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流行病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信息偏倚(Lnfor mation bias) 1、诊断怀疑偏倚(Oliagnostic suspiciun bias) 对怀疑或暴露人诊断倍加注意。 2、暴露怀疑偏倚(E xposurt Suspiciun bias) 调查员倾向性问题引起暴露的错分。 3、回忆偏倚(Recall bias) 在病例对照中存在 4、家庭信息偏倚(Family sofor mation bias) 聚集性研究中容易出现 患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是否有家庭聚集性 往往出现该偏倚
2、恶性肿瘤是医学领域一大科学奥秘和一 大科学难题 癌症是以细胞异常增殖及转移为特点 的一大类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蕴藏着 人 类生 命活 动中 最深 刻 的科 学奥 秘及 难 题。癌症的发生及发展,因其涉足的因素 复杂,阶段多态、环境和遗传交互作用方 式多样揭示其奥秘及其规律,给科学研究 带来了重大的科学难题。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中的分析方法 多因素分析方法--描述性研究 1、回归: (1)多元回归 (2)逐步回归,以逐步回归方法应用最多 (3)岭回归 2、判别分析:精度、效率均高于回归分析 方法 Dvserimint arlysis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设计
一、概念和特点 “分子 流行 病学 研究 是应 用 现代 的分 子生 物 学、分子免疫学、分子遗传学等实验检测技术,测 量各种生物学标志物,同时采用流行病学研究设 计,从分子基因水平阐明疾病和健康的分布规律及 分布机理,确定其决定因素进而制定出可实施的预 防策略和措施,以防治疾病、增进健康”。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的原理、方法、模式与现代 生物学标志物涉足的诸学科原理、方法及应用模 式,科学有效地结合。使其在检验假说阐明发病机 理上具有双重功能。
2、研究内容及类型 肿瘤流行病学主要寻求关联证据和因 果证据。在循证医学证据5级分类其研究内 容为:不同设计功能定位不同,存在偏倚 类型不同;统计分析方法不同。 类型:描述性、分析性、实验性、模型及 分子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 一、基础设计(Basic designs) 1、现况研究(Cross-scetional study) 2、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 ol study) 3、群组研究(Conort study) 二、杂交设计(Hybr id dcsigns) 1、双向研究(Ambidirect ional study) Case-contr cl 结合 Cohort
(3)国内外癌谱变化 国外发病: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 前列腺癌 死亡:胃、肝、结直肠癌 国内死亡率顺位: 70年代:胃癌、食管癌、肝癌、肺癌、 宫颈癌 90年代: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 结直肠癌
(4)累积死亡率(0-64岁)全球平均累积死 亡率为10% 中国大城市累积死亡率为20% ,高发区及 农村25% -50% (5)中国癌症所致经济损失 世界银行测算:1990年我国因癌症造成的 失能调整生命年占总失能调整生命年的9.2% , 高于脑血管6.3% 、心血管2.1% 。全国因癌症损 失的失能调整生命年为185.1万人年,经济损失 高达1432.3亿元。2000年我国死亡140万,发病 180万,每年用于癌症病人医疗费约800亿元, 占卫生总费用20% ,远高于其他慢性病的医疗 药费。
3、检出征候偏倚(Qet ect ion signal bias) 局外因素和内在因素引起的症候 雌激素Ú子宫内膜癌的征候出现Ú仔细检查 发现子宫内膜的雌激素引起出血。而并非子 宫内膜癌的本身出血。 肿瘤病人Ú肿瘤科,该科发现病人多 Ü 普通内科Ú而发现少
4、易感性偏倚(Susceptihilyty bias) 暴露引起某病:研究结果出现相反情况, 在局外人的联系性更强,就存在与易感性偏 倚,与素质有关健康工作效应。 Non-respondent bias 5、无答复偏倚:Casc-oontr ol和Cchor t 中出 现。 6、团体成员偏倚(Member ship bias) 团体成员的构成上有差别、又无法标化而 出现。
(2)中国癌症流行趋势 90年代初我国每年死于癌症病例数约130 万,发病估计为160万,居死因第二位。癌症 粗 死 亡 率 70年 代 为 83.65/105, 90年 代 为 108.26/105,上升29.42% 。调整死亡率70年代 为 84.58/105, 90年 代 为 94.36/105, 上 升 11.56% 。 其中调整死亡率上升幅度最大的是肺癌, 上升111.85% 。 其中调整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宫颈癌 下降达69% (见表2)
通过传统的医学研究主要包括流行病 学临床及基础医学研究揭示人类癌症发生 是环境危险因子与遗传因素交互作用的结 果,纯遗传病因只占10% 。随着人类基因 组计划、环境基因组计划、功能基因组计 划、蛋白组学计划及糖组学计划实施、分 子流行病学研究的进展,癌症病因及机制 将从基因及分子水平加以揭示,然而它是 艰巨的二十一世纪长期研究,克服现存的 巨大科学难题方可解决。
2、其他杂交设计
(1)选择性现况研究:Cohor t+cross- 职业性研 究,特殊病因研究 (2)后向现况研究:多用于历史回顾法 (3)重复性情况:Cross+Cross:监测研究 (4)随访研究:Cross+cohorte某病人群Ú转归 (5)重复跟踪研究:Cohort+cohort 群组研究,在进行中发现开始因素没选准, 第二年可以采用新的因素,二者重复跟踪 (6)干预跟踪研究:Cohort+et~Cohor t研究在 进行一段时间以后(若干年),若看到某 因素已经显示作用时,然后对该因素进行 干预。
三、不完整设计 1、病因学研究(Ecologle study)
肿瘤病因学研究方面更多,十个地区观察相关。
2、比例研究(pr oportional study)
因素的不同程度暴露,起不同的健康效应。
3、地、时聚集性研究(space/sime cluster)
study多用于环境毒物的研究
4、家庭集聚性研究(Family cluster study)
表1 全球不同地区癌症发病率(1/105)比较
地区 南非 西非 南美 北美 东亚 东南亚 西亚 东欧 北欧 西欧 澳大利亚/新西兰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全球*** 年龄标化率(ASR) 0-64岁癌症患病风险(% ) 男 217.5 81.2 201.4 357.4 205.3 131.1 151.1 290.0 263.4 318.7 358.6 301.0 153.6 201.9 女 153.7 94.1 201.8 281.5 126.2 120.1 111.3 197.2 235.1 230.6 283.2 218.3 127.9 157.8 男 9.4 4.8 9.3 16.2 10.5 7.0 8.0 16.2 10.9 14.9 15.6 14.4 8.2 10.0 女 8.7 6.6 11.2 15.3 7.3 7.8 6.9 12.4 13.0 13.2 15.8 12.5 8.0 9.2
表2 1991-2000年我国部分地区**主要癌症 死亡率(1/105)变化
癌症部位 全部 鼻咽 食管 胃 结直肠 肝 肺 乳腺 宫颈 膀胱 白血病 城市 1991 123.92 2.17 8.94 19.69 8.53 19.63 32.53 3.11 1.49 1.83 3.60 2000 变化(% ) 1991 146.61 2.14 9.06 19.94 11.19 22.19 42.08 4.32 1.08 2.26 3.82 农村 2000 变化(% ) 11.03 4.71 -6.62 -7.14 17.51 17.21 47.73 39.73 -17.32 19.82 -3.93 18.31 101.39 112.57 -1.38 1.70 1.78 1.34 16.32 15.24 1.27 22.55 20.94 31.18 5.14 6.04 13.04 22.25 26.06 29.38 14.29 21.11 38.91 1.51 2.11 -27.52 2.31 1.91 23.50 0.89 1.11 6.11 3.31 3.18
设计时控制混杂偏性: (1)限制法:研究对象在某些限制性变量上表 现一致,以保持同质性。 (2)匹配法:这种方法(个体、数匹配)应用 较多,自然匹配是双胞胎。 在分析时考虑控制混杂偏性: (1)分层分析法 一个变量按向在特征、分层,将在分层内 分析暴露变量与疾病的关系,层内保持同质 性。 (2)logistie回归方法
恶性肿瘤流行病学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王润田
一、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研究面临的挑战 1、恶性肿瘤对人类生存是一大严重威胁 (1)世界癌症流行趋势 2000年世界癌症发病1,006万人,死亡621万 人,现患2241万人。发病与死亡比10年前增长 约22% 。世界不同地区发病率明显不同,北 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及西欧最高,西非最低。 (见表1)
三、混杂偏倚(Confounding bias) 研究中存在一些危险因子,其中一些是暴 露变量,还有些外部变量、疾病变量、以及潜 在变量、混杂变量,可以分析主要暴露变量。 另外的危险因子,在非暴露组而引起疾病 吸烟Ú肺癌 非吸烟的其它因子引起肺癌 这个外部变量可以干预主要暴露与疾病的 相关效应,出现混杂效应、效应修正;前者是 偏性,歪曲主要暴露与疾病的程度,效应修正 则是各因子之间的联系效应问题,即增强或缩 小主要暴露与疾病间的关联。
二、肿瘤流行病学功能定位、研究内容及 类型主要研究成果 流行病学研究有三条准则,一是基于 人群为基础的研究;二是充分地对比;三 是对比的标志是率。 肿瘤流行病学在上述三准则遵循条件 下,可利用医学和非医学各种方法、手段 实施研究。
1、功能定位 (1)提出病因假说:对病因尚不清楚的 条件下通过肿瘤流行病学研究可提出研究 方向、形成假说(如移民研究、出生群组研 究)。 (2)验证病因假说:从循环医学证据已 累积一定程度时可实施验证性研究,提供 群 体 无 偏 估 量 (即 无 偏 倚 的 循 证 因 果 证 据)。
2、人群现场试验(人群干预试验)
Community experlmental
3、类实验(Quasi-experlmental) 不严格的实验流行病学,随机情况是不严 格的 ,而 是根 据自 然形 成的 某种 状况 进行 研 究。
பைடு நூலகம்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偏倚类别及控制方法
一、选择偏倚(Select ion pias) 选择研究对象,入选与落选二者在某 些方面存在明显差异造成不可避免的系统 误差,现在只能确定方向,夸大或缩小暴 露与疾病的关系程度,即歪曲真实效应的 方向,以后是定量化问题。
1、入院率偏倚(Aohr lssion rate bias)Poca Pocasol偏倚选择病例对照不同而出现的偏倚, 由于入院率不同而引起的。可能使待研究的因素分 布有差异。 在地区选出的病例、对照、分布是随机的,就 不存在该偏倚。 2、奈曼比偏倚(Cohort cr oss) 现患和新发病例之间存在偏倚 新发病人中急死存在,这部分人应看不到,查 不到。 选择现患病例Ú偏倚 Ü 研究时点上的幸存者,其易患因素在改变。
四、实验研究(Exper lmental study) 将处理随机分配到人群中 1、临床试验(Clinlcal frlal)
病因因子试验:某药治膀胱癌 Ü 该药可以引起其它癌(肾癌) 应用析因分析 危险因子处理试验 冠心病:处理控制其危险因子Ú观 察转归停止试验 停止其某项危险因子, 如吸烟,以观察
65岁前全球平均患癌风险为10% 。 W HO专家预测,2020年全球人口80 亿,癌症发病将达到2000万人,死亡将 达到1200万人,癌症将成为新世纪人类 第一杀手,对人类生存构成最严重的威 胁。 美国癌症流行趋势变化引人注目, 据1992-1998年报告,美国从90年代开 始,癌症发病及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 2001年开始美国癌症死亡总例数亦开始 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