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新教材】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期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全面抗战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制度 探索源自意义苏维埃制度 苏维埃政权
三三制原则 抗日民主政权
中华苏维埃共和
进一步巩固和扩大
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 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立,是创建人民革命 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
政权的尝试。
建设。
大行政区制度
人民政府或军政委员会
《论人民民主专政》 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
说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的民主;中国共产 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提问:阅读教材P18第一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民主制度主要有哪些?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特点:民国初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党政治名存实亡。实质:南京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国民党所谓的“训政”和“宪政”实质是国民党一党专政 。说明:孙中山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名存实亡;这也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 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提问:阅读教材P16-P17,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进行了哪些 制度探索?各有什么意义?
提问:结合教材P14第二段,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的政治制度与 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有何不同?
提问:阅读教材P14-P15,分析民国初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党政治 有什么特点?国民党所谓的“训政”和“宪政”的实质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 题?
不同:体现了主权在民、平等自由的原则;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实行责任内阁制;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2)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得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 总揽政务,公布法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国务员(国务总理、各部总长)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 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提问:结合教材P14第二段,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的政治制 度与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有何不同? 提问:阅读教材P14-P15,分析民国初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党 政治有什么特点?国民党所谓的“训政”和“宪政”的实质是什么?说明 了什么问题?
奠定了坚实基础。
材料三 “革命根据地虽在很大程度上移植了苏俄的制度,但仍不乏创新。……在苏 维埃基层政权选举中,苏维埃政府还向选民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在抗日根据 地,各级参议会的选举中,目不识丁的农民占了选民的大多数,为了方便他们 选举,共产党人创造了投豆法、画圈法、背箱法等行之有效的选举方法。……
度
⑷“文革”结束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逐步
恢复。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进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主要内容
意义
⑴人民代表大会制
⑴成为
度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 中国社会主
核心的国家政权组织形 义政治文明
式。
的重要载体。
⑵人民代表大会制 ⑵是坚持
度的核心是保证国家的 党的领导、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当家作
总体来看,根据地和解放区在各个时期,通过普遍、直接、民主的选举保证 了基层政权能真正代表工农群众利益,保证了人民意志得到切实执行。
——摘编自王兆刚《近代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提问:结合P17学思之窗《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回答,中国共产党在根据 地和解放区的民主政权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有哪些?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问:结合P17学思之窗《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回答,中国共产 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民主政权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有哪些?说明了 什么问题?
原因:(1)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实 际相结合,符合中国的国情。(2)将民主政治原则真正加以实行,将 政权交到人民群众手中,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保障了政权的稳定与发 展。
提问: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为什么作者认为辛亥革命是中 国近代的一条分界线?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 主专制制度,开启了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历史,传播了民主共 和的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 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 造了有利条件。
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材料一 “辛亥革命更以暴力推翻了帝制,代之以民国, 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 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提问: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为什么作者认为辛亥革命是中 国近代的一条分界线?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高二年级 历史
【学习任务】
通过了解近代以来共和制取代君主专制、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过程,理解中国民主政治 发展的艰巨性和独特性,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 信,坚定为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懈努力的理想。
《康熙亲政诏书》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主、依法治
国有机统一
的根本制度
安排。
制
建立和发展历程
主要内容
意义
度
⑴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 ⑴中国共产党是执 扩大各界人士有序
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党;各民主党派是 的政治参与,拓宽社
政 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
人 “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民 和各级人民政府”。
代
⑵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
表 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人民代表大
大 会制度正式建立起来。
会
⑶1957年以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和
制 作用被削弱。“文革”中,遭受严重破坏。
阅读教材P18—19,结合幻灯片上的表格,完成填空。 (1)梳理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如何建立和发展 的?这一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 (2)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这一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 意义?
制 建立和发展历程
度
⑴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