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生性别教育的缺失与引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学生性别教育的缺失与引导
一、问题的缘起
走进不同的校园,我们都不难发现留着短发、身着男装、说话粗犷的女生,也不难发现翘着兰花指、柔弱、胆怯的男生。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青少年中性化等性别角色模糊甚至是混乱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愈演愈烈的青少年性别角色模糊的现象反映出我国青少年性别教育的缺失。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两性的平衡,追求两性的平等也并非抹杀性别的差异。由此,加强青少年性别教育,厘清性别教育发展思路显得尤为重要。
多数人认为性别角色的获得主要是在幼儿时期,而现在学者们更倾向于认为性别角色的获得至少要到成人期甚至贯穿人的一生。性别角色的获得实际上是一个长期的社会化的过程,研究资料表明:性别角色社会化在小学、初中时期一直发展,虽然在小学四年级有较大变化,但是稳定的性别角色观念是在初三才获得的。因此,青少年时期是个体性别角色发展和定型的关键时期。正如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青少年时期是一个真正的男人和女人诞生的时期。”
二、青少年学生性别教育缺失的原因探究
性别角色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其形成基础是社会环境而非机体本身,如果环境变化了,行为也可很快发生变化。在青少年成长道路上,有许多因素都可能导致性别教育的缺失:
1.学校男女教师比例失调
有目共睹,从幼儿园到中小学甚至是大学,男性教师都是缺乏的,学校性别生态失衡现象相当严重。师范类学校招收男生比较困难,而毕业后选择教师职业的男生则更少。大家普遍认为当老师工作重复、呆板,没有太多的挑战性和成就感,待遇和社会地位也不高。男女教师性别比例失调,对学生性别角色的认知和发展、个性的完善,甚至学生的社会化都会带来消极的影响。
2.大众传媒的误导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标准都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中性化被错误地理解为双性化,成为性别审美的新取向。近几年,各大电视台选秀节目风靡一时,作为娱乐传媒的主要受众群——青少年学生,他们在追捧“明星”的同时也在逐渐构建自己的性别意识习惯和行为方式。各种选秀比赛中的获胜者对于青少年来说就是他们学习的榜样、模仿的对象。在媒体推波助澜之下的“中性之风”的盛行导致了青少年性别角色模糊化。中国青年报登载的《中性化倾向威胁中小学男生》一文中也指出目前男生中性化现象极为明显,其实不仅如此,中性化的女生也不在少数。书刊、电视、广播、电影等媒体不仅是我们了解社会的媒介,也以特定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态度,对个体性别角色构建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人格结构并未完善的青少年。但是大众传媒由于商业利益的驱使也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偏见、歧视或误导。中
小学生认识能力有限,缺乏鉴别能力,极容易受到媒体对其性别意识和行为的负面影响。
3.青春期的反抗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青少年在生理上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必然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巨大影响。一种强烈的成人感进而激发的独立意识使得他们不愿意顺从,不愿意听取父母的意见。而青春期的学生生理心理都未定型,对性别角色的认识也比较模糊。“中性之风”恰巧迎合了具有逆反心理的青春期的青少年,使他们从言谈举止、穿着打扮等方面向异性靠拢。
4.家庭教育中的新困境
父母对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有力的。正确认识性别,必须是在双性别的环境中、在孩子和不同性别成员的相互交往中、在孩子与异性的不断比较中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1)单亲家庭中子女的性别教育缺失
在一个完整家庭中父亲和母亲的作用是无法互相取代的。但随着社会结构的多元,各种因素导致单亲家庭的出现,其中离婚式的单亲家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势必造成孩子性别教育的缺失。缺少父爱的孩子就容易表现得懦弱、自卑、缺乏毅力、优柔寡断;而缺少母爱的孩子又容易表现得孤僻、冷漠、缺乏安全感、狭隘等。
(2)完整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边缘化
由于长期以来“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家庭中的父亲认为教育孩子是母亲的事,与自己无关。母亲在家庭中承担了绝大多数的教养责任,这样人为造成了非单亲家庭的单亲生活状态。由于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淡出,导致了亲情关系向女性群体倾斜。langlois and down(1980)提出,在孩子的性别角色及发展中,父亲角色远比母亲角色更具有决定性。mussen(1966)的研究也证明孩子怎样感知父亲的教养方式是性别角色形成的关键。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做的一项研究也同样证明了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由爸爸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
(3)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角色期待
计划生育政策推行至今,现在的家庭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儿女双全”的传统观念已经无法实现。家庭在结构上的变化可能导致父母产生两种不同角色期待:一种是生了个男孩儿时便想有个女儿该多好,生个女儿时又想有个儿子该多好啊。这种与孩子生物性别相反的性别期待,很容易把男孩儿培养成女孩儿性格或把女孩儿培养成男孩儿性格;另一种是无论男孩还是女孩,家庭的角色期待都是一样的,男孩没有当作男孩来养,女孩没有当作女孩来养,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使性别角色差异模糊化。因此,有人说独生子女是“被中性化”了。
三、完善青少年学生性别教育的策略
青少年正确的性别意识和科学的性别知识是不可能自然生成的,需要专门的教育与引导。
1.树立正确的性别教育观念
第一,中性化绝非双性化。根据本姆的双性化理论,一个人的性别倾向可以分为四种: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和中性化。“中性化”可以说是“无性化”,可能导向抹杀性别差异的发展。而双性化是一种最为理想的性别模式,它集合了男性和女性的性别优点,是在保留本性别固有特征基础上,糅合异性优秀特征的发展。双性化教育本质上是在保留本性别特征基础上的人格平等教育。
第二,两性平等并不意味着消除性别差异。妇女解放运动的目标就是实现男女性别平等,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但追求平等并不意味着消除差异,只有在尊重差异基础之上的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那种认为男人能做的女人也能做,女人能做的男人也该做的“去性别化”的教育思想只会将教育带向误区。
2.政策调控,让更多男教师走进学校
基础教育中教师性别比例失调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美国,中小学教师女性比例远远高于男性。美国的男教师比例只有全国教师总数的四分之一。有关专家认为,要增加男教师的比例,首先要从教师培养的招生环节着手,调整招生计划,对招生方案进行性别干预,增加师范生招生中男性的比例,增加男教师的供给数量,从源头上解决比例失调问题。甚至可以通过自主招生的方式,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