整治 ,农村建设用地格局得到优化,土地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潜 力
乡镇调查 Text 40
四、农用地整治潜力的调查与测算
质量潜力 以提高的产能表示。有两部分组成,一是原有耕地等 级提高所带来的潜力;二是新增耕地产生的潜力。原 有耕地部分,假定各乡镇的平均利用等别通过整治可 达到该乡镇的最高利用等别,新增耕地部分假定新增 耕地均能达到该乡镇的平均利用等,依此计算农用地 整治的质量潜力。
(3)管理机制的转变:从单一国土部门推动转向政府领导下 的多部门联动推进。
9
3
二、土地整治目标 (一)土地整治的类型
(1)农用地整治(含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2)土地复垦 (3)宜农未利用地开发 (4)建设用地整治 (5)区域性综合整治
10
二、土地整治目标 X (1)农用地整治:是指为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16
二、土地整治目标 (四)土地整治的基本目标 X 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取得重要进展。整治城镇工矿建设
用地××,重点加大旧城镇、“城中村”、旧厂矿改造力度 ,促进单位GDP建设用地降低××,降低经济增长对土地资 源的过度消耗,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 X 土地复垦明显加快。复垦损毁土地××,生产建设活动新 损毁土地全面复垦,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复垦率达到××以上 ,自然灾害损毁土地及时复垦,促进土地合理利用和生态环 境改善。 X 土地整治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29
三、土地整治潜力的内涵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 数量潜力:可整治的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可减少的 农村建设用地面积、新增有效耕地面积
30
10
四、农用地整治潜力的调查与测算 数量潜力
9 通过道路、沟渠、防护林的综合整治所增加的耕地
9 通过土地平整、小田并大田等所增加的耕地 9 通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所增加耕地面积
一、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背景 4、土地整治规划的审批层次提高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报国务院进行审批。
8
二、土地整治目标 (一)土地整治的类型
从土地整理到土地整治概念的变化,体现出以下几点的转 变:
(1)内涵的拓展:从单纯的农地整理理念向综合整治理念的 转变。
(2)范围的拓展:从农村土地延伸到农村土地和城镇工矿用 地。
27
9
三、土地整治潜力的内涵 农用地整治潜力 数量潜力:可整治的农用地规模、新增有效耕地面积 质量潜力:提高生产能力(产能、利用等别)
28
三、土地整治潜力的内涵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是指对农村地区散乱、废弃、闲 置和低效利用的建设用地进行整治,完善农村基础设 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 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活动。
博博士士学学位位论论文文答开辩题
土地整治目标确定与潜力测算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管理系
2012/05/06
主要内容 一 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背景 二 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背景 三 土地整治潜力的内涵 四 农用地整治潜力的调查与测算 五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的调查与测算
2
一、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背景 1、土地整治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 ¾ 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 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¾ 2010年10月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 的通知》 ¾2010年12月,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 号) ¾ 2011年7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 ¾ 2012年3月1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全国土地整治规划 (2011-2015年)》
(一)耕地保有量 (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三)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四)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 (五)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义务量 (六)人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
第八章 土地利用重大 工程与重点项目安排
第三十七条 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工程 第三十八条 土地整理复垦补充耕地工程 第三十九条 滩涂开发补充耕地工程 第四十条 重点产业发展项目 第四十一条 重点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第四十二条 重点能源及环保设施建设项目
4
欧洲部分国家土地整治目标(多元化)
5
一、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背景 3、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已经完成或即将完成
编制土地整治规划,科学谋划土地整治,是全面 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任务的重要手段。
6
2
第十一条 土地利用的 重点任务
第十二条 土地利用主 要调控指标
(一)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二)有力培育城市发展战略地区 (三)综合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四)切实维护城市生态安全格局
X
α——乡镇新增耕地系数(%);
X
S——乡镇待整治区总面积(公顷)。
36
12
四、农用地整治潜力的调查与测算 数量潜力分级
潜力分级以乡镇或者行政村为单元进行; 数量潜力以可补充耕地面积或者新增耕地系数为划 分依据; 潜力级别一般不少于三级。
37
四、农用地整治潜力的调查与测算 质量潜力
9 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提高耕地生产能力。 9 通过改造消除耕作中的限制因素提高耕地生产能力。 9 通过影响农户对耕地的投入、经营提高耕地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