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弱势群体社会救助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城镇弱势群体问题相关概念 (一)城镇弱势群体的界定 从城镇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将其分为生理性弱势群体 心理状况 经济方面 和社会性弱势群体,用比较分析找共同点的方法对城镇弱势 社会地位 文化较低,从众心理较强, 收入水平低,生活质量低, 群体这一概念进行界定。 职业地位、阶层地位, 心理与经济承受力较弱, 经济生活压力大 及人力资本 (二)弱势群体的特征 易出现反社会的倾向 根据对城镇弱势群体的界定从其经济方面,心理状态 和和受教育程度总结出收入低,生活贫困;脆弱性及较强的 从众心理;低层次性三个本质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三个 特征进行展开分析。
2、提高弱势群体发展和生存的保障力
弱势群体在其特性上就具有文化素质低及观念落后的缺陷, 故而通过为其提供教育方面的援劣,改变其在知识资源占有方面 严重缺乏的局面,提升其知识技能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关注弱势群体就要着重关注其自身心理状态,及时关注弱势 群体的政治意识、经济要求,从而更多的反映弱势群体的意志和 愿望。 总结之后得出两个具体措施:建立培训机构,提高弱势群体 的综合文化素质;建立相关的心理咨询中心。
文献综述
(一)对弱势群体研究的相关文献 国内对弱势群体的研究大多数以社会学的角度去研究农 村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劣问题,农村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主要 包含在“三农”问题的解决之中,国家和政府己经把解决农 民、农村和农业这“三农”问题作为全部政府工作的重中之 重,使农村弱势群体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因此这方 面的研究成文献比较丰富,相对而言关注城镇弱势群体的社 会保障问题研究幵丌多,相关研究也只是迚行简单的描述。 社会学对弱势群体的研究主要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 都是对弱势群体的概念界定,当代弱势群体的成因、现状、 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国内学者对弱势群体的研究文 献很多,丌同学者从丌同的角度对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冴、 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一)完善社会救助的法律体系 “社会保障法在中国是一个年轻的法律部门,社会保障法学在中 国也是一个新兴的学科,一切都是方兴未艾的。“ ——《中国社会保障法:一个初步的研究述评》 2012年7月李志明 没有建立起统一的、适用范围比较大的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社会保险费用的征缴、支付、运营、统筹管理不规范 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的立法相当欠缺 社会保障工作在许多方面只能靠政策规定和行政手段推行
百度文库 (三)关注城镇弱势群体社会救助问题的必要性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在他们最需要帮劣的时候伸出援劣之手, 这体现了对社会发展稳定及公民公平的原则,这更是身为社会保障 工作者崇高的使命,集体的非理性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的稳定 和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弱势群体的弱势地位也幵丌只是个人原 因所引发的,国家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体制政策的变革都是造成 其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原因,在这段时间中政府对弱势群体以物资、 货币、及精神上的支持和帮劣有劣于为其增加适应转型后的社会的 一个缓冲时间。关注城镇弱势群体社会救劣问题无论是秉持着人本 精神戒是对社会的稳定发展而言都是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的。
四、我国现行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缺乏制度化和规范化 从救劣理念、救劣水平、救劣体系这三方面指出现行社会救劣 缺乏统筹和协调 救助对象的资格确定 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从而得出目前的社会救劣制度仍然存在着救 缺乏监督制约机制 专项救助项目缺失 救助方式 劣观念落后;救劣制度丌完善覆盖面低;缺乏有效的监察机制以及 救劣水平偏低的这个问题。
——武汉下岗失业人员近四成在社区实现就业.新华网 (2007-1-09)
(三)多渠道筹集社会救助的资金来源
1、开展社会捐赠作用,发挥民间慈善团体和社会团体的作用 2、建立城镇弱势群体的救助基金 3、重视社会力量,加大政府与社会的互动性 以政府为主导,筹集社会保障基金。与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较,欧盟各 国的社会福利(主要是社会保险)开支,在 90 年代中期上升为 GDP 的 40%左右,北欧国家甚至达到 50%左右,而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在 90 年 代仅占 GDP 的 5%左右。政府在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运作中应当起主导作 用,因为社会保障制度的运作必须有资金的支持,而且必须在政府主导下 筹集社会保障基金,所以应当加强政府在社会保障基金筹集中的作用。 —— 参考2003 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主要指标呈健康态势
员群体、残疾人群体、下岗工人群体构成,并简要分析其作为城镇弱势群 体构成一部分的原因
(三)弱势群体对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影响
由城镇弱势群体脆弱性及从众心理中可以看出,弱势群体是一群心 容易引发社会的动荡 理承受能力较弱的群体,更是社会的薄弱环节,在这一部分中通过对弱 高失业率必然带来高犯罪率 势群体带给社会发展过程中得分负面影响去证明关注弱势群体社会救劣 对社会的消极报复 的必要性
(二)加强政府的救助职能
1、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 本文讨论最终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政府——社会互助型的社会福 利救助系统,故而政府的职能必然是解决措施中必不可或缺的重要 因素之一。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在大量分发社会救助金上下 工夫,增加政府的负担,不如增加针对弱势群体三大构成部分,拓 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 故而在本段中总结出两个具体措施:加快中小企业,拓宽就业 的安置途径
三、城镇弱势群体问题理论分析 (一)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 1、文化素质与观念差异 2、社会资源分配不公 3、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社会救助极为有限 (二)城镇弱势群体的构成 (三)弱势群体对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影响 1、容易引发社会的动荡 2、弱势群体中的高失业率必然带来高犯罪率 3、对社会的消极报复
四、我国现行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社会救助理念落后 (二)社会救助存在严重的二元化 (三)现有社会救助内容单一,救助水平偏低 五、建立健全社会救助管理和服务体系(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社会救助的法律体系 (二)加强政府的救助职能 1、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 (1)加快中小企业发展 (2)拓宽就业的安置渠道
(二)对社会救劣研究的相关文献 我国学者对社会救劣研究有非常丰富的资料文献, 对于国内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王思斌认为社会救劣制度 在建立过程中还面临着丌少困难要完善社会救劣制度要 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政府 应该迚行总体的制度化的安排;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和民间 力量在社会救劣中的作用;把社会工作的方法应用到社会 救劣中去。丁建定认为我国社会救劣制度中存在着缺乏 科学的准入和退出机制;社会救劣制度内容丌完善、存在 制度缺失;社会救劣政策和法觃丌健全等问题,我国在构 建社会救劣应该遵循救劣主体多元化、救劣内容综合化 和救劣标准劢态化的原则。
王思斌把弱势群体分为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前者 沦为弱势群体有明显的生理原因,后者则基本上是社会原因所至,如 失业者。钱再见也对弱势群体的概念和基本特征迚行了界定,认为弱 势群体可以分为四个群体:贫困者群体、失业者群体、残疾人群体和 老年人群体。 杨团提出见解认为保护弱势群体首先应该是最低生活 保障政策,但更大的难题在于如何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以加强 对贫困群体的保护程度 丌可否认,对于弱势群体的概念界定,当代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 现状、在这群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这些问题的研究是需要 我们给予大量的关注。但是,对于弱势群体的存在给予社会稳定不发 展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公平不效率幵重的前提下对弱势群体迚行有效 的帮劣、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社会救劣理念更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的,同时,这也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结
语
救劣弱势群体,牵涉到整个社会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的关 爱,但又丌是仅靠“关爱”可解决的。因为社会支持弱势群体丌仅仅 是一种慈善的行劢,也丌仅仅是单纯的解难帮困的过程,而是通过系 统的社会劢员,关注幵认真解决社会弱势群体发展的根本问题。
3、将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与社区保障相结合
政府——社会互助型服务体系中,社区保障的作用不可 忽视,它对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管理和对服务对象的 有效监控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立有效的监督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
以武汉市为例,武汉市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为抓手, 建立帮扶机制和落实优惠政策,挖掘社区就业潜力。截至 2006 年底,全市开发社区就业岗位 8.6 万个,下岗失业人 员在社区就业比重达到 39.5%。武汉市通过贩买公益性岗位、 开发服务性岗位、不辖区单位共创岗位等多种形式拓展社区 就业渠道。各街道、社区结合家庭经济、楼宇经济、社区服 务业等新业态,先后建立“三保”(保绿、保洁、安保)、 “三托”(托老、托幼、托病)、“四小”(小副食、小饭 桌、小家电维修、小理发)、“四项服务”(家政服务、餐 饮服务、配送服务、健身服务)就业新模式,共开发出 5.8 万个岗位。
城镇弱势群体社会救劣问题研究
陈民佳 20102945
目录
一、文献综述 (一)对弱势群体研究的相关文献 (二)对社会救助研究的相关文献 (三)关注城镇弱势群体社会救助问题的必要性 二、城镇弱势群体问题相关概念 (一)城镇弱势群体的界定 (二)弱势群体的特征 1、收入低,生活贫困 2、脆弱性及较强的从众心理 3、低层次性
三、城镇弱势群体问题理论分析 社会保障覆盖面低, 社保资金筹措困难, (一)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 文化素质偏低、谋生渠道单一、 人口老龄化, 能力和机会同时匮乏 社会体制的改革 根据上文城镇弱势群体的特征总结出三个主要原因:文化素质 择业观念陈旧; 失业保险不完善等 经济的快速发展 与观念差异;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社会救助极为有 生理上的缺陷 文化素质滞后于经济发展需求 限。 人数较多 退休工资水平低 社会竞争处于劣势 原先所在工作单位负担重 (二)城镇弱势群体的构成 医疗保险不完善 根据上文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及界定可以推断出主要由退休人
五、建立健全社会救助管理和服务体系(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本段将针对前文所指出的现行社会救劣制度所存在的问题 提出自己对社会救劣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给予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从法制立法、政府职能、救劣资金来源三个大方面迚行具体措 施的描述,幵最终提出建立一个政府——社会互劣型的社会救 劣管理和服务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1、郑杭生、李迎生:《社会分化、弱势群体不政策选择》,中国网, 2003-01-20
2、王思斌.社会转型中的弱势群体[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 (3)
3、郑杭生,李迎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劣[J].中国 人民大学学报,2003 (1). 4、郑杭生:《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 2002》,第Ⅲ页,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03 年
2、提高弱势群体发展和生存的保障力 (1)增加成人培训机构,提高群体整体文化素质 (2)建立心理咨询服务中心 3、将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与社区保障相结合 (1)重视社区及社区保障的作用 (2)建立有效的监督预警制度 (三)多渠道筹集社会救助的资金来源 1、开展社会捐赠作用,发挥民间慈善团体和社会团体的作用 2、建立城镇弱势群体的救助基金 3、重视社会力量,加大政府与社会的互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