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原理组网设计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原理组网设计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原理组网设计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原理

实验报告

课程: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2014/6/13

目录:

1 实验内容简述 (2)

1.1 实验题目 (2)

1.2 实验内容 (2)

2 基本结构设计 (3)

2.1 设备需求 (3)

2.2 交换机结构设置 (3)

2.3 路由器结构设置 (4)

2.4 整个网络的拓扑图 (4)

3 具体实施 (5)

3.1 交换机配置 (5)

3.2 路由器配置 (11)

4 体会感想 (15)

1 实验内容简述

1.1 实验题目

组网设计

1.2 实验内容

某公司有A 、B 、C 、D、E 5个部门200个PC机,有WEB服务器,EMAIL

服务器,财务服务器和文件服务器各一台, 按以下要求详细设计此公司网络。

1.每台PC能上公网

2.对公网发布WEB服务器,但EMAIL服务器,财务服务器和文件服务

器只对内网开放,部门E不能访问财务服务器

3.内网用户不能修改IP地址,并可控制内网用户下载速度

4.出差用户可联接内网EMAIL服务器和文件服务器,财务服务器

5.注:网络拓扑图, 各个节点IP, 设备型号,数量,关键网络设备配置注:网络拓扑图, 各个节点IP, 设备型号,数量,关键网络设备配置。

2 基本结构设计

2.1 设备需求

根据实验内容要求,假设5个部门各有40台PC机,另有4台服务器,则所需设备如下表所示:

2.2 交换机结构设置

交换机作用:

?划分vlan,不同部门和部门与服务器之间在不同的vlan中,PC可以相互访问;

?设置静态路由,使得每台host可以访问到路由器;

?在E部门的端口上设置访问限制,使得E部门不能访问财务服务器;

?设置不同部门的主机下载速度限制;

?设置交换机的远程服务。

根据实验内容要求,在交换机上设置8个vlan,其中包括5个部门A、B、C、D、E分别是5个vlan(vlan201~vlan205),5个服务器在vlan206 中。此外,还有2个为路由器连接的vlan207和vlan208 ,各部门对应的三层交换机接口情况如下表所示:

注:1)Ethernet0/0/3,Ethernet0/0/4,Ethernet0/0/5,Ethernet0/0/6, Ethernet0/0/7五个端口对应的服务器分别是WEB服务器、E-mail服务器、财务服务器、文件服务器、路由器。

2) vlan207和vlan208中的端口号是Ethernet0/0/24.1 用来连接路由器的虚拟网络,ip是192.168.207.1和192.168.208.1(和连接pc的vlan的ip进行区分)

3)端口为3、4、5、6、7还没有配,端口类型配置成trunk类型(port link-type trunk ,port trunk permit vlan all)连接二层的交换机以便使五个部门的虚拟局域网内能连接多台主机,其余所有端口类型均为access。对每个端口所连接的二层交换机进行配置:所有端口都是一个vlan,与其所连接S3700相应端口同属一个vlan,与S3700连接的端口类型为trunk,允许所有网络通过,其他所有端口的类型均为access。

2.3 路由器结构设置

路由器的作用:

?设置路由表项的静态路由,访问内网的静态路由,访问外网的静态路由;

?连接内网和外网,对所有的内网ip进行转换,通过网络地址转换(NAT,NetworkAddressTranslation)接入广域网(WAN)技术进行转换;

?对WEB服务器的发布;

?设置VPN虚拟专用网络,使得在外出差的用户也可以自如的访问内网,就像是在内网一样。

路由器配置ip分配如下:

1)虚拟网络:vlan 207和vlan208 端口号:Ethernet0/0/24.2 端口类型:access 网络ip:192.168.207.2和192.168.208.2

2)连接外网端口号:GigabitEthernet 0/0/1 ip:202.204.102.47

3) WEB服务器的对外ip地址:202.204.102.254

4)对于内网的所有ip进行nat outbound 转换的地址段为:

192.168.207.1网段转换为202.204.102. 46到202.204.102.47

192.168.208.1 网段转换为202.204.102.46 到202.204.102.47

2.4 整个网络的拓扑图

画出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画出基本的网络拓扑图,如图一所示,其中每台计算机代表一个部门的所有PC机,每个代表两个二层交换机串接,它与S3700中对应其部门的端口进行连接,接口类型为trunk。(在实验中各部门的端口连接的是奇数号端口,类型为access分别连接一台PC机)

3 具体实施

3.1 交换机配置

实现内网通信,E部门不能访问财务服务器,实现下载速度的控制

在S3700交换机上操作,并且设置PC机的ip地址及网关。通过ping命令在命令提示符中进行测试,内网的PC机之间可以相互访问。

进入系统视图,设置系统名:

system-view

[switch]sysname switchSA

[switchSA]

(1)交换机划分vlan201~vlan203,并将相应的端口加入各个虚拟网络[switchSA]vlan 201 //创建vlan201

[switchSA-vlan201]quit

[switchSA]interface Ethernet 0/0/1

[switchSA- Ethernet 0/0/1]port link-type access //端口类型为access

[switchSA- Ethernet 0/0/1]port default vlan 201 //端口加入vlan201中

[switchSA- Ethernet 0/0/1]quit

[switchSA]interface vlan 201

[switchSA-Vlanif201]ip address 192.168.201.254 255.255.255.0 //为虚拟网设置ip,作为相应虚拟网中PC的网关

[switchSA-Vlanif201]quit

[switchSA]vlan 202 //创建vlan202

[switchSA-vlan202]quit

[switchSA]interface Ethernet 0/0/8

[switchSA- Ethernet 0/0/8]port link-type access //端口类型为access

[switchSA- Ethernet 0/0/8]port default vlan 202 //端口加入vlan202中

[switchSA- Ethernet 0/0/8]quit

[switchSA]interface vlan 202

[switchSA-Vlanif202]ip address192.168.202.254 255.255.255.0 //为虚拟网设置ip,作为相应虚拟网中PC的网关

[switchSA-Vlanif203]quit

[switchSA]vlan 203 //创建vlan203

[switch4SA-vlan203]quit

[switchSA]interface Ethernet 0/0/16

[switchSA- Ethernet 0/0/16]port link-type access //端口类型为access

[switchSA- Ethernet 0/0/16]port default vlan 203 //端口加入vlan203中

[switchSA- Ethernet 0/0/16]quit

[switchSA]interface vlan 203

[switchSA-Vlanif203]ip address 192.168.203.254 255.255.255.0 //为虚拟网设置ip,作为相应虚拟网中PC的网关

[switchSA-Vlanif203]quit

system-view

[switch]sysname switchSB

[switchSB]

(2)交换机划分vlan204~vlan205,并将相应的端口加入各个虚拟网络[switchSB]vlan 204 //创建vlan204

[switchSB-vlan204]quit

[switchSB]interface Ethernet 0/0/1

[switchSB- Ethernet 0/0/1]port link-type access //端口类型为access

[switchSB- Ethernet 0/0/1]port default vlan 204 //端口加入vlan204中

[switchSB- Ethernet 0/0/1]quit

[switchSB]interface vlan 204

[switchSB-Vlanif204]ip address192.168.204.254 255.255.255.0 //为虚拟网设置ip,作为相应虚拟网中PC的网关

[switchSB-Vlanif204]quit

[switchSB]vlan 205 //创建vlan205

[switchSB-vlan205]quit

[switchSB]interface Ethernet 0/0/8

[switchSB- Ethernet 0/0/8]port link-type access //端口类型为access

[switchSB- Ethernet 0/0/8]port default vlan 205 //端口加入vlan205中[switchSB- Ethernet 0/0/8]quit

[switchSB]interface vlan 205

[switchSB-Vlanif205]ip address 192.168.205.254 255.255.255.0 //为虚拟网设置ip,作为相应虚拟网中PC的网关

[switchSA-Vlanif206]quit

[switchSA]vlan 206 //创建vlan206

[switchSA-vlan206]quit

[switchSA]interface Ethernet 0/0/3

[switchSA- Ethernet 0/0/3]port link-type access //端口类型为access

[switchSA- Ethernet 0/0/3]port default vlan 206 //端口加入vlan206中

[switchSA- Ethernet 0/0/3]quit

[switchSA]interface vlan 206

[switchSA-Vlanif206]ip address 192.168.206.254 255.255.255.0 //为虚拟网设置ip作为相应虚拟网中服务器的网关

[switchSA-Vlanif206]quit

[switchSA]interface Ethernet 0/0/4

[switchSA- Ethernet 0/0/4]port link-type access //端口类型为access [switchSA- Ethernet 0/0/4]port default vlan 206 //端口加入vlan206中[switchSA- Ethernet 0/0/4]quit

[switchSA]interface Ethernet 0/0/5

[switchSA- Ethernet 0/0/5]port link-type access //端口类型为access [switchSA- Ethernet 0/0/5]port default vlan 206 //端口加入vlan206中[switchSA- Ethernet 0/0/5]quit

[switchSA]interface Ethernet 0/0/6

[switchSA- Ethernet 0/0/6]port link-type access //端口类型为access [switchSA- Ethernet 0/0/6]port default vlan 206 //端口加入vlan206中[switchSA- Ethernet 0/0/6]quit

[switchSA]interface Ethernet 0/0/7

[switchSA- Ethernet 0/0/7]port link-type access //端口类型为access [switchSA- Ethernet 0/0/7]port default vlan 206 //端口加入vlan206中[switchSA- Ethernet 0/0/7]quit

[switchSA]vlan 207 //创建vlan3 [switchSA-vlan207]quit

[switchSA]interface Ethernet0/0/24.1

[switchSA- Ethernet 0/0/24.1]port link-type access //端口类型为access [switchSA- Ethernet 0/0/24.1]port default vlan 207 //端口加入vlan207中[switchSA- Ethernet 0/0/24.1]quit

[switchSA]interface vlan 207

[switchSA-Vlanif207]ip address 192.168.207.1 255.255.255.0 //为虚拟网设置ip [switchSA-Vlanif207]quit

[switchSBvlan 208 //创建vlan208 [switchSB-vlan208]quit

[switchSB]interface Ethernet0/0/24.1

[switchSB- Ethernet 0/0/24.1]port link-type access //端口类型为access [switchSB- Ethernet 0/0/24.1]port default vlan 208 //端口加入vlan208中[switchSB Ethernet 0/0/24.1]quit

[switchSB]nterface vlan 208

[switchSBVlanif208ip address 192.168.208.1 255.255.2550//为虚拟网设置ip [switchSBVlanif208quit

为实现多台电脑的连接,用Ethernet0/0/3、Enet0/0/4、thernet0/0/5 thernet0/0/ 6Ethernet0/0/7别连接一个二层交换机,并设置这几个端口的类型为trunk

具体如下:

[switchSA]interface Ethernet0/0/3

[switchSA- Ethernet 0/0/3port link-type trunk //端口类型为trunk

[switchSA- Ethernet 0/0/3port trunk permit vlan all

[switchSA- Ethernet 0/0/3quit

[switchSA]interface Ethernet0/0/4

[switchSA- Ethernet 0/0/4]port link-type trunk //端口类型为trunk [switchSA- Ethernet 0/0/4]port trunk permit vlan all

[switchSA- Ethernet 0/0/4]quit

[switchSA]interface Ethernet0/0/5

[switchSA- Ethernet 0/0/5port link-type trunk //端口类型为trunk

[switchSA- Ethernet 0/0/5port trunk permit vlan all

[switchSA- Ethernet 0/0/5quit

[switchSA]interface Ethernet0/0/6

[switchSA- Ethernet 0/0/6port link-type trunk //端口类型为trunk

[switchSA- Ethernet 0/0/6port trunk permit vlan all

[switchSA- Ethernet 0/0/6quit

[switchSA]interface Ethernet0/0/7

[switchSA- Ethernet 0/0/7port link-type trunk //端口类型为trunk

[switchSA- Ethernet 0/0/7port trunk permit vlan all

[switchSA- Ethernet 0/0/7quit

(2)配置相应部门的PC机,ip地址,网关为其所在虚拟局域网的ip地址

这样可以实现内网之间的PC的相互通信。

(3)设置默认路由,使得交换机连接的所有PC都可以访问到路由器上。

[switch 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92.168.207.2 vlan207的ip,下一跳路由器)[switch 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92.168.208.2 vlan208的ip,下一跳路由器)

(4)设置远程访问交换机

[switchSA]User-interface vty 0 4

[switchSA-ui-vty0-4]authentication-mode password

[switchSA-ui-vty0-4]set authentication password cipher huawei

[switchSA-ui-vty0-4]user privilege level 15

(5)设置E部门不能访问财务服务器

这里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简单的acl访问控制列表,另一种是流行为,流分类,流

策略,但是都要在E部门的vlan205下的端口配置(这里只配置一个端口),在财务服务器的端口下配置是失败的。

方法一:

[switchSB]acl 3000

[switchSB-acl-adv-3000] rule 5 deny ip source 192.168.207.2 255 .255.255.0 destination 192.168.208.2 255 .255.255.0

[switchSB-acl-adv-3000]quit

[switchSB]interface Ethernet0/0/9

[switchSB- Ethernet0/0/1]traffic-filter inbound acl 3000

[switchSB- Ethernet0/0/1]quit

E部门不能访问财务服务器

Ip 为20.204.103.46 的不能ping通202.204.103.47

限制用户下载的速度

在不同部门的端口下限制速度,分别下载大小相近的文件,观察速度。

设置A部门Ethernet0/0/1端口的速度

[switchSA]Ethernet0/0/1

[switchSA-Ethernet0/0/1]qos lr inbound cir 1024

[switchSA-Ethernet0/0/1]quit

[switchSA]Ethernet0/0/24.1

[switchSA-Ethernet0/0/24.1]qos lr inbound cir 2048

display qos lr inbound interface Ethernet0/0/1

display qos lr inbound interface Ethernet0/0/24.1

速度分别为

Ethernet0/0/1:1024kbps

Ethernet0/0/9:2048kbps

(6)保存配置

[switchSA]save happy4333.zip

[switchSA]starpup saved-configuration happy4333.zip

在E-mail服务器上配置ftp站点,文件放到ftp上

ftp 202.204.103.47

Trying ... 202.204.103.47

Press CTRL+K to abort

Connected to 202.204.103.47.

220 Microsoft FTP Service

User(202.204.103.47:(none)):anonymous

331 Anonymous access allowed, send identity (e-mail name) as password.

Enter password:

230 Anonymous user logged in.

[ftp]put happy4333.zip

200 PORT command successful.

150 Opening ASCII mode data connection for happy4332.zip.

226 Transfer complete.

FTP: 968 byte(s) sent in 0.330 second(s) 2.93Kbyte(s)/sec.

3.2 路由器配置

1、实现内网的PC可以访问外网,并且发布WEB服务器

system-view

[Huawei]sysname routerRA

[routerRA ]

(1)创建vlan 208 ,并让连接交换机的端口Ethernet 0/0/24.1 加入vlan 208 [routerRA]vlan 208

[routerRA-vlan8]quit

[routerRA]interface Ethernet 0/0/24.1

[routerRA- Ethernet 0/0/0]port link-type access

[routerRA- Ethernet 0/0/0]port default vlan 8

[routerRA- Ethernet 0/0/0] quit

//给vlan 208 分配ip地址192.168.208.2

[routerRA]interface vlan 208

[routerRA-Vlanif8] ip address 192.168.208.2 255.255.255.0

[routerRA-Vlanif208]quit

(2)设置路由器上连接外网的端口GigabitEthernet 0/0/0

[routerRA]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0

[routerRA- GigabitEthernet 0/0/0]ip address 202.204.102.47 255.255.255.0 [routerRA- GigabitEthernet 0/0/0]quit

(3)设置路由器的默认路由,静态路由

连到外网的默认路由,下一跳是外网的某个端口ip

[routerRA]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202.204.102.254

静态路由,连到交换机上的A—E部门以及路由器组,即vlan 201 —vlan 206 [routerRA]ip route-static 192.168.201.1 255.255.255.0 192.168.201.1

[routerRA]ip route-static 192.168.202.1 255.255.255.0 192.168.201.1

[routerRA]ip route-stati 192.168.203.1 255.255.255.0 192.168.201.1

[routerRA]ip route-static 192.168.204.1 255.255.255.0 192.168.201.1

[routerRA]ip route-static 192.168.205.1255.255.255.0 192.168.201.1

[routerRA]ip route-static 192.168.206.1 255.255.255.0 192.168.201.1

注:vlan206不用配置,因为路由器和交换机之间vlan206上是直接交付的

(4)通过nat outbound 转换内网的ip地址到外网的ip地址,这样做节省了ipv4的地址,对外看来只有几个ip地址。

192.168.207.1网段转换为202.204.103. 46到202.204.103.47

[routerRA]nat address-group 1 202.204.102.217 202.204.102.218

[routerRA]acl 2000

[routerRA-acl-basic-2000]rule 5 permit source 192.168.201.0 0.0.0.255

[routerRA-acl-basic-2000]quit

[routerR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24

[rootRAigabitEthernet0/0/24]nat outbound 2000 address-group 1

[routerRA]nat address-group 2 202.204.103.46 202.204.103.47

[routerRA]acl 2001

[routerRA-acl-basic-2001]rule 6 permit source 192.168.0.0 0.0.255.255

[routerRA-acl-basic-2001]quit

[routerR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24

[rootRA-GigabitEthernet0/0/0]nat outbound 2001 address-group 2

(5)WEB服务器的发布(对于外网web服务器的ip为202.204.103.254:80) [routerRA]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24

[rootRA-GigabitEthernet0/0/24]nat server protocol tcp global 202.204.103.254www inside 202.204.103.47

在PC机上配置:

1)进入控制面板->管理工具->信息服务->本地计算机->网站->默认网站

右键,选择属性

-> 网站:IP地址变为web服务器端口IP(10.1.7.11)端口号是80

-> 主目录:本地路径:c:/inetpub/wwwroot 勾选写入选项

-> 文档:默认文档下只添加web.html其余的删除

2)在根目录下创建web.html

3) WEB 发布在根目录下创建web.html

4)web发布效果图

Ip为202.204.102.249的外网的主机上测试外网电脑ip202.204.102.249

访问web服务器的ip为202.204.102.245:80

2、配置VPN使出差用户可以任意访问内网,就像在内网一样

1)配置

aaa

local-user vpn_SA password cipher huawei

local-user vpn_ SA service-type ppp

quit

ip pool 1

gateway-list 192.168.201.1

network 192.168.201.0 mask 255.255.255.0

quit

interface Virtual-Template1

ppp authentication-mode chap

remote address pool 1

ip address 192.168.201.1 255.255.255.0

quit

l2tp-group 1

undo tunnel authentication

allow l2tp virtual-template 1

tunnel name tunnel_ SA

quit

l2tp enable

pc机的设置:

运行窗口输入regedit ,确认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Rasman\Parameters 新建DWORD:

Name:ProhibitIpSec

Type:REG_DWORD

Value:1

更改注册表后重启PC。

2)效果显示

创建虚拟网络,并且修改属性

ip地址填写路由器连接外网的接口的ip地址

连接后获得内网的一个ip:192.168.201.254

此时测试该主机可以ping通内网的主机ping202.204.103.47 E-mail服务器

3、路由器的配置显示

#

sysname root436

#

snmp-agent local-engineid 800007DB0310478029772E

snmp-agent

#

drop illegal-mac alarm

#

l2tp ena

#

vlan batch 8

#

set transceiver-monitoring disable

#

acl number 2000

rule 5 permit source 192.168..0 0.0.0.255

acl number 2001

rule 6 permit source 10.1.0.0 0.0.255.255

#

ip pool 1

gateway-list 192.168..1

network 192.168..0 mask 255.255.255.0

#

aaa

authentication-scheme default

authorization-scheme default

accounting-scheme default

domain default

domain default_admin

local-user admin password cipher %$%$I6.ASV)hJET,p"Dn.YM%3aXO%$%$ local-user admin service-type http

local-user vpn_SA password cipher %$%$riI%;)hXwLSG;2~byKy&[cZQ%$%$ 4存路由器上的配置到ftp上

save routerSA_0612.zip

startup saved-configuration routerSA612.zip

Trying 10.1.7.12 ...

Press CTRL+K to abort

Connected to 10.1.7.12.

\220 Microsoft FTP Service

User(10.1.7.12:(none)):anonymous

331 Anonymous access allowed, send identity (e-mail name) as password.

Enter password:

230 Anonymous user logged in.

[ftp]put routerSA612.zip

200 PORT command successful.

150 Opening ASCII mode data connection for router433_0612.zip.

226 Transfer complete.

FTP: 968 byte(s) sent in 0.330 second(s) 2.93Kbyte(s)/sec.

备注:

ftp的配置:

在E-mail服务器上创建ftp服务器用于保存路由器,交换机上保存的文件。

进入控制面板->管理工具->信息服务->本地计算机->ftp站点->默认ftp站点

右键,选择属性

-> 网站:IP地址变为ftp服务器端口IP(10.1.7.12)

-> 主目录:本地路径:c:/inetpub/ftproot 勾选写入

4 体会感想

通过这几周的学习与上机实习,对计算机网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把平时学到的理论的、抽象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加深理解,拓宽认识。在组网实验中,首先学会了和组员相互协作,交流意见,交换想法,然后是从开始的模糊无知到现在的对计算机网络有了一定了解,明白原来网络并不是平日看到的那么清晰简单,而是需要耐心,需要把各方面知识结合到应用中。VLAN如何划分,各个部门权限如何设置,流量如何限制等等,学到的都是实际有用的。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环工综合实验(1)》(活性炭吸附实验) 实验报告 专业环境工程(卓越班)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 二0一六年 11月

附剂的比表面积、孔结构、及其表面化学性质等有关。 吸附等温线(Adsorption Isotherm): 指一定温度条件下吸附平衡时单位质量吸附剂的吸附量 q 与吸附质在流体相中的分压 p (气相吸附)或浓度 c (液相吸附)之间的关系曲线。 水中苯酚在树脂上的吸附等温线

水中苯酚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 吸附机理和吸附速率 吸附机理: 吸附质被吸附剂吸附的过程一般分为三步:(1)外扩散 (2)内扩散 (3)吸附 ①外扩散:吸附质从流体主体通过扩散传递到吸附剂颗粒的外表面。因为流体与固体接触时,在紧贴固体表面处有一层滞流膜,所以这一步的速率主要取决于吸附质以分子扩散通过这一滞流膜的传递速率。 ②内扩散:吸附质从吸附剂颗粒的外表面通过颗粒上微孔扩散进入颗粒内部,到达颗粒的内部表面。 ③吸附:吸附质被吸附剂吸附在内表面上。 对于物理吸附,第三步通常是瞬间完成的,所以吸附过程的速率由前二步决定。

?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是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广泛的一种非极性的吸附剂。 ?由于活性炭为非极性分子,因而溶解度小的非极性物质容易被吸附,而不能使其自由能降低的污染物既溶解度大的极性物质不易被吸附。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以吸附容量q e表示: ?qe=X/M=V(Co-C)/M ?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当存在于溶液中的被吸附物质的浓度与固体表面的被吸附物质的浓度处于动态平衡时,吸附就达到平衡。 1、吸附剂的比表面积越大,其吸附容量和吸附效果就越好吗?为什么? 答:比表面积越大,不一定吸附容量就越好。吸附剂的比表面积越大,只能说明其吸附能力较大,并不代表吸附容量就越大。吸附容量的大小还与脱吸速度有关,如果脱吸速度很快,就算吸附能力再大,吸附容量也还是没多大提升。吸附容量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吸附剂的良好吸附性能是由于它具有密集的细孔构造,与吸附有关的物理性能有:a.孔容(VP):吸附剂中微孔的容积称为孔容,通常以单位重量吸附剂中吸附剂微孔的容积来表示(cm3/g);b.比表面积:即单位重量吸附剂所具有的表面积,常用单位是m2/g;c.孔径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报告

姓名:陈蔚婷 学号:1363115 班级:13级食安1班 实验一: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 、实验目的 1 ?掌握测定流体流经直管、管件和阀门时阻力损失的一般实验方法。 2?测定直管摩擦系数 入与雷诺准数Re 的关系,验证在一般湍流区内 入与Re 的关系曲线。 3?测定流体流经管件、阀门时的局部阻力系数 。 4?学会倒U 形压差计和涡轮流量计的使用方法。 5?识辨组成管路的各种管件、阀门,并了解其作用。 、基本原理 流体通过由直管、管件(如三通和弯头等)和阀门等组成的管路系统时,由于粘性剪应力和涡流 应力的存在,要损失一定的机械能。流体流经直管时所造成机械能损失称为直管阻力损失。流体通过 管件、阀门时因流体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改变所引起的机械能损失称为局部阻力损失。 1 ?直管阻力摩擦系数入的测定 流体在水平等径直管中稳定流动时,阻力损失为: P f P 1 P 2 l U 2 W f d 2 即, 2d p f l u (1) (2) 式中:入一直管阻力摩擦系数,无因次; d —直管内径,m ; P f —流体流经I 米直管的压力降,Pa ; w f —单位质量流体流经I 米直管的机械能损失,J/kg ; p —流体密度,kg/m 3 ; l —直管长度,m ; u —流体在管内流动的平均流速, m/s 。

式中:Re —雷诺准数,无因次; 卩一流体粘度,kg/(m s )。 湍流时入是雷诺准数Re 和相对粗糙度(& /d 的函数,须由实验确定。 由式(2)可知,欲测定 入需确定I 、d ,测定 p f 、u 、p □等参数。I 、d 为装置参数(装置 参数表格中给出), P □通过测定流体温度,再查有关手册而得, u 通过测定流体流量,再由管径 计算得到。 2 ?局部阻力系数 的测定 局部阻力损失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即当量长度法和阻力系数法。 (1)当量长度法 流体流过某管件或阀门时造成的机械能损失看作与某一长度为 l e 的同直径的管道所产生的机械 (2)阻力系数法 流体通过某一管件或阀门时的机械能损失表示为流体在小管径内流动时平均动能的某一倍数, 局部阻力的这种计算方法,称为阻力系数法。即: ,P f u 2 w' f 故 式中: 一局部阻力系数,无因次; P f —局部阻力压强降,Pa ;(本装置中,所测得的压降应扣除两测压口间直管段的压降, 直管段的压降由直管阻力实验结果求取。) p —流体密度,kg/m 3 ; 滞流(层流) 时, 64 Re Re du (3) (4) 能损失相当,此折合的管道长度称为当量长度,用符号 l e 表示。这样,就可以用直管阻力的公式来计 算局部阻力损失,而且在管路计算时可将管路中的直管长度与管件、 则流体在管路中流动时的总机械能损失 W f 为: 阀门的当量长度合并在一起计算, l e W f (8) (9) 2 P f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班级:电信0901 学号:U200914332 姓名:王焕 2012.1

实验四:网络协议与Web通信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网络协议数据单元的格式 2.分析网络协议工作基本流程 3.深入理解Web应用的通信过程 二、实验内容 1.网络协议数据单元分析 通过wireshark抓取局域网数据包并分析各个层次的协议数据单元内容 (1)以太网帧头 (2)IP分组首部 (3)ARP包 (4)ICMP包(ping) 2.Web原理实验 (1)HTTP协议分析 (2)通过socket编程模拟HTTP协议通信过程 三、实验原理 1.Web通信经过四个步骤: (1)建立连接 (2)客户端发送HTTP REQUEST请求 (3)服务器端接收请求,生成RESPONSE响应 (4)关闭连接 2.HTTP协议 客户端浏览器或其他程序与Web服务器之间的应用层通信协议。一般在Internet 上的Web服务器上存放的都是超文本信息,客户机需要通过HTTP协议传输所要访问的超文本信息。 3.Java网络编程 Java Socket对网络的封装是非常完美的,对于进行网络编程的程序员,使用网络就像使用本地文件系统一样简单。 与其他Socket网络编程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在服务器和客户机通信建立时就要另外一个ServerSocket 。 它仅仅适用与服务器端,监听指定端口,如果有socket 连接请求,它就答应,并在服务器端产生一个socket 与其对应,那么用这个socket 就可以和客户端进行通信了。 实验原理图如下:

四、实验内容及分析 1.编译、执行参考程序 本次实验提供了两个原始程序(NetServer.java和NetClient.java),它们可以实现一个服务器/客户端请求响应的完整过程。Dos环境下先后编译执行NetServer.java与NetClient.java,即可得到一次完整的客户端向服务器请求并得到响应的完整过程,结果如下: 2.修改、编写实验程序 参考程序模拟了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对话,但由于其之间交互的数据都是我们设定的而不含有http报头信息,因此不能和真正的web服务器与浏览器对话,以下即为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精编WORD版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精 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时间:2018年5月16日 参加人员:袁志伟朱兴旺周瑞锦刘小旭 一、实验名称:VLAN划分与配置 了解vlan的作用,掌握在一台交换机上划分VLan的方法和跨交换机的VLan的配置方法,掌握Trunk端口的配置方法。理解三层交换的原理,熟悉Vlan接口的配置 二、实验内容 首先,在一台交换机上划分VLan,用ping命令测试在同一VLan和不同VLan中设备的连通性。然后,在交换机上配置Trunk端口,用ping命令测试在同一VLan和不同VLan中设备的连通性。最后,利用交换机的三层功能,实现Vlan间的路由,再次用ping命令测试其连通性。 三、实验步骤 实验组网架构

图二 Trunk 端口的配置组网图 E0/11 E0/1 E0/1 E0/11 E0/13 E0/1S1 S2 Vlan2 Vlan2 Vlan3 Vlan3 注:S1中vlan2包括端口e0/1 到e0/5,vlan3包括端口e0/7到e 0/11; 注:vlan2包括端口e0/1到e0/5,vlan3包括端口e0/7到e0/11 E0/1 E0/2 E0/10 E0/11 Vlan2 Vlan3 S1 PA PB

图三 VLan 间通信的配置组网图 实施步骤 1.Vlan 的基本配置 步骤1 按照组网图一连接好设备,为交换机划分Vlan 。参考配置命令如下: system [Quidway]VLan 2 [Quidway-vlan2]port e 0/1 e 0/2 e 0/3 e 0/4 e 0/5 [Quidway-vlan2]quit [Quidway]VLan 3 [Quidway-vlan3]port e 0/7 to e 0/11 E0/11 E0/1 E0/1 E0/11 E0/13 E0/1PCA PCB PCC PCD 网关: 网关: S1 Vlan2 Vlan3 注:S1中vlan2包括端口e0/1 到e0/5,vlan3包括端口e0/7到e 0/11; S2 网关: 网关: VLAN2: VLAN3: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报告

水污染控制工程 实验报告 (环境工程专业适用) 2014年至2015 年第 1 学期 班级11环境1班 姓名吴志鹏 学号1110431108 指导教师高林霞 同组者汤梦迪刘林峰吴渊田亚勇李茹茹 程德玺 2014年4月

目录 实验一曝气设备充氧性能的测定 ------------------- 1实验二静置沉淀实验 ----------------------------- 3实验三混凝实验 --------------------------------- 6实验四测定污泥比阻实验 ------------------------ 10

实验一曝气设备充氧性能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表面曝气叶轮的氧总传质系数和充氧性能测定方法 2.评价充氧设备充氧能力的好坏。 二、实验原理 曝气是指人为地通过一些机械设备,如鼓风机、表面曝气叶轮等,使空气中的氧从气相向液相转移的传质过程。氧转移的基本方程式为: dρ/dt=K La(ρs-ρ)(1)式中dρ/dt:氧转移速率,mg/(Lh); K La:氧的总传质系数,h-1; ρs:实验条件下自来水(或污水)的溶解氧饱和浓度,mg/L; ρ:相应于某一时刻t的溶解氧浓度mg/L, 曝气器性能主要由氧转移系数K La、充氧能力OC、氧利用率E A、动力效率Ep四个主要参数来衡量。下面介绍上述参数的求法。 (1)氧转移系数K La 将(1)式积分,可得 1n(ρs—ρ)=一K La t+ 常数(2)此式子表明,通过实验测定ρs和相应与每一时刻t的溶解氧浓度后,绘制1n(ρs—ρ)与t 关系曲线,其斜率即为K La。另一种方法是先作ρ-t曲线,再作对应于不同ρ值的切线,得到相应的dρ/dt,最后作dρ/dt与ρ的关系曲线,也可以求出。 (2)充氧性能的指标 ①充氧能力(OC):单位时间内转移到液体中的氧量。 表面曝气时:OC(kg/h)= K La t(20℃)ρs (标)V (3) K La t(20℃)= K La t ? 1.02420-T(T: 实验时的水温) ρs (标)=ρs (实验)?1.013?105/实验时的大气压(Pa) V:水样体积 ②充氧动力效率(Ep):每消耗1度电能转移到液体中的氧量。该指标常被用以比较各种曝气设备的经济效率。 Ep(kg/kW·h)=OC/N (4)式中:理论功率,采用叶轮曝气时叶轮的输出功率(轴功率, kW)。 ③氧转移效率(利用率,E A):单位时间内转移到液体中的氧量与供给的氧量之比。 E A= (OC/S)?100% (5)S—供给氧,kg/h。 三、实验步骤 在实验室用自来水进行实验。 (1)向模型曝气池注入自来水至曝气叶轮表面稍高处,测出模型池内水体积V(L),并记录。(2)启动曝气叶轮,使其缓慢转动(仅使水流流动),用溶解氧仪测定自来水温和水中溶解氧ρ',并记录。 (3)根据ρ'值计算实验所需要的消氧剂Na2SO3和催化剂CoCl2的量。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 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食品工程原理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且与生产实际紧密相联系。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学知识和物理化学知识。食品工程原理以食品加工单元操作为主要对象,研究食品物料在加工过程中的动量、能量、质量的传递与守恒关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食品加工常见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与工艺计算,典型设备的设计计算。综合利用所学知识与食品工程生产实际相结合,着重培养分析与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为进一步学习食品领域的专业课程或从事食品工业生产及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二、本课程的教学基本内容与要求 (一)理论教学部分 0. 绪论 (基本内容) 1)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三种传递过程及其物理量的守恒 2)本课程的研究方法、学习要求 3)物理量的量纲与单位换算 (可选内容) 食品工程发展现状及趋势 1.流体流动 (基本内容) 1)流体静力学:流体的物理性质,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及其应用; 2)流体流动的守恒原理:流体流动的基本概念,质量守恒----连续性方程式,机械能守恒----伯努利方程式,动量守恒及其与机械能守恒之间的关系; 3)流体流动的内部结构:雷诺实验与流体流动类型,直圆管内流体的流速分布,流动边界层; 4)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沿程阻力,局部阻力; 5)简单管路的计算 6)流量测量:测速管,孔板流量计,转子流量计; (可选内容) 非牛顿流体的流动阻力; 复杂管路(并联/分支)的计算; 2. 流体输送 (基本内容) 1)液体输送机械:离心泵;其他类型泵(容积泵、浓浆泵、磁力驱动泵); 2)气体输送机械:离心式风机,鼓风机和压缩机,真空泵及真空管路; 3)流体输送设备的种类特点及选型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报告

流化床干燥实验报告 姓名:张萌学号:5602111001 班级:食品卓越111班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常压干燥设备的基本流程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测定干燥速度曲线的方法。 3. 掌握根据实验干燥曲线求取干燥速率曲线以及恒速阶段干燥速 率、临界含水量、平衡含水量的实验分析方法。 二、基本原理 1.干燥速率:单位干燥面积(提供湿分汽化的面积)、单位时间内所除去的湿分质量。 2.干燥速率的测定方法:利用床层的压降来测定干燥过程的失水量。需要用到的公式有: 物料中瞬间含水率X i=(△p-△p e)/△p e 式中:△p-时刻τ时床层的压差; 计算出每一时刻的瞬间含水率X i,然后将X i对干燥时间iτ作图,即为干燥曲线。 3.干燥过程分析: (1)物料预热阶段 (2)恒速干燥阶段 (3)降速干燥阶段。 非常潮湿的物料因其表面有液态水存在,当它置于恒定干燥条件下,则其温度近似等于热风的湿球温度tw ,到达此温度前的阶段称为

(1)阶段。在随后的第二阶段中,由于表面存有液态水,物料温度约等于空气的湿球温度tw,传入的热量只用来蒸发物料表面水分,在第(2)阶段中含水率X随时间成比例减少,因此其干燥速率不变,亦即为恒速干燥阶段。在第(3)阶段中,物料表面已无液态水存在,亦即若水分由物料内部的扩散慢于物料表面的蒸发,则物料表面将变干,其温度开始上升,传入的热量因此而减少,且传入的热量部分消耗于加热物料,因此干燥速率很快降低,最后达到平衡含水率而终止。(2)和(3)交点处的含水率称为临界含水率用X0表示。对于第(2)(3)阶段很长的物料,第(1)阶段可忽略,温度低时,或根据物料特性亦可无第二阶段。 三、实验装置与流程 1.主要设备及仪器 (1)鼓风机:BYF7122,370W; (2)电加热器:额定功率2.0KW; (3)干燥室:Φ100mm×750mm; (4)干燥物料:耐水硅胶; (5)床层压差:Sp0014型压差传感器,或U形压差计。 2.实验装置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答案.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102 学号109074057 姓名王徽军 组号一组D 指导教师毛绪纹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二○一二年十二月

目录 实验总体说明 (3) 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构成 (3) 实验三路由信息协议RIP (8) 实验四传输控制协议TCP (10) 实验五邮件协议SMTP、POP3、IMAP (12) 实验六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14)

实验总体说明 1.实验总体目标 配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加强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TCP/IP协议)的深刻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实验环境 计算机网络协议仿真实验室: 实验环境: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通用版)一套 硬件设备:服务器,中心控制设备,组控设备,PC机若干台 操作系统:Windows 2003服务器版 3.实验总体要求 ●按照各项实验内容做实验,记录各种数据包信息,包括操作、观察、记录、分析, 通过操作和观察获得直观印象,从获得的数据中分析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 ●每项实验均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可参照实验的具体要求,但总体上应包 括以下内容:实验准备情况,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分析,算法描述,程序段,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思考问题的解答等,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不需要写入实验报告中。 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构成 实验时间: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 实验角色:_____________ 同组者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一:领略真实的MAC帧 q....U 00000010: 85 48 D2 78 62 13 47 24 58 25 00 00 00 00 00 00 .H襵b.G$X%...... 0000002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 0000003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 练习二:理解MAC地址的作用 ●记录实验结果 表1-3实验结果 本机MAC地址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是否收到,为什么 主机B 8C89A5-7570BB 8C89A5-757113 8C89A5-7570C1 是,主机A与主机B接在同一共享模块 主机D 8C89A5-771A47 8C89A5-757113 8C89A5-7570C1 是,主机C与主机D接在同一共享模块 主机E 8C89A5-757110 无无否,与主机A、C都不在同一共享模块 主机 F 8C89A5-7715F8 无无否,与主机A、C都不在同一共享模块 练习三:编辑并发送MAC广播帧 ●结合练习三的实验结果,简述FFFFFF-FFFFFF作为目的MAC地址的作用。 答:该地址为广播地址,作用是完成一对多的通信方式,即一个数据帧可发送给同一网段内的所有节点。 练习四:编辑并发送LLC帧 ●实验结果 帧类型发送序号N(S)接受序号N(R) LLC 001F 0 ●简述“类型和长度”字段的两种含义 答:一是如果字段的值小于1518,它就是长度字段,用于定义下面数据字段的长度;二是如果字段的值大于1536,用于定义一个封装在帧中的PDU分组的类型。 思考问题: 1.为什么IEEE802标准将数据链路层分割为MAC子层和LLC子层? 答:出于厂商们在商业上的激烈竞争,IEEE的802委员会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最佳的局域网标准,而是被迫制定了几个不同标准,如802.4令牌总线网、802.5令牌环网等。为了使数据链路层能更好地适应多种局域网标准,802委员会就将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拆成两个子层,即逻辑链路控制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最新版本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信息工程类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姓名: 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年级:2011级 学号: 指导教师:周术成老师 职称: 2014年 5 月 4 日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实验报告 系:计算机与信息系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年级:2011 姓名:学号:实验课程:_ 计算机网络 实验室号____田C-305__ 计算机号: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签字:成绩: 实验一以太网组网实验 1.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悉局域网所使用的基本设备 2. 掌握以太网组建方法 3. 掌握网络连通性测试方法 2.实验原理 以太网事实上是一簇局域网技术,不同的以太网在链路层帧头的格式、电缆的类型和传输速度上有很大的差异以太网可以利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缆等不同的传输介质进行组网,也可以运行10Mb/s、100Mb/s、1000Mb/s 的网络速度。不管采用何种传输介质,以及网络速度各不相同,只要是以太网,采用的都是 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即任何结点没有可预约的发送时间,所有结点平等地争用发送时间,并随机地发送数据。 组建局域网常用的传输介质为双绞线,作为 10BASE-T 和 100BASE-TX 以太网的传输介质,非屏蔽双绞线在组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非屏蔽双绞线 UTP 中的 8 芯导线采用了不同的颜色,分成 4 对,其中橙和橙白一对,绿和绿白一对,蓝和蓝白一对,棕和棕白一对。以太网使用的 UTP 分为直通 UTP 和交叉 UTP。 UTP 双绞线有两种接法:T568A 标准和 T568B 标准。 直通 UTP:线的两头都按 T568B 线序标准连接。 交叉 UTP:线的一头按 T568A 线序连接,另一头按 T568B 线序连接。 组装不同类型的局域网需要不同的设备,10Base-T 和 100Base-TX 组网所需要的设备有:UTP 电缆、以太网卡、10M/100M 集线器、以太网交换机等。现在的以太网在逻辑上采用星型拓扑结构,用这种拓扑结 构,每台计算机用电缆线连接到共享网络设备上,如集线器和交换机等。 集线器和交换机都是用以太网接口连接多台设备,然而,它们在实现上有很大不同。集线器是第 1 层设备,是以太网的集中连接点,具有信号放大功能,扩大以太网的地理范围。通常采用 RJ-45 接口,计算 机或其他终端设备通过双绞线电缆与集线器相连。当数据到达集线器的一个端口后,集线器不进行过滤处 理,直接将收到的数据包复制并广播到所有其他的端口,而不管这些端口连接的设备是否需要这些数据。 因此,网络中集线器数量越多,整个网络的性能就越差。 一般以太网的拓扑既用到集线器也用到交换机,集线器连接到交换机端口上,计算机连接到集线器上。在这种配置里,连接在同一集线器的计算机能看到彼此传输的数据,并且一次只能有一个传输;但在多个 集线器上能够同步传输。 网卡(NIC)是构成网络的主要部件,计算机通过网卡可以与网络中的通信介质相连。根据传输速率

《环境工程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工程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环境工程实验 课程代码: 学 分 / 学 时:2/68 适用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环境工程原理、水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 后续课程:无 开课单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需明确各教学环节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贡献) 课程性质:此课程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环境工程类实践课程,是必修课程。 教学目标:通过实验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共事的能力。 本课程各教学环节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贡献见下表。 各教学环节的贡献度 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预习 实际操 作 实验报 告 综合设 计 考试 课堂整体 贡献度 知 识 知识体系 包括水处理工程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固体废 弃物处理实验;物理性污染控制实验。 √√√ B2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 √√√ √√ √√√ B4合作共事的能力 √√√√√√ √√√ √√√B10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 √√√√√ √√√ √√√ B11动手操作能力 √√√√√√ √√√ 能 力 B12总结归纳能力 √√√ √√√ √√√ √√√ C2刻苦务实、精勤进取 √√√ √√√√√ √√√ √√ √√√ 素 质 C4思维敏捷、乐于创新 √√√ √√√√√√ √√√ √√ √√√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含实践、自学、作业、讨论等的内容及要求)

教学内容 学时 实验教 学 讨论 实验报告 要求 自学及要 求 团组大作业及要求 自由沉淀实验 4学时 4学时 混凝实验 4学时 4学时 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测定 4学时 4学时 石英砂过滤实验 4学时 4学时 活性炭吸附实验 4学时 4学时 恒压膜过滤活性污泥的性能 4学时 4学时 实际烟气烟尘测定实验 4学时 4学时 吸收法净化SO2实验 2学时 2学时 静电除尘效率实验 2学时 2学时 旋风除尘器实验 2学时 2学时 催化氧化法处理甲苯废气 2学时 2学时 袋式除尘器性能测试 2学时 2学时 电子废弃物处理实验 2学时 2学时 自学电子废弃物方面的知识 用声级计测量噪声 4学时 4学时 道路交通噪声的测量 4学时 4学时 驻波管法吸声材料垂直入射 吸声系数的测量 4学时 4学时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12学 时 12学时 课堂 教学 中融 入小 组讨 论 每次实验 后根据实 验讲义要 求和老师 要求完成 实验报告 4-5人一组,结合 本课程基本知识以 及从事的研究项目 等,自主设计实验, 实验结束后进行 PPT讲解

《食品工程原理》教学大纲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概况 课程名称:食品工程原理 课程名称(英文):PRINCIPLES OF FOOD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0611306 课程总学时:70学时(讲课60学时,实验10学时) 课程学分:3.5学分 课程分类:必修课 开设学期:第4学期 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化学》、《机械制图》等课程 后续课程:《粮油食品工艺学》、《畜产食品工艺学》、《果蔬食品工艺学》、《食品机械》、《食品工厂设计》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的必修课之一。本课程是在高等数学、物理学、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承前启后,由理及工的桥梁。主要目的是培养分析和解决有关单元操作各种问题的能力,以便在食品生产、科研与设计中到强化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设备生产能力及效率,降低设备投资及产品成本,节约能耗,防止污染及加速新技术开发等。主要任务是:研究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的构造及工艺尺寸的计算(或选型)。 三、主要内容、重点及深度 (一)理论教学 绪论 目的要求:了解食品工程原理的性质、任务、学习方法;掌握单位换算、物料衡算、能量衡算的基本方法。 主要内容: 一、食品工程原理的发展历程 二、食工原理的性质、任务、与内容 三、单位制与单位换算 四、物料衡算 五、能量衡算 六、过程平衡与速率 重点:单元操作的概念单位换算、物料衡算、能量衡算。 难点:经验公式的单位变换、试差计算法 1 / 8

第一章流体流动 目的要求:使学生了解流体平衡和运动的基本规律,熟练掌握静力学基本方程式、连续性方程式、柏努力方程式的内容和应用、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在此基础上解决管路计算、输送设备功率计算等问题。 重点:静力学基本方程式、连续性方程式、柏努力方程式的内容和应用、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 难点:柏努力方程式的推导及其应用、流动边界层的概念、流动阻力计算公式的推导 主要内容: 第一节流体静力学方程式及其应用 一、流体静力学方程式 二、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的应用 第二节流体在管内的流动 一、稳定流动与不稳定流动 二、连续性方程式 三、柏努利方程式 四、柏努利方程式的应用 第三节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 一、顿粘性定律与流体的粘度 二、流动类型与雷诺准数 三、滞流与湍流 四、边界层的概念 五、流动阻力 第四节管路计算与流量测量 一、管路计算 二、流量测量 第二章粉碎与筛分 目的要求:掌握粉碎与筛分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 重点:粒度的大小、形状及分布,粉碎速率、粉碎能耗、平均粒度、筛分速率 难点:食品物料粒度的大小、形状及分布,粉碎速率、粉碎能耗、平均粒度、筛分速率。 主要内容: 第一节粉碎 一、概述 二、粉碎理论 第二节筛分 一、筛分理论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89340

计算机专业类课程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ZYZ 学号:26 指导教师:FB 日期:2016年06月10日

目录 实验一 (3) 实验二 (7) 实验三 (12) 实验四 (17) 实验五 (21)

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实验一 一、实验名称: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二、实验学时:4 三、实验容和目的: 理解和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工作原理;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命令行各种操作模式的区别;能够使用各种帮助信息,以及用命令进行基本的配置。 假设是某公司新进的网管,公司要求你熟悉网络产品。 首先要求你登录交换机或路由器,了解并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命令行操作,以及如何使用一些基本命令对设备进行配置,包括交换机和路由器的设备名、登录时的描述信息、端口参数的基本配置,以及设备运行状态的查看。 四、实验原理: 交换机和路由器的管理方式基本分为两种:带管理和带外管理。 交换机或路由器的命令行操作模式,主要包括:用户模式、特权模式、全局配置模式、端口模式等几种。 交换机或路由器的基本操作命令包括Exit、End、Show version、Show mac-address-table、Show ip route、Show running-config。 以创建两种类型的标题:每日通知和登录标题。 五、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 三层交换机1台、路由器1台、计算机1台。 六、实验步骤:

交换机的配置 第一步:交换机各个操作模式直接的切换 Swtich>enable Swtich#configure terminal !使用enable命令从用户模式进入特权模式,再从特权模式进入全局配置模式第二步:交换机命令行界面基本功能 第三步:配置交换机的名称和每日提示信息 第四步:配置接口状态 第五步:查看交换机的系统和配置信息 第六步:保存配置 路由器的配置 第一步:路由器各个操作模式直接的切换 第二步:路由器命令行界面基本功能 第三步:配置路由器的名称和每日提示信息 第四步:配置接口状态 第五步:配置路由器的接口并查看接口配置 第六步:显示路由表的信息 七、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1)交换机的配置文件容,即show running-config 的结果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报告

重庆交通大学 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实验 开课实验室软件与通信实验中心 学院国际学院年级2012 专业班(1)班 学生姓名吴双彪学号6312260030115 开课时间2014 至2015 学年第二学期 实验2简单的局域网配置与资源共享 实验目的: 1、掌握将两台PC联网的技能与方法 2、掌握将几台PC连接成LAN的技能与方法 3、掌握局域网内资源共享的技能与方法 实验内容和要求: 1、选用百兆交换机连接PC若干台; 2、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分别为PC配置TCP/IP协议,使他们实现互联和资源共享实验环境:(画出实验网络拓图) 实验步骤: 1、选择两台计算机; 选PC0与PC1. 2、设置两台计算机IP地址为C类内部地址; 两台PC机的IP分别设置为:、202.202.242.47、202.202.243.48; 两台PC机的掩码分别设置为:、255.255.255.0、255.255.255.0; 3、用一台计算机Ping另一台计算机,是否能Ping通?

4、我的电脑→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去掉“使用简单文件共享(推荐)”前 的勾;设置共享文件夹。 5、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本地安全策略→本地策略→安全选项里,把“网络访 问:本地帐户的共享和安全模式”设为“仅来宾-本地用户以来宾的身份验证” (可选,此项设置可去除访问时要求输入密码的对话框,也可视情况设为“经典-本地用户以自己的身份验证”); 6、通过网络邻居或在运行窗口输入“\\对方IP地址”实现资源共享。 1)指定IP地址,连通网络 A.设置IP地址 在保留专用IP地址范围中(192.168.X.X),任选IP地址指定给主机。 注意:同一实验分组的主机IP地址的网络ID应相同 ..。 ..,主机ID应不同 ..,子网掩码需相同B.测试网络连通性 (1)用PING 命令PING 127.0.0.0 –t,检测本机网卡连通性。 解决方法:检查网线是否连接好,或者网卡是否完好 (2)分别“ping”同一实验组的计算机名;“ping”同一实验组的计算机IP地址,并记录结 果。答:能。结果同步骤3 (3)接在同一交换机上的不同实验分组的计算机,从“网上邻居”中能看到吗?能ping通 吗?记录结果。 2) 自动获取IP地址,连通网络 Windows主机能从微软专用B类保留地址(网络ID为169.254)中自动获取IP地址。 A.设置IP地址 把指定IP地址改为“自动获取IP地址”。 B.在DOS命令提示符下键入“ipconfig”,查看本机自动获取的IP地址,并记录结果。 C.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1.在“网上邻居”中察看能找到哪些主机,并记录结果。 2.在命令提示符下试试能“ping”通哪些主机,并记录结果。 答:能ping通的主机有KOREYOSHI ,WSB ,ST ,LBO ,CL 。思考并回答 测试两台PC机连通性时有哪些方法? 实验小结:(要求写出实验中的体会)

计算机网络设计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如何通过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路由; 2.了解DHCP原理; 3.熟练掌握交换机作为DHCP服务器的配置方法; 4.掌握单区域OSPF的基本配置; 5通过实验掌握动态NAT的配置方法及实际应用; 6.掌握访问控制列表安全性的配置; 二、实验仪器或设备 1.三层交换机 2.路由器 3.PC机 4.二层交换机 5.双绞线若干 三、总体设计(设计原理、设计方案及流程等) 某高校需要组建校园网络,高校里面有文学院、外国语学院、计算机学院、财务处、网络中心等单位。 要求如下: 1、文学院不超过200台计算机,IP规划为210.42.224.0/24。 2、财务处不超过100台计算机,IP规划为210.42.225.0/25,其中财 务服务器ip为210.42.225.126/25。 3、网络中心有计算机不超过100台,IP规划为210.42.225.128/25, 其中高校主页服务器ip为210.42.225.254/25。 4、计算机学院有不超过200台计算机IP规划为210.42.226.0/24,另 计算机学院有2个实验室,实验室IP规划为192.168.1.0/24和192.168.2.0/24。 5、校园网通过路由器串口(S口)连接外网,IP规划为210.42.228.1/30, 外网IP为210.42.228.2/30。 6、所有单位网络汇聚到三层交换机上,在三层交换机上给每个学院创建 一个VALN,然后将三层交换机连接到校园路由器上,三层交换机连接到校园路由器端口IP规划为210.42.227.1/30,路由器IP为210.42.227.2/30。 7、高校内各单位除去服务器和计算机学院实验室外,其它计算机ip 地址为DHCP方式分配。 8、高校内除去实验室外通过OSPF路由协议实现通信和连接外网。 9、计算机学院实验室通过PAT方式连接外网。 10、不允许外网访问高校内财务服务器。 11、所有计算机只允许访问校园WEB服务器的80端口。 四、实验步骤(包括主要步骤、代码分析等) 1.配置文学院DHCP Switch>enable Switch#conf t Switch(config)#vlan 1 Switch(config-vlan)#exit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实验3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一、研究背景: 1.1、吸附法 吸附法处理废水是利用多孔性固体(吸附剂)的表面吸附废水中一种或多种溶质(吸附质)以去除或回收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同时净化了废水。 活性炭是由含碳物质(木炭、木屑、果核、硬果壳、煤等)作为原料,经高温脱水碳化和活化而制成的多孔性疏水性吸附剂。活性炭具有比表面积大、高度发达的孔隙结构、优良的机械物理性能和吸附能力,因此被应用于多种行业。在水处理领域,活性炭吸附通常作为饮用水深度净化和废水的三级处理,以除去水中的有机物。除此之外,活性炭还被用于制造活性炭口罩、家用除味活性炭包、净化汽车或者室内空气等,以上都是基于活性炭优良的吸附性能。将活性炭作为重要的净化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2、影响吸附效果的主要因素 在吸附过程中,活性炭比表面积起着主要作用。同时,被吸附物质在溶剂中的溶 解度也直接影响吸附的速度。此外,pH 的高低、温度的变化和被吸附物质的分散程度也对吸附速度有一定影响。 1.3、研究意义 在水处理领域,活性炭吸附通常作为饮用水深度净化和废水的三级处理,以除去水中的有机物。活性炭处理工艺是运用吸附的方法来去除异味、某些离子以及难以进行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二、实验目的 本实验采用活性炭间歇的方法,确定活性炭对水中所含某些杂质的吸附能力。希望达到下述目的: (1)加深理解吸附的基本原理。

(2)掌握活性炭吸附公式中常数的确定方法。 (3)掌握用间歇式静态吸附法确定活性炭等温吸附式的方法。 (4)利用绘制的吸附等温曲线确定吸附系数:K、1/n。K为直线的截距,1/n为直线的斜率 三、主要仪器与试剂 本实验间歇性吸附采用三角烧瓶内装人活性炭和水样进行振荡方法。 3.1仪器与器皿: 恒温振荡器1台、分析天平1台、分光光度计1台、三角瓶5个、1000ml容量瓶1个、100ml容量瓶5个、移液管 3.2试剂:活性炭、亚甲基蓝 四、实验步骤 (1)、标准曲线的绘制 1、配制100mg/L的亚甲基蓝溶液:称取0.1g亚甲基蓝,用蒸馏水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标线。 2、用移液管分别移取亚甲基蓝标准溶液5、10、20、30、4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刻度线处,摇匀,以水为参比,在波长470nm处,用1cm比色皿测定吸光度,绘出标准曲线。 (2)、吸附等温线间歇式吸附实验步骤 1、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原水中亚甲基蓝含量,同时测定水温和PH。 2、将活性炭粉末,用蒸馏水洗去细粉,并在105℃下烘至恒重。 3、在五个三角瓶中分别放入100、200、300、400、500mg粉状活性炭,加入200ml水样。 4、将三角瓶放入恒温振荡器上震动1小时,静置10min。 5、吸取上清液,在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吸光度,并在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的浓度,计算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吸附量。 五、注意事项

(完整word版)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毛绪纹 2017.12

实验2-1 PPP 与 PPPoE 学习 实验配置说明 该实验主要用于观察PPPoE和PPP的数据封装格式。其中,PC1到ISP1段的链路使用PPPoE,ISP1已经配置为PPPoE服务器。ISP1和ISP2之间的链路使用PPP。 实验目的 了解PPP协议的封装格式。 了解PPPoE协议的封装格式。 实验步骤 任务:观察PPP协议和PPPoE协议的数据封装格式 步骤1:准备工作 单击主窗口右下角 Realtime 和 Simulation 模式切换按钮数次,直至交换机指示灯呈绿色 步骤2:建立PPPoE连接 单击拓扑图中的 PC1,在弹出窗口中单击 Desktop 选项卡,选择桌面上的 Command 工具,在其中输入 ipconfig 命令查看 PC1 的 IP 地址信息, PC1 在初始状态下并未配 置 IP 地址。选择 PPPoE 拨号工具,在弹出窗口中输入拨号信息,即用户名(User Name)和密码(Password):ISP1 预设了两个用户名,分别为 user 和 admin,密码与用户名相同。输入拨号信息后单击 Connect 按钮,建立 PPPoE 连接。关闭 PPPoE 拨号窗口,重新打开 Command 工具,输入 ipconfig 命令查看 PC1 是否获取到 IP 地址。如已获取到 ISP1 预设的地址池范围内的 IP 地址,则表示 PPPoE 拨号成功。

步骤3:添加并捕获数据包 进入 Simulation(模拟)模式。设置 Event List Filters(事件列表过滤器)只显示 ICMP 事件。单击 Add Simple PDU(添加简单PDU)按钮,在拓扑图中添加PC1 向PC2 发送的数据包。单击 Auto Capture/Play(自动捕获/播放)按钮捕获数据。此时PC1 上出现信封图标,并在信封图标上闪烁“√”图标。此时可再次单击 Auto Capture/Play (自动捕获/播放)按钮停止捕获数据包。 步骤4:观察PPPoE协议封装格式 选择事件列表中PC1 到Switch0 或者 Switch0 到 ISP1 的数据包,即事件列表中的第二或第三个数据包。单击其 Info 项上的色块,在弹出的 PDU 信息窗口中选择Inbound PDU Details 选项卡。 步骤5:观察PPP协议的封装格式

计算机网络实验内容

计算机网络实验

组网示意图 无线组网图 光纤组网图

实验1 IP地址设定及网络监测常用命令 1.1实验目的 掌握IP地址的含义、表示方法及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配置,掌握TCP/IP协议安装方法,了解如何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配置IP地址,从而为实现计算机间的网络互联打下基础。掌握网络环境下常用监测命令、监视并分析网络故障原因。 1.2实验内容 对windows操作系统有个基本的了解,会对其进行简单的操作。大体了解IP地址的作用、分类和表示方法。在命令行方式下分别运行Ipconfig、Tracert、Netstat、Ping、Arp、Route等命令,观察输出结果。 1.3实验设备及条件 该实验要求若干台装有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并且计算机间在物理上实现了互联。 1.4实验原理 通过设定合理的IP地址,使不同的计算机间能够互相进行访问。 1.5实验步骤(报告中的实验步骤抄写红色字体部分) (1)查看网络的物理连接是否良好。 (2)选取一台计算机(称为计算机A),进入windows XP操作系统,通过检查屏幕右下角“任务栏”中的图标,来查看计算机间是否已连接上了,该图标表示计算机间没连接好。 (3)通过鼠标右键单击 Windows 桌面上的“网上邻居”图标,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属性”打开。打开后的windows“网上邻居”属性如图1-2所示。 图1-2 “网上邻居”属性窗口图1-3 选择本地连接属性 (4)然后右击“本地连接”,在下拉的列表框中单击“属性”按钮,则会打开“本地连接属性”窗口,如图1-3所示。 (5)在该窗口中选择选择“internet协议”,然后单击“属性”按钮,则会弹出“internet协议属性”窗口,如图1-4和图1-5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