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基纤维素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乙基纤维素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乙基纤维素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乙基纤维素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作者:姬静郭圣荣方晓玲

摘要:乙基纤维素(EC)是应用广泛的水不溶性纤维素衍生物。EC作为药物辅料,可用作药物骨架、包衣材料、载体、粘合剂、囊材等。本文就其制备、性质及在药物制剂中的主要应用作一简要概述。

关键词:EC;骨架;包衣材料;缓(慢)控(制)释放

中图分类号:TQ4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55(2000)02-089-04

Application of Ethylcellulose in Pharmaceutics

JI Jing,GUO Sheng-Rong,FANG Xiao-Ling

(Dept.of Pharmaceutics,Shanghai Medic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32)

ABSTRACT:Ethylcellulose (EC) is one of the widely used drug excipients,which can be used as drug

matrix,coating,carrier,adhesive,encapsulating material and so

on.This paper reviews the preparation,propeHTy and applicatiion of EC in pharmaceutics.

Key Words:EC;matrix;coating;sustained or controlled release

纤维素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广也是最重要的多糖之一,是D-葡萄糖单体间脱水、以β-1,4-葡萄糖苷键的形式连接起来的长链天然高聚物。在纤维素的化学结构中,链中的每个葡萄糖单元均含有3个具有化学反应活性的羟基。通过与羟基的化学反应可制备一系列具有不同羟基取代基的纤维素衍生物,如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EC)、羟丙甲纤维素(HPMC)、羧甲纤维素、醋酸纤维素和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等。由于它们易于制备、来源广、价格便宜、具有各种不同的优异性能,纤维素衍生物已成为应用最广的药用高分子辅料。纤维素衍生物的性能取决于羟基取代基的种类和取代程度。取代程度一般用取代基所占的重量百分数或者用被取代的羟基个数——取代度(degree of substitution,DS)来表示,如平均每个葡萄糖单元中有2个羟基被取代,取代度就为2。

EC是纤维素的乙基醚,是乙氧基置换羟基的纤维素衍生物,呈白色易流动的颗粒或粉末,药用规格EC的取代度为2.25~2.60,乙氧基含量为

44.0%~51.0%。下面对EC的制备、性质及其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作一简述。

1 制备

它是由木浆或木棉经碱处理,再使碱性纤维素与氯乙烷进行乙基化制得,或是纤维素与乙醇在脱水剂存在下反应而成。

2 性质

2.1 溶解性

EC不溶于水、胃肠液、甘油和丙二醇,但能溶于乙醇、丙酮、异丙醇、苯、氯仿、二氯甲烷、氯乙烷、四氯化碳等多种有机溶媒。

EC的溶解性质与其取代度有关。当浓度一定时,将EC配成最低粘度溶液所需的乙醇的量与取代度成反比。例如DS为2.17~2.35的EC可溶解在甲苯-乙醇[60∶40 (w/w)],DS为2.35~2.62的EC则在甲苯-乙醇[80∶20 (w/w)]中溶解度最大[1]。

当芳香烃类作为溶剂单独使用时,EC溶液粘度较高,只能将其配成低浓度才可实际应用。而以乙醇或甲醇为溶剂的EC溶液尽管粘度较低,但所成膜的机械性能很差而不能使用。如采用芳香烃与乙醇或甲醇的混合溶剂制备EC溶液,其粘度低于单独使用其中任何一种溶剂,且所成膜的强度很好。表1列出了部分有机溶剂为溶媒得到的EC溶液及成膜的性质[1]。

表1 EC的粘度和膜的性质(EC15 g溶于溶剂100 ml中)

[table=98%][tr][td]

低分子量的脂族酯或酮均可制备相对低粘度的EC溶液,并且膜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延展性。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将它们与少量低分子量的醇混合,可得到粘度更低的溶液便于使用。

2.2 力学性质

所有聚合物的力学性质都与分子量有关,分子量较低时,膜的强度随分子量增大而提高,但当分子量增大至一定程度时,强度就不再随之变化。理论上,在此变化曲线上,该拐点应出现在聚合度为200~250处,对应的纤

维素衍生物的分子量为4~5×104。但是对于市场上的部分成膜聚合物,该拐点出现在分子量为7~8×104处,据文献报道该差异是由于在分子量的分布中存在分子量非常低的组分(<5×103)。这将导致以重量为基础的聚合物浓度的不均匀,从而对聚合物的机械性能产生有害的影响[1]。

2.3 玻璃化温度(Tg)

Tg是高分子由玻璃态变为高弹态的转变温度,是聚合物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艺指标。例如,包衣干燥温度的设定要考虑到聚合物的Tg。羟丙纤维素、HPMC的Tg分别为120和180°C。而EC的Tg一般为140°C,且与取代度有关,取代度为2.55的EC,Tg最低。EC单独成膜时虽然具有良好的抗张强度和弹性,但缺乏柔性,而且它单独使用时,在很高的温度下才能软化和流动,不适于模压操作或对热塑性有较高要求的操作。因此常常在EC中加入增塑剂或软化剂以获得合适的柔性,降低软化点,改善热塑性。

EC与多种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癸二酸二丁酯等都有良好的相容性。包衣液中加入增塑剂,小分子可溶性成分插入聚合物链之间,削弱大分子链间的相互作用力,破坏大分子链间形成的交联结点,从而使聚合物骨架延展和软化,降低EC的玻璃化转化温度,增加了分子链的柔性和韧性,起到辅助成膜、增强包衣层机械性能的作用。包衣膜的质量取决于所添加的增塑剂的种类和用量、聚合物与增塑剂的比例。药物的释放随增塑剂用量的增加而下降,这是因为增塑剂用量的增加有利于粒子间的融合成膜,形成更加致密完整的衣膜,国外有很多报道都证明了这个结果[2,3]。

2.4 稳定性

EC耐碱、盐溶液,但不耐酸,具有热塑性,对热不稳定,在阳光下易发生氧化降解,故宜在7~32°C避光保存于干燥处。EC不易吸湿,置25°C、

RH80%的空气中,平衡吸湿为3.5%,其吸湿性随乙氧基含量的增加而下降。3 应用

3.1 作为药物骨架

EC为疏水性材料,经常单独或与亲水性辅料混合,共同作为片剂、胶囊剂、丸剂等制剂的药物骨架,制备缓释骨架制剂。胃肠液渗入骨架孔隙后,药物溶解并通过骨架中错综复杂的极细孔径,缓缓向外扩散而释放。在药物的整个释放过程中骨架几乎不改变,而随粪便排出。

3.1.1 单独用作亲水性药物骨架

Horacek[4]将亲水性药物可乐定、EC与惰性物质(玉米淀粉)混合压片,制得可乐定的骨架片。并发现调节处方中EC的比例可以控制药物释放速度,制得骨架型缓释制剂,药物的释放速度随EC比例的增加而下降,此时药物起到类似致孔剂的作用。体外溶出试验表明,含有一定比例的EC的骨架片其释药过程具零级动力学和控制扩散机制。骨架体系可视作一贮药库,能使药物扩散至一定范围,保持浓度梯度,形成稳定的释药速率。

3.1.2 与亲水性辅料或致孔剂合用作为药物骨架

通过改变EC与水溶性聚合物的比例来调节骨架内药物的扩散速度,达到缓、控释目的。例如,以EC为骨架材料,HPMC为致孔剂制备长效茶碱片。由于EC在胃肠液中不溶,HPMC逐渐溶解在片剂中形成孔道,茶碱溶于渗入

的胃肠液中向外扩散。调节处方中EC及HPMC的用量,药物的释放随EC比例的增加而下降[5]。

3.1.3 不同粘度的EC制得的骨架片释放速度不同

Shlieout[6]等对3种型号的EC(7、22、50cP)制成骨架片进行聚合物压缩测试和药物释放速度测试。测定结果表明低粘度EC比高粘度EC易压缩,当压成一定硬度的片剂时,低粘度EC中的药物释放速度较高粘度EC快。3.2 作为包衣材料

3.2.1 EC的有机溶媒包衣液

EC作为薄膜包衣材料,具有限速、保护片芯、防潮、避光、矫味和增加流动性等作用。美国专利[7]收载的茶碱缓释小丸,其包衣液为含3%EC的乙酸乙酯液。体外释放实验测得10 h时释放75%,表明该茶碱小丸具有缓释作用。国内也有很多制备缓释小丸的类似报道,包衣处方通常含EC、致孔剂(PEG6000等)、增塑剂以及乙醇等有机溶媒[8]。

3.2.2 EC的水分散体包衣液

有机溶媒包衣液具有易于成膜的优点,但同时带来了安全、毒性、成本、环保等一系列问题,而水性包衣液可以克服这些缺点,因此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Surelease是一种EC水分散体的商品名,是国际上常用的缓控释水性包衣液。Palmieri[9]等用Surelease对茶碱颗粒进行流化床包衣后压片,然后进行溶出度实验,结果表明茶碱从包衣颗粒中的释放符合零级释放模式。如果包衣层被破坏,则药物加速释放。Aqucoat是美国药典收录的EC 水性包衣液。Barbel[10]等使用Aqucoat和癸二酸二丁酯对愈创木酚甘油醚小丸包衣,可制得机械性能良好的膜和零级的药物释放速度。Wakerly[11]等还研究了利用EC的水分散体与果胶混合对乙酰氨基酚片包衣,溶出度实验发现药物释放速度受两者比例的影响。该释放机制为包衣层中果胶溶解而在膜上形成孔道,药物通过孔道释放,EC含量越高,药物释放越慢。

3.2.3 不同粘度的EC对释药行为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药物释放速度以高粘度EC包衣的慢于以低粘度的。这是因为聚合物粘度与分子量成正比,后者又与聚合物的分子膜层线团密度成正比,密度增大意味着树脂衣层膜孔变小,从而增加介质溶液进出膜孔的阻力,使药物释放速度减慢。例如:用EC对苯丙醇胺树脂微丸包衣,产品测试结果表明:随EC衣层厚度增加,释药速度下降,释药速度符合Fick扩散定律。如以相同重量不同粘度(100、200 cPa*s)的EC进行包衣,其中200 cPa*s 包衣的微丸释药速度明显变慢[12]。在用Surelease和EC的乙醇液对乙酰氨基酚微丸包衣时发现:当衣材重量增至丸重的15%时,释药行为已呈零级模式,且EC粘度越高,微丸释药接近零级模式所需的EC越少[13]。Dashevsky[14]等也报道了不同分子量的EC或它们的混合物作为茶碱微球的包衣材料对药物释放速度有不同的影响。

3.3 作为载体

EC可以作为药物载体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相凝聚法、溶剂法或喷雾干燥法制备微球或固体分散体。与通常固体分散体的速效和提高生物利用度的作用相反,EC具有减缓药物溶出的作用。这是因为EC形成水不溶性骨架后不易被水润湿,使药物溶出下降,且药物粒子均匀分散在骨架结构中,溶出介质仅能通过骨架内的微孔渗入,逐渐溶解药物向外扩散,达到缓释作用。

Nakano[15]等报道,以EC为载体制得的顺铂固体分散体,药物可达

零级释放。不同粘度的EC对释药行为也有影响。以EC为载体用溶剂法制备的硫酸奎尼丁固体分散体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且EC粘度越高缓释作用越强[16]。

Amperiadou[17]等利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EC茶碱微球,通过调节EC的比例来改变药物的释放速度,使其具有缓释作用。张志荣[18]等利用EC制备具有肝动脉栓塞作用的米托蒽醌微球,动力学研究表明栓塞作用良好,而且改变EC的分子量和用量的比例可以调节微球的大小。

3.4 作为粘合剂

EC的良好的粘附性能使以它为粘合剂的药物制剂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不易产生碎片和缺角。而其疏水性也使得高粘度的EC作为粘合剂时具有明显的阻滞释药的性能。Chukwu[19]发现EC用作粘合剂而增加三硅酸镁抗酸片的耐磨性。分别以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玉米淀粉作湿颗粒粘合剂,外加2.5%~5%EC作为辅助粘合剂压片,考察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EC压制的片剂均得到相当低的脆碎度,耐磨性随EC浓度增加而增加,但达到5%时脆碎度不再明显降低,抗断裂强度也不再明显增加。Ruiz[20]等报道Surelease 作为粘合剂利用湿法制粒压制对乙酰氨基酚片剂,结果表明药物从中释放是一个控速过程。

3.5 作为囊材

EC适合作为微囊的囊材控制水溶性药物的释放。制备方法可采用相分离-凝聚法、油中干燥法等。将EC和药物溶解在甲苯溶液中,在搅拌条件下逐渐滴加石油醚作为EC的非溶剂和凝聚相,即形成微囊,经过滤、洗涤、干燥即得。汤华琴[21]等研究了以EC为囊材,利用油中干燥法制备头孢拉定微囊,溶出度实验表明该制剂与头孢拉定粉末相比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3.6 其它

EC在其它剂型中也有应用。据报道,以EC为骨架制备特布他林或盐酸异丙嗪的透皮制剂,发现这些聚合物在离体和在体时对药物扩散和皮肤敏感性方面均有合适的理化性质且没有皮肤刺激性[22,23]。另外,还有关于EC用作阻滞剂[24]、稳定剂[25]的报道。

总之,目前缓、控释制剂是发展的热点,由于EC的疏水性,所以常被用作具有缓、控释要求的剂型的辅料,并且还不断开发它的新用途。因此EC 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作者简介:姬静(1973),女,药剂学硕士,主要从事缓控释制剂的研究开发。姬静(上海医科大学药剂教研室,上海200032)

郭圣荣(上海医科大学药剂教研室,上海200032)

方晓玲(上海医科大学药剂教研室,上海200032)

参考文献:

[1]Gurvinder SR,Sunil SJ.Drug Dev Ind Pharm,1995,21(1):61.

[2]Saettone MF,Perini G,Rodriguez,et al.Int J Pharm,1995,126(1):83. [3]Hutchings DE,Sakr A.J Pharm Sci,1994,83(10):1386.

[4]US 1996:5484607.(CA 1996,124:156089a)

[5]Aulton ME.Drug Dev Ind Pharm,1994,20(20):3069.

[6]Shlieout G,Zessin G.Drug Dev Ind Pharm,1996,22(4):313.

[7]US 1988:4786509.(CA 1988,11:28563v)

[8]陆彬,王培玉,徐惠南,等.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1998:301.

[9]Palmieri GF,Wehrle P.Drug Dev Ind Pharm,1997,23(11):1069. [10]Barbel HL,Beat K,Bernhard CL.Int J Pharm,1989,54:15.

[11]Wakerly Z,Fell JT,Attwood D,et al.Int J Pharm,1997,153(2):219. [12]陈庆华,翟文,闻萍.中国药学杂志,1998, 33(1):25.

[13]陈庆华.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7,28(4):191.

[14]Dashevsky A,Zessin G.J Microencapsulation,1997,14(3):273. [15]Nakano K,Ike O,Wada H,et al.J Pharm Pharmacol,1997,49(5):485. [16]孙桂明,裴元英,李晶,等.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5,22(6):459. [17]Amperiadou A,Georgarakis M.Drug Dev Ind Pharm,1995,21(11):1339. [18]张志荣,王丹,廖方义,等.药学学报,1996,31(8):626.

[19]Chukwu IK.Bollcttino Chimico Farma,1996,135(11):656.

[20]Ruiz NR,Evone SG.Drug Dev Ind Pharm,1997,23(1):113.

[21]汤华琴,姜维苓,赵光华,等.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6, 27(1):11.

[22]Bhatt DC,Agrawal GP.East Pharm,1995,38(453):145.

[23]MuHThy SN,Hamsa V,Bhasharan S.Indian J Pharm Sci,1997,57(5):207. [24]景利,曾仁杰,刘明蓉,等.华西药学杂志,1996, 11(3):137. [25]杜娟,王忠,韩丽霞.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6, 27(1):19.

6种纤维素的作用及来源要点

6种纤维素的作用及来源 维生素A 维生素A:保护眼睛和全身上皮组织间接抵抗各种疾病的感染。缺乏时会造成夜盲、干眼症、角膜软化甚至穿孔、失明以及免疫力低下。维生素A来源于鱼肝油,胡萝卜,动物的肝、肾、乳类、蛋黄,有色蔬菜(南瓜、鸡毛菜、克莱、芥菜、紫菜等)及黄色水果(杏、柿等)。 维生素D 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磷的吸收和骨骼正常的生长。缺乏时会患佝楼病。维生素D来源于鱼肝油、肝和蛋,以及日光照射裸露的皮肤在体内形成。 维生素E 维生素E利用它的抗氧化性质来防止心脏病。并且它增进了循环,有助于防止血凝。维生素E也能抵抗某种癌症,延缓衰老,预防白内障。而且对免疫系统正常发挥它的功能也有帮助作用。不过它也可以帮助伤口愈合。成年人的维生素E缺乏症可以通过下述症状来鉴别:过早衰老,肌肉虚弱,走路困难,容易被传染,伤口愈合能力差,容易疲劳。维生素E缺乏涉及到的疾病主要是红血球被破坏、肌肉的变性、贫血症、生殖机能障碍。尽管维生素E是一种脂肪可溶的维生素,并且储存在人体内,但是维生素E是最安全的维生素,而且毒性很小。维生素E的主要食物来源包括麦芽、大豆、植物油、坚果类、芽甘蓝、绿叶蔬菜、菠菜、有添加营养素的面粉、全麦、未精制的谷类制品、蛋。维生素E的建议每日摄入量是400-800IU,而且最好是通过α-维生素E获取。 维生素B1 维生素B1:可以预防神经炎及脚气病等,调节碳水化合物代谢,帮助消化,促进生长发育。缺乏时会引起食欲不振、健忘、不安、易怒、患脚气病,甚至出现惊厥昏迷,心力衰竭。维生素Bl来源于米糠、麦就豆类、花生等。 维生素B2 维生素B2:功用是促进细胞组织氧化,防止皮肤干燥和口、眼症状。缺乏时会发生口角炎、眼炎、舌炎。维生素B2来源于肝、蛋、乳、绿叶蔬菜。 维生素C 维生素C:调节生理机能,促进铁的吸收,提高对传染病及其他疾病的抵抗力。缺乏时会出现坏血病、骨骼生长及造血机能发生障碍,引起生长迟缓。维生素C来源于新鲜水果(以柚、橙。猕猴桃、山植含量高)和新鲜蔬菜(番茄、青椒含量高)。 水和食物纤维的作用

紫杉醇综述

紫杉醇综述 摘要:紫杉醇具有显著的抗癌活性和独特的作用机制,它的问世被誉为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的抗癌药三大成就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红豆杉的资源概括、抗癌机制、化学成分、制备方法、不良反应等方面的新研究进展,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紫杉醇、红豆杉、抗癌、植物组培、不良反应 前言 全世界60亿人口中,每年约新增800万癌症患者,600多万人死于癌症,几乎每6秒钟就有一名癌症患者死亡。癌症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因此寻找有效的抗癌药物成为研究的热点。早在1958年美国癌症协会就发起一项历时20余年、筛选35000多种植物物种提取物的计划。在计划实施过程中,1963年美国化学家瓦尼和沃尔首次从生长在美国西部大森林中称太平洋杉中分离到了紫杉醇的粗提物。并发现紫杉醇粗提物对离体培养的鼠肿瘤细胞有很高活性。由于该活性成份含量极低,直到1971年,他们才同杜克(Duke)大学的化学教授姆克法尔合作,通过x-射线分析确定了该活性成份的化学结构——一种四环二萜化合物,并把它命名为紫杉醇。1992年12月紫杉醇被FDA批准上市,目前紫杉醇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强活性广谱抗癌药物。然而由于这种天然化合物资源极其有限,严重的限制了其研究和应用的进度。同时尖锐的供需矛盾也在医学、化学和植物组织培养领域中引起了一场非同寻常的广泛研究,以增加这种化合物的来源和寻找高效、低毒、来源丰富的紫杉醇类似物[1]。 一红豆杉资源 紫杉又名红豆杉、赤柏松,为紫杉科紫杉属长绿针叶乔木,是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因其药用价值巨大,世界各国将其列为“国宝”,素有“植物黄金”之称。目前在我国共有4个种和1个变种,即云南红豆杉、西藏红豆杉、东北红豆杉、中国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变种)。但在我国资源并不丰富。 [2]野生红豆杉一般散生在海拔2500-3000米的深山密林中,成材需50-250年,

醋酸纤维薄膜的应用-CLARIFOIL

醋酸纤维薄膜的应用--Clarifoil Clarifoil概述 Clarifoil既是产品醋酸纤维薄膜的商品名称,也是公司名 称,它具有很强的品牌识别度和悠久的历史。 Clarifoil公司一直致力于二醋酸纤维素薄膜复合印刷,丙酸,复 合膜, PVC膜,隔热膜,玻璃纸,以及其他包装薄膜的生产。 其使用的材料可回收再利用,生物降解,焚烧后对大气无污染。而且Clarifoil耐磨薄膜能大幅度降低包装磨擦带来的损耗。 醋酸纤维薄膜的应用--Clarifoil 复合膜,珠光膜--清晰度极高覆膜印刷,哑光膜以及半哑光膜 Satiné 和Semitone Clarifoil公司的产品品质是很多企业难以 项望其背的。清晰度极高的亮膜使得覆膜后的产品更熠熠升辉, 而哑光膜则赋予了包装沉稳高雅的效果。如果要想覆膜后有丝质 的效果,那么可以选择其他两种半哑光膜,一种是缎面,可用作 设计香水盒子,另一种是Semitone,它结合了精致的外表和高级 触感的特性,可用于化妆品盒子,公司介绍,饭店菜单,CD封面 和销售宣传单的覆膜。 所有Clarifoil出品的复合膜都显示了其先进的防划痕防标记性 能。而且,semitone独一无二的表面处理使其甚至可以防指纹印迹。所有用于印刷覆膜的复合膜都可以烫金,上胶和直接印刷,而且不需要做任何的预涂。 事实上,独立调查显示Clarifoil加强了复合膜的可循环利用的能力。Clarifoil 的灵活的生产方式促使其可以制造更多独特的特性,例如珠光膜(珠光薄膜是一种混合了不同颜色的透明复合膜,覆膜后仍可以看到原来底纸的颜色但是复合膜为整体添加了绝佳的光泽和颜色效果)和颜色膜。 带透明薄膜的硬纸盒--特别应用于食物包装 装在Clarifoil所生产的有透明薄膜的包装盒中售卖的商品的范围十分广泛:从意大利面条到香水,从衬衫到巧克力。 在货架上,奢侈品包装材料可以展示其产品最好的一面用以提高销售量。因此,透明薄膜的品质对此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为加强消费者的兴趣,Clarifoil具备完全的透明度,表面光滑,并有良好的防痕

浮选药剂的分类及用途分析

浮选药剂的分类及用途分析 在浮游选矿过程中,为有效地选分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或分离各种不同的有用矿物,常需添加某些药剂,以改变矿物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及介质的性质,这些药剂统称浮选药剂。浮选药剂按其用途可分为五类:捕收剂、起泡剂、活化剂、抑制剂、调整剂 一、捕收剂,改变矿物表面疏水性,使浮游的矿粒黏附于气泡上的浮选药剂。 捕收剂的种类很多,按其离子性质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型和非离子型;按其应用范围可分为硫化矿捕收剂、氧化矿捕收剂、非极性矿物捕收剂和沉积金属的捕收剂。 常用的硫化矿捕收剂有黄药、黄药衍生物、黑药、白药、苯并噻唑硫醇、苯并咪唑硫醇、苯并嗯唑硫醇等。 氧化矿捕收剂主要有脂肪酸及其钠皂、烷基磺酸盐、烷基硫酸盐、磷酸酯、砷酸酯、脂肪胺及其盐、松香胺、季铵盐、二胺及多胺类化合物、两性表面活性剂等。 油类捕收剂,如煤油、柴油等。 捕收剂在矿物表面的作用有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表面化学反应。捕收剂的吸附与矿物浮选行为有密切关系。在一定的捕收剂浓度范围内,随着药剂浓度提高,吸附量增大,浮选回收率显著上升;浓度达到相当值后,回收率随浓度及吸附量提高的幅度变小;捕收剂浓度过高时,吸附量还可继续增大,但浮选回收率却不再升高,甚至反而下降。因此,在浮选过程中要正确掌握捕收剂的用量,以获得最佳效益。 二、起泡剂:浮选矿浆中气泡的形成,主要依赖于浮选设备中各种类型的充气搅拌装置,以及向矿浆中添加适量的起泡剂(frothers)。 起泡剂一般均为表面活性剂,其分子结构由非极性的亲油(疏水)基团和极性的亲水(疏油)基团构成,形成既有亲水性又有亲油型的所谓的“双亲结构”分子。亲油基可以是脂肪族烃基、脂环族烃基和芳香族烃基或带O、N等原子的脂肪族烃基、脂环族烃基和芳香族烃基;亲水基一般为羧酸基、烃基、磺酸基、硫酸基、膦酸基、氨基、腈基、硫醇基、卤基、醚基等。 起泡剂加到水中,亲水基插入水相而亲油基插入油相或竖立在空气中,形成在界面层或表面上的定向排列,从而使界面张力或表面张力降低。一般而言,含极少量起泡剂的水溶液即具有起泡性。 常见的起泡剂有羟基化合物类,醚及醚醇类,吡啶类和酮类。 起泡剂(W-101) 三、活化剂:活化作用大致可分为:1、自发活化作用;2、预先活化作用;3、复活作用;4、硫化作用。 1、自发活化作用: 处理有色多金属矿石时,在磨矿过程中矿物表面与一些可溶性盐离子自发进行的作用,例如闪锌矿与硫化铜矿物共生时,在矿石开采出来以后的氧化作用总有少量硫化铜矿物被氧化成为硫酸铜,在矿浆中Cu 2+离子与闪锌矿表面作用使之活化,给铜锌分离造成困难,需加入石灰或碳酸钠等调整剂沉淀,某些可能引起活化的“难免离子”。 2、预先活化作用: 是指为了要选出某种矿物预先加一种活化剂使之活化。当黄铁矿氧化较重时,在选黄铁矿前加硫酸溶去黄铁矿表面的氧化膜,使之露出新鲜表面,以利于浮选。 3、复活作用: 是指原先被抑制过的某种矿物,如用氰化物抑制过的闪锌矿,可加硫酸铜使之复活。 4、硫化作用: 是指金属氧化矿先用硫化钠进行处理,使之在氧化矿表面生成一层金属硫矿物薄膜,然后用黄药进行浮选。 四、抑制剂:浮游选矿时增加矿粒润湿性而使不易附着于气泡上的物质。可以是无机化合物如石灰、氰化物等,或有机化合物如淀粉、胶类等。 五、调整剂:浮选药剂之一。用以改变矿物的表面性质和矿浆的特点(如液相组成、起泡性能、泡沫

选矿浮选药剂

选矿浮选药剂(最新整理、内容详尽) 浮选捕收剂(collectors)是能提高矿物表面疏水性的一类药剂,也是矿物浮选最主要的一类药剂。由于浮选是利用捕收剂与矿物表面的活性点作用,从而使矿物表面疏水上浮的选矿方法,而自然界中,天然疏水性矿物(hydrophobic minerals)为数甚少,大部分矿物亲水或弱疏水,只有与捕收剂作用,增大其表面的疏水性,才具有一定的可浮性。即使是天然疏水性矿物,为了有效浮选,也要适当添加非极性油类捕收剂,以提高其可浮性。因此,捕收剂对浮选技术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据统计,美国1985年浮选处理4.22x108t 矿石,所用捕收剂就占全部浮选药剂费用的50%以上。 最初的捕收剂为杂酚油等油类,随后是油酸捕收剂。可溶于水的捕收剂的发现是浮选药剂的一大进步,尤其是科勒尔发明的黄药。上世纪30年代,浮选技术发展到处理非金属矿物,此时皂类捕收剂和阳离子胺类捕收剂与抑制剂一起使用。至50年代,除哈里斯发明了Z-200外,浮选捕收剂研究进展不大。随后,捕收剂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研制了大豆油脂肪酸硫酸化皂、氧化石蜡皂等铁矿的捕收剂,合成了黄原酸酯类及硫代氨基甲酸酯类等选择性较好的捕收剂。近些年,也出现了一系列高效捕收剂,如硫化矿捕收剂Y-89、T-2K、KM-109、PAC,氧化矿捕收剂GY、CF、MOS,硅酸盐浮选的胺类捕收剂等。 目前,捕收剂的研究,主要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开发研制高效、无毒(或低毒)、价廉、低耗、原料来源广泛的新型捕收剂;再就是对各种现有捕收剂进行合理搭配与组合使用。前者一旦突破,将使选矿技术取得革命性进展,但研制周期长、难度大;后者见效快,容易在选矿实践中实现。 3.1 浮选捕收剂的分类与作用 3.1.1 捕收剂的分类 理论研究和浮选实践均已表明,对不同类型的矿石需要选用不同类型的捕收剂。对捕收剂进行分类,可系统地、科学地认识各类捕收剂的共性和个性,有利于对药剂的掌握和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正确的选择和使用好各种药剂。然而,由于研究角度不同,对捕收剂的分类存在着不同的方法。依据捕收剂对矿物起捕收作用的部分及其结构,可将其分为异极性捕收剂、非极性油类捕收剂和两性捕收剂三类;按捕收剂的应用范围把其分为硫化矿、氧化矿、硅酸盐矿物、非极性矿物和沉积金属等的捕收剂;通常根据药剂在水溶液中的解离性质,将捕收剂分为离子型(ionizing)和非离子型(non-ionizing)两类。在离子型捕收剂中,又根据起捕收作用疏水离子的电性,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和两性型捕收剂。非离子型捕收剂则可进一步分为非极性捕收剂与异极性捕收剂两类(见表3-1)。 表3-1 浮选捕收剂的常用分类

纤维素对人体的作用

纤维素对人体的作用 姓名:陈钊学号:2010210101 班级:信息管理504班一、生理作用 纤维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吸附大量水分,增加粪便量,促进肠蠕动,加快粪便的、排泄,使致癌物质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缩短,对肠道的不良刺激减少,从而可以预防肠癌发生。 二、膳食纤维 人类膳食中的纤维素主要含于蔬菜和粗加工的谷类中,虽然不能被消化吸收,但有促进肠道蠕动,利于粪便排出等功能。食纤维可提高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提高胰岛素的利用律;膳食纤维能包裹食物的糖分,使其逐渐被吸收,有平衡餐后血糖的作用,从而达到调节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治疗糖尿病的作用。 三、预防和治疗冠心病 血清胆固醇含量的升高会导致冠心病。胆固醇和胆酸的排出与膳食纤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膳食纤维可与胆酸结合,而使胆酸迅速排出体外,同时膳食纤维与胆酸结合的结果,会促使胆固醇向胆酸转化,从而降低了胆固醇水平。 四、降压作用 膳食纤维能够吸附离子,与肠道中的钠离子、钾离子进行交换,从而降低血液中的钠钾比值,从而起到降血压的作用。 五、抗癌作用 自七十年代以来,膳食纤维在抗癌方面的研究报道日益增多,尤其是膳食纤维与消化道癌的关系。肠道中的有益菌能够利用膳食纤维产生丁酸,丁酸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向正常细胞转化,并控制致癌基因的表达。 六、减肥治疗肥胖症 膳食纤维取代了食物中一部分营养成份的数量,而使食物总摄取量减少。膳食纤维促增加唾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对胃起到了填充作用,同时吸水膨胀,能产生饱腹感而抑制进食欲望。膳食纤维与部分脂肪酸结合,这种结合使得当脂肪酸通过消化道时,不能被吸收,因此减少了对脂肪的吸收率。 七、治疗便秘 膳食纤维具有很强的持水性,其吸水率高达10倍。它吸水后使肠内容物体积增大,

纤维素的分类介绍

主要分为甲基纤维素(MC),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羟乙基纤维素(HEC),羧甲基纤维素(CMC) 附:HPMC与MC、HEC、CMC的应用区别 HPMC和MC是两种不同的产品。 1、甲基纤维素(MC)分子式 将精制棉经碱处理后,以氯化甲烷作为醚化剂,经过一系列反应而制成纤维素醚。一般取代度为 1.6~2.0,取代度不同溶解性也有不同。属于非离子型纤维素醚。 (1)甲基纤维素可溶于冷水,热水溶解会遇到困难,其水溶液在pH=3~12范围内非常稳定。与淀粉、胍尔胶等以及许多表面活性剂相容性较好。当温度达到凝胶化温度时,会出现凝胶现象。 (2)甲基纤维素的保水性取决于其添加量、粘度、颗粒细度及溶解速度。一般添加量大,细度小,粘度大,则保水率高。其中添加量对保水率影响最大,粘度的高 低与保水率的高低不成正比关系。溶解速度主要取决于纤维素颗粒表面改性程度和颗粒细度。在以上几种纤维素醚中,甲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保水率较高。 (3)温度的变化会严重影响甲基纤维素的保水率。一般温度越高,保水性越差。如果砂浆温度超过40℃,甲基纤维素的保水性会明显变差,严重影响砂浆的施工性。 (4)甲基纤维素对砂浆的施工性和粘着性有明显影响。这里的“粘着性”是指工人涂抹工具与墙体基材之间感到的粘着力,即砂浆的剪切阻力。粘着性大,砂浆的剪切阻力大,工人在使用过程中所需要的力量也大,砂浆的施工性就差。在纤维素醚产品中甲基纤维素粘着力处于中等水平。 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分子式为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是近年来产量、用量都在迅速增加的纤维素品种。是由精制棉经碱化处理后,用环氧丙烷和氯甲烷作为醚化剂,通过一系列反应而制成的非离子型纤维素混合醚。取代度一般为 1.2~2.0。其性质受甲氧基含量和羟丙基含量的比例不同,而有差别。 (1)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易溶于冷水,热水溶解会遇到困难。但它在热水中的凝胶化温度要明显高于甲基纤维素。在冷水中的溶解情况,较甲基纤维素也有大的改善。 (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粘度与其分子量的大小有关,分子量大则粘度高。温度同样会影响其粘度,温度升高,粘度下降。但其粘度高温度的影响比甲基纤维素低。其溶液在室温下储存是稳定的。 (3)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保水性取决于其添加量、粘度等,其相同添量下的保水率高于甲基纤维素。 (4)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对酸、碱具有稳定性,其水溶液在pH=2~12范围内非常稳定。苛性钠和石灰水,对其性能也没有太大影响,但碱能加快其溶解速度,并对粘度销有提高。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对一般盐类具有稳定性,但盐溶液浓度高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粘度有增高的倾向。

什么是浮选药剂

人从众直线振动筛为您提供: 什么是浮选药剂,在浮游选矿过程中,用来改变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或创造条件调节矿物可浮性的药剂.称浮选药剂。倒如,某铅、锌、萤石矿选厂所处理的矿石中,含方铅矿、闪锌矿、萤石等有用矿物,脉石主要是石英:将矿石破碎并磨至有用矿物单体解离后,调成矿浆,采用优先浮铅抑锌的方法浮选,浮铅时先用碳酸钠调整矿浆口H值为7~7.5后,用硫酸锌和氰化物抑制闪锌矿,用黑药和黄药捕收方铅矿,加松醇油使鼓入空气时产生的气泡稳定,首先将方铅矿浮出。浮方铅矿以后的尾矿.用碳酸钠将矿浆pH值调至8左右,加入硫酸铜活化闪锌矿,再加黄药并加橙醇油浮选闪锌矿。浮闪锌矿后曲尾矿,用碳酸钠调PH值为8-9,加水玻璃抑制石英,用油酸捕收萤石,浮出萤石,脉石从尾矿排掉。在这个例子中要解决的问题是:有用矿物和脉石分离,有用矿物各个分离:解决的方法是优先浮选法浮选过程中用到的黄药、黑药、油酸、杜醇油、硫酸锌、氰化钠、水琏璃、碳酸钠、硫酸铜等化台物都是浮选药剂。为什么这些药剂能将有用矿物与与脉石及有用矿物之间彼此浮选分离呢,因为,这些药剂能改变矿物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调节矿物的可浮性,创造条件使目的矿物易浮而另一些矿物不易浮,从而达到分选的目的。 矿物的可浮性决定于两个因素,一是内因.即决定于矿物的组成和结构.有些矿物由于本身的组成和结构的亲水性大,天然可浮性小如石英、云母等.有些矿物亲水生小,天然可浮性大,如石墨、辉钼矿、自然琉等。仅利用矿物天然可浮性的差别是难于达到分进目的的另一个因素是外因,是人为的创造条件.改变矿物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调整其可浮性,从而达到分选的目的。使用浮选药剂的目的是改变矿物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调节矿物的可浮性:浮逛药剂时矿物分选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上述实例看,没有黄药、黑药的捕收作用,方铅矿和闪锌矿就不能很好浮游,没有油酸的捕收作用.萤石也不能浮游没有水玻璃对石英的抑制作用,被污染了的石英就会在油酸的捕收作用下与萤石一道浮解,进不到分选目的,没有硫酸铜对闪锌矿的活化作用.被硫酸锌和氰化钠抑制过的闪锌矿就不能浮出,而松醇油则是使矿浆产生较稳定的泡沫,这种泡沫能将浮游的矿物带出矿浆表面,使有用矿物与脉石分离。 https://www.360docs.net/doc/e87812507.html,/https://www.360docs.net/doc/e87812507.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e87812507.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e87812507.html,

选矿专业书籍目录大全

选矿书籍大全 1. 大学教材 1.1 冶金工业出版社高校统编教材 《矿石学基础(第2版)》 《工艺矿物学》 《选矿概论》 《碎矿和磨矿》 《重力选矿(修订版)》(孙玉波主编,1993) 《磁电选矿》(王常任主编,1986出版;有书签) 《浮选[已经补齐]》(胡为柏版) 《矿物化学处理》 《选厂设计合集》 《化学选矿》 《化学选矿(原理、工艺及实践)》 《选矿电磁学》(昆工版,pdf,有书签) 《碎矿与磨矿(第二版)》 《碎矿与磨矿》 1.2 近年来新式教材(淡化专业性教材) 《矿物加工颗粒学》(选矿专业研究生教材之一) 《矿物颗粒分选工程》 《选矿学》(其实是选煤学,没有电选、化选内容,磁选和浮选一般) 《资源加工学》 《固体物料分选理论与工艺》 《选矿厂设计》(周龙廷高清第2版+书签+水印) 1.3 冶金行业职业教育培训规划教材 《碎矿与磨矿技术》 《磁电选矿技术》 《浮游选矿技术》 《重力选矿技术》 《化学选矿》黄尔君(高清) 1.4 其他经典教材 《浮游选煤与选矿》(蔡璋) 《浮选》(郭梦熊)

《矿石可选性研究(邱,超星)》 《矿石可选性研究(pdf)》(中南版) 《矿石可选性研究方法(pdf)》(邱版) 《老版的:矿石可选性研究》 《矿物浮选原理(书签+水印)》(卢版) 《重选原理》(老版教材) 《选矿厂设计(铁矿)》 《选矿厂设计(有色矿) 》(中南版) 《金与有色金属矿选矿厂设计》(徐正春版) 《大学生毕业设计指导教程(冶金,选矿,化工分册)》 《国外选矿设计名著 《选矿工艺》(侧重洗煤) 《选矿工艺与设备的概论.doc》 《[To] win_zw , 关于选矿工艺学方面教程》 《选矿工艺学(书签+水印)》 《很实用的浮选教材》 【基础化学丛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1.5 专业英语 《选矿工程专业英语》 《选矿英语教材》 《简明英汉矿业词典》(在学校没有认真学专业英语的人有福了!)《汉英-英汉图解矿物加工词典》 《汉英-英汉矿物加工图解词典\邹志毅》 《矿物加工科技英语》 2 专著类书籍 2.1 选矿总论部分(不分矿种) 【数学模型】 《选矿数学模拟与模型》 《数学模型在矿物工程中的应用》(胡为柏李松仁著,1983) 【磁电选矿】 《磁种分选理论与实践》 《磁选理论及工艺(书签+水印)》 《高梯度磁力分离》 《铁矿石电选新工艺新技术-摩擦电选工艺理论(word版)》 《超导磁选及其进展》 《矿物电选》

纤维素的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_罗成成

2015年第34卷第3期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767? 化工进 展 纤维素的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罗成成,王晖,陈勇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摘要:植物纤维素是天然的可再生资源,对纤维素的改性利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简要介绍了纤维素的结构与性质,综述了纤维素的改性方法,包括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和生物改性等,其中化学改性是最主要的方法,包括酯化、磺化、醚化、醚酯化、交联和接枝共聚等,通常涉及其结构中羟基的一系列反应。通过改性,引进了一系列离子型基团,有利于增强纤维素的亲水性。经改性后的纤维素与之前相比,结晶度和聚合度明显降低,可及度明显提高,无论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都表现出更大的优越性。其后回顾了纤维素衍生物在食品、造纸以及建筑行业中的一些研究应用成果,阐述了其在医药及废水处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纤维素衍生物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纤维素;纤维素衍生物;化学改性 中图分类号:TQ0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6613(2015)03–0767–07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15.03.028 Progress in modification of cellulose and application LUO Chengcheng,WANG Hui,CHEN Yong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410083,Hunan,China)Abstract:Plant cellulose is a natural renewable resource,and application of the modified cellulose has been a research focus.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cellulose are described,and cellulose modification methods are reviewed,including physical,chemical and biological methods.The main method is chemical modification,including esterification,sulfonation,etherification,ether esterification,crosslinking and graft copolymerization,which involve the reactions of hydroxyl groups in the cellulose.Hydrophilcity of cellulose could be enhanced by introduction of ionic groups. Compared with non-modified cellulose,crystallinity and 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of modified cellulose decrease significantly,whereas accessibility is improved remarkably,with superior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Finally,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cellulose derivatives in food,paper and construction industries are reviewed.Research progresses in pharmaceuticals,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other areas are presented.Future applications of cellulose derivatives are prospected. Key words:cellulose;cellulose derivatives;chemical modification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在自然界中分布甚广,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由于纤维素具有无毒无害、可生物降解、相容性好、价格低廉且可再生等优点,人类对纤维素的利用一直在不断推陈致新,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建筑、造纸、废水处理、印刷、电子、日化等各个方面,纤维素的消耗一直呈递增趋势。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不断加深,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的推广应用还将继续成为热点。 1纤维素的结构与性质 纤维素环状结构是由D-吡喃葡萄糖环以β-1,4 收稿日期:2014-08-20;修改稿日期:2014-10-15。 第一作者:罗成成(1990—),女,硕士研究生。联系人:王晖,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 huiwang1968@https://www.360docs.net/doc/e87812507.html,。

探讨紫杉醇的临床应用

探讨紫杉醇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了解紫杉醇在肿瘤方面的临床应用与发展状况。方法:查阅近些年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总结综述。结果:临床所应用的抗肿瘤药物紫杉醇,对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胃癌、卵巢癌、食管癌等癌症都有治疗效果。对于宫颈癌、头颈部肿瘤、对肝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用于晚期鼻咽癌、膀胱癌等都有一定的疗效。结论:目前临床所应用的抗肿瘤药物紫杉醇,可以阻断癌细胞分裂,对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胃癌、卵巢癌、食管癌等癌症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抗癌药; 紫杉醇;临床应用;作用机制; 0引言 全世界6O亿人口中,每年约新增800万癌症患者,600多万人死于癌症,几乎每6秒钟就有一名癌症患者死亡。癌症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因此寻找有效的抗癌药物成为研究的热点。早在1958年美国癌症协会就发起一项历时2O余年、筛选35000多种植物物种提取物的计划。在计划实施过程中,1963年美国化学家瓦尼和沃尔首次从生长在美国两部大森林中称太平洋杉中分离到了紫杉醇的粗提物。并发现紫杉醇粗提物对离体培养的鼠肿瘤细胞有很高活性。由于该活性成份含量极低,直到1971年,他们才同杜克(Duke)大学的化学教授姆克法尔合作,通过X一射线分析确定了该活性成份的化学结构——一种四环二萜化合物,并把它命名为紫杉醇。1992年12月紫杉醇被FDA批准上市,日前紫杉醇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强活性广谱抗癌药物。 1紫杉醇的说明书(表一)[10] 表一剂抗肿瘤药-紫杉醇 药物名称紫杉醇 药物别名紫杉醇、特素、紫杉素、紫素taxifolin、taxusin 英文名称paclitaxel 说明紫杉醇治疗卵巢癌、乳腺癌有良好效果,对治疗前列腺癌、上消 化道癌、小细胞性和非小细胞性肺癌前景良好 功能作用剂量自15mg/平方米起,逐步加大到300mg/平方米不等,大部 分患者用量为150~275mg/平方米。用10%右旋糖酐稀释至 500ml,静脉滴注3、6或24h不等。以3~21天为1疗程,根据 病情患者需要接受1~4个疗程。 [制剂与规格]每安瓿5ml,含 30mg(剂型为50%无水酒精和50%聚氧乙基代蓖麻油)。每盒1 安瓿,20盒为1包装。 [贮藏]出厂原包装,贮存于2~8℃(36~

浮选捕收剂的分类及应用

教学题目:浮选捕收剂的分类及应用 Title:Class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llectors 目录 1、目的和意义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2、捕收剂结构与分类Structure and Classification of collectors 3、阴离子捕收剂Anionic collectors 4、阳离子捕收剂Cationic collectors 5、非离子性捕收剂Non-ionizing collectors 1、目的意义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1) 目的和意义: Without reagents there would be no flotation, and without flotation the mining industry, as we know it today, would not exist [By SRDJAN M.BULATOVIC]. 因此,学习和掌握浮选药剂的分类和应用非常重要,是学习浮选乃至选矿的基础,而浮选捕收剂又是浮选药剂中最重要的一种。 (2) 学习要求: 熟练掌握浮选捕收剂的分类方法和每一类捕收剂的浮选性能;掌握捕收剂适用的矿物类型;了解常用捕收剂的合成方法。 (3) 重难点: 同一类捕收剂结构、性质的异同点(尤其硫化矿捕收剂);捕收剂极性基按照结构的细分:中心核原子、亲固原子和连接原子。 (4) 参考书籍: ①浮选剂作用原理及应用[M].王淀佐,湖南: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②浮选药剂的化学原理[M].朱建光,湖南: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浮选药剂用法及用量

1.磷矿的浮选 磷石可分为两类;磷灰(石)岩和磷块岩。 磷灰石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磷酸钙,其中还含有氟(F)、氯(C1)等元素。至于铁、铝、锰、镁的磷酸盐矿物仅占磷矿物的5%。 磷灰(石)岩是指磷以晶质磷灰石形式出现在岩浆岩和变质岩中的磷灰石。磷灰石晶体多种多样,可从巨大晶体到普通显微镜也观察不到的微晶。这类矿石一般品位较低,但可选性较好。 磷块岩是指以含肢磷矿为主的磷矿石,主要是沉积成因或风化淋滤成因的磷灰石。胶磷矿是指在高倍显微镜下也分辨不出晶体的那些磷酸盐矿物的统称。以前人们在显微镜下观察具有许多胶体结构,认为它是非晶质物质,但实际证明它是结晶质的,只是结晶体非常细小,一般不易观察,其可选性次于磷灰(石)岩。 B磷矿石的浮选方法 磷矿石浮选的主要问题是含磷矿物与含钙的碳酸盐(如方解石、白云石等)的分离。因为用一些常用脂肪酸类捕收剂浮选时,它们的可浮性都相近似,其分离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使用水玻璃和淀粉等抑制剂,对碳酸盐等脉石矿物进行抑制,再用脂肪酸作捕收剂浮出磷矿物。 (2)首先加入偏磷酸钠抑制磷矿物,然后用脂肪酸先浮出碳酸盐等脉石矿物,再浮磷矿物。 (3)用选择性的烃基硫酸酯作捕收剂,先浮出碳酸盐的矿物,尔后再用油酸浮选磷矿物。 C磷矿石浮选实例 某矿原矿物质组成:主要矿物为胶磷矿,次要矿物为结晶磷灰石和纤维状胶磷矿。而主要脉石矿物为碳酸盐、石英、玉髓,其次是长石、白云母、绢云母、黄铁矿及氧化铁等物质。矿石结构为鲕状、假鲕粒状、胶状、网格状及砂状等。矿石构造为块状、条带状、扁豆状等。处理流程如图5-27所示。 以擦洗分级脱泥-浮选联合流程处理该矿,所获技术经济指标为:精矿含P20532.4%;回收率为86.70%。 某磷矿处理的钙质沉积磷块岩矿石,属含碘微碳氟磷灰石,矿石中磷矿物含磷约占70%,呈非晶质和隐晶质产出,脉石矿物以白云石为主,约占21%,硅质脉石小于5%。矿石中碳酸盐矿物与磷矿物胶结。由于碳酸盐脉石的嵌布粒度较磷矿物粗,易于粉碎,且原矿含P205比较高,故在较粗磨的条件下,用反浮选使白云石成为泡沫产品除去。 在反浮选过程中,用硫酸作磷矿物的抑制剂,脂肪酸作捕收剂,在常温条件下进行白云石浮选。经过日处理1.5t的连续扩大试验获得的浮选产品的指标为:精矿中含P2O5为35.3%;回收率为94.18%。在用反浮选的同时,对该矿进行了焙烧-消化流程(图5-28)的试验研究,所得精矿质量较好,同时也考虑到碘的综合回收。条件是将粒度为12~0mm的原矿在1000℃的温度下焙烧半小时,然后加水消化,分级。大于0.074mm粒级的为磷精矿,碘在焙烧炉气中回收,利用CO2对小于0.074mm粒级的石灰乳进行碳酸化,过滤得到碳酸盐尾矿,滤液返回消化作业使用。经过焙烧-消化流程可得到精矿含P2O537.54%;磷回收率96.89%。碘的回收率可达65%左右。 浮选钙质与硅质沉积磷矿石通常认为是不容易的。但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应用磷酸酯类混合物作为捕收剂可以得以良好的浮选选择性。第一种方法包括应用所列

选矿药剂部分

项目PDF文件要求:以有色金属采选冶中心区及重金属污染河流为研究对象,调查矿冶药剂与重金属污染现状,明确各类环境介质中矿冶药剂与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及分布特征。 书写提纲: 1.矿冶药剂污染的定义、特征及危害 选矿药剂是指在浮游选矿过程中,用来改变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或者创造条件调节矿物可浮性的药剂。例如:铅、闪锌矿、萤石等有用矿物,脉石主要是石英。将矿石破碎并磨至有用矿物单体解离后,调成矿浆。在这个例子中要解决的问题是:有用矿物和脉石分离,有用矿物各个分离。解决的问题是:有用矿物和脉石分离,有用矿物各个分离。解决的方法是优先浮选法。黄药、酉旨一105、乙硫氮、黑药、油酸、松油醇等化合物都是常用选矿药剂。矿业活动中需要的选矿药剂数量巨大,大多是在尾矿坝自然沉降,或者用简单的物理净化沉淀法后就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在对废水的治理上,也只是单纯的考虑COD、BOD等值代替有机物的污染,认为数值越大,污染越严重。 我国矿山所使用的选矿药剂大部分是较原始的低档次品种,如黄药、黑药和松醇油,以及大量使用的石灰和硫化钠等,这些品种用量大、效率低、高毒、高污染,每年都有数百万t药剂排放到环境中,不但给矿山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还大幅度增加矿山的生产成本。 全世界矿山药剂年消耗量在数千万吨,我国年用量为百万吨级,但大多数药剂投入大规模使用前,未做环境评价,也无相应的法规检测与质控。而且矿山药剂使用区域多为江河源头的山区、半山区,多为生态的脆弱区或优级水源区,每年百万吨级的选矿药剂从这里进入环境,从根本上威胁生态系统。 有机合成技术的发展,为合成大量的选矿药剂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矿山大规模的开采,特别是低品位难选矿石的综合利用,选矿理论与技术的不断完善,需要品种更多的选矿药剂用于生产。目前,已有数千种无机及有机化合物可作为选矿药剂使用,但是真正用于生产实践的为数不多,使用最普遍的不过数十种。然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在食品行业的发展与应用

纤维素衍生物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曹国宝 (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海南海口570228) 摘要:长期以来,纤维素及其衍生物作为一种丰富的可再生的生物能源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工业。而其在食品领域也有重要的发展与应用。本文本文从纤维素的结构、性质谈起,选述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的显著特点和在食品工业目前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纤维素衍生物,食品,应用 Cellulose derivate’s application in food industry CAO Guo-bao (College of material and chemistry,Hainan university,Haikou 570228) Abstract: As a kind of abundant and reproducible biological resources , celluloses and its derivate are widely used in modern industry for a long time. Especially its application in the food industry. this paper start with cellulos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summerise cellulose an its derivate’s properties and ist development in the food industry Key words:cellulose derivate,food,application 一.简介 纤维素(cellulose)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是构成植物的主要成分,如棉花中约含90%以上,木材中约含50%。纤维素的纯品无色无味无臭,不溶于水和一般有机溶剂。与淀粉一样,纤维素也具有还原性[1]。纤维素大分子的基环是D-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组成的大分子多糖,分子量约50000~2500000,相当于300~15000个葡萄糖基脱水葡萄糖,其分子式为:(C6H10O5)n, 其化学组成含碳44.44%、氢6.17%、氧49.39%。纤维素比淀粉难水解一般需要在浓酸中或用稀酸在加压条件下进行,在水解过程中可以得到纤维四糖,纤维三糖和纤维二糖等,但水解的最终产物也是D-(+)-葡萄糖,其结构式可以表示如下[2]: 主要可进行的反应有 1.纤维素中的羟基能与酸生成纤维素酯(cellulose ether) 1.纤维素与碱作用生成纤维素钠盐,然后与卤代烃反应生成纤维素醚(cellulose ester) 本报告中涉及较多的是两种物质:羟丙甲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methy cellulose,HPMC)和羧甲基纤维素(CMC)。HPMC属于非离子型纤维素混合醚中的一个品种,具有冷水溶性和热水不溶性的特征,但由于含有羟丙基,使它在热水中的凝胶化温度较甲基纤维素大大提高,在有机头溶剂中较甲基纤维素良好,能溶于丙酮、异丙醇和双丙酮等有机溶剂中。它的粘度在温度升高时开始下降,但至一定温度时则粘度突然上升而发生凝胶化。CMC时是最具代表性的离子性纤维素醚,通常使用的是它的钠盐,纯净的CMC系白色或乳白色纤维状粉末或颗粒,无嗅无味,不溶于酸和甲醇、乙醇、乙醚、丙酮、氯仿、及苯等有机溶剂,而溶于水。CMC的粘度通常在25-50Pa.S之间,取代度在0.3左右。CMC 具有吸湿性,其平衡水分随着空气湿度的升高而增加,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2]。 二.在食品业的发展或应用 1.制作可食用膜 纤维素系列食用膜(edible films)有良好的成膜性质,制得的可食性膜能够阻止食品吸水

紫杉醇的药用价值和应用

紫杉醇的价值和应用 【摘要】:紫杉醇是从太平洋紫杉树皮中分离出的微管稳定化合物,已作为抗肿瘤药物应用于临床,特别是紫杉醇的化学结构与其药理活性的构效关系获得了重要成果。综述紫杉醇的作用机制、作用种类以及其代表曼地亚红豆杉的生物学特性及品系、生理生态、繁殖技术、细胞培养、分离纯化工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癌症新型抗癌药紫杉醇次生代谢产物 研究发现,紫杉醇(0.5~2nmol/L)可使转移性的胸腺癌细胞株以及LPS、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IL—1β遇到的人单核细胞和HUVEC TF活性显著降低、TF表达和TFmRNA量明显下调,表明紫杉醇能够显著降低肿瘤细胞和宿主细胞TF活性和表达,并推测其抗肿瘤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肿瘤细胞和宿主细胞的促凝活性实现的。另一方面,紫杉醇(10μmol/L)能显著上调人主动脉内皮细胞TF表达,提高凝血酶诱导的人内皮细胞TF蛋白表达,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TF活性和TFmRNA表达也有显著提高,并表明其作用机制是对微管的稳定性作用和选择性激活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从而为防治紫杉醇等药物洗脱支架血栓形成提供参考依据。而紫杉醇对于细胞TF表达的双向性,可能与不同的靶细胞、诱导物质以及紫杉醇作用浓度等多因素有关。

一、紫杉醇的治疗方面 紫杉醇主要用于卵巢癌和乳腺癌的治疗,其作用机制包括:1.作用于细胞微管/微管蛋白,抑制微管解聚,从而导致微管束的排列异常,使纺锤体失去正常功能,使细胞死亡;2.在缺少鸟甘三磷酸(GTP)与微管相关蛋白(MAP)的条件下诱导形成无功能的微管。 胃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范围内,胃癌的发病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死亡率为癌症死亡的第四位。肿瘤的发生机制之一,是由于正常的细胞凋亡过程被抑制,破坏了细胞增殖与凋亡之间平衡的结果。紫杉醇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抗癌药,主要是通过作用于微管系统而抑制细胞分裂。紫杉醇具有广泛的抗肿瘤作用,如卵巢癌、乳腺癌、黑毒素、肺癌等。不同分化程度胃腺癌细胞对紫杉醇敏感度不同,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越低,对同种化疗药物的敏感度越低。 二、紫杉醇的推广 紫杉醇系FDA于1992年12月批准上市的一种抗癌药,由于其副作用相应小于其他抗癌药物,已成为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首选抗癌药物。现行的紫杉醇制剂虽然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其仍存在很多不足,例如稳定性和水溶性较差;与某些静脉输入设备不相容以及严重的过敏反应等。 目前,紫杉醇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注射剂,由于注射剂辅料选择有限,仅用环糊精进行简单包合,包含物稀释后易出现沉淀。于是,现向复方紫杉醇口服制剂发展。

Acetate 醋酸纤维素

醋酸纤维素片 1、项目目的和意义 醋酸纤维素是纤维素中的羟基被酯化而生成的。按乙酰基含量不同,分为三个品种:其中乙酰基含量在31%-35%时,称为一醋酸纤维素;乙酰基含量在38%-41.5%时,称为二醋酸纤维素;乙酰基含量大于43%时,称为三醋酸纤维素。本项目主要指二醋酸纤维素,俗称醋片(以下统称醋片)。 香烟小咀丝束是醋片的主要消费领域。由醋片制的丝束,用于香烟滤咀材料,具有弹性好、无毒、无味、热稳定性好、吸咀小,截滤效果显著,能减少烟气中的毒物,同时又保留了一定的烟碱不失香烟口味。它比聚丙烯丝等材料具有无法相比的优越性。世界上香烟过滤咀的消耗量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势头。醋片做为生产香烟必不可少的关键材料,发展快,用量大。此外,醋片还可以用于制造热塑性塑料、电话机壳、眼镜架、玩具、醋酸人造丝、生物降解薄膜、半透膜材料(用于海水淡化、水处理、混合气体分离、病毒细菌分离等)。国外醋片总量60%以上消费于香烟丝束;国内则绝大部分用于香烟丝束,仅少量用于纺织、塑料制品等。又由于国内醋片产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所以拟建5万吨/年醋片装置,在国内市场上还有一定份额。 2、市场分析 2?1国外市场分析 国外主要醋片生产公司有:Eastman corp(美国)、Hoechst celanese(美国)、Primester corp(美国)、大赛璐公司(日本)、帝人公司(日本)。世界上醋片的发展比较平稳,目前装置能力80万吨/年以上,且都满负荷生产。 醋酸纤维丝束是香烟滤嘴的理想原料,过去20年中,醋酸纤维丝束增长稳定,年均增长6%以上,预计还会继续保持这种趋势。丝束的原料是醋片,丝束的增长趋势决定了醋片的发展。1996年醋酸纤维丝束消费58万吨以上,相应耗醋片55万多吨。预计2005年醋酸纤维丝束年均增长率5%计,需求为102万吨,相应醋片约97万吨(1吨丝束消耗醋片0.95吨计)。2?2国内市场分析 我国烟草十年来稳定增长,尤其近三年快速增长。2002年创造了利润总额406亿元的历史最高记录,利润增长率高达17.1%。2002年产量达到17225亿元;销量达17493亿支,创历史新高。我国香烟接咀率达96%,耗醋酸纤维丝束18万吨左右,相应醋片16.8万吨左右。我国烟草工业已走出1999年的低谷,预计今后还会稳定增长,醋片的需求也会同步增长。 目前国内烟用醋酸纤维丝束生产企业主要有四家,如表所示: 公司名称能力 (万吨/年) 南通醋纤公司2.5 珠海醋纤公司1.5 昆明醋纤公司1.5 惠大公司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