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政媒的“旋转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政媒的“旋转门”
作者:李文哲
来源:《法国研究》 2015年第3期
李文哲
【摘要】从历史到现实,法国传媒与政治的关系始终密切。
近年来法国政府干预媒体收购,两界人员进进出出,可被形象比拟为一种“旋转门”式的关系。
本文拟从历史、现实和理论的
层面,分析法国传媒与政治之间的“旋转门”关系及其对公众知情权的影响。
在此基础之上,
笔者试图提出一个政媒关系的理想模式,既能实现政府权力对传媒产业的合理管控,又能维护
新闻传媒对政府权力的有力监督,从而保障公众知情权的实现。
【关键词】法国政治传媒旋转门
法国既不是第一个提倡,更不是第一个实行新闻自由原则的国家,但它却给这一原则带来
了鲜明的色彩和严格的定义。
早在1789 年,《人权宣言》就明确指出,“任何公民都有言论、写作、印刷出版的自由,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也可能对自由承担责任。
”而事实上,法国媒
体真如其所标榜的那样独立自由吗?在笔者看来,法国传媒与政治的界限正在日益模糊,表现
为一种“旋转门”现象。
让?卡特勒梅(Jean Quatremer)在他的《性、谎言和媒体》(Sexe, mensonges et médias)一书中写道,法国媒体历史上一直与权力“同床共枕”。
这种历史从未
改变,并在如今愈演愈烈。
一、“旋转门”现象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政府职能日益扩大,利益集团参与政治的机会相应增多。
为谋取各自利益,美国政商间双向流动频繁。
这一现象受到美国学者的关注,并被形象地称为“旋转门”现象,指个人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双向转换角色、如同旋转门一样穿梭交叉的机制。
它反映的是资本主义政治的本质:“金钱是政治的母乳”(Mother is themother’s milk of politics)。
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社会财富日益集中于少数人的手中,社会分化严重,
利益集团逐渐形成,权钱交易变本加厉。
“旋转门”现象不仅出现在政商之间,同样也存在于传媒与政治之间,特别是在法国。
著
名法国作家莫泊桑就曾直接抨击传媒与政治权力的关系,认为:“记者与政治人物勾结而拜倒
在金钱面前。
”
在狭义层面上,从事传媒行业的主体是媒体,处理政治事务的主体是政府。
因此传媒与政
治的关系实际上也是媒体与政府的关系。
刘笑盈教授将新闻的社会功能概括为四点:提供信息
与环境监测、社会动员与社会整合、公民教育与文化传承、提供娱乐与刊登广告。
媒体报道新闻,它的功能决定了它与政治注定是不可分割的。
一方面,媒体行使的是言论表达的权力,提
供信息,影响社会舆论,扮演重要的政治角色,监督和制约政府;另一方面,来自政府的消息
一直在新闻传媒的信息中占有相当分量,这方面报道内容也是媒体竞争的焦点,加之媒体自身
利益诉求,媒体又会与政府采取合作态度,成为附着在权力肌体上为其服务的组织。
传媒与政
治的“旋转门”由此得以转动。
而当它成为政府的追随者时,对公众知情权的影响令人担忧。
二、法国传媒与政治
法国传媒与政治有着先天的紧密联系。
法国人热衷于谈论政治由来已久。
报刊发展早期,
法国政党报刊就十分发达,1789 年大革命的热潮更是加深了报刊的政党性。
英国人阿瑟·杨当时在巴黎目睹革命报刊的繁荣景象。
他在书中写道:“据说对政治的热情已经蔓延到外省,以
至于所有的法国报刊都无一例外地投入这洪流了。
”直到如今,法国媒体还带有各自的党派倾向,包括左翼倾向的《世界报》、《解放报》,右翼倾向的《费加罗报》、《巴黎回声报》等等。
而整个十八世纪的法国新闻界可以说是一部不断为新闻自由斗争的历史。
十九世纪亦是如此。
当权者已发现媒体的重要作用并试图利用媒体捍卫自己的统治。
法国还曾为新闻自由爆发
过一场革命,查理十世限制新闻出版自由的条令引发众怒,成为1830 年七月革命的一个直接
导源。
每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都非常重视报刊的作用,不放过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的机会,例如黎塞留、拿破仑、梯也尔等等。
甚至连戴高乐将军也曾试图通过报刊呼吁那些不了解参谋
部的公众舆论的支持。
“倘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亦无意义”。
如果说历史上法国传媒与政治之间还停留在言论
表达层面的博弈,如今的法国社会,传媒与政治之间出现的是更深层次的联合,媒体与政治的
对立已成为支流,同谋合作日益成为主流。
1、财团利益:旋转门的推手
当大多数媒体被财团所有,即便媒体一再标榜报道立场不会受到影响,出于商业利益不愿
监督在所难免。
而在西方民主选举制度下,财团与政治的相互影响饱受诟病。
媒体虽然不直接
受控于政府,但两者的人员互通和彼此进进出出,传媒与政治的不良旋转门由此转动。
《世界报》(Le Monde)是法国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之一,也一直是法国唯一独立自主编辑
发行的主要报纸。
《世界报的风格》一书曾这样概括该报的办报思想和风格:“不为任何权力
服务——无论是私人权力还是公共权力,力求成为一份独立于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权力的报纸。
”然而受新媒体的冲击,传统报业江河日下,2003 年前后改版效果不佳,2010 年金融危
机雪上加霜,《世界报》负债累累不得不接受收购。
这场收购引发了法国政商界的风波。
收购《世界报》股权的竞争主要在政治倾向完全不同的两方买家中展开,一方是法国电信CEO 史蒂芬·理查德(Stéphane Richard)。
这位前财政部高官与萨科齐有着数十年的交情,萨
科齐在还是内政部长时曾表露过对理查德的羡慕之情:“你已经如此成功和富裕,也许有一天
我也能像你一样。
”2008 年法国富商塔皮埃(Bernard Tapie)案件中,理查德受到牵连,塔皮
埃也是萨科齐的好友;参与收购的另一方则是与萨科齐有一定距离的企业家们,包括皮埃
尔·贝尔杰(Pierre Bergé)、沙维尔·尼尔(Xavier Niel)以及马修·皮加斯(Matthieu Pigasse)。
其中,贝尔杰在政治倾向上偏左,是法国主要反对党社会党的忠实支持者,在
2007 年的法国大选中,曾在资金方面大力支持社会党领导人,也是萨科齐竞争对手的罗亚尔(Marie-Ségolène Royal)。
皮如斯与社会党关系同样密切,曾在卡恩(Dominique Strauss-Kahn)手下工作,被视为两年后萨科齐竞选总统的一大对手。
无论哪方成功,这场收购都会对《世界报》的独立性产生巨大影响。
为支持理查德,萨科
齐曾向《世界报》主编表示反对企业家们的收购,并以撤走对《世界报》印刷费的国家拨款进
行威胁;而贝尔杰和皮如斯与社会党的密切关系,又让人们担忧《世界报》成为社会党的阵营。
法国《新观察报》知名记者Odile Benyahia-Kouider 在她的书《一个如此小的世界》(Un si petit Monde)中这样写道,世界是如此之小,二十多个社会精英掌控着一切,无论是商业、媒体还是政治。
法国传媒与政治的“旋转门”在萨科齐执政时期可以说达到了一个高峰。
《世界报》的收购只是一个代表,法国多数主流媒体的背后追根溯源基本上都有财团的身影。
亿万富翁继承人塞尔热?达索(Serge Dassault)和阿诺?拉加代尔(Arnaud Lagardère)二人
拥有法国的大部分纸媒。
另一位亿万富翁继承人马丁?布依格(Martin Bouygues)则是法国电视
一台TF1 的大股东,他也是萨科齐一个儿子的教父。
2、政媒精英:旋转门的主角
如果说财团的出现推动了传媒与政治的旋转门,那么法国政府官员与媒体从业人员的密切
往来则为这扇旋转门提供了真正的主角。
法国《解放报》知名记者让·卡特勒梅曾说过,由于
法国新闻从业者都已变成了上层中产阶级,他们与当权者的关系就更加密切了。
一方面,法国
的部长和资深记者往往是同学或朋友关系,法国巴黎高等商学院(HEC)、巴黎政治大学(Sciences-Po)几所高校已然成为法国政客和记者的摇篮;另一方面,法国多名内阁成员的妻子或女友都曾在媒体工作。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瓦莱丽·特里耶韦莱(Valérie Trierweiler)。
年近50 的瓦莱丽曾是法国著名政治记者,主持过电视台政治节目,担任过《巴黎竞赛画报》(Paris Match)编辑。
1988 年,瓦莱丽在报道法国国会选举时就认识了奥朗德。
二人于2005 年开始交往,直到2010 年最终公开关系。
从打造奥朗德的个人形象到出演竞选宣传片,
瓦莱丽丰富的媒体从业经验为奥朗德的竞选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她还成功说服奥朗德使用其一
度轻视的社交网站Twitter,利用新媒体赢得年轻选民的青睐。
在奥朗德当选总统后,为避免
利益冲突,瓦莱丽依然坚守在记者岗位,只是不再从事政治话题报道,转而关注文化问题。
与
奥朗德分手后,她在2014 年出书《感谢这一刻》(Merci pour cemoment)并在新书封面写道,“我写的一切都是真实的。
在爱丽舍宫,有时我会感觉自己像在进行采访报道……”讲述了她
在爱丽舍宫的生活。
发行两日后,该书首次印刷的20 万册即告售磬。
作为公众人物,政治人物与媒体从业人员总能吸引大众的眼球并产生一定的轰动效应。
他
们掌握着旁人不知的讯息,有着显著的影响力。
在瓦莱丽的帮助支持下,奥朗德成为法国历史
上继密特朗之后的第二位左翼总统;而在爱丽舍宫的生活又使得瓦莱丽拥有了许多第一手的资料,得以撰写自传。
可以说,当旋转门转起,尽管媒体构成与立法、行政、司法并行的第四权
力无法否认,但有些时候只留下一道影子,公众的知情权似乎虚无缥缈,正在悄悄隐退。
正如刘昶教授在《法国传媒与政治权力的互动博弈》中所写道的,法国传媒与政治权力的
互动关系犹如一份大拌菜,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互为啮合,水乳交融。
当政者为保护权力而
置身于无情的争斗,传媒权力亦随之膨胀,二者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当媒体日益集中到社会的
少数精英手中,成为少数利益集团的“自由意见市场”,新闻自由的精神遭到破坏,公众的双
眼难免会被蒙蔽。
三、政媒关系的理想状态
两种事物的关系通常有三种:相互依附,即伙伴关系;相互抵触,即斗争关系;相互独立,即互不干涉。
表现在传媒与政治之间,伙伴关系便是二者同仇敌忾或同流合污,这种情况在战
时宣传中非常明显;斗争关系多表现为在政府严格管控下,媒体捍卫自身权力与政府管控斗争;再就是一种相互独立的关系,媒体与政府之间达到了某种状态的平衡,各司其职。
最后一种是
比较理想的状态,也是很难实现的状态,因为这种度是难以衡量的。
显然法国传媒与政治正处
在相互依附的关系中。
特别是近年来,法国经济并不景气,政府认可度下降,传媒发展出现萎缩。
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政媒之间需要强强联手共度难关,传媒与政治之间的不良旋转门更
是加速运转。
受此影响最大的一方无疑是公众。
倘若政府与媒体是为捍卫公众利益而联手也便皆大欢喜,事实却是多半夹杂着利益集团的诉求,掩盖的是真相。
如何保障公众知情权,避免传媒与政治
的关系对其的影响十分重要。
媒体的报道影响公众的认知,公众的认知产生舆论,影响对政府
执政的认可,制约政府的满意度。
如果媒体能够保持相对独立性,提供客观公正的报道,完成
其舆论监督的功能;与此同时,政府也能够保证信息公开透明,当媒体权力使用不当时,进行
合理的管控,那么便可以形成一种良性的“旋转门”,公众的知情权便能得到充分保障。
如今,法国传媒与政治的界限日益模糊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对公众知情权的影响与日
俱增。
尽管双方都在试图克服这一方面的影响,但如何扭转这一局面,重振高卢雄鸡,也许是
一个牵扯体制根本的问题。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传播研究院
(责任编辑:罗国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