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实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思考题
1. 影响流动型态的因素有哪些? 2. 有人说可以只用流速来判定管中流动型态,
你认为这种看法对否? 3. 实验过程中,哪些因素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返回
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离心泵物性曲线的测定
杨项军
一、实验目的
采用单级单吸离心泵装置,实验测定在一定转速 下泵的特性曲线。通过实验了解离心泵的构造、安装 流程和正常的操作过程,掌握离心泵各项主要特性及 其相互关系,进而加深对离心泵的性能和操作原理的 理解。
(3)记取孔板流量计的压差计读数。
(4)从电压表和电流表上读取电压和电流值。
在泵的全部流量范围内,可分成8~10组数据进行测 量。
五、注意事项
实验完毕,应先将泵出口调节阀关闭,再将 调压变压器调回零点,最后再切断电源。
返回
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套管换热器液一液 热交换系数及膜系数的测定
杨项军
实验时,逐渐分步调节泵出口调节阀。每调定一次阀的开启 度,待状况稳定后,即可进行以下测量:
(1)将出水转向弯头由分水槽的回流格拨向排水格同时, 用秒表计取时间,用容器接取一定水量。用称量或量取 体积的方法测定水的体积流率。(这时要接好循环水槽 的自来水源)
(2)从压强表和真空表上读取压强和真空度的数值。
四、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前一定要将试验导管和测压管中的空气 泡排除干净,否则会干扰实验现象和测量的 准确性。
2. 开启进水阀向稳压水槽注水,或开关试验导 管出口调节阀时,一定要缓慢地调节开启程 度,并随时注意设备内的变化。
3. 试验过程中需根据测压管量程范围,确定最 小和最大流量。
4. 为了便于观察测压管的液柱高度,可在临实 验测定前,向各测压管滴入几滴红墨水。
4. 流量尽可能取大点,以使雷诺数能达到流量系 数成定值的区域。
四、思考题
1. 从实验结果绘制的 Re ~ C0关系曲线或 Re ~ Cv 关系曲线中,可以得什么结论?
2. 试分析讨论孔板流量计和文丘里流量计的 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返回
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柏努利试验
韦群燕
一、实验目的
用柏努利试验仪,实验观察不可压缩体在 导管内流动时的各种形式机械的相互转化 现象,并验证机械能衡算方程(柏努利方 程)。
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液体流量测定与流量计校验
姚瑰妮
一、目的要求
流体流量的测定,包括不可压缩流体和可压缩流体两大类。 孔板流量计和转子流量计,既可用于测量不可压缩流体,
也可用于压缩液体。 对制作的流量计必须经过校验,标定出流量曲线或者求出
具体的计算式。 本实验采用自制的孔板流量计和文丘里流量计测定液体流

T1 Tw1 T2 Tw2
2
时,T
'm
T1
TW1 T2 TW 2 ln T1 TW1
(10)
T2 TW 2

T1 T2
Tw1 Tw2
2
时,T
'm
T1
T
w1 T2
2
Tw2
(11)
qV C0S0 2gR
2.泵的扬程
泵的扬程即总压头,表示单位重要液体从泵中所获得的 机械能。
若以泵的压出管路中装有压力表处为B截面,以及吸入管 路中装有真空表处为A截面,并在此两截面之间列机械能衡 算式,则可得出泵扬程He的计算公式:
3.泵的功率
He
H0
PB PA
g
u
2 B
u
2 A
2g
在单位时间内,液体从泵中实际所获得的功,即为泵的有效 功率。若测得泵的流量为qV,扬程为He,被输送液体的密
四、实验方法
在离心泵性能测定前,按下列步骤进行启动操作:
(1)充水。打开注水槽下的阀门,将水灌入泵内。在灌水 过程中,需打开调节阀,将泵内空气排除。当从透明端盖中 观察到泵内已灌满水后,将注水阀门关闭。
(2)启动。启动前,先确认泵出口调节阀关闭,变压器调 回零点,然后合闸接通电源。缓慢调节变压器至额定电压 (220V),泵即随之启动。 (3)运行。泵启动后,叶轮旋转无振动和噪声,电压表、 电流表、压力表和真空表指示稳定,则表明运行已经正常, 即可投入实验。
(2)
若△T1和△T2分别表示热交换器两端冷热流体之
间的温度差,即 T1 T1 T '1
(3)
T2 T2 T2 ' (4)
则平均温度差可按下式计算:
当 T1 T2
2时,
Tm
T1 T2 ln T1
T2
(5)
当 T1 T2
2
时,Tm
T1
T2 2
(6)
由(1)和(2)两式联立求解,可得传热总系数计算
离心泵特性曲线对离心泵的操作性能得到完整的概 念,并由此可确定泵的最适宜操作状况。
通常,离心泵在恒定转速下运转,因此泵的特性曲线是 在一定转速下测得的。若改变了转速,泵的特性曲线也 将随之而异。泵的流量qV,扬程He和有效功率Ne与转 速n之间,大致存在如下比例关系:
qV qV'
n; n'
He
H
度为,则泵的有效功率可按下式计算:
Ne qV H e g
泵轴所作的实际功率不可能全部为被输送液体所获得,
其中部分消耗于泵内的各种能量损失。电动机所消耗的功率
又大于泵轴所作出的实际功率。电机所消耗的功率可直接由
输入电压∪和电流I测得,即
N=UI 4.泵的总效率
泵的总效率可由测得的泵有效功率和电机实际消耗功
二、实验原理
1.泵的流量
泵的流量即泵的送液能力,是指单位时间内泵所排出的 液体体积。泵的流量可直接由一定时间t内排出液体的体积 V或质量m来测定。
qV
V t
(1)
或qV
m(2)
t
若泵的输送系统中安有经过标定的流量计时,泵的流量也可由 流量计测定。当系统中装有孔板流量计时,流量大小由压差计 显示,流量qV与倒置∪形管压计读数R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 e
( n )2; n'
Ne
N
' e
( n )3 n'
图1 离心泵特性曲线
三、实验装置
图2 离心泵实验仪流程图 1、循环水槽; 2、底阀; 3、离心泵 4、真空表; 5、注水槽; 6、压力表; 7、调节阀; 8、孔板流量计 9、分流槽; 10、电流表; 11、调压变压器; 12、电压表; 13、倒置U形管压差计;
率计算得出,即
Ne
N
这时得到的泵的总效率除了泵的效率外,还包括传动 效率和电机的效率。
5.泵的特性曲线
上述各项泵的特性参数并不是弧立的,而是相互制 约的。因此,为了准确全面地表征离心泵的性能,需在 一定转速下,将实验测得的各项参数即:He、N、η与 qV之间的变化关系标绘成一组曲线。这组关系曲线称 为离心泵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
改变流量重复上述操作,在允许流量最大范围 内,测取8组数据。
三、实验注意事项
1. 出水阀开启时一定要缓慢,以防压差计中指示 液被冲走;实验做完后先关出水阀再关电动机;
2. 管道和压差计连接管内不能有气泡,否则影响 测量准确度,一旦有气泡,一定设法要排除后, 才能进行测量;
3. 标定流量计时,最好由小流量到大流量,再由 大流量到小流量,重复两次,取其平均值;
返回
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流体流动型态及临界 雷诺数的测定
姚瑰妮
一、目的要求
1. 实际观察流体在管内作层流、湍流流动时 的流动型态,并观察流体流动时的速度分 布规律。
2. 确立雷诺数与流动型态之间的关系,并测 出临界雷诺数的大小。
二、实验方法及简要步骤
实验前,先用自来水充满稳压溢流水槽,将适量示踪剂加 入贮瓶内备用,并排尽贮瓶与针头之间管路内的空气。
典型多媒体课件之三
化工基础实验
云南大学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
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化工基础实验教案
化工实验室
2007年3月
目录
➢ 1.液体流量测定与流量计校验 ➢ 2.柏努利试验 ➢ 3.流体流动型态及临界雷诺数的测定 ➢ 4.离心泵物性曲线的测定 ➢ 5.套管换热器液一液交换系数及膜系数的测定 ➢ 6.裸管与绝热管的传热实验 ➢ 7.填料塔液侧传质膜系数的测定 ➢ 8.反应精馏制取乙酸乙酯
用放风阀放去流量计内的空气,再少许开启转子流量计后 的调节阀,将流量调至最小值,以便观察稳定的流型,再 精细调节示踪剂管路阀至能观察到一条平直到蓝色细流为 止。
缓慢地逐渐增大调节阀大开度,使水的流速平稳地增大。 直至实验导管内直线流动地蓝色细流开始发生波动时,记 下水的流量和温度,以供计算下临界雷诺数值。
2. 稳压水槽保持少量溢流即可,不可过大,以免液面剧烈 波动而影响测试数据。
3. 在实验过程中,应随时注意稳压水槽地溢流水量。随着 操作流量地变化,相应调节自来水给水量,防止稳压槽 内液面下降或泛滥事故的发生。
4.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切勿碰撞设备,操作时也要轻巧缓 慢,以免干扰流体流动过程的稳定性。实验过程有一定 滞后现象,因此,调节流量过程切勿操之过急,状态确 实稳定以后,再继续调节或记录数据。
继续缓慢地增加调节阀开度,使水流量平稳地增加至示踪 剂一进入实验导管,立即被分散呈烟雾状,这时表面流体 地流型已进入湍流区域,记下水的流量和温度数据,以供 计算上临界雷诺数值。这样实验操作需反复进行数次 (5~6次),以取得较为准确得实验数据。
三、实验注意事项
1. 蓝墨水的注射速度应与主体流速相近(略低些为宜), 因此,随着流速低增大,需相应地调节蓝墨水注射流量, 才能取得较好地实验效果。
量,用直接容量法进行标定;同时,测定流量系数与雷诺 数之间的关系,并比较两种流量计的阻力损失。 通过实验可学习到液体流量的测定方法,流量计的使用方 法,也有助于巩固所学的流量知识。
二、实验方法及简要步骤
首先开电动机,再打开出水阀,控制一定流量 并达到稳定后,读取各压差计的示数,紧接着 把出水管切换到烧杯内,同时按秒表计时。达 一定时间后,将水再切换至排水槽,仔细测量 烧杯中水的体积并根据体积和时间计算出体积 流量和流速。
p1
1 2
u12
p2
1 2
u
2 2
hf
p1 u12 p2 u22
g 2g g 2g
Hf
当流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则又可简化为流 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
Z1
p1
g
Z 2
p2 pg
p2 p1 g(Z1 Z2 )
三、实验步骤
实验前,先缓慢开启进水阀,将水充满稳 压溢流水槽,并保持有适量溢流水流出, 使槽内液面平稳不变,设法排尽设备内的 空气泡。
图1 套管热交换器两端测试点的温度
若热流体在套管热交换器的管内流过,而冷流体在管外流过,设备 两端测试点上的温度如图1所示。则在单位时间内热流体向冷流体传递的
热量,可由热流体的热量衡算方程来表示 Q ms C p (T1 T2 )J s1(1)
就整个热交换而言,由传热速率基本方程经过数
学处理,可得计算式为:Q KATm J s1
1. 关闭试验导管出口调节阀,观察和测量液 体处于静止状态下各测试点(A、B和C三 点)的压强。
2. 开启试验导管出口调节阀,观察比较液体在流 动情况下的各测试点的压头变化。
3. 缓慢开启试验导管的出品调节阀,测量流体在 不同流量下的各测试点的静压头、冲压头和损 失压头。
4. 实验完毕,关水及收拾实验台。 5. 实验报告须验证伯努利方程及静力学方程。
一、实验目的
测定在套管换热器中进行的液一液热交换过程的传热总系 数,流体在圆管内作强制湍流时的传热膜系数。以及确立求算 传热系数的关联式。同时希望通过本实验,对传热过程的实验 研究方法有所了解,在实验技能上受到一定的训练,并对传热 过程基本原理加深理解。
二、实验原理
冷热流体通过固体壁所进行的热交换过程,先由热流体把热量传递给固体壁 面,然后由固体壁面的一侧传向另一侧,最后再由壁面把热量传给冷流体。换 言之,热交换过程即为给热——导热——给热三个串联过程组成。
通过实验,加深对流体流动过程基础本原 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不可压缩流体的机械能衡算方程,可根据以 下情况进行简化:
① 当流体为理想液体时,可简化为
gZ1
p1
u12 2
gZ2
p2
u22 2
(1)
Z1
p1
g
u12 2g
Z2
p2
g
u22 2g
(2)
• 该式即为柏努利(Bernoulli)方程。
② 当液体流经的系统为一水平装置的管道时, 则可简化为 :
式: K ms c p T1 T2 (7)ATm就固体壁面两的给热过程来说,给热速率基本方程
为 : Q a1Aw (T Tw ) Q a2 A'w(T 'w T ') (8)
根据热交换两端的边界条件,经数学推导,同理可得 管内给热过程的给热速率计算式
Q a1AwT 'm (9)
热流体与管内壁面之间的平均温度差可按下式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