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有趣的鞋子》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有趣的鞋子》
执教者苏玉斌课时1所属教材目录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课
教材分析
《有趣的鞋子》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课教学内容,结合学校的德育国学课题与IB项目实践,从感受鞋子文化入手,到感恩“孝”文化渗透,让学生通过自主预学,围绕预学任务,开展探究性学习,确保在课堂内获得艺术成就感。

通过鞋子文化探究到学生亲自设计制作鞋,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并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鞋除了实用功能以外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

在实践调查活动中感受来自父母的爱,并学会通过生活点滴来表达自己的爱。

学情分析
现阶段的小学生他们充满活力而富有幻想,对时尚的事物较为敏感,特别是对鞋的穿着与设计更为喜爱与感兴趣,但是他们也还存在着对鞋文化内涵等的盲点问题。

因此,安排课前预学,从网络上搜集并整理关于鞋子的故事、谜语、寓言、设计、图片、图纸等资料,经过筛选整理自己感兴趣的作为汇报。

通过学生汇报,欣赏、讨论等审美体验、通过比较、分析交流、设计制作等一系列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大美术”学习,积极探索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等方面的联系,把美术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层面提高到美术的文化学习的层面,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和情感升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
力目标
1、欣赏并发现各种材料制作的鞋子所具有的不同风
格特征。

2、搜集整理关于鞋子的文化,(故事、寓言、谜语、
调查、分类、历史、民族民俗)
过程与方
法目标
通过观察讨论,知道鞋子的外形特征与组成部分,学会用各种材料,使用各种方法设计制作一双有趣且有特色
的鞋子。

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尝试各种不同材料的运用。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自己的成长,感恩父母的养育,“孝”文化传承。

2、学会爱的表达,学习了解亲人的方法,调查家人穿鞋的
号码,喜欢什么样的鞋子,学习刷洗鞋子的方法并为家人
做一次刷洗服务。

教学重难点重点
1、合理地运用各种材料制作不同造型、功能特异的
鞋子。

2、创意地运用废旧材料进行设计。

难点
围绕鞋子文化,能根据关键词筛选的方法,顺利地从网络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并进行筛选、组织、提炼,
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汇报。

教学策1、前置预学。

为学生提供前置预学方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兴趣有目的地开展项目主题学习,围绕鞋子文化搜集整理筛选。

略与设计
说明2、讨论研学。

在汇报预学的基础上,进行鞋子结构、特点、功能的讨论的,为设计制作有个性的鞋子打开思路。

3、示范导学。

通过教师示范微视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一些手工制作的技巧,装饰方法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
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课前
预学
任务
提纲
(提前两周布置)
布置预学任务,围绕鞋子文化进行
思维导图的绘制,提炼出适合学生的学
习方案。

1、了解自己的鞋子,把自己的鞋子分分
类(可以按材料、季节、用途等不同标准)
并记录下来。

2、选一双自己喜欢的鞋子进行写生,画
下来,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3、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项小课题进行网
上资料的搜集整理。

A、可以探究一下鞋子制作的过程。

B、关于鞋子的故事。

C、生活中有趣的鞋子
D、关于鞋子的文化(电影、历史、寓言、
诗歌、谚语等)
F、整理自己家的鞋柜,找一找自己小时
候穿过的鞋。

了解自己成长中关于鞋子的故
事。

调查一下父母家人穿多大码的鞋,了解
一下长辈从小关于鞋子的故事。

H、自己感兴趣的关于鞋子的问题。

绘制
关于鞋子的思维导图。

1、结合教师的前
置性学习任务,选
择自己感兴趣的
进行信息搜集、筛
选、整理。

2、制作成PPT、微
视频、调查报告、
手抄报、绘画、拍
摄图片等形式的
研究成果。

通过
项目主题
进行有关
鞋子的文
化的系列
自主学习,
根据自己
的兴趣进
行选择与
研究,从不
同的方面
感受鞋子
的文化
环节一一、画一画:绘制关于鞋子的思维导图
1、学生汇报关
于鞋子的研究成果
通过
汇报交流,
全面感受
前置预学汇报交流
二、说一说:预设汇报内容
1、关于鞋子的谜语PPT:
2、有关鞋子的成语
3、有关鞋子的故事
4、有关鞋子的制作
5、有关鞋子的材料
6、有关鞋子的歌曲
7、有关制作鞋子的方法
8、有关鞋子的寓言
9、有关鞋子的图片
10、有关鞋子的历史
11、有关鞋子的动画片
三、看一看:欣赏PPT生活中的各种鞋
子。

四、讲一讲:我收集到的关于家人的
鞋子故事: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

五、评一评:关于鞋子的文化。

俗话说"没有鞋,穷半截",
最早的鞋子……
最舒服的鞋子……
关于穿小鞋的故事——
(根据时间,这个环节可以放到拓展环
节,学生讨论交流关于鞋子的知识)
以上是同学们在预学时整理出来的关于
鞋子文化的知识。

A、同学们在预
学时整理出来的关于
鞋子的谜语。

(PPT形式)
谜语:(你还知
道哪些关于鞋子的谜
语,或者自己编个谜
语让大家猜)
a、两只小船,无
桨无蓬,十个小孩,分
坐船中,白天来来去
去,晚上人去船空。

b、稀奇古怪两
只船, 没有桨来没有
帆, 白天载人四处
走, 晚上横卧在床
前。

c、一模一样俩
兄弟,进进出出不分
离。

起床肚子饱,睡
觉肚子
饥。

d、兄弟俩很像,
出来凑成双,前后交
替走,载人走四方。

e、一对双胞胎,
实在真能干。

白天要
运人,晚上才靠岸。

C、讲一个关于
鞋子的故事:
寓言故事《郑人
买履》
励志故事:卡耐
基关于《我没有鞋,
他没有脚》幸福其实
关于鞋子
的文化。

很简单,珍惜自己拥有的。

讲一讲:我收集到的关于家人的鞋子故事: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

D、感受关于鞋子的文化。

俗话说"没有鞋,穷半截",
最早的鞋子……
最舒服的鞋子……
关于穿小鞋的故事——
(根据时间,这个环节可以放到拓展环节,学生讨论交流关于鞋子的知识)
环节二:
读图理解
讨论研学
欣赏PPT生活中的各种鞋子。

出示布鞋的图纸。

讲关于红军过草地,纳布鞋的故事。

出示图纸,
让学生进行鞋子制作的讨论。

讨论如何让鞋子有趣
加法:
形状上改变:借助动物、植物、几何图
形,增加装饰物
功能上改进:能走能滑的、能走能飞的、
引导学生通过
“看”,“想”,“说”,
了解不同造型的鞋子
的共同特点及组成部
分。

围绕个性及功
能特异进行讨论,增
加创意。

培养学生的
创造性思维:引导学
生从鞋子的功能上进
行创意拓展:
会飞的鞋子,会
充电的鞋子,会吹风
的鞋子,会……
1、进
行创造性
思维训练,
让学生能
够掌握一
些简单的
创造性思
维方法
2、引
导学生学
会读图纸。

能走能跳的……
减法:
形状、功能上改革。

环节

方法指导微课示范教师微视频示范鞋子的制作过程
学生观看,掌
握制作过程中的
技法与细节,了解
装饰方法。

掌握
鞋子制作
过程中的
技法
环节

交流汇报创意设计
布置实践任务:根据课前对家人关于鞋
子的需求调查,搜集整理家人对鞋子的要求,
有目的地设计鞋子。

为(家人)
设计一双有个性(功能特异)的鞋子。

绘画设计制作鞋子草图。

注意鞋子的不
同造型,制作效果的协调,鼓励学生制作出
不同造型,不同材料的鞋子。

鞋子不必全部
具有具象的图形,可以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
感受,通过直觉进行大胆随意的创作。

汇报交流制作
思路:
以小组为单位,
在欣赏与联想的基础
上,对各种不同造型,
不同材料的鞋子进行
图形和色彩的分析,
讨论。

训练学生敏锐
的造型感觉,采用大
胆的表现形式,独立
完成一双有趣的,用
料独特的鞋子作品。

提示学生仔细观察,
大胆联想,找出根据
各种材料制作鞋子,
注重在质地,图形或
色彩上产生不同效
果。

种植
设计的理
念,让学生
有目的地
开展需求
设计。

环节

学生实践
教师辅导
学生做作业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
的个性特点,由学生自由选择制作方法。

使
用彩色广告纸,彩泥里,可以利用其鲜艳,
强烈的色彩感觉,突出表现鞋子的立体或半
立体造型。

选择自己喜
欢的材料进行设
计制作
动手
实践
完成
由设计到
制作的过
程。

课堂小结
2分钟进行作品的点评:
学生自评:鞋子的功能、特点、制作材料、方法等学生互评:制作精心、色彩搭配、功能实现等
教师点评:合作精神、创新意识、预学情况等成果积累:拍摄成图片,打印出来。

教学拓展
1、可以使用各种广告纸,旧画报,采用碎纸粘贴的形式,产生马塞克式的效果来制作鞋子的鞋底或鞋面。

2、寻找各种不同颜色,图案的小布片,采用“剪”,“贴”,“缝”等方法,完成鞋子的创作。

3、用折纸制作立体的鞋子造型,再用水粉颜料添加花纹,颜色。

4、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组鞋子的设计制作作品,并粘贴在废旧的纸板上,同时为版面确定主题,美化设计,进行展示,评比。

5、继续开展关于鞋子的研究。

例如:调查不同年龄的人,选择鞋子的要求。

6、尝试用泥条盘筑的方法设计制作一只鞋子。

布置作业
1分钟1、为(家人)设计一双有个性(功能特异)的鞋子。

2、调查家人的需求,提前搜集家人关于鞋子的要求,有目的地设计鞋子。

板书设计
关于鞋子的阅

阅读资料一
彼德认识爱波特已经几年了。

有一次,爱波特告诉了彼德一个故事,令人永远不会忘记:我曾经是一个对一切都不满足的人,所以整天都不快乐。

但是在1934年春天,当我在威培城道菲街散步的时候,目睹了一件事,使我的一切烦恼从此消解。

此事发生于10 秒钟内,我在这10 秒钟里所学得的东西,比从前10 年还要多。

我在威培城开了一间杂货店,经营两年,不但把所有的积蓄都赔掉了,而且还负债累累。

就在前一个星期六,我这间杂货店终于关门了。

当时,我正在向银行贷款,准备回老家找工作。

我走路的样子看起来像是一个毫无生气的人,因为我已经失去了信念和斗志。

这时,我突然瞧见一个没有腿的人迎面而来,他坐在一个木制的有轮子的木板上。

他每一只手撑着一根木棒,沿街推进。

我恰好在他过街之后碰见他,他正朝人行道滑去,我们的视线刚好相碰了。

他微笑着,向我打了个招呼:“早,先生!天气很好,不是吗?”他的声音是那样富有感染力,那样有精神,好像根本就不是一个有身体缺陷的人。

当我站着瞧他的时候,我感觉到我是多么富有呀!我有两条腿,我可以走。

可是面对他自信的目光,我觉得自己才是一个残障者!我对自己说:既然他没有腿也能快乐高兴,我当然也可以。

因为我有腿!我感到心胸顿时豁然开朗。

我本来只想向银行借100 块钱,但是,我现在有勇气向它借200 块
了.我本来想到老家求人帮忙随便找一件事做,但是,现在我自信地宣布,我要到堪萨斯城获得一份好工作。

最后我钱也借到了,工作也找到了。

后来,我把这次经历中的感想组织成几句话写了下来,贴在我浴室的镜子上,每天早晨刮脸的时候,我都要大声地朗读一遍:我忧郁,因为我没有鞋。

直到在街上遇见一个人,──他没有脚!
阅读资料二
寓言故事:《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

及返,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教学反思
优势一:主题项目学习,不单纯的是一节课,我通过围绕“鞋子”作为中心词,进行了相关文化的设计,给学生布置了前置性学习任务,围绕鞋子的文化进行自主探究性的研究,找到自己喜欢的切入点,通过网络搜集进行信息的筛选和整理,我曾在2009年在三年级开展过类似的主题学习,学生的参与度很高,经过前期的准备,对于文化的部分通过学生小组的任务汇报,更能深入地感受生活中的美术文化。

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更好地发挥。

优势二:通过美术课开展对“孝”文化和感恩情感的渗透,爱是细微的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我不做大的政治报告,不追求形式的华丽,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暖暖的举动和调查中,用心感受长辈的爱,用行动表达自己的感恩,通过鞋子的调查、故事,感受不同时代的经历。

优势三:开展学科阅读,让学生搜集并阅读关于鞋子的文章、谜语、寓言……,通过阅读感受鞋子的文化,理解更深刻的人生哲理。

优势四:融入设计理念,增加学生阅读图纸的环节。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实践中感受设计需要调查需求,要注重功能,要关注外观等,还感受图纸的重要性。

需要改进的
一、对学生的创造思维与能力的培养,应该有明确的方法。

二、时间的使用支配上,如何更合理,学生的预学展示改进形式,提高效率。

三、制作环节,增加更多的思考,在美术设计制作中增加科技元素。

进行更多学科的整
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