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昆仑教授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经验介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昆仑教授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经验介绍

吴昆仑教授长期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及科研教学工作,对中医药治疗妇科病具有独特的认识及深厚的经验,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吴昆仑教授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经验进行总结。

标签:绝经前后诸证;绝经;经验

绝经是每位妇女必经的生理过程,是女性走向衰老的标志,但由于女性在绝经前后会出现生理及心理的改变,并且因体质、社会环境、精神因素、产育、营养等方面不同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如月经紊乱、潮热汗出、心悸、睡眠障碍、乏力、情绪改变、记忆力下降等,属于中医绝经前后诸证范畴,又称为更年期综合征、围绝经期综合征,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认为此病由于卵巢功能减退,垂体功能亢进,分泌过多的促性腺激素,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成的,主要通过补充雌激素,从而很好改善临床症状,但使用性激素可增加癌症、冠心病、中风等发病率的风险性[1],临床使用具有局限性。而中医通过辨证论治这一特色,对本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亦无毒副作用,因此在临床治疗中被广泛认可[2]。中医认为此病主要由于肾气不足,天癸衰退,以致阴阳平衡失调造成,治疗主要通过补肾、调整阴阳为主要方法。

1病因病机

吴昆仑教授认为绝经前后诸证的发生主要取决于妇女特殊的生理结构。中医古籍中最早由内经中提出关于绝经的机理。《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二七而天癸至,太冲脉盛,月事以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先天之精由父母遗传而来,藏于肾,先天之精生天癸,人之肾气发育充盛,则天癸成熟,女子月经来潮,并具有生育能力。女子经过经、带、胎、产、乳,肾气逐渐衰退,天癸将竭,任脉虚衰,太冲脉不足,导致精血不足,出现机体阴阳平衡失调,平素体质不同,出现肾阴不足、阳失潜藏,或肾阳虚衰、经脉失于温养等肾阴、肾阳偏胜偏衰的现象,妇女经过正当经断之年,从而导致脏腑功能失常,故肾虚是致病之本。明确提出肾与妇女的月经、生殖和衰老有密切的关系,这是最早提出关于绝经的病机。这也是后世医家治疗此病的主要理论依据。而在内经之后的中医古籍中很少涉及关于绝经的描述,未见独立的病名记载,亦无相关的传统辨证证型分类,其临床表现散见于”脏躁”、”年老血崩”、”百合病”、”郁证”、”不寐”等病证的条文论述当中。明代《景岳全书·妇人规》中曰:”妇人于四旬外经期将断之年,……当此之际,最易防察。渐见阻隔经期不至者,若气血平和,素无他疾,此因渐止而然,无足虑也,若素多忧郁不调之患,而见过期阻隔,便有崩决之兆”。指出此期,因肾气渐衰,冲任脉虚,天癸将绝,若妇女禀赋虚弱,不能耐受这一过渡期的生理变化,则必然会导致诸多疾病之发生,因而此期是疾病的高发阶段,需要重视。《傅青主女科》提到:”夫人至五十岁之外,天癸匮乏,原易闭关寿寨,不宜出阵战争,苟或适与不适,草草了事,尚不致肾火大动,倘与酣浪战机如少年之好合鲜,血室大开,崩决而坠矣”。其中设有”年老血崩”这一专节,形象的描绘出此期妇女有

月经紊乱的鲜明特点。历代医家对妇女经断前后的月经改变关注较多,阐述较多,而对潮热汗出、烦躁易怒、頭晕耳鸣、心悸乏力、失眠健忘等症状少有详细论述。随着医学的发展,现代医家对本病认识逐渐丰富,从临床总结不同辨证分型[3]。

吴教授认为由于妇女社会地位的改变及人类寿命的延长,导致绝经前后诸证的发病率增高,临床就诊率增加,使得临床医生更关注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问题。本病的发生与工作、社会压力、经济情况、夫妻关系、性格特点、教育程度等因素有关[4]。同时,因各种妇科疾病导致子宫全切或卵巢切除会导致绝经前后诸证发病年龄提早,而且症状更明显[5]。吴教授从多年的临床观察中得出绝经前后诸证的病因主要以肾虚为主,但因个人体质不同,会出现肾阴虚、肾阳虚或肾阴阳两虚的不同症候。肾有贮藏人体精气的作用。肾中精气的盛衰,决定着人的生长、发育与生殖的盛衰。本病虽以肾虚为主,但在中医五行当中,五行相生相克,肾脏功能失调亦会影响其它脏腑功能。当出现肾阳虚时,肾水不能上交于心,不能资助心阴以涵养心阳,使心火偏亢,耗伤气血,出现心肾不交;偏于阴虚则会出现心烦不寐、心悸、健忘、腰膝酸软等表现;偏于阳虚则会出现心悸怔忡、短气、形寒肢冷、水肿等表现。肝肾同源主要表现在精血同源、精血互生的关系,阴精亏虚,导致肝阴不足,肝藏血不足,肝阳偏亢,出现情绪异常,如烦躁易怒,郁郁寡欢等。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脾阳失去温煦,可使脾肾阳虚。因此,本病的发生还与肝、脾、心及气血、冲任有关。根据中医治病必求于本的思想,治疗以滋阴补肾为主,同时兼顾相关脏腑,

2治疗大法

2.1辨证论治吴师认为肾阴虚是本病发病的主要病因,而女性阴虚质在45~54岁会出现一个峰值[6],总以肾阴虚为主,但阴可损及阳而致阴阳俱虚。因此,治疗以滋阴补肾为主,调整阴阳平衡。以经方六味地黄丸加二至丸加减治疗(生地黄、茯苓、泽泻、山药、山茱萸、牡丹皮、女贞子、墨旱莲、黄精、桑葚子、菟丝子、太子参)。方中以生地黄养阴清热;山萸肉养肝涩精、淮山药补脾固精;丹皮、茯苓、泽泻清热凉血、退虚热;女贞子、旱莲草补肝肾、养血涩精又敛汗;黄精、菟丝子、桑椹子益肝肾而补精。并且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女贞子、墨旱莲、菟丝子等药物具有雌激素样活性,同时有抗氧化、抗衰老作用。又太子参、淮山药、茯苓并用健脾和中以滋精血化生之源,诸药合用,共奏滋先天、养后天之效,使阴血得充、冲任得养,虚热得清,诸症自平。

2.2 随症加减由于临床病症变化多端,随症加减是中医特色,因此通过调整药物,掌握主次,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偏肾阳虚者可加入仙茅、仙灵脾、巴戟天等以温补肾阳,以求阴中求阳;失眠健忘者可加入合欢皮、夜交藤、酸枣仁以养血安神或加入交泰丸以交通心肾;肝气郁结者,可加入香附、陈香橼、木香、郁金等疏肝理气;汗多者,加浮小麦、麻黄根、五味子、苎麻根以滋阴敛汗;关节僵直不舒者,加入独活、伸筋草、透骨草等以舒经活络;疲乏无力者,加入黄芪、仙鹤草等益气补虚药物。2.3注重生活调摄当妇女处于绝经年龄时期,首先出现月经紊乱,部分人感觉自己即将衰老,不能接受这一自然的生理现象,出现精神上焦虑紧张,加重病情;有些人由于家庭及事业的问题,情绪出现异常。吴师认为对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进行适当心理疏导非常必要,让患者充分认识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