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地形图的判读(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第四节世界的地形(二)
等高线地形图
1、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顶、山脊、山谷等地形部位。
2、学会利用等高线地形图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判断坡度陡缓。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绘图,对学生进行空间地理事物的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培养。
2、通过动手操作、比较、抽象、概括等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和表示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难点:①等高线的绘制原理;
②在等高线上识别各种地表形态疑点:山脊与山谷的区别。
解决办法:观察、讲解、讨论
【学法指导】
1、教学方法:视频演示、讲解、讨论以及练习法。
2、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观察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通过泰山的极顶高度与某兴趣小组测得的泰山高度不同,引出海拔与相对高度。
环节一自主学习
活动一解惑释疑
同学们阅读课本第33 页,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海拔?
2、什么是相对高度?
3、根据图完成练习题(1)(2)。
活动二尝试学习——认识不同的山体部位
同学们阅读课本第39 页活动二,完成下列问题
学生展示把不同的山体部位与图中字母连线
活动二:尝试学习——感知等高线地形图
视频展示学生感知立体地形图是如何转化为等高线地形图的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步骤:制作山体模型——描绘等高线——切割山体模型——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这部分内容教材没有相应的表述,因此教师结合绘制的等高线地形图引导学生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等高线?
2、什么是等高距?
3、等高线的性质1:同线等高,同图等距
挑战自我(一)
学生完成练习题(1)(2)(3)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我发现我快乐
通过立体等高线地形图让学生理解等高线稀疏、稠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得出如下结论:
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等高线稠密,坡度较陡即等高线性质2:疏缓密陡
学生完成挑战自我(2)
易混淆问题的讲解:
教师特别注意讲解山谷与山脊的区别与判断方法
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弯曲是山谷;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弯曲是山脊。
环节二合作探究
活动二:尝试学习——- - - 探究不同山体部位的等高线特征
(1)表示山顶的等高线数值由内向外有什么变化规律?
(2)鞍部所在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3)陡崖处的等高线有什么特征?
(4)山脊和山谷的等高线形态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注意观察等高线弯曲部位数值的变化规律)
1、小组合作完成上述问题
2、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问题
挑战自我(3) 连连看把不同的山体部位与相应的等高线地形图连线。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五种不同山体部位的理解,加入“指掌山河”这一环节通过“指掌山河”向学生展示五种不同的地形部位
环节三等高线地形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三: 联系生活- - - 应用等高线地形图1.
说出数字代表的山体部位名称。
2.下山时想要体验漂流,你会选择②③哪条路线?说说你的理由。
实践应用——小小工程师
1、想要在河流上引水到甲地,你会选择①②哪条路线?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2、要在甲地和丙地之间修建公路,你会选择③④哪条路线?为什么?
环节四尝试展示
谈谈你的收获!——图说收获
拓展延伸
自选作业(一)实践作业
制作地形模型,认识不同山体部位的等高线特征:
参照课本图1.37 和图1.38,用黏土、橡皮泥或泡沫塑料等材料,制作一个等高线地形模型。
自选作业(二)课后探究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