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件质量判定办法和控制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版本号:A/0 页次:第1页共16页实施日期:09.4.18
乘用车制造事业部
冲压件质量判定办法和控制标准
编制/日期:孙文书程国中09.4.18
编制负责人:陶绍保 09.4.18
审核/日期:李进松 09.4.18
批准/日期:李勃 09.4.18
版本号:A/0 页次:第2页共16页实施日期:09.4.18
修订页
编制/修订原因说明:
新建
原章节号现章节号修订内容说明备注
编制/修订部门/人乘用车制造事业部制造技术部/车身技术科/孙文书程国中
参加评审部门/人一厂技术质量科:薛友领二厂技术质量科:邱胜苗
三厂技术质量科:李敏四厂技术质量科:汪道春
质量保证部车身质量科:吴建国冲压中心技术质量科:张纯涛、胡俊制造技术部:李进松、陶绍保、程国中、孙文书
修订记录:
版本号提出部门/人修订人审核人批准人实施日期备注
A/0 制造技术部/孙文书
程国中
孙文书
程国中
陶绍保
李进松
李勃09.4.18
版本号:A/0 页次:第3页共16页实施日期:09.4.18
1、目的
本标准旨在明确制造过程中对各种冲压件质量的描述、检验方法、判定标准、及对冲压件固有缺陷记录和使用标准,为制造过程质量检验提供依据。
2、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乘用车制造事业部职责范围内生产的冲压件半成品和成品。
3、术语
3.1关键冲压件
对整车的结构、装配、生产工艺、使用性能、安全等方面有重要影响的冲压件。将这一类冲压件作为过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去加以控制,列为关键冲压件。
(工艺牵头与设计、规划等部门共同确认各车型的关键冲压件,形成《关键冲压件清单》,见附表1 。)3.2固有缺陷
针对前期产品开发过程中,因技术、工装及设计等原因导致的冲压件存在一些工艺上无法彻底整改的缺陷。制造过程对这些缺陷进行固化和稳定。
4、冲压件质量检验标准制定原则
一个车身上的冲压件大概有300-600个,但每个冲压件的质量要求是不一样的。为了在提高整车质量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生产技术条件和质量成本等因素,以便能够充分提高整车生产的综合效能。
因此,制定冲压件的质量检验标准需要结合生产工艺技术条件和车身的使用性能等要求,对不同类别的冲压件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
4.1根据冲压件在车身上功能尺寸等作用
分为:关键件和非关键件。
4.2根据冲压件在车身上的位置不同及客户的可视程度
分为:A、B、C、D四个区域。
4.3根据冲压件上孔在车身装配及工艺要求
分为:一般孔、定位孔、装配孔。
4.4根据冲压件上料边在车身焊接、压合等工艺要求
分为:一般料边、压合料边、焊接料边。
版本号:A/0 页次:第4页共16页实施日期:09.4.18 5、冲压件在整车上分区定义
如下图所示:
A区
两个外区
A/B分界线
B区
汽车分四个区域:两个外区和两个内区。
5.1外1区(A区)
车身腰线装饰条或防擦条的下边线、前翼\后翼轮罩边线等以上部位,不包括当车身前后风挡玻璃上边缘离地高度大于1700mm的车型的顶盖和天窗区域。
5.2外1区(B区)
车身腰线装饰条或防擦条的下边线、前翼\后翼轮罩边线等以下部位。
车身前后风挡玻璃上边缘离地高度大于1700mm的车型的顶盖和天窗区域。
5.3内1区(C区)
打开车门上车时能看到的部位;坐在司机或乘客座位上,关上车门后能看得见的部位;车身发动机盖、行李盖打开后看得见区域;天窗窗框,油箱加注孔入口等其他区域。
5.4 内2区(D区)
除A、B、C三个可视区域,车身上被内饰件等覆盖的、客户一般所不能察觉或发现的部位。
6、冲压件质量缺陷类型
冲压件质量缺陷类型一般分三类。
6.1外观缺陷
包括:裂纹、缩颈、坑包、变形、麻点、锈蚀、材料缺陷、起皱、毛刺、拉毛、压痕、划伤、圆角不顺、叠料、及其他。
版本号:A/0 页次:第5页共16页实施日期:09.4.18 6.2功能尺寸缺陷
包括:孔偏、少边、少孔、孔径不符、多料、型面尺寸不符、其他。
6.3返修缺陷
包括:裂纹、孔穴、固体夹杂、未溶合和未焊透、形状缺陷、变形、坑包、刨痕、抛光影、板件变薄、及其他。
7、冲压件的检验方法
7.1外观检验方法
7.1.1触摸检查
用干净的纱布将外覆盖件的表面擦干净。
检验员需戴上纱手套沿着零件纵向紧贴零件表面触摸,这种检验方法取决于检验员的经验,必要时可用油石打磨被探知的可疑区域并加以验证,但这种方法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快速检验方法。
7.1.2石打磨
用干净的纱布将外覆盖件的表面擦干净。
打磨用油石(20×13×100mm或更大)。
有圆弧的地方和难以接触到的地方用相对较小的油石打磨(例如:8×100mm的半园形油石)
油石粒度的选择取决于表面状况(如粗糙度,镀锌等)。建议用细粒度的油石。
油石打磨的方向基本上沿纵向进行,并且很好地贴合零件的表面,部分特殊的地方还可以补充横向的打磨。
7.1.3柔性纱网的打磨
用干净的纱布将外覆盖件的表面擦干净。
用柔性砂网紧贴零件表面沿纵向打磨至整个表面,任何麻点、压痕会很容易地被发现(不建议用此方法检验瘪塘、波浪等缺陷)。
7.1.4涂油检查
用干净的纱布将外覆盖件的表面擦干净。
用干净的刷子沿着同一个方向均匀地涂油至零件的整个外表面。
把涂完油的零件放在高强度的灯光下检查,建议把零件竖在车身位置上。用此法可很容易地发现零件上的微小的麻点、瘪塘、波纹。
结合目前公司现状,采取7.1.1和7.1.2两种方法对在线生产的表面件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