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社会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派”往往是由具有共同学术思想的人们 组成的一种科学家集团。 科学学派中的主要成员通常围绕着共同的学 术思想形成了公认的学术权威,有的学派以 共同信守的思想或方法为线索还可能产生世 代相继的师承关系,地理上分散的科学家也 有可能成为一个学派的成员,因此学派通常 具有广泛的国际性。科学学派在科学发展中 具有重要的作用,它通常是培育新的科学生 长点的重要基地,是培养新一代科学家的摇 篮,还是促进科学在竞争中更快发展的社会 组织形式。
“创新者网络”是技术共同体的重要形式。 这个概念源自技术创新经济学,指技术专家 之间,以及技术人员与科学家、企业家、市 场销售人员等,围绕着技术创新活动联结成 的合作互动的松散组织网络,该网络提供了 技术专家与其他创新参与者直接互动的机会, 对提高创新活动的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技术共同体具有一系列特征:
例如
量子力学的研究是基础研究,因为它的专注 目标是基本自然规律,与实用无关;它是20世 纪头30年的一项研究领域。 半导体的研究是应用研究,因为它的专注目 标是用量子力学观念发展出可以广为应用的组 件,是介乎原理与商品之间的研究;它是20世 纪50年代的一项研究领域。 芯片制造的研究是开发研究,因为它的专注 目标是日新月异的芯片制造,它是20世纪70年 代开始的一项研究领域。 三者的统一,就是科学技术功能的完整实现。
1)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整体化 在现实中,社会生产是将科学、技术连接在一 起的纽带
2)R&D中的科技与工程的一体化
R&D通常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三个层次,对应于纯科学(理论科学)、技术 科学(应用科学)和工程科学(工程技术)三 种“科学”(即大科学)。
R&D也是科学技术从发现到发明再到创新(发 明的商业化应用)的一个整体过程,行使了科 学技术从认识世界到改造世界再到服务于人、 满足人的需求的完整功能,它们之间的动态关 系反映出科学与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大机器生产方式的确立(18世纪80年代)“第 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 “第一次产生了只有用科学方法才能解决的实 际问题”,“第一次达到使科学的应用成为可 能和必要的那样一种规模”,“第一次把物质 生产过程变为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 ,可见, 马克思是把科学技术纳入生产力范畴的开创者, 指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 步而不断发展的。”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应用》,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手工时代”、“蒸汽时代”、“电力时代”、“核能时代”
“模糊时代”、“毫米时代”、“微米时代”、“纳米时代”
这是一个科学技术起基础作用的时代,科技及 其应用塑造了我们时代的面貌,建构了我们的 直接生存环境、生产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 式和生活方式,可以毫不夸张地认为,现代社 会的特征从总体上不能脱离开现代科技去加以 说明,这就是现代社会的日益科学技术化。
趋势二
从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据统计, 在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总产值增长速 度的贡献,20世纪初为5~20%,20世纪中叶上 升到50%,20世纪80 年代上升到60~80%,目 前有的国家已经超过了80%。
3)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变迁
科学技术本身就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又是人类文明的强大发展动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可以转化为物质财 富的创造,为物质文明增添新的内容,从而在 物质面貌上改变世界;另一方面它还可以转化 为社会智能,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成为人类 智慧的结晶,从而推动精神文明的进步。而科 学技术中的中心技术往往标志着人类历史发展 的一个时代。
基础研究主要是获得基于现象和可观察的事实 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 工作,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应用或使用为目的; 应用研究是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的研 究,它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目的或目标; 开发研究指为增进知识总量(包括人类、文化 和社会方面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 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
无形学院介于一般科学共同体与科学技术实 体研究组织之间,它也是以学术思想的沟通 为基础的组织形式。
任何一个大学科中都有这种小规模的由优秀人员组 成的无形学院,他们人通过互送未定稿、通信、或 教学科研上的互访与合作来加强联系。作为一种地 理上分散的科学家集簇,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甚至 要比其他形式的相互影响更加频繁,而且这种非正 式交流系统往往成为科学前沿创造出新知识的主要 策源地。可见,无形学院对于科学知识的创新具有 十分重要的作用。
2)技术共同体
技术共同体,是指在一定的范围与研究领域中, 由具有比较一致的价值观念、知识背景,并从 事技术问题研究、开发、生产等的发明家、技 术专家和技术人员通过技术交流所维系的集合 体。这个集合体同样是相对独立的,有自身的 评价系统,奖励系统等,可以不受外界的干扰。 技术共同体的表现形式很多,如国际技术共同 体,国家技术共同体,行业技术共同体等。
所谓“社会建制”,指的是组织编制和制度 的总称,是指为了满足某些基本的社会需要 而形成的相关社会活动的组织系统和制度体 系,主要是指社会组织制度,它包括价值观 念、行为规范、组织系统和物质支撑等要素。
1)作为建制的科学
科学研究经过16世纪伽利略时代个体活动到 17世纪牛顿的松散群众组织皇家学会时代,又 到爱迪生的“实验工厂”的集体研究时代,然 后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实现曼哈顿计划研制出 原子弹的国家规模建制的时代,最后是今天国 际合作的跨国建制时代。
技术共同体的社会规范:
其一,普遍主义,它表明技术和科学一样具有普遍 性。
其二,私有主义,这主要是从财产权的角度看。
第三,实用主义,它表明技术以应用为目的,要将 理论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其四,替代主义,这主要是指技术发明中的挑剔和 替代的习惯和精神,技术的进步就是用一种新技术 代替旧技术。
三、科学的社会运行
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1-212页。
科学技术之所以是生产力,是因为它体现和渗 透到生产力的各要素中,使各要素不断发生量 和质的提高。 科学技术逐渐成为了第一生产力,即:它是生 产力诸要素的主导要素,是决定生产力发展的 第一要素,也就是在生产力中的重要性得到了 空前的发展。
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之所以成为第一生产力, 还是因为现代科学技术使人不断获得新的力量、 形成新的生产能力。
趋势一
从劳动者来看,科技型人员将会成为主体劳 动者,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的劳动者行列中, 高级科研人员和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所占比重愈 来愈大。 在机械化初级阶段是 9 : 1,在中等机械化阶 段是6 : 4,而到了全自动化阶段则成为1 : 9。 劳动者主要是依靠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从事 脑力脑动,科学化的劳动者所具有的能力,远 远超过普通人的能力,会创造出更多的使用价 值。
其一,它是一种社会的亚文化群,具有自己独特的 行为规范和价值构成。
其二,技术共同体存在社会分层,在其内部,做出 重大技术发明或技术创新者,将会处在共同体的上层, 技术共同体是一个等级制的社会结构。 其三,技术主体的多元化。包括发明家、工程师、 技术专家、政府官员、资本家、技术人员等组成的人 类集合体。 其四,技术共同体成员得到承认的渠道是多样化的。 科学家需要的是科学共同体的承认,而技术共同体成 员可以得到技术共同体承认,也可以由专利得到承认, 还可以得到整个社会的承认。
单元六:科学技术社会论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华南理工大学
2015 年 10 月
问题
1. 科学技术的建制化和大科学之间有什么关 联?
2.科学共同体和技术共同体在社会价值观方面 是一致的吗?
3.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的 同时,其负面作用有哪些? 4. 科学技术是由社会“塑造”的吗?
5.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技有什么关联?
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06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生产 方式时,考察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对科 学力量的认识产生了一个飞跃。在《共产党宣 言》里,他们表述了自己对科学技术之生产力 功能的看法:“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 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 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 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 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 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 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 个世纪能够料想到有这样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 劳动里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在当今,越来越多的跨学科、综合性大课题 的出现,需要大规模的合作,需要跨公司、 甚至跨国的协作,这些课题或项目的经费数 目巨大,仪器设备复杂,情报资料海量等等, 表明了科学技术日益社会化、国家化甚至国 际化,从而进入到大科学时期。
科学的社会建制,是指科学事业成为社会构成中的一 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部门和职业的一种社会现象,它反 映了科学的社会形象。
问题
6.科学技术的善与恶是与生俱来的吗?科 技时代的人类获得了自由还是被奴役了? 7.我们的周围存在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的 隔阂吗? 8.如何实现科技与人文从知识到精神的融 合?
一、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三、科学技术的公共政策
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
五、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关联
“大科学”中常常就包含着“技术”,例如作为 大科学的“曼哈顿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等等 技术作为一种社会建制,体现为技术发明,尤其 是重大的技术发明,都需要在相关的组织系统中才 能完成;技术发明的成果还需要得到相关的法律、 政策的保护和奖励才能获得社会的承认和进一步向 生产应用和市场销售延展的可能。
二、科学技术共同体
随着科技和工程的建制化,也出现了相应的职业化、 组织化和特殊的社会分层现象,科技工作者和工程师 随之从其他社会角色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特定的职 业,在组织层面上建构起以科学家、工程师以及其他 科学技术人员为活动主体的社会组织,包括学会、研 究院、工业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大学等社会组织结 构,集合为有形或无形的共同体,这就是科学共同体、 技术共同体和工程共同体,它们反过来也成为科学技 术工程作为社会建制的重要标志,并进一步促进建立 起相应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以协调科技、工程事业与 其他事业的有序发展。
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还表明科学已成为一项国 家事业,科学研究活动进入国家规模。各国政 府认识到,国家必须计划科学,制定科学政策, 设立国家科学基金等,还要使企业直接参与科 学事业,实现科学家与企业家、政治家的结合。
科学社会建制的承担者是科研组织,通常由学 术带头人、科学和其它相关人员所组成。
2)作为建制的技术
第256页。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科学的力量成为了不费 资本家分文的另一种生产力。在资本主义制度 取代封建主义制度的转换时期, 资产阶级正是 依靠科技进步,才冲破中世纪宗教神学禁锢的 黑暗,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使得社会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 和和已消耗掉的劳动量”,而主要地“取决于 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 学在生产上的应用”,从而科学技术成为了生 产力。并且,此后技术上的动力革命、材料革 命、信息革命等都产生了生产力效应。 《马克思恩
第二节 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
一、科技发展的社会效应
科学技术成为决定现代社会特点和走向的决 定性力量,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人类社会 变迁的重要根源,也成为国家和民族兴盛的 关键。
1)科学技术与现代社会的特点和走向
“蒸汽机改变了世界”、“计算机使人类进入 一个新的时代”、“基因工程重塑生命” 刻画 科技的奇迹。 科技置于社会变迁的核心地位。
1)科学共同体
科学社会学家默顿认为,科学共同体是有共同 的信念,共同的价值观念, 共同的规范的科 学家群体,是科学社会组织的基础和核心。它 通过科学交流维系其存在。
科学共同体的准则即规范是:
ຫໍສະໝຸດ Baidu
普遍性、 公有性、 大公无私、 有根据的怀疑态度。
科学共同体是科学建制的核心,其成员具有 共同的追求目标,即为加强交流、促进科学 进步。 科学共同体有多种功能,其中比较重要的包 括科学交流与传播、塑造科学规范和方法、 培育科学新人、争取和分配资源、与社会的 适应和互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