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著阅读指导》教学设计.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名著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朵仙葩驻心香
——高考文学名著阅读指导系列之一
福建省福州琅岐屮学江文锦
导语:
语文,语言和文字一语言和文学一语言和文化的传递。
因为语文教学的本真就是读书。
我们通常把在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叫做“读书”,这就昭示我们,一个人在学校十几年的宝贵时光,最重耍的就是造就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语文充满人文色彩,其最集屮的体现就是名著,阅读名著,会让我们体验到人文的关怀,美的震撼,爱的温馨,情的涌动,思的沉静。
它们经过岁月沧桑而依然闪烁夺FI的光彩,饱受风吹雨打而依然风韵犹存,似陈年佳酿,愈久愈纯;又如翡翠明珠,百代流传。
■20多年來我们漠视了对文学名著的阅读的原因:
■首先在于社会的浮躁心态和人文价值的失落。
■其次是应试教育,把语文课变成了练习课,缺乏读书的内在要求。
■第三是缺乏良好的读书环境,学生负担太重,语文变成了边缘学科。
第四是影视与网络对阅读名著的冲击,它们的娱乐性、便捷性、广告性侵占了读名著的时间和空间,使名著阅读陷入困境。
要改变这种现象我们必借助高考“指挥棒”。
今年的考试说明就力图改变这种现象,增加文化经典和文学名著的分量,这是非常好的起点,这使语文回到本源,返璞归真。
■
第一部分、文学名著是什么?
■互动交流:
■因为2007高考我们真正走进了经典名著,那么2个刀的名著导航阅读大家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1、文学名著的作用,是我们了解过去了解历史的明镜。
文学名著造就了一个时代的伟大和辉煌,影响着我们人类几千年的文明。
2、文学名著的影响,乃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小,文学名著早已渗透于深厚的文化大环境之屮。
文学名著构建和影响着我们所处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空气,影响着我们的一举一动。
他的力量虽然无形,却如同那无数的溪涧沟壑为人类文明的江河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汩汩泉源。
3、文学名著承载的文化力量,对历史、社会、人类等多方面的深远影响,文学名著自产生ZR,或难以见容于时代惊世骇俗;或激起时代共振,狂扫文坛,最终大浪淘沙铸就成经典传喘绝唱。
它带给我们的永远是内心的纯粹和高尚,引发我们对社会的终极关怀和对生命的深刻体验。
即使将来我们无所不能,我们依然离不开人类文明之光的照耀和抚慰,离不开我们美好的回忆和纯真的梦想。
小结:名著的价值在于典范语言的熏陶,在于心灵的滋养,在于对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
阅读名著,会让我们体验到人文的关怀,美的震撼,爱的温馨,情的涌动,思的沉静。
第二部分、高考名著阅读考什么?
一、文学名著的命题范围
福建省2007年高考语文“文学名著阅读”题的考试范围,主要是《教学大纲》中推荐的课外阅读的11部长篇小说类文学名著:
《红楼梦》、《三国演义》、《子夜》、《家》、《围城》、《堂吉诃德》、《巴黎圣母院》、《复活》、《欧也妮•葛朗台》、《匹克威克外传》、《老人与海》。
二、高考题型及示例分析
1 •高考题型分析:四题中,小外名著各两篇,以简述题的形式来检测。
试题主要
类型:归纳简述能体现作品主题或推动作品情节发展的重大事件;分析简述能体现主要人物典型性格的事件或场景。
除此之外还应关注对作品主题和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的简要分析。
2•题型示例分析:根据《考试说明》提供的样题,叙述时要抓住记叙的“六要素”——时、地、人、事、因、果,使答题符合要求;重点放在体现主题和主要人物性格的精彩场景,要进行相关的概插、归纳、整理,能够全面掌握、灵活运用。
三、解题指导
1•要明确文学名著题的拟题角度和形式,了解这种题型的规律、特点。
文学名著题多从检测考生对具体名著的名称、作者、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内容理解、阅读感受等角度拟题,又多以简答等题型方式对考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检测。
2•要明确名著题的答题策略,掌握解题的技巧和方法。
①注意对名著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和思想意义等知识的积累;比如积累《三国演义》屮诸葛亮在“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智算华容,计用空城”等情节屮所表现出來的“智慧”精神等知识。
②注意审清题H的要求。
是纯叙述的角度还是要求有适当的人物评价,或者是揭示作品的主题意义,绝不能有半点的含糊。
③注意答题的切入点。
是从情节角度,还是从人物角度入手要判断清楚,并能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进行概括表述。
四、常见错误
1 •局部失真,重心不明,字数太多。
例如:简述《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的故事情节。
同学答题示例:一个什锦春意香袋,被王夫人发现。
王夫人认为这是王熙风的,前去质问,却得到否定的答案。
她们一致认为这里肯定存在一些有伤风化的曰事,于是她们开始了为期两天的对大观园的抄检。
许多人,包括:晴雯、宝玉、黛玉、探春、惜春、迎春,还有他们的侍女,都被王夫人和王熙凤搜查一翻,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结果没有找出这个春意香袋的主人,却无意发现了另一桩粮事。
自己粮事被曝光王夫人很是尴尬,丢尽了脸面。
也无心继续抄检大观园了,就此告一段落。
(206字)
错误分析:香袋是傻大姐发现的,而非王夫人;叙述吋不必面面俱到,应重点抓住情节高潮部分;尴尬的是善保家的,而不是王夫人。
参考答案:园子里发现了绣春囊。
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
在怡红院,晴雯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并无“私弊之物”;在探春室内,探春不但顶撞风
姐,还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记响亮的耳光;到迎春房屮,查出了司棋与潘又安的证据。
令王善保家的大为丢脸。
(116字)
2•字数超出,叙述重点错误,横加分析。
例如:简述在“抄检大观园”屮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女性的故事。
同学答题示例:晴雯——抄检大观园中,晴雯最无辜。
却先遭谗陷,被王夫人痛
骂,所以抄检之夜她的态度也最激烈。
她兜箱底倒物的举动,突出表现了她内心的愤怒与火眾性情。
然而,结果对她十分不利,她成了抄检的最大受害者。
晴雯的命运,集小反映了宗法社会小大家庭家长们的刻薄无情。
(124字)
错误分析:加粗部分屈横加分析,叙述重点错误。
参考答案:晴雯:当王熙风等人来到怡红院抄检吋,别人都打开箱子接受检查,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捉着底子,朝天往地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全都倒出。
检查结果并无“私弊之物”。
后受王善宝家的挑唆,被逐出了大观园。
(108字)
3.文不对题,张冠李戴,答非所问。
例如:请简介《家》屮一个具有进步思想和叛逆性格的人物。
(示例略)
错误分析:正确的答案应选觉慧,但由于情节不熟悉,人物性格了解不清,而选择了大哥觉新或二哥觉民。
4•审题不明,情节杂糅,重心不明。
例如:简述《欧也妮•葛朗台》屮一个令你难忘的场景。
同学答题示例:欧也妮因将金子送给堂兄弟而被父亲关禁闭,葛朗台太太从此一病不起。
后来老葛朗台虽因担心女儿要继承母亲的遗产而采取了和解,可是梳妆匣引起的争执几乎使欧也妮付出生命的代价,她的母亲终因承受不住这样的刺激而丧生。
最后欧也妮按照父亲的愿望放弃了对母亲的继承权。
错误分析:没有注意到题H是要求简述一个场景,而把多个情节糅在一起,造成重心不明。
第三部分:撷一瓣心香
天上只有一个太阳,地上只有一个珠峰。
名著女性魅力是繁星,群星虽没有太阳耀眼, 同样熠熠生辉;名著女性魅力是群山,群山虽没有珠峰的高大,同样勃勃向上。
打动人的永远是女主人公女性独特细腻的心理变化,总是那么微妙,在她丰富的联想和想像里,故事情节变的离奇曲折,人物渐渐血肉丰满。
而在一•页一•页的翻动屮,那些埋下的伏笔,那些设下的悬念,也渐渐的在心里成谜,我们也为之喜,为之叹,为之悲,原來爱不释手的感觉就是如此。
经典名著(外国篇)女性形象赏读
一、《巴黎圣母院》(法国)雨果著
为“爱斯美拉达”,这迷人的天使而悲
二、《欧也妮•葛朗台》(法国)巴尔扎克著
被金钱摧毁了爱情的“欧也妮”
____ 三、《复活》(俄国)托尔斯泰著
“玛丝洛娃”的复活
互动交流:
一、《巴黎圣母院》(法国)雨果著
为“爱斯美拉达”,这迷人的天使而悲
她,黑发如漆,明阵如火,体态轻盈。
在众人眼屮,她是火精,是水仙,是女神。
如此美丽的天使如果能永远的舞蹈下去那该多好!可命运偏偏只留了•缕香魂。
1、简述爱斯美拉达和一个男性的故事?
外国名著女性形象(超链接).doc
【点拨】答题的关键是四个不同男性对爱斯美拉达不同表现的爱,他们各自的性格、出生等不同因素决定了他们与爱斯美拉达间不同的故事,选取一个即可,不宜面面俱到。
)
2、爱斯美拉达的“美”表现在哪里,写岀一个深刻印彖的情节?
【点拨】答题的关键是把“美”的真正理解,是外表的,还是内在的作为捕捉点。
同吋选取一个即可,不宜杂糅多个。
二、《欧也妮•葛朗台》(法国)巴尔扎克著
被金钱摧毁了爱情的“欧也妮”
1.欧也妮最终与德•蓬风结婚,而不是其喜欢的堂弟查理。
请简述这桩悲剧婚姻的经过。
【点拨】欧也妮的这桩婚姻,是她人生悲剧的重要部分。
答题时注意这桩婚姻的产生、延续到结束,都应紧扌II “悲剧”这个重点。
【答案】查理为了高攀门第和一位侯爵奇刊的女儿订了终身。
欧也妮在得到消息后爱情理想破灭,答应与贪图她的财产的徳•蓬风结婚,前提是终生保持口由。
徳•蓬风在被选为索漠城的议员一个星期后就去世,欧也妮在三十三岁吋便守寡。
2、欧也妮性格中“渴望爱情”的表现?
【点拨】
【答案】在没有遇到查理以前,她生活的平静安宁。
她与母亲一样,从不关心父亲的产业。
这一切直到查理的到来。
她一•直沉睡的,被压抑的深厚的慷慨的感情觉醒了。
她经历了•次精神上的人转折,心灵的转变,使她第一次发现父亲的屋子贫乏寒酸,第一次见到了父亲害怕,第一次挑剔自己的相貌。
对查理的爱情,促进了她性格的形成,并
成为她以后行为的支柱她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全部积蓄六千法郎送给了堂弟,同时也把自己的爱情与心灵全部交给了他。
在漫长的岁月屮她俵灼地等待着查理。
她
•方血忍受着父亲冷酷的迫害,另•方血她也在不断地构建着心灵屮爱情的天堂。
她
也忍受着常人难以容忍的痛苦,拿出一•百五十万巨款,阻止债权人宣布叔父破产,成
全也保全了查理。
为了保持口己圣洁的爱情,她与丈夫结婚的条件是他永远不提婚姻给他的权利,她给丈夫的只能是友谊
3、欧也妮性格屮“淡漠金钱”的表现?
【点拨】
【答案】作为那个金钱世界里的一种特殊存在,她拥有巨大的财富,但她身上人类自然站质却并未被金钱所吞噬,她是一个富有的牺牲站,宜到与查理相识,她才第一次懂得钱的作用。
她先是将自己仅有的积蓄全部送给堂弟,继而又将母亲的遗产全部给了父亲。
她又铸了一个黄金的圣体匣,献给本市的教堂。
这三次行动说明她不像一般世人那样重视钱财,她一点也不把黃金放在心上。
成堆的黄金是捆缚她的锁链,金钱冷冰冰的光彩,使她隔绝于人世。
她的罪过是她尚未习惯于用黃金来为非作歹,也没有学会为了金钱而出卖感情。
她的一生,对于金钱左右着一切的社会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控诉,她是一个被金钱吞噬的无辜的牺牲站。
三、《复活》(俄国)托尔斯泰著
“玛丝洛娃”的复活
1•简述玛丝洛娃在爱情上最终放弃聂赫留朵夫而选择西蒙松的原因。
【点拨】答题的关键是把聂赫留朵夫和西蒙松二人对她的爱情进行比较。
最后一点很重要,不能遗漏。
【答案】玛丝洛娃认为聂赫留朵夫向她求婚是因为宽宏大量,还因为从前发生过那样的事。
然而西蒙松却是在她处于被流放的景况下才爱上她的,他纯粹因为喜欢她才爱她。
此外,她还领会到西蒙松认为她是与众不同的女人,并受西蒙松高尚的道德站质感染,因此选择了他。
2、如何理解玛丝洛娃的“复活” ?
【点拨】关键点明她精神上的觉醒和抉择。
【答案】她是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形象。
她美丽善良心地纯洁,乐于助人,富有青春魅力,少女吋代她相信善与正义的存在。
被玩弄和抛弃后,她坠入青楼,生活和精神陷入空虚,麻木的状态。
和聂赫留朵夫的相遇,使她淸醒地意识到富人和穷人的对立,看到宗教骗人的本质,重新回到清白生活的愿望。
她受到聂赫留朵夫真诚忏悔的影响,精神上逐渐复活了。
和政治犯的接触,使她的思想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她的复活是真正的完全的复活,和政治犯的结合,预示着她走向新生。
结束语.
因此,从长效看,应该在学生学习初始阶段培养学生学习名著的兴趣、习惯和激情。
“渴鹿奔泉”,要养成“手不释卷”的习惯,使名著成为指路明灯。
首先,要让毎一个教师热爱名著,成为一个读书人,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读好名著,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精神“底色,,。
其次,高考在即,又必须为学生打造高考的“敲门砖” o 在短时间内要让所有学生包括对名著毫无涉猎的学生掌握一定的应试策略是非常艰难的,校方编写的《名著导读》应用的启示:让学生整体把握,窥一斑而识全豹,让学生高屋建乘,了其旨意,以极为精确而又充满意蕴的文字,对名著的概述及精要部分做了介绍,这是心得导读,教师可以用这些成果举办阅读讲话和开展学生读书会, 让学生谈谈其阅读心得。
但要注意,“导读”,导是其次,读才是主要,避免以“导读”来代替名著阅读,要理解答案而不是背诵答案。
另一方面,复习要精选,要“以我为主”,根据校情、班情选择复习方法,不能冲击了语文学习的整体,因小失大,不能过分强调名著阅读而放弃其他训练,在名著阅读上关键是防止失分,同时,读名著要与学生自己的生命体验结合起來。