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冶金动力学基础 ★★★★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1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
化学反应速率的不同表示方法分别为: ① 当参加反应的物质浓度以质量百分数表示时,化学反应速率为:
rC dCC d [%C ] dt dt
(7-3)
② 在均相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溶质A的浓度采用单位体积内A物质的量
的变化表示时,化学反应速率为:
rA dC A 1 dnA ( ) dt V dt
J (c c )
*
7.2.7 扩散
菲克第二定律(Fick’s Second Law)
如图所示,通过横截面积为 A ,相距为 dx 的微小体积元前
后的流量分别为J1和J2。由物质平衡关系可得出:
流入Adx体积元的物质的量减去流出该体积的量即为积存 在微小体积元中的物质的量。
7.2.7 扩散 公式:
② 扩散的分类
按浓度均匀程度分:
互扩散:有浓度差的空间扩散;
自扩散:没有浓度差的扩散。 按浓度的扩散方向分: 顺扩散: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的扩散,又称下坡扩散; 逆扩散:由低浓度区向高浓度区的扩散,又称上坡扩散。
7.2.7 扩散
② 扩散的分类 按原子的扩散方向分: 体扩散:在晶粒内部进行的扩散; 表面扩散:在表面进行的扩散; 晶界扩散:沿晶界进行的扩散。 表面扩散和晶界扩散的扩散速度比体扩散要快得多,一般称前两种情 况为短路扩散。 此外还有沿位错线的扩散,沿层错面的扩散等。
(7-4)
③ 在流体和固体的反应中,以固体的单位质量W为基础,即用单位质量
固体A中所含物质的量来表示浓度,则
rA
1 dn ( A ) WS dt
(7-5)
7.2.1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
④ 在两流体间进行的界面反应,如渣钢反应,或气固界面反应,以界面
上单位面积S为基础,即用单位界面上所含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浓度:
(7-9)
7.2.1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
aA + bB = AB
dC rA A dt
dC B rB dt
rAB
dC AB dt
以上可见,欲求反应速率,就必须求反应物或 生成物浓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如何求解?
该变化率可以通过质量作用定律来计算。
7.2.2 质量作用定律
aA + bB = AB
反应活化能的大小反映了反应的难易程度。
反应活化能的大小与反应的微观方式有关,还与反应物的
性质和结构有关。
7.2.6 均相反应和多相反应
在同一相内进行的反应称为均相反应,而在不同相间发生的反 应则称为多相反应。
多相反应的特征是反应发生在不同的相界面上,反应物要从相
内部传输到反应界面,并在界面处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物要 从界面处离开。一般情况下,多相反应由如下几个环节组成: (1) 反应物向反应界面扩散; (2) 在界面处发生化学反应;
与复杂化学反应相对应的反应级数,称为表观反应级数, 其值取决于反应的控制环节,常常只能由试验测定。
7.2.4 可逆反应的速率式
前面推导的反应的速率式都是在“不可逆”条件下得到的,或者说是 在可逆反应可以忽略是才可以应用。当体系同时存在正向和逆向反应 时,确定反应的总速率时,就要考虑正向速率和逆向速率两个方面。 对于可逆反应:
第七章 冶金反应动力学基础
7.1 概述
7.2限制性环节的方法
7.4 多相反应动力学的基本特征及分类
7.5 反应过程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7.6 冶金反应动力学模型
7.1 概 述
冶金反应过程的研究,一般包括两个方面:
① 可能性和进行的限度,这是热力学的内容,它可以
不考虑时间因素,只从体系的始态和末态进行研究; ② 探讨反应的速率和机理,是动力学的内容。
aA bB eE dD
v A k C C kC C
a A b B e E d D
净反应速率:
式中,k+和k-分别为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
7.2.4 可逆反应的速率式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净反应速率vA=0时:
e d CE k CD Ca Cb k B A
对于一个基元反应,一定温度下的反应速率,与各个反应物 的浓度的
若干次方成正比。对基元反应,每种反应物浓度的指数等于反应式中 各反应物的系数。
dC A a b k AC A CB dt

dCB a b kBC A CB dt

dC AB a b k ABC A CB dt
(7-10)
这就是化学反应的质量作用定律。式中的比例系数kA、kB、kAB称为反 应的速度常数。
,
A、B和产物AB的浓度。
反应物和产物表示的反应 速度符号相反。
dn dC AB r AB V dt dt
, AB
(7-1)
7.2.1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
aA + bB = AB
若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不同,则以各物质浓度
随时间变化所表示的反应速率也不同,它们间关系如下:
(7-2)
dC A 1 dnA rA ( ) dt A dt
(7-6)
在气固反应中,有时也以固体的单位体积内物质的量的变化来表示浓度:
rA
1 dn ( A ) VS dt
(7-7)
7.2.1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
⑤ 在气相反应中,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相等,体积变化很大,这 时不能准确测得初始浓度C0。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用反应物的转化
c J D x
J— 扩散通量,即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溶质扩散的量。 方程前面的负号表示原子流动方向与浓度梯度方向相反。
7.2.7 扩散
由于扩散有方向性,故J为矢量, 对于三维有如下公式:
c c c J D(i j k ) x y z
菲克第一定律是质点扩散定量描述的基本方程。它适
(3) 生成物扩散离开反应界面;
高温冶金反应多半是在炉气、熔渣、金属之间进行的,属于多相反应。
7.2.7 扩散
① 扩散的基本概念 当物质内有浓度梯度、应力梯度、化学梯度和其它梯度存在的条件下,
由于热运动而导致原子(分子)的定向迁移,从宏观上表现出物质的
定向输送,这个输送过程称为扩散。扩散是一种传质过程。
7.2.7 扩散
④ 稳定扩散和不稳定扩散
稳定扩散:
扩散物质在扩散层内各处的浓度不随时间 而变化,即dC/dt=0
不稳定扩散:
扩散物质在扩散层内各处的浓度随时间而变 化,即dC/dt≠0
7.2.7 扩散
⑤ 扩散的动力学方程
菲克第一定律(Fick’s First Law) 菲克第一定律:原子的扩散通量与浓度梯度成正比。 公式:
FeO Fe
7.2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7.2.1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
aA + bB = AB
若体系的体积V不变(反应前后反应体系体积没有变化),则反应定容
速率为:
dnA d (C AV ) dC A r V dt dt dt
, A
CA、CB、CAB表示反应物
dnB d (CBV ) dCB rB V dt dt dt
由此可得:热力学与反应过程无关,即热力学与动力学无关;而 动力学则往往与热力学参数有关。
7.2.5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反应速度常数随反应温度的提高而迅速增大。对简单的化学反应,
二者的定量关系可用Arrhenius公式确定:
ER k k 0 exp( ) RT
由阿累尼乌斯公式可知:
E R ER T e RT k RT
(1)零级反应(n=0) 初始浓度为CA0时:微分式为
dC A k dt
0 CA kt CA
积分式为
(2)一级反应(n=1)
dC A kC A 0 微分式为 dt 初始浓度为CA 时:
0 积分式为 ln CA kt ln CA
7.2.3 反应级数
(3)二级反应
2A→产物
环节可能发生相应变化。 ☆ 外界条件不变时,随着反应的进行,由于反应物不断 地消耗,生成物逐渐增加,可能引起浓度的变化,使 限制性环节发生改变。
初始浓度为CA
0时:
微分式为 积分式为
dC A 2 kC A dt
1 1 kt 0 CA CA
A+B→产物
初始浓度为CA
0时:
dC A kC AC B 微分式为 dt
积分式为
0 CA CA 0 0 ln ln 0 (CB CA )kt CB CB
7.2.3 反应级数
7.2.7 扩散
③ 扩散的基本特点
气体和液体传质特点
主要传质是通过对流来实现,而在固体中,扩散是主要传质过程;两 者的本质都是粒子不规则的布朗运动(热运动)。
固体扩散的特点:
a) 固体质点之间作用力较强,开始扩散温度较高,但低于熔点; b) 固体是凝聚体,质点以一定方式堆积,质点迁移必须越过势垒,扩散 速率较低,迁移自由程约为晶格常数大小;晶体中质点扩散各向异性。
冶金反应的动力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既要考虑热力学问题,又要考虑动力学
问题。根据热力学认为是不可能的反应,不需要进行动力学 研究;而热力学研究认为可能进行的反应,还必须进行动力 学研究,使热力学上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热力学肯定的过程( ∆ G<0 )不一定明显发生,要 进行动力学研究,热力学否定的过程( ∆ G>0 )一 定不发生,无需进行动力学研究。
(7-11)
即任何反应的速率常数都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即升高温度可提高任何化 学反应的反应速率。
7.2.5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反应活化能
质点在晶体由于相互间较强的结 合力被束缚在结点位置,只有当 质点获得足以跳越能垒 E 的能量 时,才能使反应得以进行, E 称
为反应活化能。
粒子跳跃势垒示意图
7.2.4 可逆反应的速率式
e d C C k E D K Ca Cb k A B 平
净反应速率式可以进行变换:
k e d 1 e d a b vA k [C C CE CD ] k [C ACB CE CD ] k K
a A b B
率来代表浓度。如开始时体积 V0 中有A 物质n A0(mol) ,当反应进行
到t时刻时,剩下的A物质为nA(mol),其转化速率为
n A0 n A XA n A0
nA nA0 (1 X A )
(7-8)
所以:
rA d (nA / V0 ) d (nA0 (1 X A ) / V0 ) nA0 dX A dX A C A0 dt dt V0 dt dt
C t

2 C D 2 x
三维菲克第二定律形式:
c D(
2
t
c x
2

2
c y
2
c
2
z
2
)
菲克第二定律主要适于不稳定扩散。
7.3 确定限制性环节的方法
☆ 反应的总速率取决于各个环节中最慢的环节,这一环 节称为限制性环节。
☆ 限制环节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外界条件改变时,限制
于稳定扩散(浓度分布不随时间变化),同时又是不
稳定扩散(质点浓度分布随时间变化)动力学方程建
立的基础。
7.2.7 扩散 在有对流运动的体系中,如果气(流)体在凝聚相的表面附 近流动,流体的某组分向此相的表面扩散 ( 或凝聚相表面
的物质向流体中扩散),流体中扩散物的浓度是c,而其在
凝聚相表面上的浓度(界面浓度)是c*,则该组分的扩散通 量与此浓度差成正比,可表示为:

而反应平衡常数
e d C C E D K Ca Cb A B 平
上式应用的前提:不考虑活度,应用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均为 平衡态时的浓度。因此:
e d C C k E D K a b C A C B 平 k
热力学和动力学构成了冶金反应的基础
冶金反应的特点:
冶金反应多为高温多相反应,冶金过程常常伴有流体流动
和传热、传质现象发生。因此,冶金动力学研究必然有涉
及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等传输问题。找出这些
问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以便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控制 反应的进行,使之按照人们的期望进行,这就是冶金动力 学研究的目的。
7.2.3 反应级数
aA + bB = AB
dC A a b k AC A CB dt

dCB a b kBC A CB dt

dC AB a b k ABC A CB dt
由质量作用定律表示的基元反应式中,各反应物浓度的指数之和称 为反应的反应级数,即n=a+b称为反应级数。
7.2.3 反应级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