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遗传密码的破译测试题(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必修2 第4章基因的表达全章复习测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
1.如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中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 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c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
C. c中碱基对若发生变化,生物体性状不一定会发生改变
D.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首端存在起始密码子
2.图为某哺乳动物某个DNA分子中控制毛色的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其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都是一一对应关系
B. 基因a、b、c调换位置,一般不会改变生物的性状
C. 基因c的内部插入一小段DNA,属于染色体畸变
D. Ⅰ、Ⅱ区段内部发生碱基序列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
3.果蝇的“生物钟”受某些细胞中X染色体上的Per基因和2号染色体上的Tim基因调控。
研究发现,夜间PER蛋白积累,而过多的PER蛋白与TiM蛋白结合能入核抑制基因的活性,使白天PER蛋白水平降低,实现昼夜节律。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生物钟”的形成过程存在反馈调节
B. “生物钟”的形成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C. Tim基因表达障碍时,PER蛋白会发生持续性积累
D. 基因和Tim基因遗传时相对独立,表达时互不干扰
4.如图是染色体及构成染色体的DNA、蛋白质、基因之间的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5.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中的基因及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染色体组型可用于人类遗传病的诊断
B.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C. 全部基因的行为与染色体的行为都具有一致性
D. 染色体可分为7组,将同源染色体X和Y列入G组
6.下列关于遗传的分子基础和细胞基础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丝分裂间期RNA聚合酶可结合在DNA上催化相应化学反应
B. 色盲男性的次级精母细胞中色盲基因的数目为0个或1个
C. 被某些致癌病毒感染的细胞内会发生遗传信息由RNA流向DNA的现象
D. 白化病实例体现了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7.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性状改变的直接原因一定是mRNA发生了改变
B. 在转录和逆转录过程中,所需的模板、原料、酶各不相同
C. RNA 感染宿主细胞后均可合成出病毒的DNA
D. 皱粒豌的形成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性状
8.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中的基因及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染色体组型可用于人类遗传病的诊断
B.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C. 全部基因的行为与染色体的行为都具有一致性
D. 染色体可分为7组,将同源染色体X和Y列入G组
9.下列关于遗传的分子基础和细胞基础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丝分裂间期RNA聚合酶可结合在DNA上催化相应化学反应
B. 色盲男性的次级精母细胞中色盲基因的数目为0个或1个
C. 被某些致癌病毒感染的细胞内会发生遗传信息由RNA流向DNA的现象
D. 白化病实例体现了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10.白化病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两种常见的人类单基因遗传病,发病机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分别表示转录、翻译,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
B. ②过程中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完成该过程需要64种tRNA的参与
C. 图中两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方式相同
D. 调查白化病的发病率和遗传方式,选择调查对象的要求不完全相同
11.下列有关基因与性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B. 基因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性状
C. 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生物性状不受环境影响
D. 不同基因之间相互作用,精细调控生物性状
12.如图是某细菌体内精氨酸的合成途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精氨酸的合成是由3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的
B. 若酶1基因发生突变,中间产物Ⅰ可能无法形成
C. 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形成直接控制精氨酸的合成
D. 酶1基因不表达,则酶2基因和酶3基因也不表达
13.利用果蝇作为模式动物,有科学家分离到了一种能够控制日常正常生物节律的基因,通过研究发现,这种基因能够编码特殊的蛋白,当处于夜晚时该蛋白能够在细胞中进行积累,随后在白天时就会发生降解。
下列属于果蝇生物钟根本工作机制的选项是
A. 果蝇存在一种能够控制日常正常生物节律的相关基因
B. 细胞内部存在代谢的过程
C. 当处于夜晚时相关蛋白能够在细胞中进行积累,在白天时就会发生降解
D. 果蝇能合成控制昼夜节律的有关蛋白
14.线粒体病是遗传缺损引起线粒体代谢酶缺,致使 ATP 合成障碍、能量来源不足组异质性病变,这些病变与许多人类疾病有关。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线粒体 DNA 突变,证实突变是人类各种疾病的重要病因
B. 受精卵线粒体来自卵细胞,故线粒体病是与孟德尔遗传不同的母系遗传方式
C. 线粒体是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的细胞器
D. 无论是细胞的成活和细胞凋亡均与线粒体功能有关
15.利用果蝇作为模式动物,有科学家分离到了一种能够控制日常正常生物节律的基因,通过研究发现,这
种基因能够编码特殊的蛋白,当处于夜晚时该蛋白能够在细胞中进行积累,随后在白天时就会发生降解。
下列属于果蝇生物钟根本工作机制的选项是
A. 果蝇存在一种能够控制日常正常生物节律的相关基因
B. 细胞内部存在代谢的过程
C. 当处于夜晚时相关蛋白能够在细胞中进行积累,在白天时就会发生降解
D. 果蝇能合成控制昼夜节律的有关蛋白
16.线粒体病是遗传缺损引起线粒体代谢酶缺,致使 ATP 合成障碍、能量来源不足组异质性病变,这些病变与许多人类疾病有关。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线粒体 DNA 突变,证实突变是人类各种疾病的重要病因
B. 受精卵线粒体来自卵细胞,故线粒体病是与孟德尔遗传不同的母系遗传方式
C. 线粒体是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的细胞器
D. 无论是细胞的成活和细胞凋亡均与线粒体功能有关
17.利用果蝇作为模式动物,有科学家分离到了一种能够控制日常正常生物节律的基因,通过研究发现,这种基因能够编码特殊的蛋白,当处于夜晚时该蛋白能够在细胞中进行积累,随后在白天时就会发生降解。
下列属于果蝇生物钟根本工作机制的选项是
A. 果蝇存在一种能够控制日常正常生物节律的相关基因
B. 细胞内部存在代谢的过程
C. 当处于夜晚时相关蛋白能够在细胞中进行积累,在白天时就会发生降解
D. 果蝇能合成控制昼夜节律的有关蛋白
18.控制合成一条含100个氨基酸的多肽链,相应基因中碱基个数至少有()
A. 200
B. 400
C. 600
D. 1000
19.下图为人体某致病基因控制异常蛋白质合成过程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过程②需要tRNA、mRNA、rRNA、酶和ATP的参与
B. 致病基因与正常基因的本质区别是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
C. 图示表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 若物质b上有序列一AUGA—,则物质a的模板链对应的序列为一UACU—
20.下面关于基因、蛋白质、性状和中心法则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
B. 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C. 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D. 中心法则总结了遗传信息在细胞内的传递规律
21.科学家发现,生物体内的RNA既有单链结构的,又有双链结构的。
下列与RNA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单链RNA分子中不会出现碱基之间的互补配对现象
B. 各种双链RNA分子的嘌呤碱基数与嘧啶碱基数之比均相等
C. 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有mRNA、rRNA和tRNA的参与
D. RNA是某些生物的遗传物质,它能控制生物的性状
22.研究人员用X射线照射野生型脉孢菌孢子,经选择培养,获得了三种营养缺陷型突变菌株(如图).如果培养C突变型脉胞菌,需要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
(注:×表示不能产生相应的酶,而精氨酸是脉胞菌正常生活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A. 前体物质
B. 鸟氨酸
C. 瓜氨酸
D. 精氨酸
23.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纯合的长翅幼虫在25℃条件下培育成的成体果蝇为长翅,但在37℃条件下培育成的成体果蝇为残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纯合长翅果蝇幼虫在37℃条件下培育成的残翅性状是不能稳定遗传的
B. 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性状是由环境温度决定的
C. 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性状是由基因型决定的
D. 若要鉴定37℃条件下培育成的残翅果蝇的基因型,可将其与纯合长翅果蝇交配
24.下列关于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错误的是
A. 基因与生物体的性状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B. 细胞质中的基因包括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基因,它们都能进行半自主自我复制
C. 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体现了基因对生物性状的直接控制
D. 白化病患者发病的根本原因是体内细胞不能合成黑色素
二、非选择题
25.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B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
若用褐色和黄色两个纯合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褐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16:39:9的数量比,回答下列问题:
(1)该遗传事例表明,基因与性状并不都是_________,基因能通过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写出上述两个纯合亲本的基因型组合___________。
(答出一种组合即可)
(3)F2中黑色动物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F2中的黑色个体进行测交,后代中黄色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
26.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中进行的一些重要的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①过程发生的时间____________,图中能够发生A与U相互配对的过程有________(填序号),能够在细胞核中进行的过程有___________(填序号)。
(2)一个细胞周期中,②过程在每个起点一般起始______次,需要__________酶进行催化。
(3)在研究甲图细胞的DNA复制时,开始将其放在低剂量3H﹣dT(脱氧胸苷)的培养基中,3H﹣dT可以掺入正在复制的DNA分子中.几分钟后,再转移到高剂量3H﹣dT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取DNA进行放射性检测,结果如图乙所示.据此图推测,甲细胞DNA的复制起始区在_____(填“高放射性”或“低放射性”)区域,复制的方向是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4)若AUG后插入三个核苷酸,合成的多肽链中除在甲硫氨酸后多一个氨基酸外,其余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由此说明__________.若要改变⑤过程中合成的蛋白质分子,将图中缬氨酸变成甘氨酸(甘氨酸密码子为GGU、GGC、GGA、GGG),可以通过改变DNA模板链上的一个碱基来实现,即由_____。
(5)已知某mRNA中=0.2,则合成它的DNA双链中=_____。
27.如图为人体某种致病基因控制异常蛋白质合成过程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过程①是____________,此过程需要的原料主要是____________(在a〜d中选择填空)。
a.核糖核苷酸
b.脱氧核糖核苷酸
c.氨基酸
d.蛋白质
(2)过程②中,核糖体在物质b上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3)若图中异常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一赖氨酸一丙氨酸一”,携带赖氨酸和丙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UUC、CGC,则物质a中对应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__。
(4)图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是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___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若该致病基因是由正常基因的某个碱基对发生替换而来,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没有发生变化,则两种基因所得物质b的长度____________。
28.如图为人体某致病基因控制异常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过程①是__________,此过程既需要__________作为原料,还需要能与基因结合的__________酶进行催化。
(2)若图中异常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一丝氨酸一谷氨酸一”,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 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则物质a中模板链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
(3)图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_________。
(4)在细胞中由少量b就可以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29.囊性纤维化是一种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导致这一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如图表示CFTR蛋白在氯离子跨膜运输过程中的作用.
(1)图中所示为细胞膜的________模型,其中构成的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膜上________决定的.
(2)在正常细胞内,氯离子在CFTR蛋白的协助下通过________方式转运至细胞外,随着氯离子在细胞外浓度逐渐升高,水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________,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
(3)正常的CFTR蛋白约由1500个氨基酸组成,直接指导该蛋白质合成的模板至少由________个核苷酸组成.有一种CFTR基因突变会导致肽链错误折叠,使蛋白质的________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影响CFTR 蛋白的正常功能.目前已发现CFTR基因有1600多种突变,都能导致严重的囊性纤维化,这一事实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等特点.
30.如图为发生在拟南芥植株体内的某些代谢过程,请回答:
(1)图甲中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的过程是________(填序号)。
(2)图乙对应图甲中的过程____(填序号),参与该过程的RNA分子有______。
RNA适于用作DNA的信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丙所示的DNA若部分碱基发生了变化,但其编码的氨基酸可能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体外研究miRNA的功能,需先提取拟南芥的DNA,图丙所示为拟南芥的部分DNA,若对其进行大量复制共得到128个相同的DNA片段,则至少要向试管中加入______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第4章基因的表达全章复习测试题
参考答案
1.C
【解析】A是一个基因,其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A错误;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而不是同一条染色体内部,B错误;c中碱基对若发生变化,属于基因突变,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不一定发生改变,因此生物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C正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始密码子在mRNA上,D错误。
2.A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形分析可知,该哺乳动物毛色受一条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说明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都是一一对应关系,A正确;基因a、b、c调换位置,一般会改变生物的性状,B错误;基因c的内部插入一小段DNA,属于基因突变,C错误;Ⅰ、Ⅱ区段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而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其发生碱基序列的改变不属于基因突变,D错误。
3.D
【解析】夜间PER蛋白积累,而过多的PER蛋白与TiM蛋白结合能入核抑制基因的活性,使白天PER 蛋白水平降低,实现昼夜节律,说明“生物钟”的形成过程存在反馈调节,A正确;果蝇的“生物钟”受某些细胞中X染色体上的Per基因和2号染色体上的Tim基因调控,说明“生物钟”的形成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B正确;过多的PER蛋白与TiM蛋白结合能入核抑制基因的活性,则Tim基因表达障碍时,PER蛋白会发生持续性积累,C正确;Per基因和Tim基因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时相对独立,但是表达时并不是互不干扰的,D错误。
4.C
【解析】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有1个或者2个DNA分子。
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一条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基因。
因此染色体、蛋白质、DNA、基因四者之间的包含关系选项C所表示的概念图。
故选:C。
【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核中染色体、DNA、基因、蛋白质之间的关系。
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5.A
【解析】染色体组型可用于人类遗传病的诊断,A正确;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一定与性别有关,如色盲基因,B错误;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具有一致性,而线粒体中的基因没有,C错误;染色体可分为7组,其中X属于C组,Y属于G组,D错误。
6.B
【解析】有丝分裂间期RNA聚合酶参与DNA的转录过程,该酶识别DNA上的启动子,催化核糖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的过程,A正确。
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色盲男性的次级精母细胞中色盲基因的数目为0个或2个,B错误。
被某些致癌病毒感染的细胞,其细胞内病毒可能会发生逆转录过程,即遗传信息由RNA流向DNA的现象,C正确。
白化病的症状是由于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引起的,该实例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D 正确。
【点睛】学生对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理解不清
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
(1)直接控制: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和囊性纤维病。
(2)间接控制: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细胞新陈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人类肤色的控制。
7.B
【解析】生物性状改变的直接原因可能是蛋白质的结构发生了改变,A错误;在转录和逆转录过程中,所需的模板、原料、酶各不相同,B正确;只有逆转录病毒的RNA进入宿主细胞后,才可能合成病毒的DNA,C错误;皱粒豌豆的形成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性状,D 错误。
8.A
【解析】染色体组型可用于人类遗传病的诊断,A正确;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一定与性别有关,如色盲基因,B错误;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具有一致性,而线粒体中的基因没有,C错误;染色体可分为7组,其中X属于C组,Y属于G组,D错误。
9.B
【解析】有丝分裂间期RNA聚合酶参与DNA的转录过程,该酶识别DNA上的启动子,催化核糖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的过程,A正确。
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色盲男性的次级精母细胞中色盲基因的数目为0个或2个,B错误。
被某些致癌病毒感染的细胞,其细胞内病毒可能会发生逆转录过程,即遗传信息由RNA流向DNA的现象,C正确。
白化病的症状是由于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引起的,该实例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D正确。
【点睛】学生对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理解不清
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
(1)直接控制: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和囊性纤维病。
(2)间接控制: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细胞新陈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人类肤色的控制。
10.D
【解析】①表示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②表示翻译,主要发生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中,A错误;
②过程中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完成该过程最多需要61种tRNA的参与,B错误;图中两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方式不同。
基因1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2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C错误;调查白化病的遗传方式需要对患者家系成员进行调查;而调查白化病发病率,则需要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二者选择调查对象的要求不完全相同,D正确。
11.D
【解析】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有的基因可决定或影响多种性状,A错误。
有的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细胞新陈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错误。
生物的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C错误。
不同基因之间相互作用,精细调控生物性状,D正确。
【点睛】学生对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理解不清
基因与性状并不都是一对一的关系
(1)一般而言,一个基因决定一种性状。
(2)生物体的一种性状有时受多个基因的影响,如玉米叶绿素的形成至少与50多个不同基因有关。
(3)有些基因可影响多种性状,
如AB C,基因1可影响B和C性状。
(4)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可能不同,基因型不同,表现型也可能相同。
12.B
【解析】由题图可知,精氨酸的合成是由3个基因共同控制的,但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而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故A项错误;若酶1基因发生突变,中间产物Ⅰ可能无法形成,B项正确;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酶)的形成间接控制精氨酸的合成,C项错误;基因具有独立性,三种酶基因的表达是独立的,不是相互影响的,所以酶1基因不表达,不影响酶2基因和酶3基因的表达,D 项错误。
【点睛】
本题的知识点是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比较,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结合题图信息进行推理、判断。
13.A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节律的原因,要求考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解读题给信息,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出果蝇生物钟的调控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根据题意,果蝇细胞内含有一种能够控制日常正常生物节律的基因,这种基因能够编码特殊的蛋白,当处于夜晚时该蛋白能够在细胞中进行积累,随后在白天时就会发生降解,可知果蝇存在一种能够控制日常正常生物节律的相关基因,这是果蝇生物钟的根本工作机制,A正确;果蝇细胞内部存在代谢过程,这是活细胞共有的现象,不一定属于果蝇生物钟根本工作机制,B错误;根据题意,当处于夜晚时细胞内相关蛋白能够在细胞中进行积累,在白天时就会发生降解,这是受果蝇生物钟控制的,不是果蝇生物钟的根本工作机制,C错误;果蝇能合成控制昼夜节律的有关蛋白,但这些蛋白质受果蝇生物钟控制,D错误。
14.A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线粒体的知识,要求考生理解相关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根据题意,线粒体病是遗传缺损引起线粒体代谢酶缺,致使 ATP 合成障碍、能量来源不足组异质性病变,这些病变与许多人类疾病有关,说明线粒体DNA突变,是人类部分疾病的重要病因,还有很多疾病的病因与细胞核中DNA变化有关,A错误;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因此受精卵线粒体来自卵细胞,故线粒体病是与孟德尔遗传不同的母系遗传方式,B正确;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的细胞器,C正确;无论是细胞的成活和细胞凋亡均与能量供应有关,因此与线粒体功能有关,D正确。
15.A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节律的原因,要求考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解读题给信息,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出果蝇生物钟的调控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根据题意,果蝇细胞内含有一种能够控制日常正常生物节律的基因,这种基因能够编码特殊的蛋白,当处于夜晚时该蛋白能够在细胞中进行积累,随后在白天时就会发生降解,可知果蝇存在一种能够控制日常正常生物节律的相关基因,这是果蝇生物钟的根本工作机制,A正确;果蝇细胞内部存在代谢过程,这是活细胞共有的现象,不一定属于果蝇生物钟根本工作机制,B错误;根据题意,当处于夜晚时细胞内相关蛋白能够在细胞中进行积累,在白天时就会发生降解,这是受果蝇生物钟控制的,不是果蝇生物钟的根本工作机制,C错误;果蝇能合成控制昼夜节律的有关蛋白,但这些蛋白质受果蝇生物钟控制,D错误。
16.A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线粒体的知识,要求考生理解相关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根据题意,线粒体病是遗传缺损引起线粒体代谢酶缺,致使 ATP 合成障碍、能量来源不足组异质性病变,这些病变与许多人类疾病有关,说明线粒体DNA突变,是人类部分疾病的重要病因,还有很多疾病的病因与细胞核中DNA变化有关,A错误;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因此受精卵线粒体来自卵细胞,故线粒体病是与孟德尔遗传不同的母系遗传方式,B正确;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的细胞器,C正确;无论是细胞的成活和细胞凋亡均与能量供应有关,因此与线粒体功能有关,D正确。
17.A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节律的原因,要求考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解读题给信息,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出果蝇生物钟的调控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根据题意,果蝇细胞内含有一种能够控制日常正常生物节律的基因,这种基因能够编码特殊的蛋白,当处于夜晚时该蛋白能够在细胞中进行积累,随后在白天时就会发生降解,可知果蝇存在一种能够控制日常正常生物节律的相关基因,这是果蝇生物钟的根本工作机制,A正确;果蝇细胞内部存在代谢过程,这是活细胞共有的现象,不一定属于果蝇生物钟根本工作机制,B错误;根据题意,当处于夜晚时细胞内相关蛋白能够在细胞中进行积累,在白天时就会发生降解,这是受果蝇生物钟控制的,不是果蝇生物钟的根本工作机制,C错误;果蝇能合成控制昼夜节律的有关蛋白,但这些蛋白质受果蝇生物钟控制,D错误。
18.C
【解析】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翻译过程中,mRNA中每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数目是mRNA碱基数目的1/3,是DNA(基因)中碱基数目的1/6,即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
若控制合成一条含100个氨基酸的多肽链,相应基因中碱基个数至少有100×6=600个,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