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工程学课件)7电镀和化学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位迅速变负,其电流密度几乎不变(极大值)。 (机械搅拌+金属离子补充)
竞争还原反应:能否还原沉积,还与氢离子等 在电极上的沉积电位有关。 (在中性溶液中需控制其pH值)
金属电沉积过程:
(1)液相传质步骤: 在形成浓度梯度后,络合(水合)离子发生电迁移、扩散、对流。
(2)电化学还原步骤: 前置转换(化学转换):络合离子转变为参与电极反应的形式 电荷转移: Cu2++e=Cu+ ( 慢 ) Cu++e=Cu ( 快 )
(3)电结晶步骤:晶核的形成和生长(金属原子在阴极表面形成新相) (上述过程可因浓差极化和电化学极化而出现“控制步骤”)
络合:分子或者(阴)离子(配位体)与金属离子(中心离子)结合,形成很稳定 的新的离子的过程
中心离子:常见的为过渡元素的阳离子
配位体:分子(NH3、H2O等)或阴离子(如(CN)-、Cl- 、F-等) 配位数:直接同中心离子络合的配位体的数目,最常见的配位数是6和4
按镀层与基体金属的电化学活性:
(1)阳极性金属镀层:镀层的标准电极电位比基体金属低;对基体金属除提供机械 保护外,还提供电化学保护。
(2)阴极性镀层:镀层的标准电极电位比基体金属高;对基体金属仅起到机械保护 的作用。
镀层具备良好性能的基本条件:
1、与基体金属结合牢固,附着力好; 2、镀层完整,结晶细致,孔隙少; 3、镀层厚度分布均匀。
1、镀液
镀液可分为:简单盐镀液和络合物镀液。
电镀液过滤泵
络合物镀液阴极极化作用较大、分散能力也较好,所得镀层结晶细致紧 密、分布均匀。
导电盐:可提高镀液导电性,增加阴极极化,便于获得结晶细致的镀层。
添加剂:增大阴极极化作用、改善镀层的结晶状况和理化性能等。
(“过电位”=“过饱和度”,阴极极化→过电位→晶核生成速度→晶粒大小)
基体会影响电沉积过程:吸附原子在其表面扭折或台阶处形核,通过表 面扩散长大。
(阴极极化→过电位→吸附原子浓度→扩散速度→晶体的生长速度)
电镀初始阶段可能发生液相外延生长。
镀层的结晶形态:层状、块状、棱锥状等。
二、电镀溶液的基本组成
7 电镀和化学镀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电镀、化学镀的基本原理、工艺主要流程及 基本要求、重要特点及主要应用等。
重点:电镀、化学镀的基本原理、工艺主要流程、 重要特点及主要应用(重要单金属电镀层及化学镀镍 层的基本特性)等。
电解法炼镁的工艺流程图
生产1吨金属镁: 耗电17500度。 (日本:9500度)
络合物:络合过程的生成物,通常指含有络离子的化合物
水合离子:电解质溶液里,离子跟水分子结合生成的带电微粒,如 [Fe(H2O)6]2+、 [Mg(H2O)6]2+、 [Al(H2O)6]3+、 [Cu(H2O)4]2+、[Na(H2O)m]+ 和 [Cl(H2O)n]- 等
金属的电结晶过程与盐溶液中盐的结晶过程相似:形核-长大
应用:普遍用于填补零件表面的划伤、凹坑、斑蚀和孔洞、修复加工超差
和尺寸磨损以及局部性能的改善,尤其适合大型机械零件的不解体现场修 理或野外抢修。
纳米电刷镀的应用
空军某部将纳米电刷镀技术用于某型先进飞机发动机叶片 的修复与再制造,并已通过空军装备部组织的专家组鉴定。。
纳米电刷镀技术修复某型坦克零件
镀液由以下(部分)组分组成:
主盐(单盐、络合盐等) 能与析出的金属离子形成络盐的成分 提高镀液导电性的盐类 缓冲剂 助溶阴离子 添加剂
电镀的性能参数:
1、电流效率:实际析出的金属量与理论析出量的比。 2、分散能力:在特定条件下镀液使镀件表面镀层分布更 加均匀的能力。 (宏观) 3、整平能力:镀液所具有的能使镀层的轮廓比底层更平 滑的能力。(微观) 4、深镀能力(覆盖能力) :形状复杂的零件电镀时,镀层 覆盖基体的程度。
镀层分类:
按镀层的性能:
(1)防护性镀层:在大气或其它环境下,可延缓基体金属发生腐蚀的镀层。 (2)防护装饰性镀层:在大气环境中,既可减缓基体金属的腐蚀,又起到装饰作用 的镀层。 (3)功能性镀层:能明显改善基体金属的某些特性的镀层,包括耐磨镀层,导电镀 层,导磁镀层,钎焊性镀层,其它功能性镀层(吸热镀层、反光镀层、防渗镀层、抗 氧化镀层、耐酸镀层等)
……
三、电镀的实施方式
1、挂镀
是电镀生产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
特点:
(优点)是适合于各类零件的电镀;电镀时 单件电流密度较高且不会随时间而变化,槽 电压低,镀液温升慢,带出量小,镀件的均 匀性好;
(缺点)劳动生产率低,设备和辅助用具维 修量大。
挂具的设计与加工非常重要。
2、滚镀
是电镀生产中的另一种常ຫໍສະໝຸດ Baidu方法。
7.1 电镀的基本原理与工艺
一、电镀的基本原理
电镀反应是一种典型的电解反应。 电镀层:电化学+金属学 电镀层的成分、组织结构和性能特殊。
(与电镀过程有关)
在一定的电流密度下,金属离子阴极还原时,其沉积(析出)电 位等于它的平衡电位与过电位之和。
ΔΦ:过电位
在电镀中,过电位主要由电化学极化和浓差极化产生的。 电化学极化现象:在相当低的电流密度下,阴极电位大幅度负移。 浓差极化现象:阴极电流密度提高,其电位基本不变;或阴极电
特点:
(优点)节省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设 备维修费用少且占地面积小,镀件镀层 的均匀性好。
(缺点) 镀件不宜太大和太轻;单件电 流密度小,电流效率低,槽电压高,槽 液温升快,镀液带出量大。其使用范围 较小。
3、刷镀
(涂镀、局部镀、选择性电镀)
特点:
(优点)不需要电镀槽,具有设备简单、工艺灵便、沉积速度快、镀层与基体 材料的结合力好、镀后不需要机加工、对环境污染小、节水省电等。 (缺点)不适于面积大、尺寸大的零件修复,也不能用于大批量镀件的生产。
4、连续电镀
主要用于薄板、金属丝和带的电镀。 在工业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特点:生产效率高、工艺要求高。
四、电镀的工艺过程
镀前处理: 抛光(打磨)、脱脂、除锈、活化等
电镀 镀后处理:
钝化、浸膜
五、影响镀层质量的因素
镀层质量:物理化学性能、表面特征及组织结构等。 镀层质量主要取决于镀层金属自身的性能,但与前处理工艺、镀液 的组成及电镀规范等直接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