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动识别技术的商品条形码及识别系统样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自动识别技术的商品条形码及识别
1 概要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生活国际化、文化国土化的资讯社会到来之时, 起源于40年代、研究于60年代、应用于70年代、普及于80年代的条码与条码技术, 及各种应用系统, 引起世界流通领域里的大变革正风靡世界。

条码作为一种可印制的计算机语言、未来学家称之为”计算机文化”。

90年代的国际流通领域将条码誉为商品进入国际计算机市场的”身份证”, 使全世界对它刮目相看。

印刷在商品外包装上的条码, 象一条条经济信息纽带将世界各地的生产制造商、出口商、批发商、零售商和顾客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这一条条纽带, 一经与EDI系统相联, 便形成多项、多元的信息网, 各种商品的相关信息犹如投入了一个无形的永不停息的自动导向传送机构, 流向世界各地, 活跃在世界商品流通领域
1.1 自动识别技术的概念
在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中, 数据的采集是信息系统的基础, 这些数据经过数据系统的分析和过滤, 最终成为影响我们决策的信息。

在信息系统早期, 相当部分数据的处理都是经过人工手工录入, 这样, 不但数据量十分庞大, 劳动强度大, 而且数据误码率较高, 也失去了实时的意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人们就研究和发展了各种各样的自动识别技术, 将人们从繁沉的重复的但又十分不精确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 提高了系统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从而为生产的实时调整, 财务的及时总结以及决策的正确制定提供正确的参考依据。

在当前比较流行的物流研究中, 基础数据的自动识别与实时采集更是物流信息系统( LMIS, 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的存在基础, 因为, 物流过程比其它任何环节更接近于现实的"物", 物流产生的实时数据比其它任何工况都要密集, 数据量都要大。

自动识别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它是信息数据自动识读、自动输入计算机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归根到底, 自动识别技术是一种高度自动化的信息或者数据采集技术。

自动识别技术近几十年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 初步形成了一个包括条码技术、磁条磁卡技术、 IC卡技术、光学字符识别、射频技术、声音识别及视觉识别等集计算机、光、磁、物理、机电、通信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学科。

而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认为自动识别技术能够分为: 光符号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生物计量识别技术、 IC卡技术、条形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 RFID) 。

一般来讲, 在一个信息系统中, 数据的采集( 识别) 完成了系统的原始数据的采集工作, 解决了人工数据输入的速度慢、误码率高、劳动强度大、工作简单重复性高等问题, 为计算机信息处理提供了快速、准确地进行数据采集输入的有效手段, 因此, 自动识别技术作为一种革命性的高新技术, 正迅速为人们所接受。

自动识别系统经过中间件或者接口( 包括软件的和硬件的) 将数据传输给后台处理计算机, 由计算机对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或者加工, 最终形成对人们有用的信息。

在有的场合, 中间件本身就具有数据处理的功能。

中间件还能够支持单一系统不同的协议的产品的工作。

完整的自动识别计算机管理系统包括自动识别系统( Auto Identification System, 简称 AIDS) , 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Interface, 简称API )或者中间件( Middleware) 和应用系统软件( Application Software) 。

自动识别系统完成系统的采集和存储工作, 应用系统软件对自动识别系统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应用处理, 而应用程序接口软件则提供自动识别系统和应用系统软件之间的通讯接口包括数据格式, 将自动识别系统采集的数据信息转换成应用软件系统能够识别和利用的信息并进行数据传递。

1.2 自动识别技术的分类和应用
自动识别技术主要包括针对物( ”无生命”) 的识别和针对人( ”有生命”) 的识别两类。

而针对物的识别技术包括: 条形码、智能卡( Smart Card) 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等; 针对人的识别技术包括: 声音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技术、指纹识别技术等。

2 商品条纹码发展
商品条码( bar code for commodity)是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 EAN) 和统一代码委员会( UCC) 规定的、用于表示商品标识代码的条码, 包括EAN商品条码(EAN-13商品条码和EAN-8商品条码) 和UPC商品条码( UPC-A商品条码和UPC-E 商品条码) 。

条码标识商品起源于美国, 并形成一个独立的编码系统——UPC系统, 通用于北美地区。

由于国际物品编码协会推出的国际通用编码系统——EAN系统, 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推广应用, UPC系统的影响逐渐缩小。

美国早期的商店扫描系统只能识读UPC条码。

为适应EAN条码的蓬勃发展, 北美地区大部分商店的扫描系统更新改造为能同时识读UPC条码和EAN条码的自动化系统。

为适应市场需要, EAN系统和UPC系统当前已经合并为一个全球统一的标识系统——EAN·UCC系统。

商品条码是EAN·UCC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是EAN·UCC系统发展的根基, 也是商业最早应用的条码符号。

2.1商品条码的符号特征
⏹除了表示数字的条码字符外, 还有一些辅助条码字符, 用作表示起始、
终止的分界符和平分条码符号的中间分隔符。

⏹条码符号可设计成既可供固定式扫描器全向扫描, 又可用手持扫描设备
识读的形式。

⏹条码符号的大小可在放大系数0.8-2.0所决定的尺寸之间变化, 以适应
各种印刷工艺印制合格条码符号及用户对印刷面积的要求。

2.2建立商店自动销售管理系统( POS)
POS系统, 又称销售点管理系统, 是利用现金收款机作为终端机与计算机系统相联, 并借助于光电识读设备为计算机采集商品的销售信息。

当带有条码符号的商品经过结算台扫描时, 该商品的销售信息马上传入商店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计算机自动查询到该商品的名称、价格等, 并进行自动结算, 提高了结算速度和结算的准确性。

该管理系统能够根据这些信息, 实现结算、商品货架补充、订货、盘点等自动化管理。

推广商品条码不但能够经过建立POS系统提高管理水平, 还在于商业信息的电子数据交换( EDI) , 实现无纸张贸易。

这样人们能够经过电子信息交换系统及时、准确地获得所需要的商业信息, 提高生产和经营效率。

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已组织几十个会员国, 在联合国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规范指导下, 根据联合国欧洲经济开发委员会的行政管理、商业和运输业电子数据交换规则( EDIFACT) , 制定了电子通信标准( EANCOM) 。

2.3商品标识代码
商品标识代码( identification code for commodity) 是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 EAN) 和统一代码委员会( UCC) 规定的、用于标识商品的一组数字, 包括EAN/UCC-13、 EAN/UCC-8和UCC-12代码。

2.4商品编码原则
1、唯一性原则
( 1) 对同一商品项目的商品必须分配相同的商品标识代码。

( 2) 对不同商品项目的商品必须分配不同的商品标识代码。

2、无含义性原则 ---无含义性原则是指商品标识代码中的每一位数字一般不表示任何与商品有关的特定信息, 即既与商品本身的基本特征无关, 也与厂商性质、所在地域、生产规模等信息无关。

最大限度地利用商品项目代码的编码容量。

3、稳定性原则 ---稳定性原则是指商品标识代码一旦分配, 若商品的基本特征没有发生变化, 就应保持标识代码不变。

尽可能地减少商品标识代码的变更, 保持其稳定性。

2.5 EAN-13商品编码的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